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是这样子的
还是回到2012年。
在谈到我拍摄抗日神剧的文字中,我已经说过了,当年9月份,卑鄙无耻极端变态的小日本不顾中国人民的反对和中国政府的再三警告,强行购买钓鱼岛,激起国人包括普通而渺小如蚁的我的极大愤慨。我就拍了那样的一段抗日小视频,有内容——抗日,有包装——搞笑。小视频放到网上,乖乖,竟然获得了不小的反响。
我这个好玩,便接着皮脸,搞了个《张广祥扬州话点评钓鱼岛事件》的视频。这个视频在形式上有了变化:配音以扬州话。啊呀呀,这个视频也是获得了极大的反响!
(《张广祥扬州话点评钓鱼岛事件》视频封面)
我素来喜欢扬州话,对扬州话谈不上有所研究,但至少有所整理,现今我电脑里就有我整理的扬州话词典。扬州话版视频的成功,启示了我,扬州话很有市场,扬州话很受欢迎。就像扬州电视台的《今日生活》,很多人爱看。它收视率高的原因,我想一是它讲的是我们身边的故事,二是它说的是我们的土话。我平时浏览扬州晚报网站,也喜欢“扬州话”那个栏目。既然大家这么喜欢扬州话,喜欢我说的扬州话,我就趁热打铁,又制作了几个扬州话版视频,这就是《老师训学生》《潘金莲和日本》《司马光为什么要砸缸》《张广祥扬州话教程》等等。
哪晓得,事情就搞大了:媒体盯上了我。当然,记者的眼睛与一般人的眼睛就是不一样的,《扬州晚报》的记者居小春发现了视频扬州话的意义。于是,在10月30日下午电话采访我,问了我制作“扬州话教程”的背景、如何看待网友的褒贬等等。次日,早读课下我路过传达室,保安就兴奋地拿着《扬州晚报》给我看,说是我上报纸了。那个兴奋劲,胜过我了。后来,这篇扬州晚报上的《江都老师“扬州话教程”走红》被搜狐网、中国江苏网、和讯网、百姓生活网等转载。
这也就罢了。谁知道,11月1日,丁沟广播电视站来了两个人,其中一个很面熟。在握手完之后,他们摊开一份《扬州晚报》对我说:“你成了网上的红人了。明天电视台来个记者,对你做个采访,好不好?”次日,丁沟广播站的人带来了一位美女记者。原来是江都电视台的,这位美女记者芳名周咏梅。拍吧!上午拍,下午拍。拍我的学生,拍我的同事,拍我的领导,——当然都是用来映衬我的啊。在图书馆拍我,在课堂上拍我。哎呀呀,搞得我兴奋、紧张、尴尬、羞涩等等各种心情交织在一起。特别是让我面对镜头,紧张死了。直接是心跳不止,脸热不退,说话结结巴巴,远远不及接受采访的我学生的表现呢。本来嘛,我的口头表达能力很差的,又是第一次遭受这架势,我还不惶恐要死啊?美女记者一再关照我,叫我看着她不要看摄像机,我还是慌里慌张地要看摄像机。你想嘛,我敢看着她吗?看着一个美女,不是想犯罪么?……后来拖了很长时间,直到11月26日,江都电视台在《新看点》专题节目中播出了,《“玩”中传承扬州话》。
(江都电视台记者采访我学生)
事情越搞越大,就像孕妇的肚子,小不下来了。再接着,11月8日,扬州电视台《关注》记者又来采访我了。采访的因由,自然还是我网上的扬州话视频。想想,这些媒体人嗅觉比史宾格还灵敏,而且善于跟风。来就来吧,反正不是什么坏事;也不必不安了,毕竟我已经有过经历了。那天啊,两名记者先到我家里,说是要在我录制视频的地方看看。就好像我是名人,要到名人出生的屋子里瞧瞧。家里乱死了,实在不想让他们看到我懒的一面。形象啊,形象啊!到了我家里北面小卧室,他们先叫我现场录制一段扬州话,然后采访我了。他们主要问的是:我当初为什么要录制这些扬州话视频?我的扬州话标准吗?对于扬州话中的粗话我怎么看?我有没有料及视频会蹿红?学生怎么看待我的视频的?等等。回到校园,先在办公室随机采访了我的两名同事,又到教室采访学生。哈哈,我特别记得学生曹元顺这个活现呢!在拍摄完我上课情形之后,记者说要采访采访学生。即刻,我们曹元顺的手举得直直的、高高的,抢得了第一个被采访的资格。当时正值下课,教室外吵杂声很大,教室内也是闹哄哄的,我不能听清他对记者说了些什么,我只看到他说话的神情,他很从容,更很兴奋。事后,我才从他身边同学的周记当中获知,他那天对记者的一番话,极尽拍马屁之能事,以致记者最后也呼叫:“你太会拍马屁了!”我只是从后来播放的画面里听到他的一句话:“上课关系隔座山,下课关系隔张纸。”大抵是说,我们师生课堂上师是师生是生,课下我们是哥们。看了后,我很欣赏他的这句精练精致的话,全然没料及他蕴含拍马屁的意思,更没有料及他那天自始自终十分肉麻地拍马屁,拍得人家见识过无数次拍马屁之人的记者都惊叹了。
(我学生曹元顺在扬州电视台节目中)
又想不到的是,11月13日扬州电视台《关注》节目播出采访我的新闻之后,次日江苏电视台公共频道也做了报道。这条《祥哥:自创“学扬州话教程”走红》的新闻,应该是根据扬州电视台编辑的。
(我在江苏电视台节目中)
又,在11月26日江都电视台播我专题节目的第三天,即28日,《江都快报》也发表了一篇新闻报道,《“丁中祥哥”:网络视频推广扬州话》。这篇报道的作者不是电视台的那位美女记者,而是另外两位我不熟悉的先生。报道里说却“记者进行了实地走访”……
上报纸,上电视,都是我始料不及的。我做视频,我说扬州话,本都是皮脸的,但媒体就当真了,我也是呵呵了……
所以,还是那句话:新闻新闻,不必当真。纯属娱乐,不乐作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