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帐号已被封,内容无法查看 此帐号的内容被自由微信解封
文章于 2021年7月19日 被检测为删除。
查看原文
被微信屏蔽
其他

“何不食肉糜”,才是穷富之间的那道门槛|徐元专栏

徐元reporter 枪稿 2020-09-08


从《小丑》到《哪吒》,从《寄生虫》到《误杀》,中外影坛都热衷于谈阶级谈出身。


本号主编上个月途经香港,终于补课看了《上流寄生族》,这下发回了他的解读。


福利时间:转发你最喜欢的一篇枪稿文章(新旧不拘)至朋友圈,写出推荐理由,截图发送至枪稿公众号后台,我们会选取前5名最有趣的,每人赠送一本读客文化2020年新版杰克·凯鲁亚克《在路上》。




《寄生虫》和《误杀》


文|徐元


作者简介:电影记者、影评人,“枪稿”主编。



1


《误杀》和《寄生虫》可以共用一个剧情梗概:一户四口的穷人,偶然和有权有势的富人一家产生了交集,没成想却酿出了一起惨案,两个家庭全都分崩离析,到了最后,穷爸爸就此身陷囹圄。


两部片都拍了阶级对抗,贫富斗争。


《寄生虫》的海报已成新经典


2


地球村时代,贵族早就消亡,人人都是庶民,权利和欲望也都一齐拉平,可是,因为物质财富的多寡,事实上的不平、不公又是如此的彰显。再加上无处不在的屏幕、比特信息的无碍流动,阶级间的信息壁垒已然不存。穷人再也不会认为皇帝两口子在用金锄头耕田了,恰恰相反,达官贵人如今生活在公众的望远镜兼显微镜之下,不管一栋豪宅,还是一支腕表,其款型、价格都能被扒皮扒得一清二楚。


但问题是,这些东西,“他有,我没有”。于是,不平之气油然而生。今日世界看起来越来越富裕、越来越文明,可是也越来越焦虑,阶级矛盾、贫富差距、上升通道锁死,这个从17世纪起就主导了世界历史进程的人类文明症结,在今天依然是解不开的死结。


这种贫富差距带来的焦虑感是《误杀》的情绪基础


所以,《误杀》就提供了一种情绪出口:权贵为富不仁、欺男霸女,但终归恶有恶报,将被善良而高尚的穷人先惩罚、再宽恕。


还不止是《误杀》,另一部年度话题之作《少年的你》也设定了类似的情节:富家女(魏莱)因其家庭环境而成为一切恶的源头,而且最终她也遭到了命运的制裁(另一起“误杀”案件)。实际上,近年来《泰囧》《夏洛特烦恼》《老炮儿》《寻龙诀》《暴裂无声》等一系列热门电影,都在或明或暗表达着对财富的批判、对为富者必不仁的惩戒。


《少年的你》中富人毫无理由地欺压穷人


然而,富人要么是罪人、坏人,至少也得是个歹角、丑角,他们被如此功能化地征用,于是构成了一个懒惰的套路,犹如抗日神剧里那些智力武力双双掉线的日本鬼子。


而与此同时,我们这个国度却明明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拜金时代,马云王思聪们因其财富而被全民膜拜,成功学成了国人唯一真正的信仰。不得不说,吾国意识形态领域这种说一套做一套、自欺且欺人的人格分裂综合征,简直不管拿什么来做案例分析,都是一目了然的。


3


能抡圆拿到戛纳金棕榈和奥斯卡最佳影片,《寄生虫》当然就比《误杀》高明得多了。


在《寄生虫》的这场贫富战斗里,没有正义可言,没有人是胜利者。创作者并不站队,他其实是“一个也不宽恕”,并不把“穷人”视为道德楷模,更不把“富人”视为“坏人”。他只不过讲了一个“关于资本主义”的故事。


尽管从剧情片的角度上说,《寄生虫》的逻辑漏洞比《误杀》还要多还要大。不过,就像现代绘画不是追求逼真而是意在失真一样,《寄生虫》的趣味,恰恰就在于它超现实的、荒诞的、梦境般的“寓言体”。


《误杀》里的富人母子,那真是赤裸裸坦荡荡的坏人,又奸又恶,能把观众恨得牙痒。


《误杀》中陈冲饰演的警察局长为了逼供无所不用其极


而在《寄生虫》里,富人一家却显得天真、优雅、礼貌,而且……极其愚蠢。奉俊昊精心安排了一户新闻稿或时尚杂志里的完美家庭,他们形象好、气质佳、心地善良、毫无防人害人之心。


说得更直白,其实这是拜金的穷人以自己的眼睛为滤镜所看到的富人“样板间”。


《寄生虫》女主人“天真无邪”


然而,讽刺的是,越是这样的富人,还就越是轻易地把穷人的人格碾成了渣——以毫不经意又完全无知的形式:他们反感穷人身上的气味。不过,这才是真正的、无解的残酷,有钱人并不针对你个人、他从始至终对你彬彬有礼,他压根对你的肉体和灵魂都没有占有欲,他只不过能闻出来你自己藏不住又闻不到的穷酸气。



