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读 | 王雪:少女林徽因的早年教育——林徽因与表姐妹们的合影
点击上方“巴金故居”可以订阅哦
少女林徽因的早年教育
——林徽因与表姐妹们的合影
王雪
这张照片拍摄于1916年,右边起第一位少女就是被胡适誉为“一代才女”的林徽因。她和表姐们一样穿着北京培华女子中学的校服,这套校服结合了中式的偏襟琵琶扣和西式百褶裙,穿在女生们身上得体端庄又不失时尚。尽管林徽因才十二岁,却已生得容貌姣好,落落大方。北京培华女子中学是由英国教会办的一所西式学校,虽然从样式新颖的校服看来,透露出时代变革的新风,但总体上还是教风谨严的女子学校,教师全为外籍,英语授课,校规严格。林徽因在这里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学得了一口流利的英语,可以毫不费力地阅读英文剧本,为她今后的人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916年林徽因(右一)与表姐妹们摄于北京
林徽因后来能在学术上取得巨大的成就,也和她所受的开明的家庭教育有关。她出身书香门第,祖父林孝恂以光绪年间进士之身列翰林之选,与康有为同科,授翰林院编修,思想开放进步,鼓励子女接受新式教育。
林孝恂(左)与康有为(右)
林徽因幼年聪颖,深受祖父喜爱。她的名字就是祖父起的,出自《诗经·大雅·思齐》中的一句“大姒嗣徽音,则百斯男”,为“美誉”之意。后因易与同时代一位写诗的男作家林微音混淆,故改名“徽因”。林徽因的父亲是新派政治家林长民,早年东渡日本,到早稻田大学学习政治和法律,工诗善文,是一代风云人物。林徽因入读北京培华女子中学,就是因为林长民回国后任职北洋政府司法部长的缘故。
林徽因的童年并非无忧无虑,母亲何雪媛出身浙江嘉兴的一个商人家庭,是林长民的二夫人。林长民才情不凡,何雪媛却不懂诗画,不擅持家,因此不受丈夫疼爱,也不得婆婆待见。她所生子女相继夭折,只剩林徽因一个女儿。不久林长民娶了上海的三夫人,更加冷落林徽因的母亲。幼年的林徽因对此感受复杂,父亲冷落母亲,却珍爱她,她也敬爱自己的父亲,喜欢与同父异母的弟妹玩耍,也为命运不济的母亲难过。林徽因就住在祖父的大院里,和一群表姐们读书玩耍,负责教育她们的是大姑母林泽民。林泽民为人忠厚和蔼,但是对女孩们要求很严格,然而也常赞叹林徽因的聪慧。姐妹们一同读书,林徽因年最幼,不甚用功,可每次背书却滔滔不绝。林泽民看出这个小女孩身上难得的灵气,经常夸奖她聪明灵秀。林徽因六岁时,就可以为祖父代笔,给远在日本的父亲写信了。这样秀外慧中的女儿自然也得到了父亲林长民的喜爱。随着女儿年纪渐长,林长民更加信赖这位掌上明珠,有时遇到难题也会和女儿商量。
1917年,父亲已经开始为十四岁的女儿考虑她的终身大事。他与好友梁启超想约两家联姻,1918年林徽因和梁思成在长辈的带领下相识,天真烂漫的少女或许还不知道面前这位翩翩少年将成为自己一生的伴侣。
林徽因(左)与梁思成(右)
1918年4月林长民前去日本考察,遗憾未能带女儿同去,在日本给林徽因写信:“每到游览胜地,悔未携汝来观,每到宴会又幸汝未来同受困也”。1920年春,林长民要出国考察西方宪制,思想开明的他带上了爱女共游欧洲。他希望女儿“多观察诸国事物增长见识;领悟自己的胸怀抱负;养成将来改良社会的见解和能力。”后来的事实证明,林徽因没有辜负父亲的期望。
初夏时节,林徽因与父亲经历两月有余的海上旅程,抵达欧洲,这里的一切都是那样新奇:巴黎街边人们享受着自由浪漫的生活,日内瓦的粼粼波光在明媚艳阳下那样动人、柏林遍布的遗址被时间亲吻成永恒,古老而迷人的欧洲让这个生于西湖之畔的婉约少女大开眼界,她如饥似渴地吸纳各国的文化,兴致勃勃地观察各地的风物。父亲不仅带她参观文化古迹,也领她去并不怎么感兴趣的工厂和报馆。因为林长民认为这是先进的工业文明,可以作为中国改良的参考。每一处参观都给林徽因不一样的感觉,极大地开阔了她的视野。林长民是个喜欢交际的人,经常有客人来访。没有夫人在身边,女儿就充当了主妇角色,负责接待拜会的客人。林徽因大家闺秀的气质和举止给客人们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些客人都是当时的或将来的精英,包括陈西滢、威尔斯、哈代、福斯特等人,林徽因一开始就能有这么高的交际平台,是同时代的女性所不能比的。
