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曼:李白《關山月》
【往期回读】
重要声明
本文素材综合整理于网络。图文分享仅供交流,版权归原作者及出处所有,如涉版权,请联系我删除,谢谢!更多精品资源,可联系我微信jddzzgx 。
腹有诗书气自华,最是书香能致远。
她,是我国著名的文化学者,中央民族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她,温和亲切,从容平和,知性优雅。
从2007年开始,她五上《百家讲坛》,讲授《武则天》《太平公主》《大隋风云》等内容;先后担任《汉字拼写大会》《中国成语大会》《中国诗词大会》等节目的点评嘉宾。
她引用诗歌时信手拈来,叙述历史时引人入胜,讲解人文时,随口串联的小故事更是风趣幽默,让人欲罢不能。
比如她说:元稹虽然写出了“曾经沧海难为水”,却是“历史上著名的一个深情但不专情的人”。这些趣味小知识,常常让人听得意犹未尽,希望她能再多讲一些。
作为点评嘉宾,她妙语连珠、旁征博引,在她的讲述之下,这些的历史文化知识,仿佛自带好玩有趣的属性,让人无限向往。
她以独到见解与妙语巧思,成为众人心中的“女神学者”。
有人说,在她面前,所有问题都不是问题。而她则云淡风轻地说,“求知”才是一切问题的答案。
今天和大家分享李白的《關山月》:
明月出天山,蒼茫雲海間。
長風幾萬裏,吹度玉門關。
漢下白登道,胡窺青海灣。
由來征戰地,不見有人還。
戍客望邊邑,思歸多苦顏。
高樓當此夜,嘆息未應閑。
月亮,可是中國古典詩詞裏的壹個大主題,歷朝歷代無數騷人墨客都曾經吟風弄月,寄情風月。那在所有的詩人裏頭,我個人覺得,李白和月亮的緣分最深。他壹生留下來差不多壹千首詩嘛,寫到月亮的就有三百多篇,比寫到酒的還多。
《關山月》本來是樂府舊題,屬於漢樂府的橫吹曲。《樂府古題要解》對它的解釋是說,“關山月,傷離別也”,既然是傷離別嘛,主體基調自然是纏綿哀傷,可是李白氣魄大呀,到他這兒壹切就不壹樣了!傷離別固然還是傷離別,但是傷得雄壯沈痛,有太白風骨,那怎麽叫太白風骨呢?先看前四句:
明月出天山,蒼茫雲海間。
長風幾萬裏,吹度玉門關。
這四句是什麽呀?是點題呀!妳看,明月、天山、玉門關,這不就是題目的關、山、月嘛。而且還加了兩個意向,壹個是蒼茫雲海,壹個是萬裏長風。明月、天山、雲海、長風、玉關,把這幾個意象疊加在壹起,壹下子唐朝西北邊塞蒼茫雄壯的感覺,就出來了。那為什麽壹定是西北邊塞呢?這就涉及到天山和玉門關這兩個關鍵性的地理名詞了。天山在哪兒啊?天山可不是今天新疆的天山啊,那是今天橫亙在甘肅、青海兩省的祁連山。因為這裏,在秦漢時代本來是匈奴人的地盤,匈奴人管天叫“祁連”,所以祁連山翻譯成漢語就叫天山。那玉門關又在哪兒啊?玉門關在今天甘肅的敦煌西北面,正當扼守絲綢之路的咽喉要道,也是人們心目中中原和西域的分界線。
“明月出天山,蒼茫雲海間”,起句的場景這麽壯闊,往下該怎麽接呢,壹般人還真駕馭不了,所以往往就會從寫景轉入抒情,但是李白不壹樣啊,他筆力雄健,接了兩句更壯闊的,“長風幾萬裏,吹度玉門關”。從高高明月,寫到了烈烈長風,“長風幾萬裏”,這個數字太驚人了。所以南宋還有壹個詩論家叫楊齊賢,幫著李白算算數,說玉門關到天山沒有那麽遠啊,然後就猜,這幾萬裏是不是不只從玉門關到天山,而是指從玉門關到月亮的距離呀!其實如果要這樣論詩的話,就未免太死板、太老實了,漫說李白是浪漫主義詩人,連白發都能三千丈,長風幾萬裏就更是不在話下。
那把這四句詩放在壹起,“明月出天山,蒼茫雲海間。長風幾萬裏,吹度玉門關”,氣魄真雄壯,但是呢,背後的思鄉之情也真是深沈。下四句:
漢下白登道,胡窺青海灣。
由來征戰地,不見有人還。
既然那麽思念家鄉,為什麽還要跑到這萬裏之外的邊陲呢?因為這自古就是胡漢交戰的地方啊,“漢下白登道,胡窺青海灣”,這壹聯兒對得多好啊。所謂“白登道”自然是指漢初的白登之圍嘛,那個時候,漢高祖劉邦帶領士兵征討匈奴,就在白登山被包圍了七天七夜。那“青海灣”呢,青海灣可是唐朝和吐蕃人反復爭奪的地方。壹個“漢下”,壹個“胡窺”,就告訴我們,從天山到玉關,自古就是胡漢兩家必爭之地。
既然如此,戍卒當然要背井離鄉,保家衛國。可是呢,“由來征戰地,不見有人還”,戰爭是何等殘酷啊!從漢到唐,跨過玉門關的壹代代戍卒,又有多少人能夠活著,回到玉門關以裏呢!王翰說“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那還是少年從軍的豪邁,但是李白的“由來征戰地,不見有人還”,卻像是老兵的嘆息呀!這嘆息裏頭已經沒有少年輕狂了,而是帶著生活的全部沈痛啊。從前四句的邊關,寫到中間四句的戰爭,那接下來呢?
戍客望邊邑,思歸多苦顏。
高樓當此夜,嘆息未應閑。
這四句是從戰爭寫到人了,“戍客望邊邑,思歸多苦顏”,戍邊的士卒,望著自身所在的邊城,想著魂牽夢繞的家鄉,臉上都浮現出愁苦的神色。想想看,這不就是範仲淹《漁家傲·塞上秋來風景異》的意象嘛,“濁酒壹杯家萬裏,燕然未勒歸無計。羌管悠悠霜滿地,人不寐,將軍白發征夫淚”。範仲淹的“將軍白發征夫淚”,其實也就是李太白的“思歸多苦顏”吶。那士卒在邊關思念家鄉,思念親人,他們的家人呢?毫無疑問,家人也在牽掛著他們,盼望著他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