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帐号已被封,内容无法查看 此帐号的内容被自由微信解封
文章于 2020年9月7日 被检测为删除。
查看原文
被微信屏蔽
其他

不管什么时候,君子都斗不过小人|枪稿每周电影优选

枪稿 枪稿 2020-09-07


朱尔斯·达辛于1911年生于美国,黑色电影宗师。


他于30年代加入gcd,后因不满前苏联与希特勒签订《互不侵犯条约》退党。


40年代末50年代初,时值冷战初期,美国“麦卡锡主义”盛行,左翼人士统统被打入亲共反美的敌对阵营。


达辛因一系列反映社会现状的电影《血溅虎头门》《赤裸的城市》《小偷的公路》和早年经历,上了政治黑名单,被当作异端驱逐。


流亡法国期间,他拍摄了从影生涯的巅峰之作《男人的争斗》,加冕第8届戛纳电影节最佳导演。



"没有用的,朋友,我喜欢你,但你知道规矩。"

——《男人的争斗》



小众电影·大千世界

——枪稿每周电影优选 Vol.24

男人的争斗

朱尔斯·达辛/惊悚&犯罪/法国/1955/118分钟



主笔评价

男人的争斗,教科书级的窃宝片,细节就是一切,行动是最好的语言。而强烈的宿命感让剽悍的人生沦为一场竹篮打水。

——赛人


片中的四位硬汉组成了一支盗窃天团。


灵魂人物托尼,干过大票,坐过牢,在爱情里受过伤,人狠话不多。



家有仙妻的奶爸乔是托尼最忠实的朋友,受过托尼恩惠,对他感恩戴德。



小个子马里欧看起来贼精,也是托尼死党,一出场就和乔一起鼓动托尼盗珠宝。



沉迷温柔乡的凯撒是马里欧引荐来的新人,一位保险柜开锁专家。


△ 饰演凯撒(右)的正是导演朱尔斯·达辛本人


一文不名的托尼发现自己的前女友玛杜跟了富有的黑帮大佬格拉特,极其不爽,终于决定加入这次行动。


几个男人在玛杜工作的餐厅相约见面,这里的老板正是格拉特。


台上的舞女薇薇安正在唱一支名为《Rififi》的歌。


“Rififi”是本片的片名,直译为殴打,俚语里也作大男子主义的帮会分子,或者激烈的性爱,总之是一个颇有男人味含义的词汇,让男人女人都为之着迷。



四人组开始了紧锣密鼓的筹备工作,熟悉作案地点的周围环境,记录工作人员的上下班时间,设计路线,还想出了应对高科技报警器的想法——用泡沫灭火器堵住报警器的感应装置。



在一个伸手不见六指的夜晚,他们行动了。


接下来的三十分钟是全片最绝妙的三十分钟,达辛详尽地呈现了偷盗的全过程,富有实感,并且猎奇。


整个过程中,没有任何对话,四人各司其职,合作完成任务,可谓50年代珠宝偷盗实用操作指南,让人看了想试试



他们潜入位于商店楼上的老夫妇家,先在地上挖个洞。



掏土的时候,由于怕砖块落到楼下发出声响,他们就撑开一把伞接着,随时把掉到伞里的砖头拿出来。



洞挖好了,托尼背着灭火器沿绳子下去,按计划封住感应器。



特写镜头中的托尼大汗淋漓,导演极写实地表现了盗贼们高度紧张的心理状态。



四人把沉重的大保险柜倾斜放倒,靠木桩支着。为了控制速度,以免发出动静,乔还钻到柜子底下作人肉支撑物。


为了完成盗窃,四个人都必须尽己所能,按步骤行事,并且相互信任。



任务圆满完成,珠宝明晃晃,闪瞎眼,大家欣喜若狂,仿佛看到了走上人生巅峰的未来。



万万没想到,情圣凯撒把从店铺里顺走的戒指送给了新情妇薇薇安,却被老板格拉特发现了猫腻,毕竟报纸上铺天盖地都是珠宝失窃的新闻。


大佬追踪到凯撒,这位开锁能手为了活命,供出来了三位同伙。