但是父亲应酬很多工作繁忙,林徽因更多的时间要独处在伦敦的住所,远在异国他乡的她用阅读排遣思念之苦,幸而良好的英文功底让她能自如徜徉在英文著作的海洋里。林徽因本就心思细腻,常沉浸在书中感慨万千。除了阅读英文书刊,如画似诗的欧洲建筑也令她深深动容。伦敦晴朗的日子里,这座城一改雾蒙蒙的暗沉模样,柳枝在旖旎的清风中轻摇,鸟儿坐在枝头叽啾,野花开满在青葱的草坪,一切都焕发着勃勃生机,这样的天气很难让人没有好心情。
林徽因的房东是位女建筑师,常带她一起出去写生。林徽因沐浴在春光中遐想最爱坐在伦敦剑桥旁边的草坪上,沐浴在春光中边遐想,边欣赏各种建筑。富丽庄严的皇家教堂、宁静雅致的乔治风格建筑,都令这个心思细腻的少女深深沉醉。通过和房东的交谈,林徽因慢慢懂得了,建筑不仅仅是盖房子,而是一种诗一般的艺术,加之在国内也曾看过一些古建筑,她越发觉得自然的广阔和人的渺小,她迷上了艺术的建筑,也对自己未来的事业开始有了朦胧的想法。
理想的曙光在伦敦闪现,爱情的萌芽也在这座国际都市里悄然滋长。父亲经常出差,十六的少女独居难免觉得孤单寂寞,她畏惧这座老房子里只自己一人,她无数次渴望着能结识一位年纪相仿的年轻人倾听自己的心事,却难如愿。在1920年11月16日,一位年轻人走进这幢房子,他就是徐志摩。徐志摩因崇拜剑桥大学的教授罗素来到英国,就读于伦敦大学政治经济学院。他来拜访林长民,两人交谈甚欢,情趣相仿,很快成了知己。林长民也把乖巧的女儿介绍给徐志摩,两位年轻人也渐渐熟悉起来。徐志摩惊奇于林徽因不仅外表优雅清丽,也有着极高的悟性,对许多事情有着独到见解,愈发欣赏这位才女。而徐志摩儒雅标致的外表,超凡脱俗的才华也让情窦初开的林徽因心旌摇曳。两位年轻人虽相差八岁,但互相走进了对方的心。
有时林长民不在,徐志摩也来拜访林徽因,窗外淅淅沥沥下着雨,两人坐在壁炉前畅谈文学,有时是济慈和雪莱的诗歌,有时是莎翁的戏剧。浪漫多情的诗人将林徽因视为文学的“缪斯”,为她写下多首热情洋溢的情诗:“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偶然投影在你的波心,你不必讶异,更无须欢喜。”(《偶然》)谈完文学,徐志摩又和她分享自己的故事。林徽因看着徐志摩热情单纯的样子,轻轻微笑着。最初,林徽因是把徐志摩当成长辈来看待的。但对文学的热爱拉近了两个人的距离,尽管有着发妻张幼仪,但是徐志摩发觉自己似乎失去了理智,狂热地迷恋上了林徽因,甚至想结束与张幼仪无爱的婚姻。他在给自己恩师梁启超的回信中这样写道:“我将于茫茫人海中访我唯一灵魂之伴侣,得之,我幸;不得,我命,如此而已。”但是理性的林徽因知道徐志摩是有家室的人,他的妻子温柔安分,在大洋彼岸盼着自己的丈夫归来,也回忆起自己童年父亲另娶三夫人,冷落母亲的事情,不禁难过后果断下了决心:尽管自己喜欢与徐志摩交流,但是断不会做破坏他人家庭的事情。归国的日子即将到来,林徽因在彷徨后还是忘掉了“交汇时互放的光芒”,回到了家人为她选择的道路上。十七岁的林徽因在爱慕的异性面前保持理性,选择让这份情感永藏于心底,在以后的岁月里,也只是将徐志摩当成好朋友对待,真诚而尊重。
张幼仪(左)与徐志摩(右)
1921年10月,林徽因随父亲渡海回国,将在培华女子中学继续完成她的学业。一个属于她的时代,一个在建筑、诗歌、戏剧等方面都取得斐然成就的美丽人生即将开始。
本文选自《点滴》2017年第四期
资讯 | “获得幸福的路该怎么走”——纪念《寒夜》出版70周年暨四十年代长篇小说创作研讨会举行
资讯 | “感悟生活的芬芳,感受大师的魅力”—— 2017·中国现代作家诗文朗读会圆满落幕
新书︱“废纸帮作品小辑”,向年轻一代史料收藏者致敬——2017年第三期《点滴》出刊啦!
观点︱周立民:因为拒绝,它找到了自我 ——写在《点滴》出刊五十期之时
部分图片来源网络
编辑:张瑞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