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运河往事
——宜陵古镇风情之三
张生宏
古镇宜陵有一条老运河穿城而过,它就是宜陵的母亲河——古盐运河。
据史记《吳王濞列传》及汉书记载,在西汉文景年间(前179—前141年)吴王濞(bi,古代读Pi)在其封域(三群五十三城)“即山铸钱,煮海水为盐,诱天下亡人,谋作乱”,“以故无赋,国用饶足”。为方便大规模把海盐运到吴国都城广陵群(今扬州),再转运各地,吴王濞于公元前179年下令开挖运盐河。运盐河西起茱萸湾(扬州湾头镇)与邗沟联接,向东经海陵仓(泰州)至如皋蟠溪(如皋东陈镇,古时己到海边)。运河开凿之初叫吴王沟,又称茱萸沟、邗沟、上官运盐河、运盐官河,后因南通露出海面,运河挖到南通,到清代宣统元年(1909年)改称通扬运河。《天下郡国利病书》也记载:“汉吴王濞开邗沟,自茱萸湾通海陵仓及如皋蟠溪,……凿河通运海盐而已。”可见,老运河因盐而生,是运盐专用通道。
中国古地图,西汉时期半个江苏在海里
泰州九里沟老盐运河文化广场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历史赋予宜陵老运河更多的社会功能:生活饮用,农田灌溉,客运,大宗物资如煤炭、汽柴油、水泥、砖瓦、石料、各种日用品、粮油稻麦等等的运输,都由老运河承载。试想一下,运河沿岸的多少个城镇乡村,每天的运输量叠加在一起是何等巨大,用“穿梭来往”四个字来形容一点也不夸张。各式运货船在纤夫与撑船人、舵手的协同努力下,艰难行进;特别是文星桥下水流喘急,逆水行舟,异常艰险。由小火轮拖带的船队宛如长龙,在通过大桥或两个船队相遇时,拖轮头会呜笛示警,每艘木船上的水手都会拿起大棕球和竹篙站立船边,严阵以待。除了这些运货船外,河里还有各类其它船只,如打鱼船在河中间把大网撒成一圈,再慢慢收起;水老鸦在渔夫的诱导下不停地钻入水底,渔夫用手抓住水老鸦的脖子,它就把嘴里的鱼吐出来。装运农产品的藕船、茨菇船、芋头船成群集队,而做小买卖的糖船、铜船、窖货船则长年驻守河边,老河的热闹与繁忙可见一斑。早在清代,诗人王士祯在《过宜陵》诗中描述夜宿宜陵时情景“千家渔火乱,两岸候虫啾”。
老镇人是喝老运河的水长大的。水码头是人们生活的重要设施。老运河的码头主要分布在北岸,从东到西依次是食品站码头、彭家巷码头、马家巷码头、文星桥边码头、老浴室河边码头、老宜陵饭店河边码头、灯笼巷河边小码头、粮库码头、粮站(米厂)码头。家家户户每天淘米洗莱,洗衣服,拎水都得去河边码头,挎着大篮小篮外带淘米篓在河边做事的妇女边洗边聊天,家长里短,天南地北。水码头成了人们交流信息的重要场所。
在河边众多的小船中,最受孩子们欢迎的当数糖船。糖船分两种,一种是吹糖人的小船,另一种是换糖的小船。吹糖人的将担子歇在街上,先使料糖软硬适度,再用一个小管子插入一块调制好的糖条,然后一边用力吹小管子一边用手捏糖条;待成形后,下面再插一根长棒子,有时再点缀一㤐彩色小件,一个神气活现的作品就完成了。典型的造型有老鼠偷油、大公鸡、孙㺅子等。