此时,玛杜已经离开了格拉特,新仇旧恨,再加上几个亿珠宝的召唤,格拉特自然要对托尼一伙赶尽杀绝。



他们先找到马里欧家,没有得到想要的讯息,就杀掉了马里欧和他的女朋友。



托尼找到了背叛团伙的凯撒,依照江湖规矩,处决了他。



格拉特的手下绑架了乔的孩子,要他们以钻石交换。


但托尼准备以男人的方式解决问题。


乔不信他,自作主张拿着钱去和匪徒们见面,却不知道托尼已经救出了孩子。



乔被黑帮打死,托尼为他报了仇,却也身负重伤。


他用尽最后一口气开车把小孩送回家后,死在了车里。


乔的老婆面无表情地把孩子抱走,留下那箱钻石换来的钱,被警察没收。


剧终。



黑色电影是一种电影风格,常见于上世纪四五十年代的犯罪片。从大萧条到二战结束,美国片中的不安感越来越重,黑色风格与战后现实主义相得益彰。


故事常常发生在城市夜晚。漆黑的街道,阴森的矮楼,时有雨水,烟雾弥漫,空气里带着闷闷的潮气。低光源照明下,角色们在阴影里半明半暗,仿佛随时会消失,又仿佛会出其不意地发出致命一击。


男主角往往是一名亦正亦邪的犯罪分子、侦探或者警探,他们因某些不得已的理由,必须与代表正义的一方或非正义的另一方对抗,同时又心怀古典的英雄主义。他们偶尔有铁汉柔情的时刻,但会在必要的时候心狠手辣,当然,他们也会独自承受残忍之后的痛苦。


△最经典的黑色电影之一《马耳他之鹰》(1941)中的亨弗莱·鲍嘉 


他们的外表常常不太阳光,很难被归为传统意义上的帅哥,但一定是型男。他们一看就是背负着深重过去的人,一身黑衣,戴着黑色的帽子,充满神秘感。


女主角常是蛇蝎美女,有意无意的,她们也常是诱使男主角犯罪的主因。


△《双重赔偿》(1944)中的弗莱德·麦克莫瑞和芭芭拉·斯坦威克 


黑色电影聚焦社会黑暗面和人性的堕落,那些白天光鲜亮丽的城市,到了晚上就换了副面貌,到处都是不堪入目的蝇营狗苟。


电影弥漫着悲观、颓废的厌世气氛,人与人之间充斥着不信任感。


《男人的争斗》中,盗窃集团里就时时有分崩离析的张力——凯撒沉迷女色且爱钻营,乔幸福的家庭注定会成为他的牵绊。


△《煤气灯下》(1944)中的查尔斯·博耶和英格丽·褒曼 


《男人的争斗》有着光阴不再的感伤。


托尼出狱,试图重新回到生活的正轨,重建已被破坏了的秩序,找到一种确定性,但他最终发现,一切努力都是徒劳的。


除了他之外,其他一切人和事都在往前走,只有他本人停留在原地。他希望挽回前女友,坚守兄弟间的道义,但他救不了任何人。


他名义上是团队的领袖,但事实上,无论他多么勇敢聪明,计划多么周密,都无法控制事情的走向——没有凯撒,就根本没法偷,而有了凯撒,就一定会为他所累,其他人对整个团队来说也一样——人性总在作祟,人无论如何总要掉入宿命的悖论中,而人又何尝脱离过宿命?


未来无望,所有新的体验都是过去经历的延伸。这就是故事的结局。



文|三九


编辑|浪浪

排版|透纳



THE END


【枪稿系今日头条签约作者】



枪稿个体户,点击不迷路 

 点击枪稿→右上角···→星标⭐️



相关回顾:

最惨的还不是人吃人……|枪稿每周电影优选

死者遗孀爱上肇事司机|枪稿每周电影优选

影评人到底是干什么吃的:以赛人和梅雪风为例



工作事宜请联络微信:paperbullet


© 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 禁止转载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