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房子∣一条武康路,半部中国文学史——“只有两间”的师陀旧居
点击上方“巴金故居 可以订阅哦!
巴金故居位于武康路113号,武康路为“中国历史文化名街”,被誉为“浓缩了上海近代百年历史”的“名人路”,曾住过众多文化名人。他们曾在这里工作、居住,留下了大量的遗迹和故居。而很多旧居并未对外开放,隐藏在弄堂深处,不为公众熟知。那些遮蔽在梧桐浓荫里的文化遗迹,有着悠久历史的、优美隽永的建筑风格,显示着上海独特的文化地理格局,保留着城市文化发展的风貌。
为了保存和传承巴金故居所在这篇区域独特的历史和文化,故居主办绘制了一份巴金故居周边名人故居地图,希望引导游客按图索骥,探寻这些历史印记,让更多人熟悉和感知周边浓厚的历史文化氛围。
一条武康路,半部中国文学史,不经意间就能与历史相遇。巴金故居微信公众号将推出系列栏目,让您足不出户,漫步在武康路的文学道路上。
“只有两间”的师陀旧居
地址:上海市徐汇区武康路280弄35号
(此故居尚未对外开放)
师陀旧居位于武康路280弄35号。为独立式建筑,装饰简洁,假三层建筑,黄色拉毛外墙,有东西两座独立的阁楼,分别对应33号和35号。
在1985年2月10日写给夏征农的信中,师陀描述了当时的居住状况:“我的住房只有两间,地板结构,共计面积五十二平方公尺。另外煤气、大小卫生间、灶间俱全,全部独用。只因其中一间做我的书房、工作室、会客室,兼卧室;我儿子廿多岁了,仍和他妈妈同住一间,甚是不便。……”从1981年7月搬入,到1988年6月搬离,师陀在武康路总共住了7年。
师陀故居现景
○
师陀(1910-1988)
原名王长简,笔名芦焚,作家,1910年3月10日出生于河南杞县。曾参加反帝大同盟。后任上海苏联广播电台编辑、上海文华电影制片公司特约编剧。建国后,历任上海出版公司总编辑、上海电影剧本创作所编剧。后在中国作协上海分会专门人事创作。著有短篇小说集《谷》,长篇小说《结婚》、《马兰》。
附
巴金与师陀
巴金与师陀1983年摄于华东医院
巴金故居常务副馆长周立民在一次整理文稿的过程发现了几页夹在书中的稿纸,是巴金所写的《怀念师陀》的文章。遗憾的是,文章并未写完。
在文章中,巴金忆起与师陀间的交往,他写道:“有一天师陀跟我开玩笑,他说:‘谁先死,就该谁写怀念文章。’我比他早生几年,很可能先离人世,师陀是难得的文章家,读到他的怀念文章也是一种幸福,只是我和他之间已经隔了一个世界,即使他实践了诺言,我也担心不容易理解他的感情。却万想不到写文章的不是他,是我。拿起笔我的手指发抖,不单是由于我的病(帕金森氏综合症),更因为我害怕我写不出我应该写的东西。”足见两人情谊之深。
师陀对巴金也有评价,形容他:“下可以陪卑田院小儿,上可以陪玉皇大帝。”周立民说,巴老对待人很平等,且有一个原则,只要他走得动,凡来他家拜访的朋友,他都会送到家门口。“以前有位老花匠,专门为上海作家协会整理花园。巴老家有很多花,有时候就请花匠帮忙拾掇。很多年之后,巴老和老花匠一家都一直保持着很密切的联系。联想到师陀的话,这是很值得深思的。”
巴金故居| 公众微信号
往期精选 Editors' Choice
编辑:忻世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