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孙迪生 | 热心肠的他,永远活着

本号笔友 丁中广祥 2021-09-05


【往期回读】

有客南方来   砖桥小学那些事

带父母进城   满屋尽是烙饼香

热心肠的他,永远活着

——追忆江都区市民观察团原团长褚振德先生

江都  孙迪生

作者孙迪生,男,江苏省公安作家协会会员、扬州市作家协会会员,现供职于扬州市公安局江都分局。


他敢于直言,为百姓代言,及时向人大、政府书面反映建议或提交议案,尤其是关于修缮保护龙川老街方面提出来许多积极性建议。

著名诗人臧克家先生在《有的人》诗中写道:“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虽然褚振德离开人世间数月,但每当身边的人提起他时,无不交口称赞他的热心肠。



早在三十年前我有幸结识了褚振德,那时他在总工会刚退居二线。因与我是同村人,他对我这晚字辈格外关心。多年前我调至江都城区工作后,记得那时他家儿子刚搬进新房。有趟专门邀请我去他家中作客。席间每当提起家乡的人和事,其喜悦之情溢于言表。那交流情景至今历历在目。通过多年接触与相处,他对来自老家的父老乡亲,和蔼可亲。无论大事小事求助于他,他都尽可能予以帮助解决,从不推三阻四。就在今年七月十七日他突发疾病去世前几日,我曾打电话问候,与其交谈。谁知这是我们的最后一次通话。后因故未能前去送他最后一程,至今让我颇为内疚!


褚振德常年戴一副眼镜,善于倾听别人诉说,嘴角常带微笑,沉静的目光中常带有一种智慧的神采。为人随和,情感内敛,一贯喜怒不表于形。七八年前他在老伴去世后便将她的照片贴在自己电动车后座上,使不少人感到有些反常。熟悉他的人,并不觉得奇怪。老伴常年累月患病,他至始至终不离不弃,耐心的照顾与陪伴。他后来撰文怀念亡妻,写了篇《来世我们还做夫妻》的文章发表在报纸上。把对亡妻的绵绵情愫深情地铺染开来,他心底的深沉伤感在不经意间就弥漫于读者的心胸,给人留下很深的印象。


他曾参与组建江都区市民观察团并担任团长职务,做了大量调查研究工作。他敢于直言,为百姓代言,及时向人大、政府书面反映建议或提交议案,尤其是关于修缮保护龙川老街方面提出来许多积极性建议。在修缮老街工程中,正是因为他跑遍老街每个巷道,协助调解诸多矛盾,才使得老街焕发出今日光彩。2010年夏天的一个中午,有陌生人打电话向市民观察团求助,说江都通江路有居民堵路。接到求助后,褚振德顾不上吃午饭,及时联系了观察团其他成员景亚东、柏涛等人赶至现场。在通江路头上,路面泥泞不堪无法行走。陌生人出现之后,并且带了一大群人向观察团人员围过来。原来是这里的路面长期被载重的砂石车碾压,造成“雨天一锅粥,晴天一身灰”,使得附近的群众出门难、行路难,夜里车轮滚滚,喇叭惊梦。根本原因是位于东南角的原曹庄煤库变成了砂石场所。当天居民采取了偏激的行动,将路面堵塞,将成群的重型大卡拦在那里。先期到场的有关部门及村组工作人员反复做工作无果。居民们可能从各种渠道了解到江都有个市民观察团,找到了褚振德的电话号码,便打来电话求助。褚振德了解情况后,仔细倾听居民讲述,同时安排人员拍照取证,接着又与有关部门局长直通电话,答应十日内给群众一个明确的答复。在观察团成员斡旋之下,终于说服居民撤去障碍,恢复交通。又不顾天气炎热,将通江路的问题撰写成文,连同照片连夜发给“市长信箱”。市长收到他的信件后,高度重视,亲自组织有关部门到通江路视察,由有关部门与当地共同制定整治方案,圆满解决了行路难的问题。



他还和别人在2014年就组织创建了社区“温馨驿站”,积极协助社区做好民事调解工作。这些年,老街邻里常为修房建房发生矛盾,驿站就是最好的调解场所。他总是以法、以理、以情钝化矛盾,感化教育争执的双方,经常为调解放弃休息,耽误吃饭,做到双方握手言和。因此他亦被社区称为一名不图名利、无私奉献的孺子牛。在帮助尿毒症女大学生凌金华“拯救青春”行动中,他看望、安慰、劝导患者,鼓励患者树立信心,战胜病魔。面对治疗所需巨额费用,他积极号召各界爱心人士募捐,主动联系相关部门筹款为其家庭解决后顾之忧。他曾被评为“扬州市百名优秀志愿者”。

   

褚振德退休三十余年时间的时间和心血都交给了他深爱的家乡、深爱的社区,他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感动着身边的每一个人。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