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蒙曼:杜甫《奉和贾至舍人早朝大明宫》

蒙曼 丁中广祥 2021-09-05

【往期回读】

蒋勋细说红楼梦 | 合集80回全

蒋勋新说红楼梦 | 合集120回全

蒋勋这一代 | 合集7集全

蒋勋为你读诗 | 合集40集全

重要声明



本文素材综合整理于网络。图文分享仅供交流,版权归原作者及出处所有,如涉版权,请联系我删除,谢谢!更多精品资源,可联系我微信jddzzgx 




腹有诗书气自华,最是书香能致远。

她,是我国著名的文化学者,中央民族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她,温和亲切,从容平和,知性优雅。


从2007年开始,她五上《百家讲坛》,讲授《武则天》《太平公主》《大隋风云》等内容;先后担任《汉字拼写大会》《中国成语大会》《中国诗词大会》等节目的点评嘉宾。


她引用诗歌时信手拈来,叙述历史时引人入胜,讲解人文时,随口串联的小故事更是风趣幽默,让人欲罢不能。


比如她说:元稹虽然写出了“曾经沧海难为水”,却是“历史上著名的一个深情但不专情的人”。这些趣味小知识,常常让人听得意犹未尽,希望她能再多讲一些。


作为点评嘉宾,她妙语连珠、旁征博引,在她的讲述之下,这些的历史文化知识,仿佛自带好玩有趣的属性,让人无限向往。


她以独到见解与妙语巧思,成为众人心中的“女神学者”。


有人说,在她面前,所有问题都不是问题。而她则云淡风轻地说,“求知”才是一切问题的答案。



今天跟大家分享杜甫的《奉和贾至舍人早朝大明宫》。


五夜漏声催晓箭,九重春色醉仙桃。

旌旗日暖龙蛇动,宫殿风微燕雀高。

朝罢香烟携满袖,诗成珠玉在挥毫。

欲知世掌丝纶美,池上于今有凤毛。


杜甫写律诗内行,但是写富贵诗外行。为什么这么说呀,因为他一生潦倒嘛,缺乏富贵生活的实际经验。因此,写起那些富丽堂皇的大场面的时候,明显不太在行。比如说同样是酒宴,李白“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就那么自然。到了杜甫这儿,还是写酒宴,就成了“酒肉如山又一时,初筵哀丝动豪竹”,明显风流感不足。本来嘛,人民性是杜甫的特点,也是杜甫的优点,但是呢,拿捏这样的朝省诗,就显得有点力不从心了。为什么这么讲?看首联:


五夜漏声催晓箭,九重春色醉仙桃。


这一联对得挺工整,“五夜”对“九重”,“漏声”对“春色”,“催晓箭”对“醉仙桃”,都没有问题,但是呢,两句话搭到一块儿,就让人觉得没那么自然。为什么呢?你看第一句“五夜漏声催晓箭”,“五夜”就是五更啊,五鼓,这个“箭”是漏箭,就是放在铜壶滴漏里边的那个标杆,时候到了,自然就会从水里面浮出来。所以这句话是说,五更时分,铜壶滴嗒,漏箭浮起,仿佛在催促着拂晓的来临。这其实是在描述早朝的“早”字。那下一句“九重春色醉仙桃”,“九重”,本来是九道宫门,代指深宫大内。皇宫之中,春色正浓,桃花逞艳,仿佛喝醉了酒一般。这风景本来很好看,但是呢和第一句的搭配感不强啊。你看第一句还是在写暗沉沉的黑夜,第二句马上就变成浓艳的春色。问题是既然刚刚五更天,也就是早晨三五点钟,诗人是如何看见“九重春色醉仙桃”的呢?大家还记不记得,其他几位诗人是怎么说的呀。先说贾至,他最老实,“银烛朝天紫陌长,禁城春色晓苍苍”,明白无误地告诉大家,太早了,天还没亮呢,周围景色一片苍茫,我看不到清楚。到王维那儿就聪明了,既然看不见景色,我就干脆不写景色,我写早晨的活动。所以是“绛帻鸡人报晓筹, 尚衣方进翠云裘”,写动作。那岑参也聪明啊,不是看不见吗,我就写听觉啊,所以是“鸡鸣紫陌曙光寒,莺啭皇州春色阑”。反正都是表现早朝的“早”字,各有各的办法。但是呢,无论用哪种办法,好像都比杜甫这一联用得自然。这是首联,再看颔联。


