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关注 | “2019十大考古新发现”,实证五千年文明

带你认识 九州地名 2022-04-02


“2019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名单于5月5日下午公布,中国文物报社和中国考古学会联合宣布:陕西南郑疥疙洞旧石器时代洞穴遗址、黑龙江饶河小南山遗址、陕西神木石峁遗址皇城台、河南淮阳平粮台城址、山西绛县西吴壁遗址、甘肃敦煌旱峡玉矿遗址、湖北随州枣树林春秋曾国贵族墓地、新疆奇台石城子遗址、青海乌兰泉沟吐蕃时期壁画墓、广东“南海I号”南宋沉船水下考古发掘项目十个项目当选2019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国家文物局局长宋新潮表示:“2019年度重要考古发现众多,竞争激烈,专家们对重要考古发现的学术意义取得比较统一的认识,入围项目的选票结果相对集中。十三五期间,国家文物局已经设立了‘考古中国’重大研究项目,并批复了夏文化研究、河套地区聚落与社会研究、长江下游区域文明模式研究等项目。以考古实证中国5000多年文明发展历程,科学地揭示中华文明历史文化价值和核心特质,坚定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

石峁遗址的古城墙


据了解,五一期间,“2019年度全国十大考古发现”终评与观众“云相见”。因为疫情的原因,这是三十年间第一次以网络会议的形式召开年度考古发现的终评会。最终入围的2019年度二十个考古项目于5月1日到5日每天下午15:30-17:30举办线上终评会。前四天每天下午汇报评选五个考古发现,5月5日宣布最终遴选出“2019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河南淮阳平粮台城址. 龙山时期祭祀黄牛

山西绛县西吴壁遗址  二里岗时期的残炉壁


“2019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是从最终入围的二十项考古发现中遴选而出,而它们也是一千多项申报项目中的佼佼者。本次入围项目关涉早期人类遗址考古发现,如5月1日的直播中汇报的五个入围项目:陕西南郑疥疙洞旧石器时代洞穴遗址、黑龙江饶河小南山遗址、浙江义乌桥头遗址、黑龙江齐齐哈尔洪河遗址、陕西神木石峁遗址皇城台;有丝绸之路上重要位置如新疆奇台石城子遗址、甘肃敦煌旱峡玉矿遗址;有陶器、青铜器、瓷器等文物遗存丰富的山东滕州大韩东周墓地、广东“南海I号”南宋沉船水下考古发掘项目、江西赣江新区七星堆六朝墓群;有能够满足大家对于早期贵族生活的好奇心的湖北随州枣树林春秋曾国贵族墓地和浙江安吉龙山越国贵族墓园;还有名人效应明显、因而受关注的陕西西安秦始皇帝陵大型陪葬墓等。


2019年小玉坠出土情况


敦煌旱峡玉矿遗址出土戈壁料


记者也专访了国家文物局,就最终入围的二十个是用怎样的指标来选择的这个问题,国家文物局局长宋新潮谈道:“按照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评选章程的有关规定,每项考古发掘必须履行报批手续,取得国家文物局批准。在发掘过程中,必须依照国家文物局颁布的《田野考古操作规程》进行考古发掘,保证考古发掘工作规范性、发掘工作的科学质量,发掘过程中注重科技手段的应用、多学科的结合、重视发掘现场的保护等。考古发现的内容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第二条所规定的「历史、艺术、科学三大价值」,并在中国考古学的学科发展上具有新的内容、新的认识和新的突破。2019年度重要考古发现众多,竞争激烈,专家们对重要考古发现的学术意义取得比较统一的认识,入围项目的选票结果相对集中。”


而关于今年的十大考古发现的最终评选是否也为之后的考古发掘指出方向时,宋新潮也表示:每一项考古新发现都深化了我们对于一个学术领域的认识,也为我们提出了一个新的线索和需要持续关注的研究方向。“十三五”期间,国家文物局已经设立了“考古中国”重大研究项目,并批复了夏文化研究、河套地区聚落与社会研究、长江下游区域文明模式研究等项目。同时,在基本建设考古工作中,强调树立课题意识、学术意识和保护意识,今年国家文物局也看到了不少基本建设考古获得的重要发现。今后,国家文物局将继续指导、协调各考古单位加强学术科研,以考古实证中国5000多年文明发展历程,科学地揭示中华文明历史文化价值和核心特质,坚定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


今年首次以网络直播的形式进行终评会,国家文物局认为这有开创性的意义:“首先拓展了公众考古活动的内容和方式。以往公众考古活动强调面对面的交流和实地体验。此次通过央视新闻、腾讯微视、新华网等新媒体客户端和多家媒体机构,采用线上传播方式,取得了很好地效果,让我们看到了互联网和直播模式的巨大潜力。其次,扩大了公众考古活动的影响力。借助全媒体集群实现了多渠道、多层次传播,覆盖面非常广,公众几乎可以随时随地通过多家平台观看和参与活动,直接获取专业信息,参与度更强、信息更准确。”


本届终评会评委通过抽签方式从专家库中随机抽取产生,柴晓明、陈星灿、韩国河、韩建业、雷兴山、李伯谦、李让、刘斌、刘庆柱、孟华平、水涛、宋新潮、孙庆伟、王辉、王巍、王幼平、王占奎、信立祥、闫亚林、袁广阔、朱岩石(按姓名拼音排序)等21位评委来自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文物报社、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中国人民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南京大学、复旦大学、郑州大学、湖北大学、陕西省考古研究院、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国家文物局等单位。


附:部分考古发现的过程及价值


陕西南郑疥疙洞旧石器时代洞穴遗址:出土8000余件包括大熊猫在内的动物化石


陕西省汉中市南郑区梁山疥疙洞遗址近景


1995年以来,陕西省考古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南京大学等单位在秦岭地区开展了持续的旧石器考古调查、发掘与研究,发现旧石器遗址400余处、旧石器20余万件。


2017年以来,为弥补秦岭中西部地区旧石器时代中晚期洞穴遗址发现的短板,研究团队在汉中盆地开展了洞穴专项调查,于南郑区梁山镇南寨村附近新发现了疥疙洞遗址。由于遗址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2018-2019年,经国家文物局批准,对其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


