把杭州话说给世界听,他做到了!
他是央视人,也是杭州人,这届亚运会,他以双重身份回家。
“风从东方来,潮起亚细亚。杭州第十九届亚运会,在之江大地惊艳世界,再现中国风华。”10月8日晚,一条用杭州话配音的片子登上了CCTV5《杭州第19届亚运会闭幕式特别节目》,谁也没有想到临近尾声,节目组还设置了这样用心的方式,听着“杭州声音”来告别杭州亚运会。
惊喜
央视史上第一次出现杭州话配音
视频走红网络,给片子配音的这个土生土长的杭州小伙也被网友“挖”了出来,他就是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足球评论员、节目主持人曾侃。其实把本土文化融入报道,已经不是他们第一次的尝试。从陕西全运会到成都大运会,再到如今杭州亚运会,“我们体育频道的同事包括领导一直在想,是不是能够在每次境内举办大型赛事时,去做一些跟当地文化或者当地特点相融的内容。”曾侃说。
但是曾侃没有想到,居然真的让他用杭州话给专题片配音。接到任务电话时,距离闭幕式开演仅剩下两个多小时。“拿到稿子,我一看那词,非常优美,各种排比句,各种文言文,还有各种对于杭州的赞美、对运动员的鼓励……”曾侃有过迟疑,“对我来说,杭州话是日常口语,太正式的文字改成杭州话是非常难的,而且有些词汇如果用得不地道,会不会让人无法接受?”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要赶在片子制作前完成配音,曾侃最多只有大概20多分钟时间,他来不及多想,立即投入了工作。“我对些许文字做了适当修改,同事在旁边敲字幕,我只配了两遍,我当时想的是一定要好好把它念下来。”在北京拼搏十多年,曾侃没想到回到杭州给家乡人民作的最后一场汇报演出,竟然要用杭州话来呈现。“全无技巧,都是感情。”他事后回想起来,仍十分感慨,“这个事情干下来以后,我真的一直不敢看节目。”有杭州朋友在看过他的文稿后对他说:“真的很难窝(音)啊。”
在经过多轮审核,直到领导说:“没问题,就这么播。”曾侃悬着的心才放了下来。当晚七点四十分,曾侃正在媒体中心吃饭,片子大概只播出了一两分钟,朋友圈的询问消息就发来了,“这个是不是你配的?”也有人压根没听出来,“快看,你们电视台怎么放了一个杭州配音。”网友评论也挺热闹,有人说“总台设备科技就是强大,AI配音居然还有杭州话版本”,也有人说“我知道体育频道有个主持人叫曾侃,是杭州人”,还有人说“这个方言带点口音,不是特别正宗”……好在总体上大家都觉得“这样的形式非常惊喜”。
这不是个人的功劳,是团队的努力。曾侃说:“我真的很感谢同事们的用心,做成这样一件事需要多个工种协同配合,才能在如此短的时间内把这些白纸黑字和零零碎碎的素材变成一个鲜活的片子。”央视新闻杭州亚运会闭幕式特别节目至此杀青,曾侃的全部工作完成,这也成为了总台送给杭州亚运会闭幕式的最后一个“彩蛋”。曾侃希望,以后有机会可以邀请老杭州人来共同撰稿,让观众听见最地道的杭州方言,让世界听见最美的“杭州声音”。
挑战
除足球外的项目都是第一次解说
“除了足球,其它所有项目都是我在大赛中第一次解说。”这次亚运会,他不仅目睹了中国男子水球如何大战“三冠王”哈萨克斯坦闯进决赛,也见证了中国射击队在10米气步枪混合团体比赛中强势发挥射落金牌……另外,曾侃还作为连线记者、真人秀和访谈嘉宾出现在央视新闻、央视体育、央视财经等各个亚运专题节目中,分享身在杭州亚运会的见闻感受。
曾侃是9月17日飞回杭州的,在此之前的三个月,他就开始针对亚运会开展各方面准备。“对我来说,现场解说综合性的运动会是第二次,但是洲际大赛级别还是第一次。”曾侃的本职工作是一名足球解说员,现场解说过2022年卡塔尔世界杯、2021年欧洲杯、2018俄罗斯世界杯、2019法国女足世界杯、2015/16赛季欧冠联赛决赛等重大赛事。
众所周知,足球赛平时的播出量巨大,包括五大联赛、世界杯、欧洲杯、亚洲杯等等,一个星期大概要解说五六场比赛,所以曾侃经常在各个国家和地区到处跑。谈及备战杭州亚运会,曾侃表示,除了团队会组织前往国家队专业训练场馆里学习,邀请顶级的教练员和裁判员讲解注意事项之外,他自己私底下也做了很多功夫。
“每一场比赛查阅的资料,大概就要两三万字起步。”以足球为例,他会长期关注球员们在俱乐部的各种表现,定期分析他们的比赛情况。“一支足球队23个人,那么一场球赛我就需要准备三四十人的资料”,这些资料包括他们目前的成绩、以往的表现、面临的问题、产生的原因,还有球队新换了教练,会有什么影响等,就连运动员脚球用的是左脚还是右脚,他都会一一复盘。