旌旗日暖龙蛇动,宫殿风微燕雀高。


这一联写得真是挺漂亮的,“旌旗”对“宫殿”,“日暖”对“风微”,“龙蛇动”对“燕雀高”,对得严丝合缝,这是老杜的看家本领 ,谁也比不了。那到底怎么理解呢?按照现在的语序,应该是“日暖旌旗龙蛇动,风微宫殿燕雀高”吧,春和日暖,旌旗上的龙蛇仿佛获得了生气,就要随风而起,春风轻拂宫殿外的燕雀盘旋翻飞,越飞越高。上句很壮丽,下句很明媚,写得非常有画面感。而且你要是仔细想,这一联隐含的意思也很好。“日暖风微”哪里只是自然界的日暖风微呀,它还象征着皇帝如阳光,如清风一样的恩德啊。“龙蛇燕雀”哪里只是生物界的龙蛇燕雀呀,它还象征着文武百官乃至升斗小民,都在皇恩的沐浴下焕发生机啊。它有颂圣的意思,但是含而不露,很蕴藉、很好。所以历来呀,对这两句话的评价都很高,有人甚至说这两句比王维、比岑参的都好。那是不是呢?虽说诗的审美就是见仁见智,没有定论,但是我个人还是觉得,它没有那么好。不好在哪?第一,用燕雀太小气了,连大泽乡起义的陈胜都说“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可见,在中国古代的文化意象之中,燕雀实在是山野低微之物,上不得台面。要知道这首诗毕竟是朝省诗,朝省诗关乎宫廷,所以写花写鸟都是有规矩的。比方说花吧,你写牡丹、写芍药,乃至写桃花都可以,但是最好别写闲花野草。鸟也是一样的呀,你写凤凰、写鹦鹉,乃至黄莺都好,但是写燕雀就显得太寒酸了,配不上宫廷,这是第一个不好。第二个不好是什么呀?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种感觉啊,杜甫这个早朝显得不太早啊。你比方说岑参,写“花迎剑佩星初落,柳拂旌旗露未乾”,咱们一看就知道这是真早,因为残星才落,冷露未干啊。可是杜甫这一联呢,又是日暖,又是风微,让人感觉太阳已经升起老高了吧,不像是早朝了。宫廷气象不足,早晨的气象其实也不足,这就有问题。那再看颈联吧。


朝罢香烟携满袖,诗成珠玉在挥毫。


有没有人听到“朝罢”这两个字,心里就惊了一下啊。真是让人吃惊啊,为什么呀?因为我们还没有看到上朝呢,怎么就直接退朝了,这不可思议呀。要知道诗题毕竟是早朝大明宫嘛,上朝那是重头戏啊,所以之前三位诗人都重点讲上朝。比方说贾至,他是讲“剑佩声随玉墀步,衣冠身惹御炉香”;那王维呢,是“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岑参呢,“金阙晓钟开万户,玉阶仙仗拥千官”。写的都典雅、华贵、大气磅礴吧,可是一到杜甫这儿呢,根本没出现上朝的场景,直接就退朝了,这无论如何应该算是大大的失误吧。那我们要是抛开这个问题,就事论事,看这一联写得怎么样?“朝罢香烟携满袖,诗成珠玉在挥毫”,就这一联来讲,写得还真不错。贾至不是在求和诗嘛,一般来说和诗总是要恭维一下原作者的,在这一点上王维和岑参做的其实都不太够。你看王维写“朝罢须裁五色诏,佩声归向凤池头”,他只是写中书舍人回去草诏了,至于好不好,根本没写。岑参呢,虽然写了“独有凤皇池上客,阳春一曲和皆难”,好像是恭维了贾至,但是恭维的有点儿虚。那你再看杜甫,“朝罢香烟携满袖”,这是些什么呀?写贾至受到的宠幸,沾染的恩泽啊,也直接呼应了贾至的“衣冠身惹御炉香”嘛。那“诗成珠玉在挥毫”呢,说贾至的文采呀,说他提起笔来就写了一篇如珠如玉的好诗,这个恭维就很有针对性了,也很有风采,比其他两首都实在。那已经写到退朝了,也已经恭维过贾至了,怎么结尾呢?看尾联:


