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帐号已被封,内容无法查看 此帐号的内容被自由微信解封。
文章于 2021年11月29日 被检测为删除。
被微信屏蔽
沙丘:非典型性科学奇幻电影
文/开寅
作者简介:笔名九只苍蝇撞墙。曾在法国学电影,一不留神拿了个索邦大学的电影学博士证书在家摆着看。还曾是九十年代传奇的《戏剧电影报:环球综艺》的创始人之一。
似乎很难考据出英文里Science Fiction这个术语到底是谁翻译成中文里的“科学幻想”的,但实际上原文的意思更应该是“科学虚构”。与之对应的是四十年代起在文学和电影领域里出现的一系列发生在当下和未来世界里,与超出人类能力所及的科学技术相关的虚构故事。
在电影领域里,早年比较著名的这类影片不但有《地球停转之日》《天外魔花》,还有大名鼎鼎的《2001太空漫游》和《第三类接触》等等。
不过在小说《沙丘》面世后,我们似乎看到了另一种“科学幻想”世界:它外表建立在未来高科技时代,但内在运作结构却返回到了中世纪时期的欧洲贵族分封制,甚至其中还掺杂着通灵、幻术和超自然现象的描述,很像配上了宇宙飞船的《魔戒》三部曲。
科幻杂志《想象》1958年4月刊的封面描绘了一个太空歌剧的场面。
在电影《星球大战》取得空前成功以后,这样一个类型在好莱坞流行起来,电影专业人士们开始用另一个术语Science Fantasy(科学奇幻)来定义这一类型的影片。
在21世纪被炒作得惊天动地的漫威和DC系列电影大致上都属于这一类型。当然以这样的眼光去审视不同版本的《沙丘》电影和电视作品,它们无疑在内容上属于是最传统的那一类型“科学奇幻”片。
《沙丘》和1960年代世界的社会政治图景同样有着紧密相联的隐喻性联系,它以沙漠中的香料和外星殖民争斗历史来象征着以石油为目标对于第三世界国家的征服和掠夺。
香料可用于辅助星际旅行,这一点作为石油的象征尤为明显。
这样的表达“遗迹”在这一版电影中也随处可见,影片中某些高级军官的制服和当年殖民中东的英军制服神似,而当少年保罗放弃贵族身份加入沙漠土著的队伍的情节,很难不让人想起著名的“阿拉伯的劳伦斯”。
有意思的是,虽然原作“传统”,但《沙丘》吸引的却是电影领域里最具前卫探索精神的电影人们,而他们的着眼点往往超越了社会政治框架,向着想象力飞升的方向无限拓展。
传奇的智利裔墨西哥导演亚历桑德罗·佐杜洛夫斯基曾经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做《沙丘》的拍摄准备工作,仅仅是影片的分镜草图和美术设计就影响了后来从《银翼杀手》到《异形》整整几代科幻电影的美学构想;八十年代以诡异多端的疯狂想象力而在美国电影界快速崛起的大卫·林奇也被委以拍摄《沙丘》的重任,尽管拍摄过程导致创作者和制片商的一系列矛盾冲突双方不欢而散,但最终的成片却带着某种华丽轻浮的波普感,同样也是一种夺人眼球的另类“科学奇幻”风格。
设计师H·R·吉格尔为佐杜洛夫斯基的《沙丘》做概念设计,他后来又为《异形》进行了视觉设计。
可以想象,当重拍重任落到加拿大魁北克导演丹尼·维伦纽瓦身上的时候,他接收的不单是前辈电影人们大量的内容、经验和未完成的构想,也面临着该赋予《沙丘》何种个人印记才能让其从众多流行通俗“科学奇幻”片中脱颖而出的挑战。
2008年,丹尼·维伦纽瓦曾经以一部技惊四座的短片《下一层》在戛纳电影节夺下了最佳短片奖。影片刻画了一个带着哥特式惊悚氛围的古怪情境:在一幢空寂的楼房中,一群穿着打扮豪华复古的食客围坐在餐桌旁面对着丰盛的食物贪婪大嚼——哪怕是楼板一层层地坍塌,人物无法自制的下坠,都不能停止他们机械化的揽食行动。
