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9块9的商品,到底让你损失了多少钱?

李米 科普中国 2024-01-03


双十一、双十二、双旦……除了一波又一波的满减活动,如今,商家还卯足了劲价格上内卷: 9.9 的洗衣液, 19.9 的零食大礼包, 29.9 的年费会员,让人忍不住剁手,疯狂加购。


可很多人结账时才会发现,这些看起来不贵的商品,加起来竟然远超预算。


图片来源:微博截图


其实,根本问题就出在了这些商品出奇统一的定价方式上——也就是小数点之后的数字 9


这小小的 0.9 ,到底有什么魔咒?


 0.9 的魅力有多大?


踏入 0.9 元的陷阱实属正常,毕竟,早在一百多年前,人们就已经陷进去过无数轮了。


1880 年,美国梅西百货在报纸上宣传:自家 0.99 美元和 1.99 美元的商品绝对是“有史以来最划算的”。


划不划算不好说,但这则营销效果确实不错。把商品的价格改成以 9 结尾后,梅西百货的销量大幅增长,而其他商家也有样学样,开启了 0.9 元的定价潮流,一直影响至今。


有人不信邪,想打破这则惯例。 


2011 年,苹果资深副总裁罗恩跳槽到美国最大的连锁百货公司杰西潘尼,他认为,不能给靠各类宣传话术来迷惑消费者,而是应该尊重他们的知情权,展示出商品最真实的价格。


于是,上任没多久,罗恩就陆续在旗下几百家商场实行了一系列商业措施。其中一项改动,就是把商品价格中 0.99 的结尾抹去,改成整数。比如,原价 29.99 美元的衣服,反向抹零成 30 美元。


乍一看,不过是多收了 1 美分,可预期效果却大打折扣,他的这一系列措施反而让销售总额下降了 30% 。


为什么人们热衷于 0.9 的商品?


在消费学中,这被称为“左侧数字效应”


曾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尼尔·卡内曼认为,第一个接收到的信号会影响人们大脑的认知判断能力,第一个数字越小,对最终结果的预估就越小,相反则越大。


大多数国家的文字都是从左至右书写、阅读,也就意味着,我们看到商品价格时会先看到小数点前面的数字。1.99 元和 2 元虽然只差了 1 分钱,但在我们的印象里,它们很可能已经被归为两个不同的价格档次了。


在一份报告中,研究人员将测试对象分成了不同组别,前一组中,两款笔的定价分别是 2.00 元和 2.99 元,后一组中,这两款的定价则变为了 1.99 元 和 3.00 元,其实也只不过是把两款笔的差价拉高了 2 分钱而已。


但效果却是惊人的,前一组中,选择 a 笔的只占到了 56% ,而后一组中,这个数据则升到了 82% 。


这就是第一视觉效应给人们的消费习惯带来的影响。前一组定价,都是以 2 开头,似乎区别不大,而后一组定价,小数点前的数字可差得多了。


相信很多读者在看到如上两组数字时,心里的第一反应,可能也会觉得,前一组差了不到 1 元,而后一组,差价就变成了将近 2 元。但实际上,它们的差价并没什么太大变化。


0.9 的商品就一定划算吗?


有读者可能会觉得,一分钱就不是钱了吗,买 0.99 的,肯定比整数更划算才对。其实,这就又陷入了商家的圈套。


2021 年,《消费者研究协会杂志》刊载了一项报告,研究人员对比了美国大型连锁超市的 9800 万条数据,发现,明明是差异不大的同类商品,以 9 作为定价结尾的商品,价格竟然比那些不以 9 结尾的商品高出 18% 。


罗格斯大学的市场营销学教授罗伯特认为,这是一种“ 99 含义悖论”


商家们在做促销活动时,为了给消费者营造出“这已经是最低价格了,毕竟连分毛都要计较”的联想,刻意把一些促销商品的价格定为 9 结尾。


起初,这些促销商品和同款商品相比,价格确实低廉,但当消费者看多了促销活动,将“ 9 ”和促销的概念挂钩之后,商家就开始了它们的谋划:不断涨价。


比如,同样的商品,一款保持原价 18 元,另一款从 16.9 元涨价到 19.9 元,后者比前者贵了不少,可出于惯性,消费者会默认, 18 元的也许性能不高,而 19.9 元则是同款性能中的最低价,毕竟它是 9 结尾。


