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刘继红 | 儒雅丹心先祖父

本号笔友 丁中广祥 2019-04-16

【往期回读】

隔世水上人家

滕家舍的哑女    冬日的小棉袄

那一年的冬天    男女生钩被子

宜陵私塾先生    竹墩豆腐先生

江都记忆之一    之二    之三

下河的姨婆婆    安静的韭菜桥

 “好猫管三庄”    致敬丁沟中学

女儿学诗记趣    记忆中的丁中

儒雅丹心先祖父

丁中校友   刘继红

作者刘继红先生,麾村人,丁中1966届校友。

我的祖父刘树秋,1890年出生于江都麾村。民国初年毕业于省立第八中学﹙省扬中前身。1927年6月省立第八中学和省立第五师范学校合并成立江苏省立扬州中学﹚,一生从教。按我们麾村这支刘氏家谱“修、立、鸿、仁” 的排行,祖父为“立”字辈,名立根,从教以后更名为树秋,取“树人树德,千秋伟业”之意。

祖父勤思好学,学识渊博。其一生最大的爱好就是买书、看书、藏书,惜书如命。祖父家境一般,没有专门的书房、书架,藏书以箱、柜为主,安排得当、井井有条。虽因战火几经搬家,多有散落,但在我幼小有记忆的时候,看到祖父的藏书仍存有几大箱子。书箱子以竹篾精制而成,深褐色油漆更凸显其篾制图案之精美;书箱子呈正方体,藏书量大。箱内经典名著、唐诗宋词等等,应有尽有。藏书多为线装本、竖版繁体字,纸色微黄。从这些藏书就足以见得,祖父肚子里的学问不一般。祖父生活检朴,但很考究,身着长衫,手持文明棍,俨然一副学者风度。


祖父教学严谨,尽心尽职。不管你是农家子弟还是官宦公子,在祖父的学堂里一视同仁,即便是家里的亲戚,在祖父的教鞭下也是平等相待。若你不循规蹈矩,他会登门拜访,与家长共商对策;若你“跟不上趟”,他会为你“另开小灶”,不厌其烦。在教书育人问题上,祖父更看重的是“育人”。他常说,一个人的品行不端,书念得再多也是个废材。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在“严师”之下,“高徒”辈出,真可谓是桃李芬芳,为社会培养了一批有用之才,其中不乏有佼佼者。1942年2月—1947年2月曾任江都县、邗东县等县长、县委书记的王秉华,曾任华东二分区教育处长的张理,皆曾受教于祖父。他们师生日后亦常有交往,谈笑甚欢。


祖父为人正直,思想进步。抗日战争时期,深痛日寇侵华之暴行,甚忧国家命运之安危。1940年夏,新四军进入本地区开辟抗日根据地,祖父热情拥护,为抗日奔走呼号。新四军老二团(即新四军一支队二团,俗称“老二团”,是一支骁勇善战、有着光荣战史的英雄团队,被苏浙皖人民誉为新四军“老虎团”)在麾村召开军民联欢晚会,祖父应陈特派员之邀,登台演讲,痛斥国民党顽固派抗日不力,危害地方,激呼乡人积极拥护新四军抗日救国。据老人们说,祖父的演讲“京腔京调”,声音洪亮,铿锵有力,掷地有声,慷慨激昂,反响强烈,受到乡民和老二团首长的高度赞扬。在积极宣传抗日、为抗日奔走呼号的同时,祖父还以实际行动全力支持先父投笔从戎,奔赴抗日前线。


新四军东进后,反动势力卷土重来,祖父因一贯倾向革命、积极拥护共产党新四军抗日救国,被江苏省保安第三旅(俗称“野三旅”)所逮捕,后由于乡人全力营救以及该旅副旅长胥金城的开明,得以获释(胥金城后来率部起义,弃暗投明,投身革命,胥部被新四军收编为苏中二分区特务一团,胥被委任为特务一团团长。解放后胥曾任吴淞警备司令)。此次打击,并未动摇祖父一颗倾向革命的赤胆忠心,继续发表革命言论,为抗战奔走呐喊。


抗战胜利后,祖父不顾个人安危,痛斥国民党不顾民生,挑起内战,被反动派视为眼中钉、肉中刺。1946年10月,国民党军队占领江都全境,江都县级党政机关和部分区乡干部被迫撤至兴化、溱潼等地,白色恐怖笼罩江都大地。1947年1月起,共产党重新组织地方武装,开展恢复江都阵地的斗争。就在我方取得节节胜利、大局已定的形势下,国民党反动派仍作垂死挣扎,疯狂暗杀共产党人和进步人士。1948年农历三月十九日下午,两名“还乡团”便衣特务找到祖父,说“某某某找你有话说,请你走一趟”,祖父自知来者不善,在劫难逃,但他毫不畏惧,大义凛然地跟来人走了。当走到刘仁庄(现麾村联民村刘仁组)一荒野处,背后枪声突起。祖父被罪恶的子弹击中要害,惨遭国民党反动派杀害,时年58岁。


诗云:

树人树德耕耘忙,温文儒雅书斋香。

秋实春华硕果累,满园桃李竞芬芳。

千年华夏遭劫略,怒斥日寇激情昂。

古稀花甲虽无缘,丹心浩气英名扬。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