影片对人类吞噬性的贪欲进行了绝妙的讽刺,但同时也展现了维伦纽瓦独特的个人影像风格:他对整体氛围塑造的关注远大于对于故事情节的铺陈讲述;摄影机镜头在捕捉表现力极其丰富细节的同时,却在努力规避直白、冲动和随意的画面调性;它和人物保持着抽离冷静的距离,着力于在清冷凛峻的视觉氛围中发掘反差式的感官冲击力。
《沙丘》阴冷的色调、庞大的巨物等视觉设计,无一不在作用于保持观众与人物角色的距离。
在维伦纽瓦随后的好莱坞作品中,无论是《囚徒》、《宿敌》,还是被赞不绝口的《边境杀手》和《降临》,他都可以将如是冷峻的气息以电影化的方式注入作品之中,形成与众不同的个人标签。当《银翼杀手2049》以独特的华丽阴郁又感性化抽离气息登上银幕时,我们都意识到维伦纽瓦成了少数几个在好莱坞拍摄商业电影但依然可以保持个人风格的作者导演。
《银翼杀手2049》获得了当年奥斯卡最佳视觉效果与最佳摄影奖。
绝大部分中国观众对于《沙丘》的期待其实是《星球大战》+“漫威”模式,这也是我们最熟悉的科学奇幻类型。星际战舰在太空中激战,电光火石宇宙飞船横飞之间夹杂着突兀的CG画面和廉价的煽情场景,在被交代的简单明了的故事背景下,领受具体任务的超级英雄喷着火在银幕上四处飞行穿梭。简单明了的故事驱动了大规模的激烈对抗场景,用各种方式对观众进行感官刺激,它既可以是匪夷所思的壮观特效场面、奇思妙想的打斗和闻所未闻的武器道具使用,也可以是突然出现的情感宣泄和煽动。
《沙丘》其中最能带来感官刺激的大战戏,却不像其他商业大片一般有着长时间、大规模、吊足观众胃口的激烈对抗场景。
在这样的影片中,奇观、视觉冲击、动作场景各司其职,尽管各自断裂甚至毫不搭界但都对准了观众最容易被感染的情绪G点汹涌而来。就像学龄儿童玩乐高积木,用标准零件组成了带着马赛克感的巨大模型,但这些零件随时可以被拆下来安装在另一个模型身上。之所以漫威电影能衍生出这么多系列,多亏了这模块化管理的搭积木思维。
当然这也正是马丁·斯科塞斯激烈诟病漫威电影的原因所在:“科学奇幻”只是个外壳,它的内部是一张张电影技术含量稀缺的流水线印刷出来的拼贴画而已。
马丁·斯科塞斯曾在接受《帝国杂志》的采访时表示“漫威电影不是电影(cinema)”。
显然,无论如何都会在影片中留下个人标签的丹尼·维伦纽瓦并不准备再“印”一张这样的复制品。
这是为什么我们会看到这样的最终呈现效果:尽管影片有着《沙丘》基本故事框架,但长达两个半小时的影片却是依靠一股蔓延而来的沉郁宿命情绪支撑起来的。虽然具体剧情经常出现不合常规的省略和跳跃(使普通观众时常会抱怨看不懂故事),但情绪性的延展和渲染却经常主导了影片的整体走向:它不但是时常穿插在影片中无根源来由的幻想和梦境,也有背景和人物在几乎没有色温反差的画面中几乎浑然一体的视觉美学处理方式,更有沉郁宏大的现代风格配乐下壮美的自然景观,我们甚至可以在沙漠风暴席卷飞行器而去的间隙,看到主角保罗手握方向盘的手被穿透机舱玻璃的耀眼阳光映射下的光晕。
《沙丘》为哈克南军团营造出了一种压抑、肃穆的氛围。
这些视觉、听觉和美学上的细节考量,我们不会在《星球大战》系列中看到,而为了烘托氛围而在动作设计上大幅度简化的白刃战场面也可能完全无法满足漫威迷们寻求感官刺激的需要,但它们却凸显出了丹尼·维伦纽瓦在三十年电影生涯中一以贯之的导演风格特点。
《沙丘》的白刃战,被部分观众诟病“为什么在未来还在使用冷兵器作战”。
首先,从维伦纽瓦处女作《8月32日》中犹他州盐湖城广袤的盐滩,到《囚徒》中主观视角镜头被色彩斑斓的挡风玻璃等光倒影所充满,以及《银翼杀手2049》中黄沙遍野的废弃赌城,再到《边境杀手》中堪称是电影史上最佳全景航拍镜头,维伦纽瓦非常善于利用景观在银幕中和人物形成的特殊构图,给观众带来区别于景观属性本身的特殊感官视野。
