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帐号已被封,内容无法查看 此帐号的内容被自由微信解封
文章于 2021年12月17日 被检测为删除。
查看原文
被微信屏蔽
其他

007死了,下一个轮到谁?| 周黎明专栏

周黎明 枪稿 2021-11-29

开腔 ▻▻▻

《007:无暇赴死》波折重重,终于上映了。


果不其然,这部有着“广泛群众基础”的传统型大片,在中国远比《沙丘》这样的新世代要受欢迎得多。


然而,在影迷层面,新一集的铁金刚却没有激起多少讨论的水花,老旧的IP和老套的叙事,只是让大家“看就完事了”。


不过,007系列除了是古早的西式爽文,还在于它一直影射着现实,而政治和时尚,则是其中最醒目的两个子项。


在今天,周黎明老师梳理了六任007的变迁史,也就是借一个案例,帮我们厘清六十年来西方世界的公众思潮。


——枪稿主编 徐元



从邦德演员看英伦男的演变


文/周黎明


作者简介:影评人,双语作家。


《无暇赴死》是丹尼尔·克雷格最后一次主演007影片。


007是时间跨度最长的英美电影IP,从1962年到现在这一部,一共推出了正传电影25部,另有两部属于外传,通常不计在内。整个系列至今已累计票房70亿美元,成为史上排名第六的电影系列,统计价值近200亿美元。


007电影套路满满,如同中国的古典诗词,必须在规定的框架里玩出新意。该系列依愚见有两大看点:一是动作戏的设计,二是詹姆斯·邦德这个角色的魅力。如果邦德的演员选错了,即便动作戏精彩纷呈,那也会成为一条腿走路的身残志坚者,而邦德的人选又是一个极其诡异的决定。


趁着第七位邦德尚未诞生,我们回顾一下这个英伦中年不太油腻男的奇异轨迹。


从1962年至今,邦德已有六位



01

摒弃美式、复制美式


肖恩·康纳利(Sean Connery)是大银幕上的第一个邦德。当时他已演过一些英国片,但名气不大。当好莱坞的联美公司(United Artists)答应充当《诺博士》的金主时,它表现出一贯的大美国主义——你们得启用好莱坞明星,加里·格兰特和詹姆斯·梅森怎么样?加里·格兰特(Cary Grant)虽说是好莱坞明星,但原籍英国,而且气质全然是英国绅士,可惜那时已年龄近60,比小说描写的三四十岁大了很多。梅森(James Mason)也50出头了,他也是英国人,闯荡好莱坞之前已经在本土取得不小名声。


肖恩·康纳利(Sean Connery,1930-2020)是一代人心目中不可替代的邦德


开发该系列的Eon制片公司的两位老板选择康纳利,遭到了多数人的反对,他符合小说中苏格兰人的定位,因为当过钢筋工、焊接工、煤矿工人,以及业余健美运动员,健硕的体魄透露出蓝领的质朴,跟原著的翩翩风度差异很大,故不被原著作者弗兰明认可(弗兰明的人选是大卫·尼文,后来演了一部外传)。联美让两位制片人再找找,但制片人一心想保肖恩,以“璞玉”的比喻力推,结果押宝押中了。


难道当时的英国找不出一位既派头优雅又体格魁梧的男演员么?肯定不是。制片人的小心思不是用英伦范来对抗好莱坞,而是找一个比美国牛仔更牛仔的形象,在美国的赛道上奇兵突起。举一个未必恰当但有参考价值的类比:当下好莱坞大片里出现的东方角色,选择了长相特别“东方”的演员,可是我们很多人的审美却已经西化,因此更偏向于大眼睛、白皮肤、面部轮廓突出的所谓白人标准,由此也产生了不少争议。说穿了,你是玩差异化还是同质化?选康纳利属于虚晃一枪,以差异之名,行同质之实。



康纳利的成功不仅改变了原著中邦德的描写,也开拓了英国银幕的男性形象,用学者詹姆斯·查普曼的话来说:“用美国男主角的方式,树立了一个英国银幕英雄。他的粗犷中带一丝傲慢,性感但又不拖泥带水,他用头三部影片确立了一座银幕里程碑,成为一代人心目中不可替代的詹姆斯·邦德。


康纳利离开这个角色则非常拖泥带水,一方面他开始坐地起价,让捧红他的制片人极为不爽,甚至拆台老东家而为对手出演1983年的外传《巡弋飞弹》,另一方面彼时他已体型发福、动作迟钝,故片中特意强调人物“老当益壮”云云。


