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资讯︱60岁《收获》,全明星作家阵容抵沪为她庆生——媒体报道集锦

巴金故居 2021-02-13

点击上方“巴金故居 可以订阅哦!

来源:人民网

责任编辑:李思文

发表时间:2017-12-09 12:06

60岁《收获》,全明星作家阵容抵沪为她庆生


《收获》杂志60岁了。

  全中国大概再没有一本文学杂志,可以如《收获》一样,迎来如此这般全明星作家的庆生阵容。昨起至今日,莫言、余华、苏童、黄永玉、贾平凹、迟子建、韩少功、麦家、王安忆、阿来、叶兆言、毕飞宇、东西、须一瓜、叶弥、盛可以、弋舟、张楚、欧阳江河、荆歌、李洱、李辉、李锐等三十多位具有影响力的作家,从四面八方陆续抵达上海,参加今明两天在作协大厅举办的纪念庆典,对《收获》说一句:生日快乐。

60年,三个《收获》的故事

  作为新中国成立之后第一份大型文学刊物,创办60年的《收获》杂志,被誉为“中国当代文学的简写本”“中国当代文学的半壁江山”。

  《收获》到底走过了怎样的历程?该杂志副主编钟红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讲述了三个《收获》的故事。

1957年7月24日,一本大型的、厚达318页的文学双月刊诞生了,主编是巴金先生和靳以先生。《收获》由中国作协主管,编辑部设在上海。

  《收获》创刊号,刊发了未曾发表过的鲁迅《中国小说的历史的变迁》、老舍话剧剧本《茶馆》、柯灵电影剧本《不夜城》、艾芜长篇《百炼成钢》和康灈《水滴石穿》。

  这一时期的《收获》,刊发了《大波》《野火春风斗古城》《平原枪声》《创业史》《山乡巨变》《上海的早晨》等长篇和《林则徐》《蔡文姬》等剧本。1959年11月,主编靳以去世。1960年5月,因三年自然灾害,《收获》停刊。

  1964年,《收获》在上海复刊,由上海作协主管,主编巴金先生。这个时期发表了《艳阳天》《欧阳海之歌》 等作品。1966年5月,因为众所周知的历史原因,《收获》再次停刊。

  1979年1月,《收获》率先复刊,主编巴金先生,开启了第三个《收获》的发展时期。

  《收获》在这段时期刊发的许多作品,如《大墙下的红玉兰》《犯人李铜钟的故事》《祸起萧墙》等,率先突破思想禁锢,呈现了几代作家知识分子的主体精神,以及以极大的勇气对现实做出的批判和反思。1980年《收获》刊发谌容中篇《人到中年》,引发了对知识分子的价值和人格的讨论,主编巴金亲自撰文肯定了《人到中年》 的人文价值。1982年张洁中篇《方舟》,体现了对知识女性严峻的生存处境的思考。路遥的《人生》,表现了处于变革中的农村生活方式和观念伦理道德的变化。而邓友梅的《烟壶》、陆文夫的《美食家》和冯骥才为代表的市井小说,重现消失的民间社会,丰富的世俗人情融入了时代和文化的变迁。

  1980年代中叶开始,小说在叙事和语言中都崛起了新的美学原则,以前所未有的姿态进行了叙事革命、语言实验和生存状态三个层面的探索,一连串的名字首先出现在这一时期的《收获》杂志上,包括1988年、1989年《收获》的两次青年作家专号隆重推介,余华、苏童、格非、马原、孙甘露等都以非凡的想象力和精妙的叙述语言,对时间和历史的重新审视和叙写,构建了文学的新的景观。

