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天 | 巴金:它像一团火似的燃烧着,也使别人燃烧……(线上观展)
关注·
点击巴金故居,关注我吧
4月正是读书天
“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匆匆岁月,春色正好,气候适宜,正是适合读书的好时节。
为表示向图书及其作者致以世界范围的敬意,199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每年的4月23日定为世界读书日。2020年世界读书日已经到来。
巴金先生曾说:“多读书,多认识人,多了解人会扩大你的眼界,会使你变得善良些,纯洁些,或者对别人有用些。”巴金故居随处可见的藏书就是最好的证明。
4月,巴金故居为您荐书、评书、分享爱书人与书有关的心情和故事,精选朗诵名师为您朗诵书中名篇等。一起读书吧!
小编语
《书之爱——巴金与书图片文献展》
展览集合了巴金先生与书的渊源故事,“读书之乐”与“藏书之趣”均有热情洋溢的读后感、丰富的藏书照片、书影为之佐证。许多书名在巴金先生的写作和回忆中反复提及,对他的一生产生重要的影响。以下便是对俄国作家赫尔岑《往事与随想》的介绍,此书激发了巴金先生《随想录》 的创作。
巴金故居藏《往事与随想》
《往事与随想》
作者: 【俄】赫尔岑
来源:巴金1928年购于巴黎
巴金:它像一团火似的燃烧着,也使别人燃烧……
《往事与随想》是一部心灵史巨著,是赫尔岑用血和泪写成的回忆录。全书的覆盖面相当广,从1812年的卫国战争,十二月党人的起义,19世纪40年代俄国先进知识分子的生活和思想,1848年欧洲的革命风云,资产阶级政权对群众的血腥镇压,直到19世纪50年代伦敦各国流亡者的活动和宗派斗争,19世纪60年代俄国的社会政治面貌和新一代革命者——赫尔岑所说的“未来风暴的年轻舵手”的成长,几乎包括了19世纪初叶至巴黎公社前夕的整个历史时期。
赫尔岑在俄国的经历使他接触了上自王公大臣,下至贩夫走卒的形形色色的人们,他的描绘构成了一部“俄罗斯生活的百科全书”。他来到西欧后,又遭遇了1848年的革命高潮,目睹了欧洲民族民主运动波澜壮阔的场面,也经历了斗争失败后的惨痛景象。
赫尔岑不仅是艺术家,也是政论家,既有革命激情又心怀悲悯,在他笔下展现了一个高贵的灵魂不畏压制与迫害,在历史波澜中奋勇搏击的历程。对于今天的人们也是不乏启示与激励的。
书
巴金荐语
《往事与随想》是赫尔岑花了十五年以上的辛勤劳动写成的极其重要的文艺作品。它是一部包含着日记、书信、散文、随笔、政论和杂感的长篇回忆录。它也是从十九世纪二十年代一直到巴黎公社前夕俄罗斯和西欧社会生活和革命斗争的艺术记录。还有人说,它“是时代的艺术性概括”。作者自己说这是“历史在偶然出现在它道路上的一个人身上的反映”。在本书中作者把他个人的生活事项和具有社会历史意义的一些现象有机地结合起来了。
……
赫尔岑是出色的文体家。他善于表达他那极其鲜明的爱与憎的感情。他的语言是生动活泼、富于感情、有声有色的。他的文章能够打动人心。和他同时代的俄国诗人涅克拉索夫说:“它紧紧地抓住了人的灵魂。”
有一次俄国小说家屠格涅夫读完了《往事与随想》第五卷中叙述作者的家庭悲剧的那一部分手稿,他感动地说:“这一切全是用血和泪写成的:它像一团火似地燃烧着,也使别人燃烧……俄罗斯人中间只有他能够这样写作……”
——巴金:《〈往事与随想〉后记[一]》
书
作者
赫尔岑(1812—1870):
俄国思想家、作家、革命家。少年时代受十二月党人思想影响,立志走反对沙皇专制制度的道路。1829年进入莫斯科大学数理系。1835年,他以“对社会有极大危险的自由思想者”的罪名被流放。1842年回到莫斯科,立即重新投入战斗,并受到迫害。1847年初,赫尔岑携家到达欧洲,成为流亡者,从此再未返回俄国。1848年欧洲革命的失败,使赫尔岑思想上发生危机,触发他重新思考社会根本问题。1852年他来到伦敦,随后建立了“自由俄罗斯印刷所”,出版了《北极星》和《警钟》两种刊物,登载揭露沙皇专制制度的文学作品和各种文章。这些刊物当时被大量秘密运回俄国,促进了解放运动的发展。1870年1月,赫尔岑病逝于巴黎。
其代表作有《谁之罪》《科学中的一知半解态度》《关于研究自然的信》《法意书简》《来自彼岸》《论俄国革命思想的发展》《往事与随想》等。
巴金译《往事与随想》手稿
内容选摘
第一卷
第三章
一个冬天的早晨,枢密官不知为什么不是按照他往常来的时间到了我们家里;他带着焦急的神情,匆匆忙忙地走进我父亲的书房,就锁上房门,做个手势叫我待在客厅里面。
幸而我不用花费多长的时间绞尽脑汁去猜想究竟是怎么一回事。门房的门开了一点,一张一半藏在制服皮外套的狼皮里的红脸小声招呼我;这是枢密官的听差。我连忙跑到门那里。
“您没有听见吗?”他问。
“什么事?”