这次能在自己家门口工作,曾侃十分感慨:“我会更有一种主人翁的感觉。”对曾侃来说,杭州是他从小长大的地方,这里的每个景点、一草一木都有他最熟悉的印记。“我知道西湖边很多典故”“西泠印社是我小时候春游常去的地方”“西湖醋鱼不是我们的家常菜”……他在央视节目《不一Young的杭州》中和观众朋友们畅聊亚运,解锁杭州奥秘。“我会融入自己特别的观察视角。”在呈现每一项精彩运动的同时,他也希望能通过自己的努力让全世界看到杭州不一样的美,看到杭州日新月异的发展。
回家
北漂后第一次在杭州感受四季
回想自己2010年从浙大城市学院毕业,到后来考上中国传媒大学的硕士,2013年进入央视新闻频道实习,算起来今年正好是曾侃在传媒行业从业的整10年。自他开始北漂工作,就再也没有在南方待过这么长时间。“这是我近10年以来,第一次完整地经历了杭州家乡的四季。”
因为杭州亚运会的工作契机,这一年里曾侃回来了好几次。“以前我还开玩笑说,想念杭州的秋天,我只能去咖啡店点一杯桂花拿铁,想念家乡的春天,就去饭馆里点一碟马兰头。”曾侃说,“在杭州的时光治愈了他很多。”因为这次工作,他才有机会第一次在西溪湿地划船,也因为工作,他第一次泛舟钱塘江……
“你走进现代化的杭州,历史却迎面而来。”回到杭州,曾侃在社交平台上写下对家乡的评价。咖啡随处可得,美景俯仰皆是,他特别推荐从钱江新城到复兴大桥的这条线路,因为它浓缩了杭州岁月,从杭州老底子望江门,到跨入钱江时代的地标,对岸是亚运莲花。曾侃用半小时跑完杭州二十年,也是他的青春跑回了童年。
当问及对杭州亚运会的印象,他答道:“我没有想到杭州人民看比赛的热情这么强烈,印度和沙特阿拉伯的足球比赛,黄龙体育场都坐满了。”还有曾侃在临安解说时的跆拳道和摔跤比赛,现场也都座无虚席。曾侃还曾遇到带着孩子来看比赛的,那家孩子和曾侃说:“我知道什么是越位,什么时候能得分,我都是做了功课来的。”大家对体育项目投入的热情让曾侃由衷称赞。
除了杭州人民的热情,让他记忆深刻的,还有外国人对中国文化的喜爱。“当时我在吃定胜糕,有外国记者和运动员来问我吃的是什么?我说这是中国传统的‘cake’。”曾侃回忆,“他们还问我上面的字是什么意思,我说这个东西表示你肯定能赢。”运动员听了都非常高兴,纷纷表示要去抢定胜糕。
追梦
始于人生中第一次登台主持
在杭期间,曾侃也回了一趟母校浙大城市学院,他还去了17年前下课干饭最爱的那条街——舟山东路,尽管老街已被拆了,但当年的那些小店还有在的,那饭菜一入口,就是怀旧的味道。他说,“当年那条1公里长的小街就像我们的青春,不完美,但是轰轰烈烈。”
在学校图信报告厅,他为台下学弟学妹们分享自己是如何一步步走向央视的舞台,如何将梦想变为现实的故事。当年作为大一新生的他也曾在台下听着讲座畅想未来,他说:“很想把在城院的四年再过一遍。”回忆大学四年,曾侃直言自己并不是“学霸”,也曾走过很多弯路。
他提到,自己人生中第一次登台始于一次冲动,是一次机缘巧合让自己在商学院的迎新晚会上担任主持工作。而这一次冲动让十几年前那个商学院的国贸新生正式和传媒产生了联系,也正是这一次冲动让他的命运齿轮开始转动。“人生重要的不是冲劲,而是冲动。”他如是说。
冲动过后,曾侃开始不断地进行尝试。辗转校园中大大小小的活动、晚会,逐渐成长为校广播台的“台柱”,再到受邀担纲浙江大学110周年校庆的主持人。当他尝试着把爱好真正变成自己职业时候,却也经历了他第一次寻找财经类实习工作的碰壁,这也是他三年研途以及中传求学的原因。他清晰地意识到自己与目标的距离,他认为,自己选择播音主持是兴趣使然,在此基础上,还需“找准定位、找对方式、时刻评估”。
曾侃的追梦路上,足球是极关键的一笔。“我所有的梦想始于我的足球,后来我的梦想变成了‘1 + 1’,加上主持的梦想就成了‘我要去当一个足球解说员’。”本科就读国际贸易专业的他认为,正是各领域的丰富经历让他在职场中拥有更大的竞争力和更强的底气。一如曾侃在讲座最后念出的十六个字,“牵手热爱,常怀理想,拥抱生活,行稳致远”,愿浙大城市学院的学弟学妹们也能在生活中、学习中常怀一股冲动,常有一份敢于寻找梦想、拥抱理想的勇气。
10月9日中午十二点,曾侃准时搭上了返回北京的航班,接下来还有不到十个月的时间,巴黎奥运会就要开始了,曾侃也已经做好了打算。他说:“杭州话是不是足够标准不重要,只要回头看,家永远都在。我会尽我自己努力,把家乡文化、中国文化带去更远的地方……”
文字 / 张丹 孙雯雅
图片 / 受访者本人提供
部分图片素材来源 / 新闻与传播学院
责任编辑 / 张丹
审核 / 徐婧
终审 / 李磊
出品:
tuī
推
jiàn
荐
yuè
阅
dú
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