乔治·拉兹比,仅出演一部《007之女王密使》(1969)的第二任邦德


在康纳利跟老板闹不和那阵,老板想到了换人的招术。他们沿用了发掘康纳利的秘诀:乔治·拉兹比——新人,听话又好调教;肌肉男,便于展现性感。他们甚至派一个美女去勾引拉兹比,看看他是不是钢铁直男,毕竟他曾经的职业是男模。老板欣喜地发现,这个澳大利亚猛男不仅直得不能再直,而且还超会来事,早早把自己打扮成邦德的模样,试镜时真出手把武指给打了。可是,性情中人未必就能成为好演员,拍摄时,他们发现,他不仅缺乏表演经验,演技欠佳,还欠缺专业素质,尚未成名就已积攒了满身大明星的臭毛病。


乔治·拉兹比版本的邦德较为浮夸


影片还未上映,制片方便终止了跟拉兹比的合作。影片也未能成功。通行的意见:乔治·拉兹比是最差的邦德;但也有专家认为,他的浮夸气质挺符合这个角色,但谁会给一个浮夸外表下缺乏真本领、不能获得市场认可的菜鸟呢?(结论:想要摆谱,先得有真本事。)



02

儒雅英伦风


罗杰·摩尔的第一部007影片是1973年的《生死关头》。说实话,摩尔要比康纳利更接近原著的描写,但电影观众要远多于小说读者,所以摩尔必须克服大众心目中的硬汉007,才能重塑成风度翩翩的英国绅士。扮演邦德之前,摩尔在电视屏幕上已经出名,演的角色多半是举止优雅、魅力四射的花花公子。


罗杰·摩尔儒雅谦和的绅士形象与康纳利奠定的邦德银幕形象有一定出入


为了配合摩尔的特质,007的编剧刻意把角色往他身上靠,并且发掘出英式优雅背后的英式幽默。如果说康纳利能让女观众心跳加速,那么,摩尔的调情和挑逗显得人畜无害,与其让人血脉喷张,不如说令人轻松愉快。生活中的摩尔是一位谦谦君子,有人问他“谁的邦德演得更好”,他永远回答“当然是肖恩·康纳利啊,他是开拓者。”他甚至是真诚的。《金枪人》中邦德把泰国男孩从小船上推进河里,过了很久摩尔在采访中仍在为此道歉。


摩尔并不擅长动作戏


摩尔的老好人性格多多少少反映在他的角色中,对于邦德这就是缺点。观看摩尔的邦德,我很难相信他会大开杀戒、会勾引良家妇女、会为了目的不折手段。此外,他的动作戏实在毫无可信度,即便影片把东木塑造的硬汉“肮脏的哈里”使用的手枪给了他,他依然不像是一个诉诸暴力的男人。不过,罗杰·摩尔是我最初接触007系列的第一个邦德,我接受他的程度如同英美老一代接受康纳利,第一印象嘛,总是加分的。


道尔顿则出演了《黎明生机》(1987)和《杀人执照》(1989)


对于英美观众来说,摩尔太过老派,到他的第七部《雷霆杀机》,不仅老派,而且太老了(57岁)。动作英雄难过“廉颇老矣”的阶段。片商物色的下一位演员,是蒂姆西·道尔顿;其实片商此时的第一人选是皮尔斯·布鲁斯南,就在即将宣布他作为新人选的时候,他之前的电视剧合约变成噩梦缠住了他。道尔顿拍了两部:《黎明生机》和《杀人执照》,片商对他很满意,毕竟他是莎剧演员,功底好,又敬业,形象气质靠近康纳利那一头,但更加阴郁暗黑。不幸的是,观众不接受他,两部影片均票房失利。但道尔顿在专家中不乏簇拥,有人认为他的失败是因为太超前,观众口味没跟上。


皮尔斯·布鲁斯南是长相最无可挑剔的一位邦德


当皮尔斯·布鲁斯南再度接手这个IP时,他已经是多数人心目中的完美邦德。简言之,布鲁斯南融合了康纳利的阳刚和摩尔的优雅,牛津大学安德鲁·斯派瑟教授说他结合了角色的英国特征和一种超越阶级的国际性,身段矫健灵巧,动作敏捷,低调但又一派无所不知的神情。


但由于上世纪90年代雄性气概已经开始被视为批判对象,即当下西方所谓的“有毒的阳刚”(toxic masculinity),布鲁斯南的邦德《黄金眼》中甫一出场,便遭到女上司M(英国最有名的戏精朱迪·丹奇扮演)一顿痛斥:“你这个性别歧视、厌女的恐龙!冷战的残余!”