发掘1×1米探方27个。遗址地层堆积厚约1.6米,分13层,第1、2层为近现代堆积,第3—10层为旧石器时代文化堆积层,第11-13层为自然砂砾层,第13层以下为基岩。旧石器时代堆积可分三组,三组堆积单位代表了三期文化遗存。各期石制品面貌基本一致,均属小石片石器工业系统,石器加工技术为“简单的石核-石片技术”。总体呈现出一脉相承、连续发展的特点。


其中第三组中发现人类活动面1处、石器加工点3处、火塘2处;出土人类化石、石制品、烧骨、动物化石等遗物万余件。第5层下发现有1处火塘,位于洞口处。人类活动面位于第4层下,具有明显的踩踏面,活动面上见有石器加工点、火塘以及集中分布的碎骨堆。发现石制品1500余件,原料以石英砾石为主,其次为石英岩和凝灰岩砾石;类型包括石锤、石核、石片、工具、断块和片屑;工具大多以石片为毛坯,多为中小型刮削器,存在少量尖状器,偶见重型刮削器。动物化石及烧骨8000余件,初步鉴定有鹿、麂、牛、剑齿象、犀、野猪、大熊猫、熊、狼、最后鬣狗、黄鼬、豪猪等20余种,其中鹿科和牛科动物占绝大多数,属于晚更新世“大熊猫—剑齿象”动物群。距今约3—1.5万年。


据介绍,陕西南郑疥疙洞旧石器时代洞穴遗址有以下几个方面意义,首先它是中国旧石器时代遗址中罕见的、保留了距今10到1.5万年间人类化石和丰富文化遗存的洞穴遗址,地层堆积基本连续,层位关系清楚,出土遗物性质明确。


该考古发现也填补了汉中盆地旧石器时代晚期人类洞穴类型居址的空白,对研究早期人类洞穴和旷野阶地两种类型的居址形态和生计方式提供了重要的资料。因为出土数量众多、种类丰富的动物化石,且与人类活动密切相关,极大地丰富了秦岭地区晚更新世的动物化石材料。


陕西神木石峁遗址皇城台

本次发掘中,从覆压护墙的弃置堆积中出土了大量鬲、斝、盉、瓶、豆、瓮等龙山时代晚期典型陶器。结合已有测年结果,皇城台大台基的主体使用年代当不晚于龙山晚期。


大型夯土高台建筑基址、气势磅礴的石砌护墙、设计精巧的城防设施及藏玉于石、杀戮祭祀等特殊迹象,以及石雕、陶鹰、卜骨、陶瓦、口簧、玉器等珍贵文物,不仅彰显了皇城台的核心地位,而且暗示着石峁城址在中国北方地区社会复杂化进程中具有的区域政治中心和宗教中心的双重角色。


连续九年的系统考古工作表明,作为石峁城址的核心区域,皇城台或已具备了早期“宫城”性质,是目前东亚地区保存最好、规模最大的早期宫城建筑,展现了黄土高原上一处神秘王国都邑的极致辉煌。石峁遗址考古成果不断刷新着学界对中国早期文明的认知高度。


石峁遗址出土的4000多年前的神面与双兽纹石刻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藏


湖北随州枣树林春秋曾国贵族墓地:极大丰富的曾国及周王朝历史文化信息

枣树林墓地位于湖北省随州市东城办事处文峰社区。2018年3月,经国家文物局批准,枣树林联合考古队对墓地已勘探的86座春秋曾国墓葬进行发掘,取得了重要收获。


枣树林墓地与近年发掘的文峰塔墓地均属于义地岗墓群,后者发现有曾侯、曾侯、曾侯丙等曾侯墓葬,是一处春秋晚期至战国中期曾国贵族墓群。墓地按曾侯及其夫人墓、高等级贵族墓和低等级贵族墓可分为5座“甲”字形大墓、19座中型墓、62座小型墓,墓葬均为东西向。其中5座“甲”字形大墓分三组由北及南排列,三组大墓墓主分别为曾公求及夫人渔、曾侯宝及夫人芈加、曾侯得,每组北部为夫人墓,曾侯墓居中,南部东西两侧分别葬有马坑和车坑,中、小型墓葬分布在大墓外围。


曾侯墓葬至少应为七鼎六簋,夫人墓为五鼎四簋。墓地出土铜器2000余件,其中铜礼乐器近600件,除曾公求夫人渔墓外的其他4座曾侯及夫人墓出土不同组合的编钟共88件:曾公求编钟34件,其中镈钟4件、甬钟17件、钮钟13件;曾侯宝编钟被盗仅存15件,其中镈钟2件、甬钟13件;曾侯得编钟20件,其中镈钟4件、甬钟16件;曾侯宝夫人芈加编钟被盗仅剩钮钟19件。发现铜礼、乐器铭文近6000字,其中曾公求编钟铭文近1150字,单件镈钟铭文达312字,这是新世纪考古发现最大的一批春秋时期金文资料。墓地部分墓葬保存条件较好,在现场文物保护手段的支持下,较为完好的清理出棺椁、漆器及兵器杆柄等有机质文物。


枣树林墓地弥补了春秋中期曾国的缺环,构建了中国周代封国中以考古发掘最完整的材料也是最重要的文化序列,构建江汉地区青铜文化的一个标尺,在曾国乃至两周考古领域具有重大意义。


一、枣树林墓地发掘的三组侯墓是经过科学考古发掘、棺椁结构和器物组合等保存最好的春秋中期诸侯级墓葬,填补了不见春秋中期曾侯的空白,对完善曾国世系及研究春秋中期诸侯墓葬提供了翔实的资料。三组曾侯墓葬在布局和年代上都与墓地之南的曾侯、曾侯墓葬相衔接,整个墓地规划有序,墓葬排列整齐,体现了周文化墓地特征和曾国葬制的传统。


二、墓地年代较早的墓葬随葬器物形制大体与周原地区相近,较晚的墓葬随葬器物已有很明显的楚文化风格,说明在春秋中期曾国从“左右文武”到“左右楚王”的转变,为探讨曾、楚、周之间的关系提供了实物资料,对研究春秋中期曾国乃至周文化体系青铜礼器的变革、构建南方青铜文明意义巨大。


