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同事“二阳”了,我该怎么办?医生这样说→

华西医生 科普中国 2023-06-13

最近一段时间,“二阳”话题屡登热搜榜,朋友圈也有小伙伴说自己或同事“中招”。关于新冠“二阳”等其他问题,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学栾荣生教授作出了解答。

01

新冠“二阳”率很高吗?

根据国家现有监测数据来看,新冠阳性发生率只有 1% 至 2%,其中大部分为初次感染仅有少数的人是二次感染,“二阳”率实际上很低。所谓的“再次暴发”也并非真相,属于过度焦虑,真实的传播情况并不严重。在 2022 年 12 月发生的大规模感染中,已有很多人发生过感染,形成相应的抗体,不容易再次感染。但也有少部分人因为防护等各种原因并没有感染过,体内没有相应抗体,他们才是本次新冠病毒感染的主要人群。

图库版权图片,转载使用可能引发版权纠纷

02

为什么“阳”过还会再“阳”?


“二阳”人群主要是免疫力低下的人,此前自然感染产生的抗体在 3 至 6 个月后逐渐减少,而自体免疫力又不足以对抗病毒侵袭,从而发生二次感染。老人、儿童以及一些患有免疫力缺陷疾病或在使用免疫抑制药物以及严重基础病的人,都是需要重点防护的免疫力低下人群,建议这类人群在流行期间做好防护,少去人员密集地区,必要时接种加强疫苗。

03

会反复“阳、阳、阳”吗?


不能排除反复发生“二阳”“三阳”等后续多次感染的情况,但是随着新冠毒株变异减少,毒株稳定以及毒性减弱,此前形成的抗体还是可以帮助降低感染的风险,并且之后即使再感染,症状也会有所减轻,病程缩短

04

“二阳”症状会更重吗?

很多人都关心如果“二阳”了,是不是还要再经历一遍“水泥鼻”“刀片嗓”“味觉丧失”等痛苦。但其实,发生第一次新冠病毒感染时,因为我们的免疫系统并不认识这个病毒,所以症状会比较严重,但产生抗体以后,再感染时,免疫系统就有了记忆,反应速度会更快,所以症状应该会更轻,恢复时间也更短

图库版权图片,转载使用可能引发版权纠纷5 月 8 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发布会上也提到,目前新冠感染后临床症状都比较类似,主要表现为上呼吸道症状,其中重症病例很少,以无症状或轻型病例为主。但也不排除会有极少数的人症状比较重,症状很严重的患者要及时到医院就诊。

05

突然“嗓子疼”“眼睛发红”

就是阳了吗?

最近“咽痛”“嗓子疼”话题也和“二阳”一起上了几次热搜。新冠感染属于上呼吸道感染性疾病,所以也是可能引起“咽痛”的,比如大家记忆深刻的“宝娟嗓”。但是其他呼吸道感染疾病同样也会导致咽痛,并不是嗓子疼就是阳了,具体还需要去医院做检查。心梗也可能引起嗓子疼,这就和新冠更没关系了,嗓子疼得厉害还是要去医院最安心。

图库版权图片,转载使用可能引发版权纠纷美国和日本有媒体报道新冠毒株 XBB.1.16 或许会引起儿童眼睛发痒、发红(结膜炎),但也并不是眼睛红了就一定是新冠,没准儿就是熬夜熬红的。即使是新冠引起的结膜炎也不用害怕,病毒性结膜炎具有自限性的特点,通常在 1 至 3 周左右会趋向好转,不用药也能够自愈,但要注意不要揉眼睛,避免揉进去更多细菌加重炎症。

06

同事“二阳”

我要请假躲躲吗?

如果你之前阳过,平时身体也不错,不经常感冒,那就不用过度担心,更犯不着请假,可以把它当作普通感冒来对待,保持平常心。如果家里有老人、儿童等易感染人群,那还是可以做一些防护,避免携带病毒传染给他们。对于大多数人而言不需要过度担心被感染,有需要时戴普通的外科口罩就可以了,并不需要非得是 N95 这种严格防护型的口罩。尤其是老年人或者一些患有呼吸系统疾病的人,本来呼吸就不畅,长期戴口罩还会加重呼吸阻力,对肺功能造成不利影响。所以在没有传播风险的环境里,也并不是非要戴口罩。

图库版权图片,转载使用可能引发版权纠纷

07

“二阳”怎么治疗?

仍旧以退高热和对症缓解相关症状为主;注意多饮水、多休息;增加食物中优质蛋白比例,增强免疫;之前家里囤的退烧药,只要没过期,也还是可以继续“发光发热”;症状严重,持续不能缓解,需前往医院诊疗。

08

新冠疫苗加强针要打吗?

选鼻喷式还是注射式疫苗?


对于已经发生过感染的人来说,自然感染所形成的免疫是要显著优于疫苗效果的,所以也不是非要接种加强针。对于免疫力低下的人或还没有阳过,本身还患有一些严重基础病的人,则应该尽快接种加强疫苗,以增强保护力降低重症发生风险。鼻喷式疫苗免疫反应更快,而肌注式疫苗相对防护时间久一些,具体还需要根据个人情况判断。

图库版权图片,转载使用可能引发版权纠纷

09

总结


从事件本身而言,这次感染率低,症状不严重,并不足以构成民众恐慌,也无须过度反应。实际上,随着新冠病毒感染自 2023 年 1 月 8 日起由“乙类甲管”调整为“乙类乙管”,以及 5 月 5 日世界卫生组织宣布新冠疫情不再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等一系列政策的发布,意味着取消应急状态了。人们也无须过度焦虑、恐慌,自然也不要去盲目地囤积药品和食品,造成不必要的资源浪费。

来源:华西医生微信公众号

往期回顾↓↓↓打 1 折的临期食品,到底能不能买?安全吗?叹气、抖腿、跷二郎腿……这7个小动作很伤身,快改掉!经常吃外卖,对身体的伤害真的很大!学会这4点,健康点外卖

科普中国公众号内容情况问卷调查正在进行中
我们会从参与调查问卷的读者中随机抽取10位幸运粉丝送出科普图书一本感谢您的喜爱与支持

*注:

问卷填写结束后的抽奖由第三方平台提供

非科普中国,请谨慎点击

本文封面图片及文内图片来自版权图库转载使用可能引发版权纠纷原创图文转载请后台回复“转载”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