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是高校毕业生成长成才的大舞台。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引导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工作,教育部等有关部门推出一系列政策措施,越来越多高校毕业生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奔赴基层干事创业,涌现出一大批先进典型。今年,教育部颁发首届“基层就业卓越奖”,我省3名教师,21名高校毕业生入选。
近日
省教育厅微信持续推出
“基层就业卓越奖——河南师生事迹展”
今天
我们一起来认识6位
教育部首届“基层就业卓越奖”
获奖毕业生
他们是
洛阳理工学院 梁定义
新乡医学院 杜思远
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 葛俊涛
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 张卫东
信阳农林学院 王金合
郑州电力高等专科学校 董宏飞
跟随小编一起“走近卓越”吧!
01立志做采棉机国产化的垦荒人
洛阳理工学院 梁定义
2015年,参与设计研发国产三行自走箱式棉花收获机,几经升级换代后共生产1600余台,实现产值近20亿元人民币;2020年,设计研发第一台国产三行自走圆捆打包式采棉机,两年共实现产值超10亿元人民币;设计研发四行、五行、六行自走箱式棉花收获机、棉花精量播种机等系列完全具有自主产权的产品......这是毕业9年来,梁定义一步一个脚印,付出无数汗水取得的骄人成绩。
现在新疆钵施然智能农机股份有限公司担任研发高级经理的梁定义,2014年毕业于洛阳理工学院机电系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刚毕业时,他就职于浙江亚特电器有限公司农机事业部,主要负责农机产品的研发和推广。身处行业中,梁定义第一次清楚地感受到我国棉花产业发展受制于人的窘境。当时棉花生产中,棉田的耕整、播种、施肥、植保和灌溉等环节已基本实现机械化作业,但最终收获环节所用的机器却严重依赖进口,机器数量有限、价格偏高,又缺少技术指导和售后服务,导致棉花采摘成本一直居高不下。耳闻目睹行业现状,梁定义暗下决心,一定要为采棉机国产化出力。因此,当公司决定在新疆乌苏开辟国产棉花机械研发生产基地时,刚满实习期的他毫不犹豫地报了名,从东南沿海奔赴西北大漠,全身心投入采棉机、播种机的革新和设计研发工作。“万事开头难,那真是一切从零开始摸索,能帮我们的只有自己”。回忆起当时的情形,梁定义记忆犹新。为了找到与国内棉花种植模式相配套的机械采摘方法,梁定义和同事们深入田间地头、农户家中,从机采棉的种子选择到播种方式到采摘运作,一边虚心向有经验的老师傅请教,一边根据用户的需求进行升级改造。为了掌握采棉机的采摘性能和工作效率,他和团队一行4人带了2台采棉机长驻轮台地区1个月,在几千亩棉地里不分昼夜轮番采摘作业。10月份的西北沙漠,晚上就已经寒意袭人,一人开着机器采摘,另外一人就蜷缩在租来的面包车上凑合一晚。苍茫大漠和寥寥星河,在采棉机永不停歇的轰鸣声中记录着梁定义和同伴们创造历史的进程,万顷棉田见证着他们的辛勤汗水和智慧结晶。
俯拾仰取,功不唐捐。梁定义团队通过技术创新,将采棉机变手动挡为自动挡,实现了采棉机不堵棉,吸风口自动清理。自此,性能优异的国产三行自走箱式采棉机一举成型。2019年,他主导研发的针对国外市场的四行机顺利出口乌兹别克斯坦3台,迈出了走向国际市场的第一步。有了前期的经验积累,他又再接再厉,主导研发了经济款新型六行机,在与大六行机的采摘效率相媲美的情况下,每台价格节省50万元,深受国外用户欢迎。而伴随着采棉机国产化的不断突破,梁定义也由一名青涩的大学毕业生迅速成长为自主研发型技术专家和行业领军人物。2020年开始,国际形势波谲云诡,美西方持续打压抹黑新疆棉,同时限制先进采棉机对华出口。