三、青铜礼乐器铭文反映了极其丰富的曾国及周王朝历史文化信息


1.芈加编钟铭文“帅禹之堵”、“以長辝夏”,可与传世豳公盨、秦公簋、叔夷镈的“禹”“夏”铭文相印证,反映了春秋时期不同文化区域对“禹”和“夏”的共同认知,为研究中华文明起源问题提供了新材料;


2.芈加编钟铭文“余文王之孙”等,涉及曾国是文王之后的新材料,可与曾侯编钟铭文“稷之玄孙”、“左右文武”对照,从铭文记载的角度辨析周代从“稷”到“文”、“武”的世系,为建立曾国世系提供了最直接重要的文献资料;


3.芈加铜器铭文“楚王媵随仲芈加”等,充分证明曾即为随,从而为学术界长期争论不休的“曾随之谜”画上了句号;


4.曾夫人渔墓出土铜鼎铭文“唐侯作随侯行鼎”,为寻找唐国提供了新线索,同时为研究周王朝体系下的曾国和唐国交流提供新的材料。


5.编钟铭文“昭王南行,左右有周,赐之用钺,用政(征)南方”,为研究周王朝开发南土提供了新材料;


6.曾公求编钟铭文“适于汉东,(南)方无疆,涉政(征)淮夷,至于繁阳”等,对研究曾国地望提供了新线索;


7.曾公求编钟铭文中出现了“玄镠”、“黄镈”、“鐈膚”等系列贵重金属材料的名称,对研究冶金史和材料史具有重大意义。


曾国在西周早期至战国中期的存世阶段,从国君到中小贵族的墓葬、中心区域遗存都有揭露,曾国成为商周考古中物质文化面貌揭示最为完整、全面的诸侯国。曾国历史从传世文献记载不明,到考古揭示出清晰的国君世系、社会阶层、文化面貌,体现出考古写史的作用和意义。


青海乌兰泉沟吐蕃时期壁画墓:青藏高原首次发现的吐蕃时期壁画墓

泉沟墓地位于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乌兰县希里沟镇河东村东2公里处,分布于泉沟周边的山谷地带。一号墓修建于泉沟北侧300米处一座独立山丘的东侧斜坡之上。2018年9月-2019年11月,经国家文物局批准,在青海省文化和旅游厅、省文物局安排部署下,在海西州委州政府、乌兰县委县政府的支持配合下,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青海省海西州民族博物馆和乌兰县文体旅游广电局联合对该墓葬进行了发掘。



青海乌兰泉沟吐蕃时期壁画墓  前室东壁仪卫图


泉沟一号墓形制为带墓道的长方形砖木混合结构多室墓,由墓道、前室、后室和两侧室构成。墓道大致为东向(78°),前半为斜坡,后半为梯道,总长约11米。墓圹平面大致为方形,长10、宽8、深10米。填土中距地表5米深处埋葬有一殉葬武士,仰身直肢葬式,腰佩箭囊,肩侧有木弓遗迹,足部有殉葬羊骨,身下及周边铺设大石块为葬具。墓室由前室、后室和两个侧室组成。前室为砖室,后室及两侧室为柏木砌成的木椁结构,顶部用柏木封顶,主室封为三层。墓顶上堆积1米厚大石和0.50米厚的石子封护。前室砖墙和后室柏木墙表面均绘壁画,剥落较严重。前室墓门侧壁画内容为仪卫图,残留有执旗和牵马迎宾侍卫,其他壁面原绘有狩猎、宴饮、舞乐等内容,但损毁严重,顶部描绘各类飞禽走兽、祥龙飞鹤。后室四壁绘有进献动物、帐居宴饮、汉式建筑、山水花卉等内容,顶部绘日月星辰、神禽异兽、祥龙飞鹤等图像。各室门框上彩绘宝相花图案。前后室内中央各立一根八棱立柱,表面彩绘有莲花图案。前室地面铺土坯,后室铺砖。后室内发现大量彩绘漆棺构件,应该为双棺,棺表髤黑漆,再施彩绘,内容有骑马行进人物、兽面、飞鸟、花卉、云团及几何图案等内容。人骨堆积散乱,可见至少2具骨骸,推测应为夫妻合葬墓。随葬品有丝织物残片、嵌绿松石金银带饰、铜筷、铜饰件、铁器残块、漆木盘、陶罐残片、玻璃珠、粮食种子和动物骨骼等。


在后室西侧木椁外墓底坑壁上,发现一处封藏的暗格,内置一长方形木箱,长1、宽0.90、高0.89、厚0.6米,箱内端放一件珍珠冕旒龙凤狮纹鎏金王冠和一件镶嵌绿松石四曲鋬指金杯,木箱下铺有粮食种子。鎏金王冠前后各饰一对翼龙,两侧各饰一立凤,后侧护颈饰双狮,周身镶嵌绿松石、蓝宝石、石榴石、天青石珠等,内衬以丝绸,冠前檐缀以珍珠冕旒。供奉和珍藏的意味突出,可见是墓主人最为珍视的、兼具神圣性的重要物品。鋬指金杯有四曲杯体和方形圈足,装饰富丽,技艺精湛,融合唐朝、中亚和吐蕃之风于一体,以往出土的同类器物中无出其右者。


泉沟一号墓在几个方面的“首次”是非常值得关注的:


一是该墓葬是青藏高原首次发现的吐蕃时期壁画墓。壁画墓在汉文化区非常流行,但在青藏高原极为罕见,尤其是吐蕃统治时期,并不流行这类墓葬装饰形式,显示了该墓葬的与众不同之处。绘画技法具有浓郁的唐风影响,图像内容又兼具青藏高原游牧民族特色,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和艺术价值。


其次,彩绘漆棺也是迄今为止青藏高原首次发现的独特葬具装饰形式。吐蕃时期青海地区多见彩绘木棺,而中原内地多见无彩绘的漆棺,这也是两个地区不同文化的融合形式。由于制漆技术和原材料所限,青藏高原制作大件漆器是极其不易的,这也暗示了该墓葬具有非同一般的级别。