  《收获》刊发了大量在当代文学史上引起重大反响的作品,如余华的《活着》《许三观卖血记》,张炜的《九月寓言》以及王安忆的重要代表作。


《收获》刊发小说多获文学大奖

  “杂志必须有自己的风格和独创的性格。”这是《收获》在首期“发刊词”中就表明的态度。

  《收获》主编李小林曾如此总结《收获》的宗旨:“不趋时,不媚俗,不跟风。”海纳百川,刊载当代文学各种流派的优秀之作,就是《收获》的追求。

  进入21世纪的《收获》,时刻保持敏锐,时刻注重观念的更新,向读者奉献顶尖之作。在《收获》上刊登的长篇小说中,赢得国内外大奖的作品很多,如曾获茅盾文学奖的长篇就有迟子建的《额尔古纳河右岸》、贾平凹的《秦腔》、莫言的《蛙》、苏童的《黄雀记》、金宇澄的《繁花》。还有王安忆的《天香》、毕飞宇的《平原》、阎连科的《受活》等也皆获重要奖项。

  《收获》的散文专栏,刊出过余秋雨《文化苦旅》《山居笔记》,李辉《沧桑看云》《封面中国》,以及陆键东、阿城、陈村、叶兆言、邵燕祥、严平、孙郁等人的专栏,还有《人生采访》《河汉遥寄》《生活在别处》《一个人的电影》《明亮的星》等,以一种责任和诚意,为记忆补上血肉和肌理,为理解20世纪的中国增加了丰富的注释。

▲上海巨鹿路675号上海作协院内,《收获》杂志社所在地


《收获》刊发作品成为影视热门

  《收获》刊发的作品也常常成为影视的改编对象,《收获》亦成为最优质与最丰富的原创文学IP发源地。

  早在1957年,《收获》的创刊号上,就以“戏剧·电影”的栏目,刊发了老舍的《茶馆》和柯灵的《不夜城》。60年来,根据《收获》刊发的小说改编的影视剧数目众多,《茶馆》《野火春风斗古城》《林则徐》《人到中年》《甲方乙方》……这些影视作品以深邃的人性剖析,独特的形象塑造,对时代和历史的敏锐把握,为中国影视提供了扎实的滋养。

  而根据王朔小说《动物凶猛》 改编成的《阳光灿烂的日子》,苏童小说《妻妾成群》改编成的《大红灯笼高高挂》、余华小说《活着》改编成的《活着》等影片都赢得了国际大奖,更是对世界讲述了独特的中国。

▲《收获》杂志2017年第6期


《收获》60周年纪念文存珍藏版问世

  当代著名的作家都在《收获》上发表过重要的或有代表性的作品。

  1957年《收获》创刊号发表了老舍的《茶馆》;诗人北岛第一次在《收获》上发表的作品,是发表于1981年的短篇小说《稿纸上的月亮》,当时用的是本名赵振开。

  在《收获》上发表作品最多的首推王安忆,从1980年发表短篇小说《广阔天地的一角》 至2017年初发表中篇新作《红豆生南国》,37年间,王安忆在《收获》发表了30余部作品,代表了她各个时期的变化。

余华说:“我和《收获》有着唇齿相依的关系,我有四分之三的作品都是首先在《收获》上发表的。如果我新创作了什么作品,第一个想发表的地方就是《收获》。”

莫言说:“不把自己不满意的稿子给《收获》,是我对《收获》最大的尊重。”

  苏童这样评价《收获》对于他写作的意义:“就像梨园艺人忘不了初次粉墨登场的舞台,我至今难忘屡次投稿碰壁时《收获》的知遇之恩,或许是提前了一两年,或许是在关键时刻将我推上了文学舞台。”

  据悉,在今明举行的《收获》60周年纪念庆典活动中,作家们将聚会在上海作协大厅,以“文学——我们永远的家园”为主题,举办座谈会,明天还将举办作品朗诵会。

  而在一众作家与读者共庆《收获》60周年之际,上海九久读书人还携手《收获》杂志社、人民文学出版社推出了《收获》60周年纪念文存(珍藏版)。

这套纪念文存(珍藏版)限量发行,由《收获》编辑部主编,选收了《收获》杂志历年发表的优秀作品,遴选范围自1957年创刊号至2017年第2期,共29卷,按不同体裁编纂,其中长篇小说11卷,中篇小说9卷、短篇小说4卷、散文4卷、人生访谈1卷。

