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资讯 | 微平台上新“菜单”,让阅读成为一种习惯

巴金故居 2022-03-21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为期两个月的2021新春阅读专题告一段落,本次主题围绕着“经典”出发,推荐了包括巴金、王安忆、莫言、余华等众多名家阅读经典的感受与推荐阅读的相关作品。经典作品的影响力不可估量,一本好书有时候甚至让人一生受益。让我们重拾书本,把那些曾经照亮成长之路的灯塔般作品解读出来,送给更多的人,让这些经典可以继续传承下去。


巴 金

巴金一生都与列夫•托尔斯泰维系着精神的交往。他研究这位俄罗斯伟大文学家的生平,倾心阅读他的小说,撰写他的传记,几十年间多次在文章中回忆他阅读《复活》时心灵所经受的震撼。巴金认为托尔斯泰是十九世纪世界文学的高峰,也是十九世纪全世界的良心。“我也在追求他后半生全力追求的目标:说真话,做到言行一致……我觉得好像他在路旁树枝上挂起了一盏灯,给我照路,鼓励我向前走,一直走下去。”

新春阅读 | 巴金追寻托尔斯泰的文学之路

点击阅读:新春阅读 | 巴金追寻托尔斯泰的文学之路



王 安 忆

王安忆第一次正式登上讲台授课,是在1994年复旦大学中文系本科的课程。她回忆道“那时候的自己,一是胆大,二是有力气。那一年特别出活,同时做了几件事。第一件,写《长恨歌》;第二,替陈凯歌写《风月》剧本,电影的工作方式完全不由自己说了算,说到就到,说去就去;而第三件上课,却纪律严明。每星期三早上,天不亮起床,转三部公交车到学校,中午下课回家,接着准备下一周的课,大纲是事先写好的,具体内容却要做案头。如今再度阅稿,十分惊讶自己怎么能讲这么多!”

新春阅读 | 王安忆解锁经典小说创作的迷宫

点击阅读:新春阅读 | 王安忆解锁经典小说创作的迷宫



残 雪

残雪1997年开始了对莎士比亚等著名文学大师经典作品的解读,大师们精神思想的深度对残雪发生重大影响。

残雪说:新型阅读所实践的是一种思维训练,让美丽的黑暗的物质在魔杖的点击下变成纯净的精神,又让透明的精神转化为神奇斑斓的物质。我们的前辈艺术大师,例如但丁、莎士比亚、歌德、卡夫卡等人,已经给我们演示过这种提升人性品格,展示自由精神的魔术了……西方顶级文学艺术的深度和丰富度已经超越了经典哲学。

新春阅读 | 残雪解读莎士比亚的悲剧

点击阅读:新春阅读 | 残雪解读莎士比亚的悲剧



莫 言

大概想了一下,人类的阅读活动,大概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为了愉悦,如少年读连环画,成年人读言情、武侠,原本就没想从这阅读中获取什么知识,但知识自然地也被获取着,情感自然地也被教育着,这就是所谓的“寓教于乐”吧。二是功利性很强的学以致用,如读技术方面的书籍。文学批评家和作家读文学方面的书籍,基本上也是一种实用的目的,批评家是为了写批评文章,作家是为了写自己的书。

自然科学方面的知识我懂得很少,所以不知道自然科学家读自己的专业书籍时的心态。他们的读,是否最终也是为了写?但搞文学的,读书破万卷,最终是为了下笔如有神,目的性很强。所以读书的方法也就显得很重要。


莫言:《月光如水,马身如漆》

新春阅读 | 莫言:每隔一段,我就翻翻福克纳

点击阅读:新春阅读 | 莫言:每隔一段,我就翻翻福克纳



余 华

我们的文学接受了这样两份绝然不同的遗嘱,同时也暗示了文学的广阔有时候也存在于某些隐藏的一致性之中。川端康成曾经这样描述一位母亲凝视死去女儿时的感受:“女儿的脸生平第一次化妆,真像是一位出嫁的新娘。”类似起死回生的例子在卡夫卡的作品中同样可以找到。《乡村医生》中的医生检查到患者身上溃烂的伤口时,他看到了一朵玫瑰红色的花朵。

这是我最初体验到的阅读,生在死之后出现,花朵生长在溃烂的伤口上。

……

我对那些伟大作品的每一次阅读,都会被它们带走。我就像是一个胆怯的孩子,小心翼翼地抓住它们的衣角,模仿着它们的步伐,在时间的长河里缓缓走去,那是温暖和百感交集的旅程。它们将我带走,然后又让我独自一人回去。当我回来之后,才知道它们已经永远和我在一起了。


余华:《温暖和百感交集的旅程》

新春阅读 | 余华:“品尝”经典作品比“喝”更加惬意

点击阅读:新春阅读 | 余华:“品尝”经典作品比“喝”更加惬意



张 枣

在外来影响面前保持开放,实为新诗最重要的历史条件之一。从这一视角出发进行审视,可以确证,中国新诗与西方现代派的相遇要比迄今研究所认为的要广泛、大胆、持久和自觉得多。特别是波德莱尔以降的象征主义,历经法语文学的马拉美、瓦雷里,英语文学的叶芝、艾略特、奥登,德语的里尔克,俄语的勃洛克、茨维塔耶娃、曼德尔施塔姆的后续发展之后,成为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而上述作者——广泛意义上被认为是现代派或者现代主义诗人,正如本文即将展示的,已经成为“新文化运动”以来中国历代诗人的秘密的先师吸引他们前赴后继-即以一种变形的形式,建立自己的诗的现代性。


张枣:《现代性的追寻——论1919年以来的中国新诗》前言

新春阅读 | 张枣:中国新诗的现代性追求

点击阅读:新春阅读 | 张枣:中国新诗的现代性追求



张学东

很多年来《红楼梦》始终是我的枕边书,这是一本可以不断地去读、不断去思考的大书,它的博大精深,不是什么人用嘴说出来的。因此,对那些读不下去或者根本不读《红楼梦》朋友,我表示遗憾,如此经典巨著,却跟他们擦肩而过,叫人心痛啊!也为此,只要有机会谈到这本书,我总是不厌其烦地兜售我最新的一些见解和体会。难道我们不应该把本国的经典和大师挂在嘴边吗?

作家曹雪芹善于大处着眼小处落笔,他在描写小红和兴儿的同时,又恰到好处地写活了跟他们相关的那些所谓的大人物,比如黛玉、宝钗和凤姐等人的性格,在小说创作技法上,这叫侧面描写或烘托,这的确是优秀作家的功力所在,而让我们当代作家汗颜的是,曹雪芹生活在距今二百多年前,这也许更能显示出其思想的伟大来。中国当代作家中,能够将《红楼梦》这种叙述风格借鉴和继承下来的似乎并不多。

新春阅读 | 张学东:品味卡夫卡的苦咖啡

点击阅读:新春阅读 | 张学东:品味卡夫卡的苦咖啡


  【阅读特辑】上线啦

关注公号,点开菜单,

随手翻阅,常看常新,

把阅读当成一种习惯。

 2021 ·【大家读经典】

 2020·【文人谈美食】

 2019·【跟着文人游故乡】

 2018 ·【文人的童年时光】


阅读经典

让阅读成为习惯

巴金故居微信平台一直立志于打造现当代作家作品的赏读,每年都会根据不同的主题为大家送上有趣又具备专业阅读性的专题栏目。

我们种下爱阅读的种子,让阅读成为一种习惯,真正学会阅读,爱上经典。


编辑:忻世超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