尤其重要的是,墓葬内设置密封的暗格,在中国乃至全世界的考古史上,都没有发现过类似的先例。鎏金王冠显示墓主人很可能与吐蕃时期当地的王室有密切关系,曾经拥有极高的统治地位,由此也可以推知吐蕃时期在柴达木盆地北缘地区可能设置有高级别的行政和军事建制。迄今为止中国境内历代王冠极少出土,均被盗扰严重,或保存极差难以复原。墓葬内暗格的独特设置,可见造墓者用心之良苦。


根据出土物特征和壁画内容风格,可以推测该墓葬为吐蕃时期,碳14测年显示为公元8世纪。这个时期吐蕃已经占领了青海地区,并以此为大本营,与唐朝在临近的河西走廊和新疆地区展开激烈角逐。柴达木盆地北缘地处青海丝绸之路战略要冲,扼吐蕃通唐朝和中亚之门户。吐谷浑统治时期和吐蕃统治时期丰厚的财富积累和文明发展高度,以及唐朝和中亚地区源源不断的文化输入,对于青海地区多民族文化的形成具有重要的影响力。该墓葬的发现,对于探讨古代汉藏文化融合进程和青海丝绸之路的文化交流盛况具有重大的学术价值。





2019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名录


  5月5日,由中国文物报社、中国考古学会主办的“2019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在北京揭晓:陕西南郑疥疙洞旧石器时代洞穴遗址、黑龙江饶河小南山遗址、陕西神木石峁遗址皇城台、河南淮阳平粮台城址、山西绛县西吴壁遗址、甘肃敦煌旱峡玉矿遗址、湖北随州枣树林春秋曾国贵族墓地、新疆奇台石城子遗址、青海乌兰泉沟吐蕃时期壁画墓、广东“南海I号”南宋沉船水下考古发掘项目入选。


  受疫情影响,本届“十大”的终评会首次以网络会议形式召开,并在全网直播。5月1日至5日,入围终评的20个项目进行了演示汇报,评委会通过评议和投票,选出2019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对于这次评选活动形式的改变与创新,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宋新潮表示:“这既体现了考古人与时俱进、积极利用互联网技术,扩大考古工作社会影响的不懈努力,又进一步实现了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活动面向全社会开放共享的初衷与追求。”




陕西南郑疥疙洞旧石器时代洞穴遗址:

中国早期现代人可能源自本土


  秦岭是中国南北自然与人文地理过渡地带、分界线,被誉为“中华龙脉”。深入开展该地区旧石器时代考古工作,对于研究中国古人类演化和旧石器文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而,从1995年开始,考古工作者开始持续在秦岭地区的相关考古调查、发掘、研究。


▲陕西省汉中市南郑区梁山疥疙洞遗址近景。资料图片

  疥疙洞遗址位于汉中市南郑区梁山镇南寨村附近,是中国旧石器时代遗址中罕见的、保留了距今10万—1.5万年间人类化石和丰富文化遗存的洞穴遗址,地层堆积基本连续,层位关系清楚,出土遗物性质明确,进一步丰富了中国境内距今10万—5万年间的关键考古资料。


  在以往发现的有中国早期现代人化石的遗址中,包含文化遗物者极少,而疥疙洞遗址不仅出土了距今3万年左右的现代人化石,而且还发现大量用小石片制成的工具。专家介绍,这些发现为中国乃至东亚地区早期现代人演化自本土古人群的学说提供了重要的考古学证据。




湖北随州枣树林春秋曾国贵族墓地:

找回尘封的曾国历史


  枣树林墓地位于湖北省随州市东城办事处文峰社区。此次发掘填补了不见春秋中期曾侯的空白,为完善曾国世系及研究春秋中期诸侯墓葬提供了翔实的资料。


▲湖北枣树林曾国墓地中曾公求墓车坑出土神人驭龙双通车构件。资料图片

  在史书中,周王分封的姬姓诸侯国是随国,而在湖北随州发现的都是曾侯墓地。此前,曾、随是同一国,还是两个国,在学界一直有争议。此次发掘的169号墓是曾侯宝的夫人芈加之墓。墓中出土的铜缶上有铭文“楚王媵随仲芈加”,清楚地表明:楚王将自己的女儿芈加嫁至“随国”;而芈加又是曾侯夫人,所以可知,当时楚国称“曾”为“随”,说明曾随是一家,再一次印证了曾侯與墓铭文的记载。学术界“曾随之谜”的争论可以结束了。此前,曾侯是周文王之后还是周武王之后,在学界亦有分歧。此次在出土的编钟上发现了铭文“余文王之孙,穆侯元子、出邦于曾”等内容,说明曾侯应是文王之后,又解决了一个学术难题。


  从1976年曾侯乙墓发掘开始,一系列考古发现,逐渐恢复着一个存在时间不短、却被历史“遗忘”的小国历史。包括此次发掘在内的数年努力,目前已确认了曾国13位带有私名的曾侯。曾国历史从传世文献记载不明,到考古揭示出清晰的国君世系、社会阶层、文化面貌,体现出考古写史的意义。




新疆奇台石城子遗址:

发现东汉疏勒城   


  石城子遗址位于奇台县半截沟镇麻沟梁村,地处天山山脉北麓山前丘陵地带,是迄今为止新疆地区发现的唯一一处年代准确可靠、形制基本完整、保存状况完好、文化特征鲜明的汉代古遗址。


▲新疆奇台石城子遗址的西北角楼及城墙。资料图片

  参照文献记载,基本确定石城子遗址即为东汉耿恭驻守的“疏勒城”旧址。公元前60年,西汉王朝设西域都护,统辖整个西域地区军政事务,标志着新疆地区正式归入中国版图。公元75年,耿恭“以疏勒城旁有涧水可固”,引兵以拒匈奴。


  石城子遗址是汉代中原王朝有效治理和管辖西域的历史见证,其考古成果对于阐释新疆自汉代开始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新疆各民族文化和中原文化交流交融、息息相通的历史史实,对于推进“一带一路”核心区历史文化建设等,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




黑龙江饶河小南山遗址:

