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资讯 | 用强力拥护公理——陈占彪与《半岛都市报》记者张文艳对谈

巴金故居 2021-02-13

点击上方“巴金故居”,轻松关注我们


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所研究员


巴黎第十大学、台湾“中央研究院”访问学者。著有《五四知识分子的淑世意识》《自由及其幻象:当代城市休闲消费的发生》《五四细节》等。

滑动查看更多信息


用强力拥护公理


陈老师,众所周知,闻名于世的五四运动因青岛而起,您是如何看待五四运动之于青岛这座城市的意义。

张文艳

陈占彪 :

  我觉得青岛这个地方固然有其人杰地灵之处,但如果没有它在近现代中国的“特殊遭遇”,特别是1919年的“五四运动”,青岛恐怕要“泯然众地矣”。因为它和全国其他地方、特别是中国沿海很多地方一样起初并无二致。你看你们小鱼山上览潮阁里悬挂的清末时青岛未经开辟时的图片,就知道中国这样的地方恐怕还不少。

  “还我青岛”,是五四的肇因,也是五四的口号之一。当初可是全国人民争青岛,保青岛。以写鸳鸯蝴蝶小说而著名的作家周瘦鹃曾这样雄壮地说,“须知此青岛者,寸寸为我祖国之土。青岛一日不归我,即一日无以对祖国。苟不得已而出于决裂,则当与中原十万健儿,长驱而东,立马富士山头。大声疾呼曰:还我青岛!请看他日之青岛,毕竟谁家之天下。”也正因为全国人民争青岛,青岛这个地方在“空间轴”上看就具有了“全国性”意义,也就是说它不只是一个“地方性”城市了。

  此外,“五四运动”又被视为近现代中国的一个思想、社会、政治运动的一个“转折点”,这时,青岛又幸运地在中国近现代史这个“时间轴”中被赋予一个光荣的“历史”地位。可以说,正是五四,把青岛推上历史的舞台。


青岛的五四广场


您本人是否来过青岛,对青岛了解有多少?

张文艳

陈占彪 :

  今天很多中国人对青岛的认识和了解,恐怕第一就是旅游度假,这也是有原因的。我后来出版过一本书专门是讲“消费性休闲”的发生,即人为什么在现代这个社会,特别现在的城市生活中特别需要休闲,以至于不旅游不休闲就活不下去,而过去我们的生活,特别是城市生活并不是这样,这里不必详谈。我是2014年夏天来青岛的,也是基于此目的,带小孩子玩沙滩什么的,其实这样的地方中国多得是。

  可以说,今天,旅游度假成了青岛之于全国的最大价值和意义所在。而前面所说的“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和精神已被时间所淡化,或不为一般人了解、在意,包括我本人在内。当我去青岛带小孩去海滩玩沙的时候,我从都没想到这是当年全国上下各行各业誓死捍卫的地方。只是有一次,在车上看到路边闪过一个“五四广场”,我自己才从旅游的情境中回过神,哇!原来这个城市居然与五四有关!这才提醒着我们青岛的另一重意义。今天我们在青岛欣赏青岛的红瓦绿树、碧海蓝天,摩娑昔日殖民者遗留下来的建筑,却忽视了另一段悲壮而光荣的历史。今人多视青岛为旅游盛地,而忘其为昔日之“五四焦点”。




看顾维钧关于巴黎和会的回忆文章,他似乎将王正廷说得很不堪,我们在历史上王正廷一般也是肯定的,您认为顾的回忆的真实性如何?

张文艳

陈占彪 :

  论理,中国外交使团使命很单纯,就是将青岛从“一战”的失败者德国手中顺利收回,而不能使它落入日本手中。在国家大义面前,理当团结一致,共同对外,将个人荣辱,置之度外。然而也让我惊诧的,这些外交代表团团员之间居然有这么多的龌龊和摩擦。比如,中国代表团五个人的“排名”问题,竟使得五位代表之间矛盾重重。

  排名令人头疼,排名埋下矛盾。巴黎和会的中国五个代表,除陆徵祥总长当然排名第一,魏宸组资格虽老,但负责公文撰写,加之其风格高尚,排名第五,本人并不介怀外。剩下的王正廷、施肇基、顾维钧三人如何排序就令人头疼了。影响排序问题的因素两个:一曰“南北矛盾”,一曰“个人矛盾”。