05年的《黄金眼》中加入了顺应女性主义意识的台词


时代的痕迹也反映在一些小细节上:康纳利的邦德抽香烟,摩尔抽雪茄,布鲁斯南索性戒烟了(他在《择日而亡》中抽过一次雪茄)。有趣的是,这些选择不是编导敲定,而是演员自行加入的。诚如每个演员的相貌和气质不可避免带进角色的塑造,时代对于英国男性优缺点的定义也自然会在电影这种通俗文艺中体现出来。


有人玩笑说:布鲁斯南太过英俊,根本不适合当间谍,他出现在任何场所都会引人注目,而真正的间谍是那种让人过目就忘的。说这话的人大概忘了007不是写实的,邦德的名言是自报家门,他擅长的是剑术、格斗、滑雪啥的,从未展示过易容术。邦德能成为女性想接近、男性想模仿的对象,靠的是夸张。


从邦德抽的烟中也能窥见时代流行趋势



03

走向真诚


2005年Eon制片公司宣布丹尼尔·克雷格接棒,影迷发出一片不满和声讨,他们既不认可他的长相和气质,更不认可他跟角色的契合度,连身高1.78米都成了罪状。英国《每日镜报》给了一个损人的大标题:“我的名字叫詹姆斯·布兰德”(bland苍白、乏味)。



前面我提到007不是写实的,但克雷格的邦德出人意料往写实方向迈了一大步。之前的邦德演动作戏似乎都是虚张声势(尤其是摩尔),克雷格的邦德开始玩真的;之前的邦德打完身上一尘不染,克雷格的邦德竟然流血了;之前的邦德玩弄女性,从来不会陷入情网,克雷格的邦德居然动情了。尽管《皇家赌场》是弗莱明的第一部007小说,但电影选择的武器越来越先进,主角年龄却保持基本不变。克雷格演这片时已经37岁,但给人的感觉却像是少年邦德。那个不停调戏任何肤色美女的英国中年渣男,通过这种方式把自己给洗白了。


克雷格不算魁梧高大,气质也较为文弱,却为007系列带来了高票房与奖项


我没读过原著,但一些专家表示,这个才是最接近原著的邦德。敢情弗兰明笔下的邦德不渣啊,那我被骗了二三十年。斯皮尔伯格的意见可能有相当代表性:“他是21世纪的完美邦德。”我猜,换一个说法,这可能是当代女性最乐意接受的邦德。如果按照男性的进化轨迹,邦德应该始于克雷格的纯真和血性,接着是康纳利的刚勇和彪悍,用拉兹比的浮夸过渡一下,到布鲁斯南的游刃有余,然后是摩尔的纯熟和平和,最后是道尔顿的走向暗黑……


且慢!007系列并非就此完结,只要有钱赚,片商肯定不会收手。那谁来扮演第七任邦德呢?



邦德不同于神秘博士,后者换人不限于长相、年龄、性别,因为剧情设定就跟投胎似的,自由得很。邦德虽能上天入地,但毕竟没有标注为科幻,所以,人设能多大程度脱离原著及60多年的影视塑造(最早的剧版在1954年),要看片商的算盘和市场的接受度。若遵循现有的路子,抖森和汤老湿都算是靠谱的。但席卷西方的政治正确思潮恐怕不会放过这么一个大IP。为了洗刷白人至上的恶臭,舍弃白人有利于堵住批评者的嘴。目前流传较广的黑人人选,有Idris Elba,年近50,且形象太伟光正;还有因《布里奇顿》爆红的Regé-Jean Page,名气远不如Elba,但似乎更符合人设。据说亚裔也在考虑范围之中:因《摘金奇缘》一举成名的Henry Golding,其父是英国人,母亲是马来土族,相貌似乎跟中西各种标准沾边。


流传较广的新007人选包括两位黑人演员Idris Elba和Page


既然邦德的种族和肤色可以变,那性别为什么不能变呢?《无暇赴死》中出现的Lashana Lynch在片中被称为007,但片商说,这里的007是职位,不是特指的邦德。此外,英国以腐国著称,邦德为什么不能腐一下呢?他身边美女如云数十载,把美女换成帅哥,或许女性观众会叫好,直男不满但也不敢发声啊,而且,他们只要有女朋友,就得贡献票房。


就《布里奇顿》在西方广受欢迎的先例来看,我觉得现阶段片商还不至于把邦德推到Calvin Klein模特Jari Jones的路子——黑人、女同、变形人、超重者……但未来谁知道呢?把邦德重塑成黑人,也可以说符合原著tall, dark, handsome人设啊。Very dark即是。我曾经认为那是不可思议的,因为我也从中看到了邦德当作大英帝国腐朽的寓意,如果把人物相反相成的负面因素都删除了,他的魅力也会随即锐减。但克雷格证明了邦德的人设是可以改造的。想来也是,如同007是一个职位、一个代号,邦德也只是一个名字而已,对于一部系列电影,那就是一个商标,只要市场认可,旧瓶装新酒是常见的玩法。



编辑|徐元
排版|Owlet



THE END



相关回顾:今天开画的科幻大片,之前难产了40年|周黎明专栏
全球都在追的Netflix史上最火剧,成色到底怎么样 | 周黎明专栏


工作事宜请联络微信:paperbullet

©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 禁止转载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