东方文化价值观念的确立早于西方两三千年


  小南山遗址位于黑龙江省饶河县乌苏里江左岸,总面积40余万平方米,陆续进行过几次考古发掘,发现了早至17000年前、晚至西汉的5种不同时期的文化遗存。尤其是大量玉器的发现,确定了东方社会文化价值观念的起源。


▲黑龙江饶河小南山遗址出土的玉环。资料图片

  近几年在小南山遗址发掘出土玉器120余件,加上以往发现的,总数超过200件。种类包括玉玦、环、管、珠、扁珠、璧饰、锛形坠饰和玉斧等,构成了迄今所知中国最早的玉文化组合。这些玉器上多见砂绳切割技术留下的弯曲条形痕迹,此为目前世界最早的发现,比中美洲同类技术早六千多年。砂绳切割技术后来成为红山、良渚玉工的主打工艺,奠定了中华玉器文化早期蓬勃发展的技术基础。


  专家还发现,小南山遗址出土的饰物中,软玉占半数以上,在玦、环、匕等重器中比例更高。显然,小南山人赋予软玉巨大的象征性意味,重玉轻珉的观念已经形成。人类世界的两大社会文化价值观念是西方黄金、东方玉器。前者形成于六千多年前,后者迟迟未有定论。小南山遗址玉器的发现,确立了东方比西方的社会文化价值观念早熟了两三千年之久。




青海乌兰泉沟吐蕃时期壁画墓:

史无前例的防盗措施    


  泉沟墓地位于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乌兰县希里沟镇,是青藏高原首次发现的唐吐蕃时期壁画墓。壁画墓在汉文化区非常流行,但在青藏高原极为罕见。绘画技法具有浓郁的唐风影响,图像内容又兼具青藏高原游牧民族特色,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和艺术价值。


▲乌兰泉沟吐蕃壁画墓暗格木箱内鎏金王冠和金杯。资料图片

  尤其重要的是,墓葬内设置密封的暗格,在中国乃至全世界的考古史上,都没有发现过类似的先例。暗格内发现了一只保存完好的鎏金王冠,既有冕旒,又刻有双龙,这都显示墓主人很可能与唐吐蕃时期当地的王室有密切关系,曾经拥有极高的统治地位,推测为唐吐蕃王室成员。由此也可以推知唐吐蕃时期,在柴达木盆地北缘地区可能设置有高级别的行政和军事建制。考古领队仝涛说:“迄今为止中国境内历代王冠极少出土。墓葬内暗格的独特设置,可见造墓者用心之良苦。”


  该墓葬的发现,对于探讨古代汉藏文化融合进程和青海丝绸之路的文化交流盛况具有重大的学术价值。




陕西神木石峁遗址皇城台:

黄土高原上一处神秘王国都邑的极致辉煌


  这个遗址已不是第一次入选“十大”了,持续数年的发掘让它不断有“石破天惊”的发现,成为近几年考古界的明星遗址。


▲石峁遗址皇城台出土的石雕。资料图片

  石峁遗址位于陕西省神木市高家堡镇,以“皇城台”为中心,内、外城以石砌城垣为周界向内拱卫,城内面积逾400万平方米,气势恢宏,是中国北方地区龙山时代晚期的超大型中心聚落和区域政体中心。


  本次入选的皇城台遗迹,发现了令人叹为观止的精美石雕,刻有人物、神像、神兽之类图案。而它们超乎寻常的摆放方式,甚至倒置的状态,意味着什么,专家们还在继续研究讨论中。但是毋庸置疑的是,大型夯土高台建筑基址、气势磅礴的石砌护墙、设计精巧的城防设施以及藏玉于石、杀戮祭祀等特殊迹象,以及石雕、陶鹰、卜骨、陶瓦、口簧、玉器等珍贵文物,不仅彰显了皇城台的核心地位,而且暗示着石峁城址在中国北方地区社会复杂化过程中具有的区域政治中心和宗教中心的双重角色。


  专家表示,连续九年的系统考古工作表明,作为石峁城址的核心区域,皇城台或已具备了早期“宫城”性质,是目前东亚地区保存最好、规模最大的早期宫城建筑,展现了黄土高原上一处神秘王国都邑的极致辉煌。石峁遗址考古成果不断刷新着学界对中国早期文明的认知高度。




河南淮阳平粮台城址:

中国古代城市方正对称的源头


  平粮台城址位于河南省周口市淮阳区大连乡大朱庄村西南。经过6年的考古发掘,目前可以确认该城址为正方形,城门对称分布;城内的“中轴线”布局、完备的排水系统亦被发掘并复原;还发现了中国最早的“双轮”车辙。


▲河南淮阳平粮台遗址出土的龙山时期玉冠饰残片。资料图片

  专家介绍,该城址方正规整、中轴对称的特点,无疑是中国古代城市规划思想的源头,在城市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突出价值。年代最早、最为完备的陶水管排水系统也为研究早期城市的水资源管理提供了绝佳材料。发现的双轮车辙距今至少4200年,将我国用车的起源至少提前了500年。


  平粮台城址出土的一系列反映多元文化影响的高等级遗物,展现了中原龙山文化兼容并蓄的特质,是新石器时代末期各区域文明间交汇融合的集中体现。




广东“南海I号”南宋沉船水下考古发掘项目:

我国水下遗产保护的缩影


  “南海I号”沉船的发掘,是中国乃至世界水下考古的奇迹。它于1987年发现于广东省台山、阳江交界海域,2007年以空前的整体打捞方式出水,移入专门为之建造的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内,进行室内考古发掘。


▲南海I号出土的白釉印花罐及内装喇叭口瓶

  “南海I号”沉没地处古代“海上丝绸之路”必经之地。“南海I号”上大量的贸易瓷器是为适应不同市场需求的外销品种,而不同文化的审美、器型、工艺等也对中国瓷器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铁器、铜器、丝绸等手工艺制品以及日常生活用品业已成为输出的主要货物;大量金、银、铜币的出现,显示出宋代高度发达的商品经济已涉及海外贸易体系当中,再现了南宋海洋活动的繁荣景象。


  “南海I号”的发现及打捞发掘工作前后历经近30年,是我国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发展的一个缩影,见证了我国从无到有、再到成熟壮大的水下考古学科领域的发展历程。