  这这三人排名首先要照顾到南北分裂和对立的现实。当时王正廷是作为南方军政府代表参加中国代表团出席巴黎和会,就不能不排名过后。当初陆徵祥为使中国能够对外显得团结一致,感到有责任、有义务为王正廷保留第二代表位置。可是,北京政府更倾向于将年轻有为,并熟悉中日外交交涉的顾维钧列为第二代表。这是排名中的“南北矛盾”。

  可是将顾维钧列为第二代表,非但不能让王正廷满意,而且还让施肇基“不爽”。顾维钧虽有能力,又曾办过中日交涉,“业务熟悉”,但论资历却不及施肇基,让一个外交“老前辈”屈居于“小年轻”之下,难免要“闹情绪”,这便是中国人最熟悉不过的“论资排辈”了。

  其实中国虽派有五位代表,却因系“弱国”,只拥有两个正式席位,如要参与会议,只能是不固定地派出两人轮流出席而已,而且事实上也没被邀请参加过几次会议。与国家利益、民族利益相比,政治利益,个人名誉,实在应当退居其次。和会还没召开,代表们就很“闹心”。随后的工作中勾心斗角,摩擦不断、矛盾激化,以至抱病在身的中国代表团团长的陆徵祥一气之下,不辞而别,躲到巴黎西郊的圣克卢医院养病去了。让人唏嘘。

  2014年,我在巴黎访学时,还曾“按音索名,按名索骥”,找到圣克卢医院(St-Cloud),也正是在此处,当对德和约签定之际,当年在法国的中国学生和工人围堵陆氏,以阻其签字。



顾维钧

王正廷


和会期间上,上海的报纸上还传出顾维钧将与曹汝霖的女儿订婚的传言?

张文艳

陈占彪 :

  在和会期间,《字林西报》发出顾维钧和中国政坛著名的“亲日派”首领曹汝霖、当时人人喊打的“卖国贼”曹汝霖之女订婚的“八卦”。这对顾维钧来说是晴天辟雷,他查得此一谣言传播路径是由巴黎传往广州再传往上海,于是,就当面质问王正廷,是不是他之所为的,王当时“满面通红”,但辩称“有闻即报是我的责任”。这虽表面看来是王正廷针对顾维钧个人的谣言,但这个“八卦”反映的却是当时尖锐的“南北斗争”的现实。也就是说,在当时,“谁代表中国”,这才是谣言产生的关键所在。



王正廷本人是否对当年参加和会的情形有过叙述?

张文艳

陈占彪 :

  王正廷有自己的英文回忆录,Looking Back and Looking Forward,收藏于耶鲁大学王正廷个人档案中,英文版由日本的服部龙二编有《王正廷回忆录(Looking Back and Looking Forward)》一书, 2008年由东京的中央大学出版社出版。有中译本译为《顾往观来》,2012年4月由香港凌天出版社出版。大陆没有出版,但我们可以看到。

  该书第10章即“巴黎和会”(the paris peace comference)和第13章为“山东问题”(the shangtung question)与五四运动相关。前者介绍了参与巴黎和会的前前后后,但没有涉及顾维钧回忆中提到的代表团内部的龌龊和矛盾。后者是巴黎和会后,华盛顿会议解决山东问题时,王被任命为“胶澳善后督办”在国内和日方具体处理青岛交接事宜。



曹汝霖在其回忆录中始终表示自己当时就躲在家里,而学生们却都说他当时跑掉了,您认为哪一种看法合理?

张文艳

陈占彪 :

  学生在曹府火烧赵家楼的时候,曹汝霖当时在哪儿有很多说法,曹的几个家人异口同声地说到曹化装后,从后门仓皇出逃,有人说“曹贼逾墙逃走,跌伤一腿”,说得“有鼻子有眼”。

  至于藏身何处,我倾向于曹本人的记述,而且这也没有作伪的必要。他说,他当天一直就躲在他与他妻子的卧房和两女儿的卧房中间夹着的、两面都相通的箱子间,直到学生散后,警察来了,他还都一直躲藏在屋子里,而学生们却没找着他。他也由此躲过“一劫”。他说,“我于仓猝间,避入一小房(箱子间),仲和由仆引到地下锅炉房(此房小而黑)。这箱子间,一面通我妇卧室,一面通两女卧室,都有门可通。”他说得很清楚,他只能老老实实地躲在室里,听着外面的打砸声,躲过一劫,捡回性命。以躲避不及的章宗祥的遭遇来看,曹要是被学生发现了,不死也差不多了。他在当时可是人人欲诛之而后快的“天字第一号”“卖国贼”。



关于五四的回忆文章应当说比较丰富,您认为作为一个读者应该如何看待这些庞杂的回忆材料?