来源:收获 微信公众号

发表时间:2017-12-09

《收获》60周年 | 几代作家,莫言、黄永玉、谌容、余华、贾平凹、苏童、韩少功、格非齐聚……

12月9日,“文学家园”——纪念《收获》创刊六十周年座谈会在上海市巨鹿路675号隆重举行。

   莫言、黄永玉、谌容、余华、贾平凹、苏童、韩少功、李锐、迟子建、阿来、马原、格非、毕飞宇、欧阳江河、林白、须一瓜、李辉、张翎、叶弥、东西、李洱、荆歌、艾伟、盛可以、蒋韵、笛安、张楚、弋舟等三十余位知名作家从全国各地赶来,与王安忆、叶辛、陈村、孙顒、秦文君、王小鹰、孙甘露、陈丹燕、须兰、滕肖澜、路内、周嘉宁等二十余位在沪作家汇聚在上海市作家协会大厅,共同庆祝这份文学杂志的六十岁生日。

  1957年,共和国建立的第八个年头,一本大型的、厚达318 页的文学双月刊诞生了。主编是巴金先生和靳以先生。一个甲子以来,《收获》穿过了漫长的岁月,起伏跌宕,历经历史的风尘沧桑,在它身边,集合了几个时代的文学写作,依然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和创造力。

座谈会气氛热泪而隆重,《收获》主编程永新首先致辞:

各位作家朋友,各位领导:


  今年是《收获》创刊六十周年,按照中国的老话说是甲子年。六十年前,巴金先生和靳以先生创办了新中国第一本大型文学刊物,从此风雨兼程,经过几代人的努力,走到了今天。老巴金给《收获》制定的办刊方针是“出人出作品”。巴老的话都是这样的简洁和朴素,比如“讲真话”,比如“把心交给读者”,年轻时不懂事并不过心,随着年龄增长,才渐悟这些话语中所蕴含的厚重分量。如果把《收获》比做一棵大树,赋予它灵魂的无疑就是巴金先生。今天,当我们在为《收获》庆生的时候,我们格外怀念巴金先生、靳以先生、肖岱先生、吴强先生等一批前辈知识分子,他们身上所展示的接续五四时期的中国知识分子的理想、良知、情怀和人格力量,犹如阳光和乳汁,不断增强和补充我们这些后辈身上的钙质,我们只有坚守家园,勤奋工作,砥砺奋进,才对得起这些前辈,对得起时代,对得起广大读者!


  窗外是寒冬的萧瑟,可我们的心里是暖洋洋的,这么多优秀作家可以说是几代人,不辞辛劳,远道而来,在文学的名义下相聚,让这座拥有悠久历史的大楼熠熠生辉。巴老曾说“作品是刊物的生命”,是作家们总是把自己最满意的作品托付给《收获》,才能使这本杂志长盛不衰,活力永在。所以,作家们就是《收获》最好的朋友,是像亲人一样的朋友。此刻,我最想说的一句话就是:欢迎回家!


  写作,就是回家。


  文学,就是家园。


  李小林老师说我们请大家来就像家人团聚,请大家聊聊美好的过往,展望一下文学的新时代,给我们多提宝贵的意见和建议,使我们在未来的岁月里思绪更加凝聚,意志更加坚定,脚步更加沉稳,努力为人民提供更多更好的精神食粮!


  在今天这个喜庆吉祥的日子里,我和我的小伙伴们要感谢作家朋友们长久以来对《收获》的不离不弃,要感谢各级领导对《收获》的厚爱和支持,上海市委宣传部两次给我们提高稿费补贴,使我们增加了竞争力,可以让更多优秀的原创文学作品诞生在上海。我们还要感谢读者,《收获》微信公众号里的粉丝也都是在座各位作家朋友的粉丝,他们对作品的点评留言,认真中肯真诚,水平丝毫不亚于专业读者。最后我想应该感谢时代感谢生活,正是时代的一点点进步,正是生活翻天覆地的巨变,作家朋友们的才华和智慧才有机会得到全面而充分的展现,《收获》才能历经风雨走到今天!