山西绛县西吴壁遗址:

夏商时期中原地区的冶铜“巨无霸”


  西吴壁遗址位于山西省绛县古绛镇西吴壁村南。经过两年的发掘研究,考古人员推断,该遗址夏商时期面积较大,应具有中心聚落的性质。发掘出土的种类丰富的遗迹和遗物共同构成了冶铜产业链的各个环节,为进一步复原早期冶铜工业的技术、生产方式、生产场景提供了丰富的资料。该遗址的发掘,首次在中原地区揭示出已知时代最早、规模最大、专业化水平最高的夏商冶铜遗址,弥补了从铜矿开采到集中铸造之间所缺失的冶炼环节,填补了中国冶金考古的一个重要空白。


▲西吴壁遗址出土的二里头时期的鼓风嘴

  专家介绍,该遗址的冶铜业主要是为产业终端——铸造业输送原料,而下游产业所生产的铜礼器和兵器等国之重器,应主要集中在国都及附近地点,从而充分表明了早期王朝国家对此种重要战略资源及其产业链的直接控制。




甘肃敦煌旱峡玉矿遗址:

河西走廊上的玉料基地  


  旱峡玉矿遗址位于敦煌市东南三危山后山,西北距敦煌市约68千米。


▲敦煌旱峡玉矿遗址第二地点东部岗哨、矿坑、选料区分布情况。资料图片


  遗址由防御区、采矿区、选料区等组成。这个玉矿使用近2000年,最早为距今4000—3700年,最晚至西汉早期。通过对房屋、工具、生活用品等遗迹的发掘研究,考古人员能基本勾勒出那2000年间甘肃西部地区透闪石玉料开采、利用的景象。科学检测分析显示,山西下靳遗址墓地中的玉器玉料来自于旱峡玉矿,而徐州狮子山汉墓中的玉器,部分玉料也出自同在河西走廊的径保尔草场玉矿。一系列的证据表明,甘肃地区的透闪石玉料很早就进入甘肃以东及周边区域,在多元一体的中华文明形成过程中发挥了独特作用。



历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名单

(1990—2018)



自1990年起,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已经举办了27届,共有270项考古发现最终入选。入围但遗憾没有入选的更是多达数千项,这些考古新发现充分展现了中国历史文化的源远流长与丰富内涵,在全国以及国际上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这27届的270项考古新发现,若以时代来划分的话:


旧石器时代占21项、新石器时代占59项、先秦时代占61项、秦汉时期占45项、魏晋南北朝时期占19项、隋唐五代占22项、宋元明清占40项、年代不详的占3项。




1990—2018十大考古新发现名单


1990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名单


1、湖北郧县人头骨化石

2、山东城子崖龙山与岳石文化遗址

3、河南殷墟郭家庄160号墓

4、河南三门峡上村岭周代虢季墓

5、山东后李春秋车马坑和淄河店2号战国大墓

6、陕西汉景帝阳陵从葬坑及其彩绘陶俑

7、陕西汉长安城陶俑官窑窑址

8、河南隋唐洛阳城应天门东阙遗址

9、宁夏宏佛塔天宫西夏文物

10、北京金中都水关遗址


1991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名单


1、山东邹平丁公龙山文化城址

2、浙江余杭汇观山良渚文化祭坛和大墓遗址

3、西藏拉萨曲贡遗址

4、河南殷墟花园庄商代甲骨窖藏

5、河北定州商代方国贵族墓葬

6、江西瑞昌铜岭商周铜矿矿冶遗址

7、河南三门峡上村岭西周虢仲墓

8、甘肃敦煌汉悬泉置遗址

9、河南永城芒砀山汉梁孝王王后墓

10、黑龙江渤海国王陵区大型石室壁画墓


1992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名单

1、湖北鸡公山遗址

2、内蒙古兴隆洼原始聚落遗址

3、湖南澧县城头山屈家岭文化古城址

4、江苏赵陵山良渚文化遗址

5、山西晋侯墓地的发现与研究

6、河南丹江口水库楚国贵族墓

7、安徽天长三角圩汉墓群

8、云南江川李家山古墓群

9、内蒙古辽代耶律羽之墓

10、河南洛阳北宋衙署庭园遗址


1993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名单


1、贵州盘县大洞遗址

2、江苏高邮龙虬庄遗址

3、浙江余杭莫角山良渚遗址大型建筑基址

4、山西晋侯邦父及夫人墓

5、湖南长沙国王后“渔阳”墓

6、山西大同云冈石窟第三窟遗址

7、江苏扬州唐城遗址

8、江西丰城洪州窑窑址

9、河北宣化下八里辽代壁画墓群

10、辽宁绥中元代沉船水下考古调查


1994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名单


1、三峡工程淹没区考古调查

2、江苏南京市江宁县汤山旧石器时代遗址

3、河南邓州市白庄村八里岗新石器时代聚落遗址

4、安徽蒙城县毕集村尉迟寺新石器时代聚落遗

5、河南辉县孟庄遗址

6、山东滕州前掌大商周贵族墓地

7、河南永城汉梁孝王寝园

8、西安隋灞桥遗址

9、陕西麟游隋仁寿宫·唐九成宫37号殿址

10、内蒙古阿鲁科尔沁旗东沙布日台乡宝山辽贵族墓


1995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名单

1、江西万年县大源乡仙人洞和吊桶环遗址

2、湖南省道县寿雁镇玉蟾洞遗址

3、河南郑州市北郊西山仰韶文化城遗址

4、郑州西北石佛乡小双桥商代遗址

5、山东长清县仙人台国贵族墓地

6、广州中山四路南越国宫署遗址

7、江苏徐州狮子山西汉楚王陵

8、新疆民丰县尼雅遗址

9、黑龙江省宁安市渤海镇渤海国遗址

10、杭州市中山南路南宋太庙遗址

 

