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长见识了!70年前你长这样...

惠州日报 2021-12-15

你知道70年前的《惠州日报》

长什么样吗?

70年前,

《惠州日报》不叫《惠州日报》

而叫《东江日报》

……







11月3日,惠州报业传媒集团智库专家白瑞强将近期从四省五市收集的26份老报纸捐赠给惠州报业传媒集团报史馆,包括《东江日报》11份、《东江报》11份、《粤东农民报》1份、《惠阳农民报》1份、《惠阳报》2份,覆盖从《东江日报》到《惠州日报》发展历程中多个时期的报纸版本,为丰富惠州报史馆馆藏、还原《惠州日报》发展历程提供一手真实史料。



泛黄的新闻纸上,有鲜活的历史。

白瑞强收集到的26份老报纸,

为我们打开了一扇了解历史的窗口,

让惠州报人的激昂文字,再度激荡。

白瑞强半月从四省五市收集26份老报纸

作为《惠州日报》热心读者和收藏爱好者,白瑞强曾经数次到访惠州报业传媒集团报史馆,探寻惠州城解放后第二天便创刊的《惠州日报》的办报历程。


他表示,从2005年到仲恺高新区从事新闻工作以来,他就和《惠州日报》结下了不解之缘。“一方面是工作上的沟通和对接,结识了许多来自惠报集团的良师益友,给我的工作带来很大的帮助和支持;一方面是阅读,作为宣传工作者,我是《惠州日报》忠实读者,每天读报已经成为我十多年的习惯。我和《惠州日报》的感情越来越深厚。”


“党报党刊引导舆论,党报党刊记录历史。”白瑞强表示,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也是《惠州日报》创刊72周年,《惠州日报》用四个整版特刊详细介绍了东江百年红色报刊史,其中《从一张小报到传媒集团》的报道更是深深地打动了他。


《惠州日报》的办报历程和经验成果让白瑞强深受启发,颇有感触,萌发念想,“何不征集各个时期的《惠州日报》捐献给报史馆,丰富报史馆馆藏、展现《惠州日报》的发展历程以及红色报刊的文化意义?”


作为传统连环画和廖仲恺家族文献收藏者,白瑞强十多年来和五湖四海的藏书家、藏报家、二手书商建立了广泛的联系。


凭借这些资源,从10月17日开始,他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在书友群、朋友圈,以及旧书网站的报刊收藏爱好者群体中“广撒网”,前几天没有任何收获,北京、天津、云南等地几个资深报刊收藏爱好者都表示没有或者是搬家找不到了。


10月21日,一个好消息从河北保定传来,一位报纸收藏爱好者找到了10多份1951年的《东江日报》。有了这个好的开头后,好消息接连不断,江苏苏州的收藏者找到了《惠阳报》;山东济南的收藏者找到了《东江报》;广东茂名的收藏者找到了《粤东农民报》;广东东莞的收藏者找到了《东江报》。


经过半个月的沟通联系,白瑞强最终从四省五市收集到26份老报纸,包括《东江日报》11份、《东江报》11份、《粤东农民报》1份、《惠阳农民报》1份、《惠阳报》2份。除了目前发行的《惠州日报》和曾经的《东江农民报》《惠州报》,这批老报纸基本涵盖了《惠州日报》发展史上的各个版本。


这26份报纸中,最早的为71年前的《东江日报》,最晚的为35年前的《东江报》,其中1950年3月4日的《东江日报》,是目前能看到的最早的《东江日报》实物。


“短时间内收集齐确实不容易,这得益于五湖四海报纸收藏爱好者的支持,他们或转赠或低价出让,将收藏多年的老报纸分享出来。”白瑞强表示,党报的发展史也是党史的一部分,在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之际,这批老报纸在外散落几十年之后,能够重回惠州、重回出生之地,在这过程中他能发挥一点微薄之力而倍感荣幸,希望这些老报纸能够丰富惠州报业传媒集团报史馆馆藏,发挥其应有的文化价值和历史价值。


接收这批珍贵的老报纸后,惠州报业传媒集团负责人表示,惠州报业热心读者、智库专家白瑞强捐赠的老报纸,为《惠州日报》发展历程提供了实物证据,记录了新中国和惠州发展的一个个侧面,是一份珍贵历史记忆。它们不仅能丰富报史馆的馆藏,还提升了其品质和档次,让惠州报业人更加坚定党媒自信,激扬城市精气神,书写融合创新发展新篇章。


惠州日报》发展沿革



↓↓温馨提示:点击“阅读原文”可查看更多详细报道



关注惠州日报视频号

看好玩又温暖的视频





更多消息(点击下方标题)

 1降温+降雨+大风!惠州将迎来新一轮冷空气! 2、赣深高铁通车在即!他们要联手干这件大事! 3、警惕!这些野生毒蘑菇千万别碰!

来源:惠州日报、惠州头条app

采写:惠州日报记者侯县军 朱金赞;部分图片来源:惠州报业传媒集团东江图片社

编辑:刘建平 实习生:魏慧端

审核:严映霞、李影君

惠州日报综合整理,转载请注明来源本公众号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