为突破“卡脖子”技术,实现高效便捷的采摘,梁定义受命主导设计研发国内外首台三行自走圆捆打包式采棉机。“祖国荣誉高于一切,新疆棉花不容抹黑!”2020年2月,刚接到任命的梁定义团队在试验田里立下诤诤誓言。他们夜以继日地赶绘图纸,无数次对零配件加工打磨焊接,样机装了拆,拆了装,已记不清有多少次。样机装出来了,但还未到采棉花的季节,无法下地试作业,梁定义和同伴们只能通过人工加棉的方式测试,每天都是一身油污粘着一身棉花。11月样机正式下地后, 6000亩测试大获成功,并取得农机推广鉴定认证,比原计划提前了整整29个月完成,此举标志着我国采棉机国产化事业取得重大胜利,并占据世界领先地位。凭借着一系列发明研发成果,梁定义也先后取得授权专利45项,第一发明人25项,实质审查7项,发明申请8项,成为行业里的“发明能手”。习近平总书记在谈到解决科技研发“卡脖子”问题时强调,“只有把关键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从根本上保障国家经济安全、国防安全和其他安全”。在农机研发领域,梁定义在新疆广阔的土地上用自己一步一步的成长奋斗,践行着总书记的光辉论断。
02“医”心向党,做基层健康守门人
新乡医学院 杜思远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发展壮大医疗卫生队伍,把工作重点放在农村和社区。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培养项目是国家重点为乡镇卫生院及以下医疗机构培养从事全科医疗的卫生人才,加强全科医师队伍建设的重大举措。现任南阳市宛城区汉冢乡卫生院党支部书记的杜思远,就是国家首批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的一员。“中部地区基层人才短缺,医疗卫生条件较差,急需有经验的优秀人才,你们要去那里发光发热!”在新乡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就读期间,杜思远常听老师这样深情地讲。于是,在2018年在完成八年医学教育后,杜思远毅然报名回到老家南阳市宛城区,在乡镇卫生院做起了一名乡村全科医生。“我举得一个合格的共产党员,就应该到群众最需要的地方去,贡献自己的青春和才华。”从走上工作岗位开始,杜思远要么在门诊为村民看病,要么就奔波在总人口3000多人的两个贫困村之间,开始一天的家庭医生寻访之路。就这样,杜思远一干就是5年。
立医先立德,为医先为人。在基层深切感受到百姓就医不易,杜思远尽量为居民选择效优价廉的药品;为让居民少跑路,他开展家庭医生上门巡诊服务,累计签约居民3620人,履约服务28000余次,真正做到“小病不出村”。在健康扶贫工作当中,他每周都会为结对帮扶的89户贫困户体检,被誉为“贫困户的贴心人”,全部贫困户无一因病返贫。他还利用所学的急诊急救知识,在宛城区红泥湾镇卫生院建立急诊科并亲自担任急诊科主任,此后相继成立基层胸痛中心、卒中中心,累计接诊急诊病人1285人次,挽救急性心肌梗死、急性脑卒中等206位病人的生命。在他的努力下,国家高血压达标中心及国家标准化代谢性疾病诊疗中心也在红泥湾镇卫生院成功建立,辖区内8521名高血压和1623名糖尿病患者的血压血糖得到有效管理。“小病善治、大病善识、急病善转,慢病善管”是他的一直坚持的工作目标和原则。参加工作短短5年,锦旗和感谢信挂满了他的诊室,他个人也先后被评为河南省首届“十佳订单定向全科医生”、“河南省优秀全科医生”。为了传播健康知识,提升居民的健康素养水平,他每周都会在村里开展健康教育活动,从减油减盐减糖、预防高血压糖尿病讲起,累计健康科普时长600多小时。除了在辖区内开展健康宣传,杜思远还积极参加河南省“健康中原行 大医献爱心”乡村振兴专项活动场,将健康科普讲到鲁山县、汝南县、方城县等贫困县乡。