1996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名单

1、重庆丰都烟墩堡遗址

2、洛阳妯娌新石器时代聚落遗址

3、成都平原史前古城址群

4、平顶山应国墓地

5、四川南宋安丙家族墓地安丙墓

6、长沙走马楼三国吴纪年简牍

7、辽宁北票喇嘛洞墓地

8、山东青州龙兴寺佛教造像窖藏

9、长清双乳山西汉济北王陵

10、青海都兰吐蕃墓群的发现


1997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名单

1、洛阳盆地旧石器地点群

2、章丘西河遗址

3、邕宁顶蛳山遗址

4、香港东湾仔北遗址

5、偃师商城小城

6、新郑郑韩故城郑国祭祀遗址

7、湖南澧县城头山大溪文化城墙及汤加港文化水稻田

8、辽宁绥中县石碑地秦汉遗址

9、广东广州市南越国御苑遗迹

10、新疆尉犁县营盘汉晋墓地


1998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名单

1、泥河湾盆地于家沟旧石器遗址

2、含山凌家滩新石器时代祭坛和墓地

3、金坛三星村新石器时代遗址

4、忠县中坝遗址

5、北票康家屯夏家店下层文化石城址

6、绍兴印山越国王陵

7、三峡库区云阳李家坝遗址

8、小浪底水库东汉漕运建筑基址

9、南京六朝家族墓地

10、林湖寺龙口越窑窑址

 

1999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名单

1、江苏江阴高城墩新石器时代遗址

2、吉林通化万发拨子遗址

3、云南羊甫头墓地

4、安徽淮北隋唐大运河考古

5、辽宁桓仁五女山山城

6、山西太原市晋源区隋代虞弘墓

7、河北元中都

8、四川成都水井街酒坊遗址

9、遗址出土陶鬲址夯筑遗迹

10、湖南虎溪山一号汉墓

 

2000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名单

1、福建三明万寿岩旧石器遗址

2、河南新密古城寨龙山时代古城

3、湖北潜江龙湾宫殿遗址

4、南京钟山六朝坛类建筑遗址

5、河南宝丰清凉寺汝官窑遗址

6、江苏连云港藤花落龙山时代遗址

7、广东博罗横岭山先秦墓地

8、四川成都古蜀国大型船棺独木棺墓葬遗

9、浙江杭州南宋临安府治遗址

10、山东章丘洛庄汉墓陪葬坑和祭祀坑遗址

 

2001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名单

1、吉县柿子滩旧石器时代遗址

2、萧山跨湖桥新石器时代遗址

3、民和喇家齐家文化遗址

4、深圳屋背岭商代遗址

5、成都金沙商周遗址

6、贵州赫章可乐遗址墓葬

7、浙江杭州雷峰塔遗址

8、河南禹州神镇钧窑遗址

9、浙江杭州老虎洞南宋窑址

10、浙江杭州南宋恭圣仁烈皇后宅遗址

 

2002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名单

1、广西百色革新桥石器时代石器加工场遗址

2、湖南里耶古城及出土秦简牍

3、山东日照海曲汉代墓地

4、河北临漳邺城遗址

5、山西太原王家峰北齐徐显秀墓

6、湖北巴东旧县坪遗址

7、吉林延边西古城城址(唐渤海)

8、黑龙江阿城刘秀屯金代大型宫殿基址

9、江西李渡元代烧酒作坊遗址

10、浙江宁波元代庆元路永丰库遗址

 

2003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名单

1、辽宁凌源牛河梁新石器时代遗址

2、河南郑州大师姑夏代城址

3、陕西眉县杨家村西周青铜器窖藏

4、陕西扶风周原李家西周铸铜作坊遗址

5、山东章丘危山汉代墓葬与陪葬坑及陶窑

6、山东临沂洗砚池晋墓

7、陕西唐昭陵北司马门遗址

8、内蒙古通辽吐尔基山辽墓

9、内蒙古集宁路古城遗址

10、江西景德镇珠山明、清御窑遗址

 

2004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名单

1、河北易县北福地史前遗址

2、山西芮城清凉寺墓地

3、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宫殿区

4、新疆若羌罗布泊小河墓地

5、湖南宁乡炭河里西周城址

6、江苏无锡鸿山越国贵族墓

7、辽宁朝阳十六国三燕龙城宫城南门遗址

8、广东广州大学城南汉二陵

9、浙江杭州严官巷南宋御街遗址

10、四川绵竹城关镇剑南春酒坊遗址

 

2005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名单

1、浙江嵊州小黄山遗址

2、湖南洪江高庙遗址

3、贵州威宁中水遗址

4、河南鹤壁刘庄遗址

5、福建浦城猫耳山商代窑群

6、山西绛县横水西周墓地

7、陕西韩城梁带村两周遗址

8、江苏句容金坛周代土墩墓群

9、河南内黄三杨庄汉代聚落遗址

10、山西大同沙岭北魏壁画墓

 

2006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名单

1、云南富源大河旧石器洞穴遗址

2、广东深圳咸头岭新石器时代遗址

3、河南灵宝西坡新石器时代大型墓地

4、广东高明古椰贝丘遗址

5、山西柳林高红商代遗址

6、福建浦城管九村土墩墓

7、甘肃张家川马家塬战国墓地

8、甘肃礼县大堡子山遗址

9、安徽六安双墩墓地

10、上海志丹苑元代水闸遗址


2007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名单

1、河南许昌灵井旧石器遗址

2、、河南新郑唐户遗址

3、浙江余杭良渚文化古城遗址

4、湖北郧县辽瓦店子遗址

5、河南荥阳关帝庙遗址

6、江西靖安李洲坳东周墓葬

7、新疆巴里坤东黑沟遗址

8、河南洛阳偃师东汉帝陵与洛阳邙山陵墓群

9、新疆库车友谊路晋十六国时期砖室墓

10、河北磁县东魏元祜墓与河南安阳固岸东魏北齐墓地

 

2008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名单

1、陕西高陵杨官寨遗址

2、甘肃临潭磨沟齐家文化墓地

3、山东寿光双王城盐业遗址群

4、陕西岐山周公庙遗址

5、云南剑川海门口遗址

6、江苏无锡阖闾城遗址

7、河南荥阳娘娘寨遗址

8、安徽蚌埠双墩一号春秋墓

9、河南新郑胡庄墓地

10、四川成都江南馆街唐宋街坊遗址

 

