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视点 | 十年匠心,《镜报》专访上纽大校长童世骏
文章来源:《镜报》上海分社
香港《镜报》记者专访
上海纽约大学校长童世骏
金秋十月,丹桂飘香。上海纽约大学迎来了十周年校庆。2012年华东师范大学与纽约大学合作创立上海纽约大学,开启了荟聚英才之路。十年来,上海纽约大学不断与时代变化同呼吸、共命运,创新办学模式,培养研究人才。童世骏校长作为上海纽约大学校长,在教育领域对时代脉搏、专业动向都有深刻且到位的思考。香港《镜报》记者来到上海纽约大学现场对话童校长,听他分享十年故事。
01
二十大·创新教育
《镜报》:今年的二十大开幕式中,习总书记提到了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上纽大作为一所中外合办的知名院校,教育模式和教育体系都体现了创新和多元的特点。请童校长简要介绍一下上纽大在创新教育模式,培养创新人才方面的特色和努力。
童世骏:上海纽约大学成立于2012年,今年是学校建校十周年,年底我们将搬入号称陆家嘴2.0版本的浦东前滩地区,我们希望在那里有更好的条件,把学校办得不仅小而精、小而特,而且小而强。
目前在校本科生约2000人,中外学生比例1:1;师生比保持在1:8以内。学科专业设置围绕中国发展、上海城市创新、浦东开发开放所需的国际化、创新型人才布局,重点发展包括神经科学、数学、金融学、数据科学等在内的新兴、交叉学科。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全球胜任力”,学校以博雅教育的理念为基础,为学生精心设计了一套通识培养与专业训练相结合的课程体系,在为学生打下扎实专业基础的同时,充分拓宽学术视野,训练审辩思维能力,培育健全的人格。我们还努力发挥学校的空间既小又大、历史既新又老、育人既严又暖的优势,让每一位本科生都有可能享受其他学校可能只有博士生才能得到的那种密度和水准的导师指导和学术体验。
02
十年·发展感想
《镜报》:上海纽约大学这十年,和十八大以来的这十年,教育改革持续推进。站在二十大的新节点,我们又有了新的挑战和任务。请童校长对上海纽约大学十年的发展发表一下感想。
童世骏:建国以来,我们党的代表大会,对教育的定位经过几次变化。建国后第一个三十年是“文教并提”,改革开放以后是“科教并提”,进入新世纪以后是“医教并提”。所以教育先是作为上层建筑,然后是作为经济基础,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作为社会发展的民生重点,也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一个新时期、第二个百年“由富而强”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基础。
中外合作办学的学校在这样一个“由富而强的未来工程”的建设过程当中具有不可缺少的优势。因为现在教育一定要面向全球,一定要用好全球的资源,一定要在全球竞争、全球合作的过程当中做好自己的发展,并且通过自己的发展来实现教育的社会使命。从某种意义上来讲,高等教育最典型的形式应该是中外合作关系的学校,因为是在全球范围内培养人才,所以全球的地缘政治、全球的公共卫生危机都给我们带来了蛮大的困难,这些危机的克服其实也非常需要我们这样的学校培养的人才,他们有更强的国际理解能力、国际沟通能力,对于人类命运共同体有更好的理解,对于全人类共同价值有更好的理解。
03
个人·践行理念
《镜报》:您作为一名有海外背景的哲学教授,是如何在上海纽约大学践行您的教学理念的?
童世骏:我有三十多年的海外教育和国际合作交流的经历,可以说既是国家改革开放的受益者,也是国家改革开放的参与者;现在在中外合作高校这个岗位上,有幸继续参与国家新时期的改革开放,有幸有机会让更多学生和家庭,让浦东和上海,受益于国家新时期的改革开放。
我自己的研究领域当中,“交往理性”和“重叠共识”是两个重要概念,我读了不少相关的书,自己也写了一些东西来讨论这两个概念,这让我对做好上纽大校长的工作,既多了信心,也多了兴趣。再进一步说,任何高校都要传授知识,训练技能和培育价值;在我看来,在价值多元的当代世界,中外合作学校承担着培育全人类共同价值的特殊使命。同时,在培育价值方面,也有一个如何传授关于价值的知识、如何培训关于价值的技能,以及如何培育有关价值的价值的问题。在解决这些问题方面,中外合作高校具有特殊的优势。
04
展望·介绍愿景
《镜报》:习总书记的二十大报告里还提及到了要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完善科技创新体系,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上海纽约大学未来在科技创新、人才培养这方面,有什么计划或者愿景?
童世骏:总体上,我们在下一个十年的发展中,将坚持本科教育重中之重,加大硕博两级培养力度;促进不同学科交叉融合,推动基础科学创新发展;打造数学+学科集群,优化教学科研软硬环境,夯实长远发展政治基础。尤其是,我们将在更好地发挥中外合作高校的平台优势、人才优势和制度优势的同时,更好地依托纽约大学和华东师范大学的母体学校支持,更好地利用上海市尤其是浦东新区的地方发展资源,扎扎实实地建设已经建立的多所与华东师大的联合研究中心以及城市设计与城市科学重点实验室、金融波动研究所等科研平台,实现学校在教学、科研两个方面都进入高水平可持续的发展轨道。
尾声
教育是社会进步的原动力。童校长说,就像总书记在二十大报告中提及的“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那样,上纽大的同事们虽然来自不同的文化背景,但对于教育话题具有高度一致的共识。下一个十年,上纽大定能发挥好国际化、现代化大学的功能,为浦东新区、为上海、为国家,乃至为世界的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
推 / 荐 / 阅 / 读
媒体视点 | 上纽大教授解读2022诺贝尔化学奖
媒体视点 | 童世骏:科学的教育意义是让人习惯于讲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