张文艳

陈占彪 :

  人们常说“真理愈辩愈明”,事实上,“真相愈辩愈晦”。如果文献少了,事情往往很明了,如果文献多了,事件往往就说不清了。这就是“你不说我倒明白,你越说我越糊涂”。这是因为事实虽然是曾经客观发生过的,惟此一个,但由于客观条件(记忆力、感受力等),更是由于主观条件(喜好、利益、立场等)的制约,对不同时代、不同身份、不同人物对同一件事情自然有着多种的,有时甚至是截然相反的认识。对五四事件的叙述同样如此。

  我在编《五四事件回忆:稀见材料》(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4年版)一书时,在前言中就说到这个问题,若不嫌重复,我就转移于此。

  比如对于“火烧赵家楼”这一五四事件的高潮,普遍的叙述会称此举为“英雄壮举”。可是既便在当时,人们也不全这样认为。当初一同到赵家楼的毛子水就称,“后来看到火从曹家烧起来,又见到有人打了驻日本公使章宗祥,我觉得做得有点过火了。还没有法律定罪的事,怎么可以先诉诸武力?”“五四”后的第二天,为学生教授刑法课的总检查厅检查官张孝簃称学生行为是“法无可恕,情有可原”。梁漱溟更是在《国民公报》上发文称,“在道理上讲,打伤人是现行犯,是无可讳的。纵然曹、章罪大恶极,在罪名未成立时,他仍有他的自由。我们纵然是爱国急公的行为,也不能侵犯他,加暴行于他。”在这些不同的叙述中,“火烧赵家楼”就呈现出了一个复杂的面目。

  就是对“参加五四运动”一事,各人性情不同,参与的热情度亦不同。比如,对王统照来说,可谓热血沸腾,他说,“我第一次感到群众力量的重大,也是第一次沸腾起向没有那么高度的血流。”恽代英也说,当学生游行到曹宅门前时,“血球是如何的沸腾啊!”。但对那个比有的学生还年轻的梁漱溟老师来说,却是冷眼旁观,梁就称,“我没有一种很激昂的情绪,没有跟着大家跑。”

  甚至曹宅门墙到底是高是低,也是人言言殊。当时在墙外的周予同说,“我们打算爬墙进去,碍于宅子的围墙相当高,没有成功”。而另一个学生田炯锦则称“曹宅坐北向南,墙壁很高”。陶希圣回忆也称“曹宅的墙很高,大门紧闭”。可是,对曹汝霖来说,他家的院墙并不高啊,曹称“我家向无警卫,墙不高,门又不坚”。这其实不难理解的,不同的人,立场不同,感受不同,叙述也不同,对要逾墙而入的学生来说,再低的墙也都会觉得高,而对祈祷平安的曹汝霖来说,再高的墙都会觉得低。

  至于基于不同的政治立场来论五四,其观点更是截然相反,针锋相对。

  朱维铮先生在他的文章中常用“实相”,而不是“真相”这样的词,在他看来,“真相是绝对的”,而“你看到的只能是一个方面”,你得到的往往是“实相”,而不是“真相”。可以说,几乎在五四事件的每一个环节,我们都能找出或互相补充,或自相矛盾的不同叙述,而正是这些不同的叙述不断地修正着我们的认识,以便达到最大限度的真实。因此,对于五四的回忆材料不必担心有矛盾,不一致,材料惟恐不多,多多益善。



《五四事件回忆:稀见材料》书影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4年版


杨振声作为五四亲历者,同时也是被捕学生之一,他后来的回忆五四的文章中从新文化运动述起,讲到当日的学生活动,似乎认识比较深刻,您如何看他的回忆文章?