2009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名单

1、河南新密李家沟旧石器-新石器过渡阶段遗址

2、安徽固镇垓下大汶口文化遗址

3、江苏张家港东山村遗址

4、内蒙古赤峰二道井子夏家店下层文化聚落遗址

5、山东高青陈庄西周城址

6、陕西富县秦直道遗址

7、陕西西汉帝陵考古调查及发掘

8、河南安阳西高穴曹操高陵

9、河北曲阳涧磁村定窑遗址

10、江西高安华林造纸作坊遗址

 

2010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名单

1、河南新郑望京楼夏商时期城址

2、山东济南大辛庄商代遗址

3、山西翼城大河口西周墓地

4、江苏苏州木渎古城遗址

5、陕西西安凤栖原西汉家族墓地

6、新疆鄯善吐峪沟石窟群和佛寺遗址

7、陕西蓝田北宋吕氏家族墓园

8、湖南永顺老司城遗址

9、江苏南京大报恩寺遗址

10、广东汕头“南澳I号”明代沉船遗址

 

2011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名单

1、 河南郑州老奶奶庙旧石器时代遗址

2.、福建漳平奇和洞遗址

3.、浙江余杭玉架山史前聚落遗址

4.、内蒙古通辽哈民史前聚落遗址

5.、四川宜宾石柱地遗址

6.、湖北随州叶家山西周早期曾侯墓地

7.、辽宁建昌东大杖子战国墓地

8.、江苏盱眙大云山江都王陵

9.、山西大同云冈石窟窟顶北魏辽金佛教寺院遗址

10、 山东京杭大运河七级码头、土桥闸与南旺分水枢纽遗址

 

2012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名单

1、河南栾川 孙家洞旧石器遗址

2、江苏泗洪 顺山集新石器时代遗址

3、四川金川 刘家寨新石器时代遗址

4、陕西神木 石峁遗址

5、新疆温泉 阿敦乔鲁遗址与墓地

6、山东定陶 灵圣湖汉墓

7、河北内丘 邢窑遗址

8、内蒙古 辽上京皇城西山坡佛寺遗址

9、重庆渝中区 老鼓楼衙署遗址

10、贵州遵义 海龙囤遗址

 

2013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名单

1、陕西宝鸡石鼓山西周墓地

2、湖北随州文峰塔东周曾侯墓地

3、山东沂水纪王崮春秋墓葬

4、湖南益阳兔子山遗址发掘

5、四川成都老官山西汉木椁墓

6、河南洛阳新安汉函谷关遗址

7、陕西西安西汉长安城渭桥遗址

8、江苏扬州曹庄隋唐墓(隋炀帝墓)

9、四川石渠吐蕃时代石刻

10、江西景德镇南窑唐代遗址


2014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名单

1、广东郁南磨刀山遗址与南江旧石器地点群

2、河南郑州东赵遗址

3、湖北枣阳郭家庙曾国墓地

4、云南祥云大波那墓地

5、浙江上虞禁山早期越窑遗址

6、西藏阿里故如甲木墓地和曲踏墓地

7、内蒙古正镶白旗伊和淖尔墓群

8、河南隋代回洛仓与黎阳仓粮食仓储遗址

9、北京延庆大庄科辽代矿冶遗址群

10贵州遵义新蒲播州杨氏土司墓地

 

2015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名单

1、云南江川甘棠箐旧石器遗址

2、江苏兴化、东台蒋庄遗址

3、浙江余杭良渚古城外围大型水利工程的调查与发掘

4、海南东南部沿海地区新石器时代遗存

5、陕西宝鸡周原遗址

6、湖北大冶铜绿山四方塘遗址墓葬区

7、江西南昌西汉海昏侯刘贺墓

8、河南洛阳汉魏洛阳城太极殿遗址

9、内蒙古多伦辽代贵妃家族墓葬

10、辽宁“丹东一号”清代沉船(致远舰)水下考古调查

 

2016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名单

1.宁夏青铜峡鸽子山遗址

2.贵州贵安新区牛坡洞洞穴遗址

3.湖北天门石家河遗址

4.福建永春苦寨坑原始青瓷窑址

5.陕西凤翔雍山血池秦汉祭祀遗址

6.北京通州汉代路县故城遗址

7.浙江慈溪上林湖后司岙唐五代秘色瓷窑址

8.上海青浦青龙镇遗址

9.山西河津固镇宋金瓷窑址

10.湖南桂阳桐木岭矿冶遗址

 

2017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名单

1、新疆吉木乃通天洞遗址

2、山东章丘焦家遗址

3、陕西高陵杨官寨遗址

4、宁夏彭阳姚河塬西周遗址

5、河南新郑郑韩故城遗址

6、陕西西安秦汉栎阳城遗址

7、河南洛阳东汉帝陵考古调查与发掘

8、江西鹰潭龙虎山大上清宫遗址

9、吉林安图宝马城金代长白山神庙遗址

10、四川彭山江口明末战场遗址


2018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名单


1、广东英德青塘遗址

2、湖北沙洋城河新石器时代遗址

3、陕西延安芦山峁新石器时代遗址

4、新疆尼勒克吉仁台沟口遗址

5、山西闻喜酒务头商代墓地

6、陕西澄城刘家洼东周遗址

7、江苏张家港黄泗浦遗址

8、河北张家口太子城金代城址

9、重庆合川钓鱼城范家堰南宋衙署遗址

10、辽宁庄河海域甲午沉舰遗址(经远舰)水下考古调查


推荐阅读


官宣 | 国务院批复同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设立县级胡杨河市

动态 | 大连行政区划调整!你熟悉的这些街道撤销、合并了

资讯 | 安徽省民政厅:铜陵郊区更名仍待国务院批复

重磅 | 国务院正式批准同意青海省西宁市部分行政区划调整
释疑 | 当前我国行政区划调整为何以整建制设市或设区为主?

动态 | 射洪市正式成立,成为四川省第18个县级市

关注 | 山西晋城酝酿行政区划调整 泽州县:全力支持配合

关注 | 陈昌智:我国城市数量偏少,应加快研究积极稳妥推动镇改市



来源:综合澎湃新闻、光明日报等

作者:高   丹    李   昀

编辑:华夏地名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