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曼:王建《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往期回读】
重要声明
本文素材综合整理于网络。图文分享仅供交流,版权归原作者及出处所有,如涉版权,请联系我删除,谢谢!更多精品资源,可联系我微信jddzzgx 。
腹有诗书气自华,最是书香能致远。
她,是我国著名的文化学者,中央民族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她,温和亲切,从容平和,知性优雅。
从2007年开始,她五上《百家讲坛》,讲授《武则天》《太平公主》《大隋风云》等内容;先后担任《汉字拼写大会》《中国成语大会》《中国诗词大会》等节目的点评嘉宾。
她引用诗歌时信手拈来,叙述历史时引人入胜,讲解人文时,随口串联的小故事更是风趣幽默,让人欲罢不能。
比如她说:元稹虽然写出了“曾经沧海难为水”,却是“历史上著名的一个深情但不专情的人”。这些趣味小知识,常常让人听得意犹未尽,希望她能再多讲一些。
作为点评嘉宾,她妙语连珠、旁征博引,在她的讲述之下,这些的历史文化知识,仿佛自带好玩有趣的属性,让人无限向往。
她以独到见解与妙语巧思,成为众人心中的“女神学者”。
有人说,在她面前,所有问题都不是问题。而她则云淡风轻地说,“求知”才是一切问题的答案。
今天跟大家分享中唐诗人王建的七言绝句《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一年有四季,中国传统四大节日,清明、端午、中秋、春节各占了一个季节。中国呢,又是一个“诗国”,每个节日都有属于自己的诗。在这四大节日中我们已经讲过清明节的“春城无处不飞花”,讲过端午节的“曲平辞赋悬日月”,今天要说的是中秋节的名篇,《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先说题目,“十五夜”当然是指八月十五中秋节那天的夜晚,这是写诗的时间,其实也是写诗的由头。那“望月”呢,是动作,也是中秋节的经典情境、经典意象。“寄杜郎中”一般认为是写给诗人的好友杜元颖,这是这首诗的投赠对象,也是这首诗的情感凝聚点。在中秋节这么一个象征着团圆的节日,望着天上的一轮圆月,给远方的好友杜郎中写一首诗,该怎么写呢?看第一句:
中庭地白树栖鸦。
这是景物描写,什么景物啊?中秋月色呀。那可能有人会不理解,说这句诗哪里有月呀?当然有了,“地白”就是月色呀,李白《静夜思》不是讲嘛:“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地白”就是地上霜啊。那已经是晚上了,为什么地会这么白,仿佛蒙上了一层白霜呢?不就因为天上一轮圆月,洒下万里清辉嘛。“地白”这两个字一出来,一种既素洁又清冷的感觉,已经扑面而来了吧?这就是月光给人的感觉呀!其实呢,不光地白是讲月色,“树栖鸦”还是讲月色。为什么呀?因为地白是看到,树栖鸦却有听觉的成分。本来到了晚上,倦鸟归巢,人是不大容易看见树上的乌鸦的。但是呢,如果月亮特别亮,乌鸦也好、其他鸟类也好,就会误把月明当做天明,叫起来或者飞起来,让人感知到它的存在,王维《鸟鸣涧》里所说的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不就是这个道理吗?那还有北宋词人周邦彦那首著名的《蝶恋花》,“月皎惊乌栖不定,更漏将残,辘轳牵金井”,讲的也是明月东升、乌鸦惊飞的场景。那这样看来,一句“中庭地白树栖鸦”,虽然不曾明说月亮,但是呢,却又通过庭院中的地白、鸦栖,把月出的效果写到了十分,这就是我们之前常说的“背面敷粉”。那再看第二句:
冷露无声湿桂花。
如果说第一句写的是中秋月夜的颜色和声音,那么这一句就是在写味道了。什么味道呢?桂花香啊。在中国古人的心中,每个季节都有特定的花朵,比方说春天的代表是桃花,是“桃之夭夭,灼灼其华”,那是春天的颜色;夏天的代表呢,是荷花,是“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那是夏天的风姿;秋天的代表呢,是桂花,是“桂子月中落,天相云外飘”那是秋天的香气。本来桂花的花形小、花色淡,并不引人注目,但是呢,它有一个最大的优点,花香浓郁、沁人心脾,桂花最盛就在八月呀,正是属于中秋节的花。