这一点在《沙丘》中被发挥到了极致:我们在影片中看到的不仅是经过电脑CG处理的宏大场景,也不仅是在约旦实拍的沙漠戈壁,更是在精心设计的光影氛围中人物在前景的运动和静态的背景组合而成的崭新视野感受;当我们看到萨督卡武士于身型巨大的建筑物前无声地从夜空中降落时,一股萧瑟清冷的杀气油然而生。如是外在克制但内在张扬的电影氛围营造在以往的好莱坞“科学奇幻”电影中甚为罕见。
《沙丘》为厄崔迪家族所做的视觉设计较哈克南家族更为明亮。
其次,尽管身处最商业化的好莱坞电影工业,维伦纽瓦从未沉迷于毫无节制的快速节奏和廉价的剧情反转。相反,他倾向于刻意拖慢场景片段的节奏,在一张一弛的变化中催生出新的感觉体验。有不少观众抱怨《沙丘》叙事节奏缓慢,两个半小时片长下内容含量稀缺,好像刚开了头就已经结束了。但从维伦纽瓦的角度,讲故事从来不是他的兴趣点所在,相反,情绪氛围渲染才是他的长项。
《沙丘》由于叙事节奏缓慢,遭到部分观众差评。
影片似乎仅包含了最简略骨干的故事框架,而维伦纽瓦填进框架之中的并非是惊心动魄不断反转的剧情,而是视觉、音乐和诗意台词糅合在一起的氛围情绪。如是对于节奏感的克制把握也渗透到了场景调度中,其中针对动作场面的设计安排尤为出人意料。我们几乎看不到太多声光电齐发,令人目不暇接又嘈杂吵闹的激战场面。
相反,以静制动的意识主导了动作调度设计,对武士们对峙紧张氛围的刻画远多于真正交手后的激烈对抗,真正的白刃战由实感强烈的简约动作展现,在看似迟缓的节奏中它找到了张力的爆发点,在寂静中凸显的是头脑意识中的力量形态。如果说维伦纽瓦依然保持着一名“作者导演”的特点,那正是通过与众不同的“缓慢”张力而塑造的清冷氛围和清醒距离感而让其浮现出来。
导演丹尼斯·维伦纽瓦在《沙丘》片场指导演员蒂莫西·柴勒梅德。
最后,尽管在《沙丘》原著中,男性角色占据了明显的统治地位,但维伦纽瓦依然努力在影片中努力塑造和突出女性具有感染力的形象。无论是主角保罗的母亲,还是女科学家凯恩斯博士,还是不断出现在保罗梦中对他在情感意志上不断引导的沙漠少女,都并不是好莱坞大片中的花瓶角色,她们都具有自身坚强的意志和无畏的牺牲精神。
丽贝卡·弗格森饰演了杰西卡夫人,在《沙丘》中表现了精湛的演技。
对女性人物的英雄化处理,赋予她们在尔虞我诈的男性世界中独特的不妥协态度,这同样也是维伦纽瓦从处女作《8月32日》以来(以《边境杀手》中的女探员为代表),一直埋藏在作品序列中恒定不变的主题之一。
所有这些与众不同的风格特点被维伦纽瓦精心保留,植入了这部“科学奇幻”巨制中,它不以动作场面而是情绪展现为核心的表现原则,把一个艺术化的内核推向了主流商业电影可以容纳的极限。
作为一部承受着沉重票房压力的高投入好莱坞大片,这并不容易做到。也因此,不论商业成功与否,它都堪称是一部非典型性的科学奇幻电影,是节奏沉缓气息凝重情感宏大而铿锵有力幻想史诗,也是好莱坞同类型影片中的绝对异类。
编辑/徐元 排版/手动贩卖机
THE END
相关回顾: 今天开画的科幻大片,之前难产了40年|周黎明专栏 《银翼杀手2049》不好看!| 开寅 他是下一个诺兰?不,他可能比诺兰更牛 | 大翊
工作事宜请联络微信:paperbullet
©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 禁止转载
: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其他
为什么他把《沙丘》拍成了这副模样?︱开寅专栏
开腔 ▻▻▻
从《兰心大剧院》开始,电影院里让我们激动的电影终于多了起来。
而枪稿懒散已久的作者们,也难得地从冬眠里醒来,发回了一篇又一篇。
作为定居在魁北克的电影学者,开寅博士对魁北克出身的维伦纽瓦素有长期的研究。
而毁誉参半的《沙丘》,在开老师看来,仍然是“牛蛙”导演个人风格的延续。
——枪稿主编 徐元
1
2
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