欲知世掌丝纶美,池上于今有凤毛。


这一联出来呀,真是把贾至夸到家了。为什么这么说呀,因为这里头有两个典故。第一个典故就是“世掌丝纶”,所谓“丝纶”出自《礼记》,《礼记》里说“王言如丝,其出如纶”,以后就用“丝纶”代指皇帝的制敕了。那“世掌丝纶”是怎么回事儿啊?贾至的父亲贾增也当过中书舍人,到贾至这儿又当中书舍人,两代起草诏书,这不就是“世掌丝纶”嘛。这还不算,这个“世掌丝纶”背后,还有个故事。可能大家也都知道唐朝皇帝,正常继位得少,不是弟弟杀了哥哥,就是儿子把爸爸赶下台。你比如说唐玄宗就是把他爸爸唐睿宗赶下台当太上皇,然后自己才当了皇帝。当时给唐睿宗起草传位诏书的正是贾至的爸爸贾增。没想到半个世纪之后,趁着安史之乱,唐玄宗的儿子唐肃宗也抢班夺权,把唐玄宗赶下台,当了太上皇,真像是因果报应一样。那这一次写传位诏书的是谁呀?是贾至,所以唐玄宗曾跟贾至讲,“昔先天诰命,乃父为之辞,今兹命册,又尔为之,两朝盛典出卿家父子手,可谓继美矣”,别看他说得轻松啊,内心肯定无比凄凉吧。可是唐玄宗凄凉不凄凉不重要啊,重要的是贾至父子两代替两朝皇帝起草传位诏书。这是多难得的事儿啊,这是“欲知世掌丝纶美”啊。那“池上于今有凤毛”是怎么回事儿啊?这就涉及到第二个典故了。是说南朝大文豪谢灵运的孙子,谢凤的儿子叫谢超宗,写文章写的非常好。皇帝很赞赏,就夸了他一句,说朝宗“书有凤毛”,他爸爸叫谢凤嘛,说他有凤毛,意思是说他遗传基因很好。那后人就用凤毛,来赞美那些能继承家学的儿子。所以杜甫这句话是说呀,要想知道“世掌丝纶”的美事儿是怎么出现的,你就看看中书舍人贾至,那不凡的基因、不凡的文采吧。这是不是把贾至夸到家了?


那你看这样一来,我们就都发现了这四首诗,是各有各的好处。贾至是写得真,王维是写皇帝写得好,岑参是写场面写得好,杜甫呢,是写上司写得好。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不同啊?其实是每个人的经历都不一样。王维和贾至平级,没必要恭维贾至,但是他安史之乱时期当过伪官,现在虽然取得了皇帝的谅解,但还是心有余悸,所以想努力颂圣。而岑参呢,当时才是七品官,跟皇帝隔得比较远,没必要特别歌颂皇帝,但是他是见过大场面的人啊,从长安一路跑到中亚,内心有无限雄奇的风光,所以就算写朝省诗,也写得奇伟瑰丽,不同凡响。那杜甫呢,当时只是个八品官,在朝会之中排位最后,离皇帝不知有多远呢,真正朝会的场景,他也见不到多少,也写不好,所以呢,他只能写自己的长官了,这样一来那就跟朝省诗的距离远了点。所以虽然名气很大,但是在这一组作品里面,只能屈居末位了。


最后还想说一句呀,不知道大家想过没有,这几首诗是什么时候写的?我猜许多人都会以为,如此豪华的场面,一定会出自开元盛世吧。完全不是,这组诗的创作年代,其实是唐肃宗乾元元年,也就是公元758年,安史之乱还没有结束的时候。国家满目疮痍,人民流离失所,但是这些这些诗里头我们看不到任何苦难,只看到千官朝拜、春满皇州,这就是朝省诗的虚伪之处。


参阅:早朝大明宫   大唐诗人   唐之韵  品读岑参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