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扁担
【往期回读】
话说扁担
褚德军
作者褚德军,今年65岁,宜陵人。文友们尊其为褚博士,是指他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各类话题都能涉猎,所学颇广,故而名之。年轻时从事企业管理,近些年全身心投入对于扬州民间故事的采编中,决心将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后人。2013年在《江都日报》文艺副刊上首发,尔后便一发不可收。今年4月份出版《老扬州传说》。
扁担,先辈们使用它历史久远,它是农耕生产中重要的劳动工具,同时也构成农耕文化中的象征性物件。
一般使用的扁担长约1.7米,宽约10厘米,厚约5厘米,双尾渐瘦,正反面呈弧形,两头弯弯且上翘。通常用优质树木制成,也有用毛竹做的,选一段合适的毛竹,劈成两半,两头锯出扁担嘴,再用木凿将嘴部铲细点,一根毛竹扁担就成了。
老辈人都知道,最上等的扁担用料为黄杨木,其质地细腻紧密,既有强度,又兼韧性。而黄杨木扁担好像只是传说,见过的人不多,盖因此树难长,通常一年只能长高3厘米,碰到闰年还不长。一棵百年生豆瓣黄杨树,高不过3米,胸径不超过10厘米。而制作一根扁担的木料,必须要达到直径10厘米才行,谁会用百年生的名贵木料去做一根扁担?但正因为此物稀罕,黄杨扁担被赋予了特别珍贵的意义。老歌唱家郭颂曾唱过一首耳熟能详的湖南名歌:“黄杨扁担轻又轻,挑担茶叶送北京……”四川也有首民歌,叫《黄杨扁担》:“黄杨扁担软溜溜,挑担白米下酉州,人说酉州姑娘好,酉州姑娘会梳头……”经李双江、蒋大为的演唱,传遍全国。
我们见到的上好扁担,是用桑木制作而成。民间有“桑树条从小拗”的说法,是说桑树生长缓慢,受自然风力的影响,总是弯着长。而制作扁担就需要弯料,木匠师傅制作时总是格外用心,因为材料难得。桑树扁担既坚又柔,能吃重,还不变形,挑担者负重在肩,疾步行走,借用巧力,扁担在肩头匀称地晃悠,不但省力,更有舞蹈的韵律感。若踩上挑担号子,则令旁观者觉得既好看又好听,所谓“看人挑担不吃力”,大约说的便是这个意思。一根上品桑木扁担,用得久了,那沉甸甸的手感和酱油红的包浆,使人爱不释手,在农家人的眼里,便是“镇宅之宝”。
次一等的,是榆树或槐树做的扁担。其木质特点是硬实,能吃重,挑得起二百斤的重东西。不足之处是柔性不够,“远路不清担”,难以晃悠,不肯给人借力,你若是硬性晃悠,或许突然就断了。
再次一等的,则是壳树和柳树做的扁担。特点是柔性大,能晃悠,一百斤的担子晃着走,感觉只有六七十斤,挑远路可作为首选。弱点是阳光照射下特别容易变形,挑担途中换肩不太顺手。这种扁担往往吃不了重,挑个一百二三十斤的东西,说不定就能挑断了。
一般稍有条件的农家,都会备上几种扁担,根据不同用途选用。农忙抢收抢种需要赶时间,每一担尽可能多挑些,那就用能吃重的桑树或榆树扁担。农闲送公粮、运肥料、挑草皮等农活,则用能借巧力的壳树或柳树扁担。而苦楝树、果木树制成的扁担,一般作为“候补队员”备用。
悠悠岁月中,扁担成了人类征服自然、劳作生存的工具和助手。北京故宫博物院现藏一座高2.4米、重1万余斤的清初大型玉雕《大禹治水图》,成群结队的民工在大禹王的带领下,凿山开道,挖河引水,肩挑人抬,场面甚为壮观。扁担为治理黄河水患立下了汗马功劳。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翻身求解放艰苦卓绝的斗争中,扁担也熠熠生辉。当年,朱总司令在井冈山时做了一根扁担,上面亲笔写了“朱德记”三个字,和战士们一起下山挑米。建国后,这根扁担陈列在中国革命军事博物馆内,成了激励后人勇挑重担的一部活教案。
扁担还见证了中国人民改天换地的辉煌业绩。建国后近三十年间,国家曾多次组织大批民工疏浚拓宽淮河水道,民工们住草棚,睡地铺,锹挖肩挑一个冬季,称之为“挑河堤”。上世纪七十年代,邵伯、高邮和宝应段的百里河道,连续多年都有二十万民工上河堤。抽干河水,将河底的淤泥挑上岸,送到几百米外的地方,堆成高高的堤岸。远远望去,人群黑压压的一片,看不到尽头,观者无不为之震撼,终身难忘。这二十万人手中的主要劳动工具,就是扁担和铁锹,万千民众用扁担写下了这段壮阔的历史。
作为几千年农耕时代的劳作方式,随着拖拉机、播种机、收割机等大型机械纷至沓来,扁担淡出了农业生产的舞台。现在似乎只有在黄山挑夫的肩上,还能看到扁担,挑夫们挑着沉重的物品,沿着崎岖的山路艰难登山,坚实的步履仍在昭示着人类征服自然的坚韧和刚毅。
(感谢褚先生的大作)
安好,世界!安好,朋友!
本公众号主要发布老夫我的个人动态、丁沟中学及周边的资讯、教育教学等文章。敬请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jsdzzgx或丁中广祥。本号也欢迎大家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