“皇上在塔甘罗格逝世了。”
这个消息使我震惊;我以前从未想到他会死去;我是在对亚历山大怀着大的敬意的环境中长大的,我优郁地回想起我不久以前在莫斯科看见他的情景。我们出去散步,在特威尔门外面遇见他,他静静地骑在马上,和两三个将军同行,他是在霍登广场参加了检阅仪式以后回来的。他的面貌和蔼,有一张温和的圆圆脸,带着疲倦和优郁的表情。等他到了同我们并排的时候,我脱下帽子,举起来;他含笑向我点点头。这和尼古拉比起来有多么大的差别,尼古拉始终像是一个剪了发的、稍微秃顶的、留小胡子的米杜萨!不论是在街上,在宫里,同他的儿女和大臣们在一起,同侍从和女官们在一起,他总是不停地试验他的眼光有没有响尾蛇的性能——使血管里的血凝结起来。倘使亚历山大外貌的温和是假装的,那么这种伪善也比赤裸裸的横暴无耻的专制好些。
巴金翻译的《往事与随想》书影,其中1848-1852年五年幽暗岁月的翻译内容又名为《家庭的戏剧》。
……当一些模糊的思想在我的头脑里浮动的时候,当新皇康斯坦丁的画像在商店发售的时候,当宣誓效忠的通知发出、善良的人们争先宣誓的时候,皇太子退位的消息散布开了。枢密官的那个听差对政治新闻非常感兴趣,而且他有搜集它们的好地方——所有枢密官们的门房和政府机关(他从早到晚都要骑马到那里去,因为他不像马那祥得到午饭后换班的优待),随后还是他告诉我在彼得堡发生了暴动,在加列尔纳雅街“开了炮”。
第二天晚上宪兵队将军柯马罗夫斯基伯爵到我们家来;他讲起圣伊萨克广场上的讨伐,讲起禁卫骑兵队的进攻,讲起米洛拉多维奇伯爵的死。
随后就是逮捕;“某某人被捕了”,“某某人给抓起来了”,“某某人给从乡下带出来了”;受惊的父母为他们的孩子吓得发抖。天给阴郁的乌云遮住了。
在亚历山大统治时期中政治迫害是不常见的;固然普希金因为自己写的诗被他流放,艺术院的会议秘书拉勃津因为建议选举马车夫伊里亚·巴依科夫做院士,也遭到流放;不过有系统的迫害当时还没有。秘密警察也没有发展成为专制独裁的宪兵队,还只是由德-山格连管辖的一个厅,山格连是个老伏尔泰派,爱说俏皮话,又多嘴,而且是茹伊一类的幽默家。在尼古拉的统治下面,连德-山格连本人也受到了警察的监视,他被人当作自由派,其实他还是像往常那样,并没有变;单单从这一件事就可以看出两个朝代的不同了。
尼古拉在他即位以前完全不出名;在亚历山大统治时期,他没有什么作用,也没有人注意他。现在大家都迫不及待地到处打听他的事情;只有禁卫军军官才能够答复这些向题;他们僧恨他的冷酷无情、他那繁琐的拘泥细节、他那爱记仇的天性。最初传遍全城的故事里面有一个就充分证实了禁卫军军官们的看法。据说在某一次操练的时候,大公爵忘乎所以,居然要抓一个军官的衣领。军官回答他说:“殿下,我的佩刀在手里。”尼古拉没有说什么,就退了回去,可是他没有忘记这个回答。在十二月十四日以后,他两次问起,这个军官有没有牵连在里面。幸而军官并没有牵连在里面。
书
赫尔岑是我的“老师”,他的“回忆录”是我最爱读的一部书。
——巴金
好的书籍是最贵重的珍宝
我们爱阅读
巴金故居| 公众微信号
往期精选 Editors' Choice
策划、编辑:茹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