那乌鸦既然在树上栖息,已经自然而然地把人的视线引到了树上,何况树上的桂花还散发着那么甜美的芬芳。所以举眼望去,一树桂花被露水打湿,显得那么润泽。那露水是从天上降下来的呀,这不由得就让人联想到了天上的桂树,在那月亮之上,广寒宫前的桂树,此刻是否也沾染了轻盈的露珠、散发出缕缕寒香呢?再推而广之,那广寒宫里的嫦娥,此时此刻是否也正“揽衣起徘徊”,感受到了秋夜的凄清呢?你这样一想,所谓“冷露无声湿桂花”,到底是人间还是天上,就显得恍惚起来,亦真亦幻,却又如此唯美、如此动人!前两句写月下之景,好像并没有人在,是不是呢?不是啊。“中庭地白树栖鸦”也罢,“冷露无声湿桂花”也罢,不都是人在看、人在听、人在感受吗?可以想象,诗人当时就徘徊在月亮之下、中庭之中,他举头低头,他思接千里。那么他在想什么呢?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这两句诗说的多好啊!诗人终于正面点题了,而且不仅点出了望月的主题,更从自己一个人的望月生发开去,联想到普天之下人们的望月了。今夜月圆,举头仰望的岂止是我一人,天涯海角,所有人不都在望着同一轮圆月吗?可是呢,望月虽同,苦乐各异啊。有的人合家团聚,也有的人望月怀远。既然如此,那绵绵的秋思又会落在谁人那里呢?这句“不知秋思落谁家”,写得何等蕴藉,又是何等巧妙啊!
所谓“秋思”,其实就是秋日情思啊,也是中秋月圆之夜最常有的心情。那所谓谁家呢?并不是哪一家,而是谁人的意思。那诗人是真的不知道秋思落在了谁人心头吗?当然不是。他真正的意思其实是说“月明人尽望,秋思落我家”呀,是我在思念着我的朋友杜郎中啊!可是这样正面抒情太直白了,太没有诗意了,怎么办呢?诗人干脆把自己藏起来,用了一个疑问句:“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不说自己,但自己就在其中,这不正是古诗的含蓄蕴藉之美吗?那为什么又说这句诗巧妙呢?巧就巧在“落”字上。本来秋思是人心里生出来的情感吧?可是诗人偏不说“不知秋思生谁家”,而是说“不知秋思落谁家”,仿佛这秋思是一个外在的东西,就像冷露、像月光一样,是从天上洒落下来的,落在了某个人的头上,让他不由得生出了秋思。大家想,这个“落”字用的是何等不讲理呀,可是你再想,为什么诗人要用这个字呢?因为这秋思生发的如此自然、如此不可思议,让人觉得自己根本就没有往思念的方向去想,可是这思念怎么就这么飘然而至、一下子就砸中了自己的内心呢?其实这相当于什么呀?不就相当于苏轼所说的“不思量,自难忘”啊,可是诗人偏不承认自己在思念,而是说“秋思落谁家”,一下子就把这秋思点染得无比生动、无比空灵。
我们之前说炼字总爱举贾岛“推敲”的例子,或者举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其实“不知秋思落谁家”不也是炼字的典范吗?这一个“落”字,让这首诗结得深情婉转而又余韵悠长。写中秋的诗词其实相当多,最著名也是旷达的当然是苏东坡的:“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那要说最野心勃勃的却属于《红楼梦》里头贾雨村吟出的那一首:“时逢三五便团圆,满把晴光护玉栏。天上一轮才涌出,人间万姓仰头看。”但是若论空灵婉转、如诗如画,王建这首《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却是个中翘楚,不遑多让。西方人总爱讲“一千个人心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那其实对于中国人而言,一千个人心中当然会有一千个月亮。但是无论如何,对于中秋节这个特定的节日而言,相思和团圆才是具有最大公约数的主题,而真正的相思,其实正如“冷露无声湿桂花”呀,透着丝丝凉意,却又散发着醉人的芬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