4


古语云君子远包厨,是因为炊气就是俗气,晋惠帝为何说饥民何不食肉糜,在于他从来不需要知道肉从哪里来——平头百姓心心念念大过天的东西,上等人完全无需关心,就像今天的普通人一点也不需要了解养殖场里的鸡猪牛羊是怎么样生活的。


穷小子其实永远不属于这片美丽的草地


《寄生虫》里的富人对于穷人的伤害,正来源于此:在看似平等、亲切的关系背后,在外形、谈吐似乎同在一个水平的表象之下,他们和我们,实际还是置身在完全不同的两个世界里。而这两个世界,实际并不是用豪宅名车、美酒佳肴区隔开的,而是那虚无缥缈若有若无的“身上的味道”。要命的是,这个味道消除不了,是再怎么天衣无缝地假扮上流人士、享受上流生活也甩不掉挣不脱、烙在脸上的红字。


在雨中,一家人才意识到命运由不得自己


自然,就像影片中山间的豪宅、昏暗的半地下室、彻底不见天日的纯地下室是对“社会阶层”的形象化比喻一样,这个的“味道”,实际也是一种比喻,它可能是无形的,也可能是具象的,可能是豪宅豪车名表名酒,但更可能只是一种技能(例如射箭或演奏乐器或组织派对)、一种经历(童子军夏令营或海外名校留学)、一套术语(心理学的或茶道的花道的红酒鉴赏等等),也可能是生活方式上的某个细节、评判外界人事的视野及态度……


或者说得更干脆一点,就是那股子“何不食肉糜”的天真无知劲儿。


5


事实上没有什么穷人是安贫乐道的,他们孜孜以求的就是让自己变成富人。豪宅豪车、醇酒妇人是每个人的欲望所系。


但是说到底,又有几个人能变成富人呢?“共同富裕”实则是句妄言,没有“匮乏”,“富有”也就无从谈起。只是如今赤贫者日渐稀少,绝大多数穷人,正以“中产阶级”之名,成了供养真正富豪的金字塔基座。


在“高度发达资本主义”伟力无远弗届的今天,“剥削”、“压迫”这些曾经血淋淋的概念,早已经改头换面,甚至伪装到几乎无法察觉的地步。周扒皮对长工们或《误杀》里陈冲母子对肖央一家的迫害,已是农业时代或蒸汽机时代的老黄历了,而在当下的信息时代或AI时代,东家们、老爷们、老板们早就都是谦谦君子,他们用人道主义、劳动法、福利方案让穷人们安然于被剥削。


《误杀》这种贫富之间的直接对抗在现实生活中几乎见不到


而富人对于穷人的另一种沉重压迫,其实就像《海的女儿》里的王子让小美人鱼香消玉殒那样,完全无心,毫无主观意愿,甚至干脆从头到尾都不知道发生了什么——然而,这才是真正的悲剧,一切的起因不过是“我想变成你那样”。


是的,和壁垒森严的中世纪不一样,阶级间的通道在今天已经貌似打开,种种“白手起家”的财富神话激励着千千万万的草根,继而心甘情愿、结结实实成为这个消费主义、资本主义世界的肥料兼作物。


然而,真正的现实是,占全球人数不到1%的超级富豪,其财富已经超过了剩下99%的总和,亦即他们占有了约51%的全民财富,而更可怖的是,预计到了2030年,他们将会占有全球总财富的三分之二。人类的贫富悬殊,从未如此激烈过。


新闻、电影、电视都在赤裸裸地说:你得成功,你得发财


在今天这个以娱乐信息为经线、拜金主义为纬线的罗网世界里,富人是更高尚更耀眼的一个物种,他们挂在嘴边的每每总是“让世界变得更好”,于是普罗大众五体投地,视之为偶像。其实,此刻的富人已不再是“人”,而是“神”(所以哪怕房子闹鬼都觉得是幸事)——而在神的视野里,芸芸众生不过是些献祭品、不过是些统计数字、不过是些毫不介怀的蝼蚁浮萍。


而《寄生虫》拍的就是这蝼蚁浮萍们的卑微。


(作者按:本文首发于今日头条,有删改)


编辑|感情动物

排版| 罐 儿 



THE END


【枪稿系今日头条签约作者】




福利赠书!

李现倾情推荐的经典小说,“垮掉的一代”的代表作品。

凯鲁亚克永远年轻,永远热泪盈眶的《在路上》!

要么我就毁灭,要么我就铸就辉煌。



枪稿个体户,点击不迷路 

 点击枪稿→右上角···→星标⭐️



相关回顾:

肖战粉丝们胜利了!|杨时旸专栏

人人都是被当猴耍的笼中民|枪稿每周电影优选

连小学生都知道,告老师最丢人



工作事宜请联络微信:paperbullet


© 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 禁止转载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