孩子们围成一圈,怀着好奇的心,睁大眼睛看着料糖在艺人手中不断变幻,看着担子上的稻草靶上插滿各式形象逼真小动物,会激动地掏出身上仅有的几分钱,买一个心仪的小糖人兴高采烈地拿回家。而另一个大受欢迎的就是换糖了。糖船上的人要把麦芽糖做成糖饼,就在河边上立一个光滑的木桩,把麦芽糖表面洒上米土,就和我们日常和面差不多,然后把麦芽糖绕在木桩上,来回不停地用力拉,使麦芽糖既粘而不沾,中间还有孔,然后做成约一公分多厚的大圆饼。然后敲上小铜锣,意思开始售卖了。不要吆喝,大家听到铜锣声,就知道换糖的来了。所谓换糖,就是不需要花钱买,只要是废旧物资,如牙膏皮、坏球鞋、烂布鞋、破衣服、废铜烂铁,都能換糖。在那个极贫困的年代,吃一点糖是孩子望眼欲穿的事,越是没有吃越想吃。哪个孩子不馋啊?听到锣响响,立马在家翻旧东西,哪怕是一个牙膏皮或一个小铜钱,找到后飞跑到门口叫住换糖的。换糖的会根据你拿来的东西,用手掌略大的铁板放在糖饼上,再用小铁锤轻敲铁板,一长条麦芽糖就下来了。一家人分着吃,美滋滋地。
吹糖人
换糖
铜货船和窑货船现在也看不到了。铜货船是专门加工制作铜勺、汤匙、铜铲子、汤婆及手炉等日常用品的。货主上岸挑一付担子,挂着各式铜噐,走起路来铜器互相碰撞发出叮叮当当的响声。只要把家里的破旧铜器拿出来,就可以换一个你想要的新铜器,贴一点加工费就行。我至今仍在使用以前换来的铜汤匙,说明其质量还是不错的。窑货船是专门卖缸、坛、罐及大小钵子的商贩,货是从江南贩来的。大件的缸坛,为防止碰坏,货主都给你送到家。
作者家仍在使用的从铜船换来的器皿
老运河也是孩子们嬉笑玩耍的天然场所。下河洗澡是夏天躲避酷暑的好去处,大人小孩都喜欢。不过,孩子下河洗澡,大多数是被家长严禁的,这当然是出于安全考虑。那么,我想下河洗澡,该怎么办呢?只有偷偷地背着大人下河或到远一点的地方去,不让大人看到。我也是偷着下河的一个,可游了半天还不会,只能打闷头澡。你可别小看这闷头澡,憋足气也能一下游到河对岸,心里也多少有点自豪感。只是河里有太多的瓦片和破碗瓷片,一不小心就会把脚底划出一道伤口。说到瓦片,那也是玩的好东西。几个小伙伴有空就到河边玩滑匹匹子。就是找一块不大且薄而平滑的瓦片,用力滑向水面,少的只能滑出四五个水花,多的能滑出一二十个水花,更甚的能够一条线直飞河对岸。有时搞比赛,比赛看谁滑出的水花得多。一玩就是半天,开心得很。码头上整天淘米洗菜,吸引了大批䱗魚成群集队围着码头,看得人心里痒痒的,回家找来鱼竿钓鱼。别看鱼那么多,这种也不好钓。它喜欢围着碎菜叶和碎米,争着吃,对鱼钩上的食物兴趣不高。更有经验丰富的鱼不用嘴来吃食,而是用尾巴来回地扫鱼钩,因此忙乎半天只能钓几条小䱗魚。拿回家煮了吃又太少,只能用小碗蒸了吃。不过鱼小味不小,还是很鲜美的。还有小伙伴在河边摸螺丝,捉虾。老河边,给儿时的古镇人留下太多的美好记忆。
老运河的喧嚣与繁忙己成为过去,老运河的水也不再清澈,但老运河养育的宜陵人不会因母亲变得丑陋而忘记母亲的恩德,老运河的儿女心中期盼的,是您何日抚平伤口,重现碧水长流。
2017年6月18日
【注】作者张生宏先生,宜陵镇老街马家巷人,曾在宜陵银行工作,现居住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