张文艳

陈占彪 :

  我不认为杨振声的认识有多“深刻”。他的五四回忆无非是将此前的“新文化运动”与后来的五四“抗日爱国运动”并置一起,强调这两者的先后关系、因果关系,这也是后来很多人回忆五四的常见路数。我们已很熟悉这样的叙述。当然不能说这两者没有关系,新思想启蒙,可能“隐在”地支配了1919年的学生行动,但最多是“隐性”的、间接的、曲折的。从“显在”层面来看,这两者也可以说没多大关系。后者纯粹是山东问题引发的抗日爱国事件。后来追随国民党逃到台湾的一批人就持这样的看法。陶希圣就说,“五四运动的起因与白话文或文学革命没有什么关系。”田炯锦也明确说五四运动与新文化运动是“两码事”,参与其中的也是“两拨人”。“五四运动努力的人,对新文化运动,甚少参预,而新文化运动的领导人们,亦很少参加五四的行动。”他批评将五四抗日事件与新文化运动勾联起来的说法。“不少的人甚至将文学改良运动,新文化运动与五四运动混在一起;于是随其心之好恶,将‘五四’以前数年的某些事实,与‘五四’以后许多年的某些事象,都记在五四的功劳簿上或罪过册上。”当然,他们这样刻意否认两者的关系是有其意识形态因素的,但今天,我们撇开意识形态的因素,这些说法和我们惯常所接受的观点大相径庭,颇让人耳目一新。



对于巴黎和会中国所遭受的不公待遇,以及此后青岛主权艰难收回,您觉得我们能从中得到什么样的启示?

张文艳

陈占彪 :

  巴黎和会列强虽为了俯就日本,无端牺牲中国利益,但在国内民众热烈抗议、巴黎学生工人的监视等强大压力下,中国代表最终拒绝在对德和约上签字,日本本想在和会上将德国在青岛的“权益”全盘接手的梦想落空。此后在美国建议下,1921年-1922年召开了华盛顿会议,中日谈判解决山东问题。谈判结果是中国全面恢复山东主权,但日本也决不空手而归,日本在该区域内的既得利益也要得以“尊重”。这是个“只能如此”的结果。

  五四事件对当时、乃至今天的国人留下一个重要的教训,那就是:公理的实现是要靠强力来护佑的。当初,我们曾认为“有理走遍天下,无理寸步难行”,却发现结果是“有力走遍天下,有理寸步难行”。你所处的是一个世界是一个李大钊所说的“强盗世界”,你光凭口舌,要从恶犬口中掏出它叼在嘴里的肉,无异于“与狗谋皮”。但如果你操一大棒,他往往就乖乖地吐出肉来,然后夹着尾巴逃走。

  当时陈独秀就称,如果这个事件中,“仅仅知道愤恨、仅仅知道责备日本、抵制日本,而且眼光仅仅不出一个山东问题”,那“这种觉悟很不彻底,简直算得没有觉悟”。人们应当有一个“不能单纯依赖公理的觉悟”。“我们不可主张用强力蔑弃公理,却不可不主张用强力拥护公理。我们不主张用强力压人,却不可不主张用强力抵抗被人所压。”如果没有捍卫公平、正义、真理的力量,一切都是零。“用强力拥护公理”,陈独秀的这个觉悟是从当年的令人悲愤的现实中所得的深刻教训,这个教训,或者说觉悟在今天国际关系中仍不过时。

本文为陈占彪于2016年答《半岛都市报》记者张文艳问的内容,其主要内容发表于《半岛都市报》2016年5月3日,本文略有删减。

活动预告 :

憩园讲坛



图说“五四”当日

陈占彪主讲

2019年6月8日(周六)下午2:00-4:00

上海市黄浦区重庆南路308号(大隐精舍)

THE END

共建 | 创造真善美的小世界——阳曲路小学在故居举办十岁生日仪式

分享 | 你见过凌晨两点的徐家汇衡山里吗?

品读 | 收藏近代文人墨迹第一人——陈鹏举:心痕手泽写就传世不朽

品读 | 冰心一个世纪生命与创造的奇迹——王炳根:2017又一个“冰心年”

品读 | 中国新文学开山之作——陈子善:《狂人日记》的诞生

编辑:张瑞琪

美编:孙豫苏

部分图片来源网络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