在第一视觉效应的连带影响下,消费者们不会来得及想, 0.99 元和 1 元只差 1 分钱, 1.99 元的商品和 2.99 元的商品加起来不是 3 块多,而是接近 5 块,只会趁着便宜,疯狂加购,殊不知,在不经意间已经被割了两轮韭菜。


图库版权图片,转载使用可能引发版权纠纷


商家还有哪些奇葩套路


如今的电商购物节总是一个接一个,噱头也层出不穷,那些看似能捡到便宜的活动,实际上可能无形中让你吃了大亏。


比如小到奶茶店,大到高科技厂商都会沿用的“多选项”套路


同样的奶茶,中杯和大杯的含量几乎差了一倍,但价格却差不太多,平均下来,好像还是大杯更划算。


如果这样想,其实,你就已经被名为“诱饵效应”的认知偏见所俘获了。商家们往往会推出一些不太吸引人的额外选择,从而让你在对比之下去购买它们设定的价格更高的主打产品,以此令你支付超出预想的费用。


比如某品牌手机,基础版是 5999 元,中级配置则多了 64g 内存,还比基础版的大一些,很适合玩游戏刷视频,可价格不过才多了 1000 元,而高级配置就更厉害了,不但提高了摄像功能,还提高屏幕刷新率,价格同样是比前者提高了 1000 元。


相信很多人在对比之下,都会经历如下心理:才比基础版高一千元,但多了这么多功能,还是买中级配置的吧;可是高级配置又多了这么多功能,不如再加一千吧。加着加着,就直接加到了最高级。


实际上,这种“来都来了”的消费心理,恰恰让你正中商家下怀,在以为淘到实惠好物的同时,忘记自己最开始需要的其实只有一部基础版的手机,那些额外功能,可能是你并不需要的,而那些超出预算的,实际上都是不必要消费,也可以说是浪费。



参考文献

[1]Kenneth C. Manning & David E. Sprott, 2009. "Price Endings, Left-Digit Effects, and Choice," Journal of Consumer Research,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vol. 36(2), pages 328-335.

[2]Avichai Snir, Daniel Levy.(2021).If you think 9-ending prices are low, think again.Journal of the Association for Consumer Research,33-47.

[3]Thomas, M., & Morwitz, V. (2005). Penny wise and pound foolish: the left-digit effect in price cognition.Journal of Consumer Research, 32(1), 54-64.

[4]Lessons in Pricing Strategy from JCPenney retrieve from https://mmrstrategy.com/lessons-in-pricing-strategy-from-jcpenney/

[5]The 5 Big Mistakes That Led to Ron Johnson’s Ouster at JC Penney retrieve from https://business.time.com/2013/04/09/the-5-big-mistakes-that-led-to-ron-johnsons-ouster-at-jc-penney/

[6]The trick that makes you overspend retriever from https://www.bbc.com/worklife/article/20190801-the-trick-that-makes-you-overspend

[7]The Business of Choice: Marketing to Consumers' Instincts


策划制作

本文为科普中国-星空计划作品

出品|中国科协科普部

监制|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有限公司、北京中科星河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作者丨李米 科普创作者

审核丨樊春雷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副研究员

策划丨杨雅萍

责编丨杨雅萍


相关推荐

1.洗澡后“秒穿”衣物会得阴道炎?9个女性相关冷知识,很多人不知道!

2.这 3 类食物很多人天天吃!研究发现:吃太多,糖尿病风险增加!

3.贴身衣物穿黑色,更容易得癌症?真相来了

4.这些食物才能让身体暖起来!没想到一直吃错了!

5.你送去干洗店的羽绒服,大部分被水洗了!(附在家清洗技巧)


点亮“在看”

警惕价格陷阱!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