  谢谢大家!

冰雕启动仪式 

来源:上观新闻

责任编辑:施晨露

题图来源:蒋迪雯 摄

发表时间:2017-12-10 21:28:13

《收获》创刊一甲子 | 这场朗诵会,作品背后的人走到了台前

  钱锺书先生曾经说过,假如你吃了个鸡蛋觉得不错,何必认识那下蛋的母鸡呢?意思便是,读作家的作品吧,不必看他本人什么样。12月10日,上海作协大厅,《收获》创刊60周年系列活动之“与时代同行”作品朗诵会,不仅让读者见到了中国当代文学圈的很多重要作家,而且听到了他们亲自朗诵自己的作品。“紧张”是大多数作家上台的第一句话,但无论难得登台的作家们朗诵或专业,或和平常人无异,为《收获》庆贺生日的拳拳之心是一样的。

  “麦子黄了……”毕飞宇第一个登台,朗诵小说《平原》。那是发表在2005年第4期《收获》上的作品,“我和《平原》一直手拉着手。我们来到了海边,她上船了,我却留在了岸上”,毕飞宇曾经这样讲述《平原》的创作感受,而《收获》便是作品登上的那条船。林白读《长江为何如此远》,发表于2010年第2期《收获》的这篇作品登上2010年度中国小说排行榜,入选2010年度中国最佳中篇小说。作为女性主义小说的代表,林白一度是文坛关注的焦点,站上朗诵会舞台的她异常害羞,自嘲是用“催眠般的语速”去读“本来就不适合朗诵的作品”。中途把文稿散落在地上以后,林白倒显得不窘迫了:“这样也蛮好。”朗诵《在云落》的张楚说,生平只有两次穿西装,一次是结婚,另一次便是今天。

  东西读《后悔录》,李洱读《导师死了》,格非读《望春风》,张翎读《向北方》,迟子建读《额尔古纳河右岸》,叶兆言读《没有玻璃的花房》,金宇澄的《繁花》由上海评弹团用吴语演出,天南地北的作家们听得入味。后来登台的苏州作家荆歌说,本想用苏州话朗读《亲戚关系》,被上海评弹团的珠玉抢先了。李锐、蒋韵、笛安一家三口上台朗诵作品,一家三口都为《收获》写稿,是家庭也是文学的见证。“在座的都是长辈,笛安就像大家的小孩。”浓浓情谊就像《收获》给作家们的感受——大家共同的文学家园。

  莫言读的《左镰》发表在最新一期《收获》60周年特刊上,这是读者时隔数年读到的莫言新作。“其实我过去特别嫉妒的不是余华老在《收获》发作品,而是他老来《收获》蹭饭。他从嘉兴骑着匹瘦马,拿着个锅盖,就往上海来了,到了《收获》门口,人困马乏。苏童也骑着头驴从南京来了。一匹马,一头驴,让廖增湖和王彪(《收获》编辑)牵着,就到《收获》蹭饭了。而我,从来没在《收获》吃过一顿饭,但我写给《收获》的作品比余华要多得多,而且还要继续不断地把作品给《收获》。”朗读前,莫言“回敬”了余华一个“文学语言”的故事。

  厦门作家须一瓜朗读的《国王的血》即将被改编为电影。“在厦门市图书馆看到《收获》杂志上须一瓜的小说《国王的血》,深受触动。”导演高则豪接受采访时曾这样回忆缘起。须一瓜在《收获》上发表的《太阳黑子》已经被改编为口碑颇佳的电影《烈日灼心》,正是出自《收获》编辑部的推荐。湖南作家盛可以邀请比利时汉学家乔海霖一起朗读《道德颂》,一个用中文,一个用法语。“能为《收获》创刊60周年庆贺,我非常荣幸。《收获》是对所有研究中文的人特别重要的一份杂志,在全世界的图书馆都可以读到。”乔海霖说。

编辑:忻世超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