杜思远坦言,当乡村医生,有很多外人不知道的辛苦。尤其是当年的同学如今已在各自专业领域崭露头角,而自己仍然在基层,看的是小病、常见病,干的是走村串户建档立卡的琐碎事。对此,他后悔不?杜思远说,一点也不后悔。人民的健康事业,在城市有优秀的同行们护卫,在基层乡村也必须有人来做,这就是杜思远坚定不渝的选择。由于工作出色,去年3月份,31岁的杜思远被任命为宛城区汉冢乡卫生院党支部书记,挑起了全院建设发展的重担。新的工作岗位虽然更加繁忙,但杜思远还是挤出时间参与3+2助理全科医生的培养工作,并多次参加中国医师协会全科高峰论坛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师资培训班。“广阔天地,大有作为。”在乡村从事基层卫生事业,杜思远越干感受越深。值得一提的是,他带教毕业的62名全科医生,也都像他一样,回到最贴近百姓的基层医疗机构工作。新时代的健康中国宏伟蓝图,在千千万万个杜思远这样的努力下,正一步步实现。
03谱写青春梦想 牢记责任担当
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 葛俊涛
全国技术能手、全路技术能手、火车头奖章、路局先进个人、星耀家园年度榜样......这些荣誉称号,这只是葛俊涛从业10年来“成绩单”的一部分。2013年毕业于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的他,凭借着勤学苦练,一步步从“铁路小白”成长为行家里手,担任中国铁路郑州局集团有限公司焦作车辆段长子南运用车间助理工程师。
与铁路结缘,还要从故事的最初说起。2010年,葛俊涛怀揣着大学梦来到了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在这里,他勤奋刻苦,从未轻易放过任何学习的机会,大学三年成绩十分优异。2013年7月,葛俊涛应聘到郑州铁路局后,被选派到焦作车辆段检修车间制动室班组工作,成为一名制动钳工。踏入单位大门的那天,梦想成真的他心情特别激动,情不自禁地用手狠狠掐自己一把,并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好好珍惜这份工作,干出个样来!走上岗位后,葛俊涛一直在生产一线与120制动阀相伴,这是铁路货车制动装置的核心部件,被称为车辆的“心脏”。刚上班的那段时间,葛俊涛特别苦恼,120多个配件眼花缭乱,光是记住名字就难倒常人。看着周围师傅们在熟练地作业,他不是漏装就是错装,越急就越是出错。但轻言失败不是葛俊涛的风格,为了尽快定岗,他白天跟着师傅学,拿着小本随时记,晚上回到宿舍再熬夜梳理总结。间休时间一有机会,他就拿着练功阀反复拆卸、组装。不久后,凭着过硬的业务技能,葛俊涛在车间崭露头角。
日积月累的锻炼造就了葛俊涛扎实的业务功底,他也因此成为了班组的一名技术骨干。为了降低检修返工率,他精心整理了一本“故障日记”,详细记录工作中遇到故障类型、特征和最优处理方法。为了保证检修质量,他主动要求把班组的每个岗位都学一遍。在班组内,每到一个岗位,葛俊涛都能够做到标准化规范化作业,表现出优秀的学习和工作能力。再后来,成为班组副工长的他,带头勤学苦干,不断规范班组作业顺序、流程,提升班组整体战斗力。2018年,他带的班组获得“全路青年安全生产示范岗”和集团公司第十一届“中原铁道十大青年标兵集体”等荣誉称号。此后的数年间,葛俊涛积极报名参加技能赛事,多次代表班组、路段、路局参加比赛,取得骄人成绩。2020年11月,在全国铁道行业职业技能大赛的赛场上,他凭借精湛的技术一举夺冠,荣获全国技术能手称号,并通过直选方式成为中国郑州局集团有限公司“2020·星耀家园年度榜样”。“干就干好,干就干精,不然就对不起自己,对不起工作!”榜样发布仪式现场,葛俊涛作为技术创新类代表接受了采访,“我人生最幸运的就是选择了一条好的道路,感谢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对我的教育,感谢单位对我的培养和给我提供的平台,才让我取得这些荣誉,我定会再接再厉,再创佳绩!”瓦日铁路西起山西吕梁市兴县瓦塘镇,东至山东日照港,是连接我国东西部的重要煤炭资源运输通道,开行单元万吨列车、普通货物列车,承载着电煤运输工作的重要任务。而长子南运用车间就坐落于这条铁路线路上,是线上唯一的列检作业场,保障经过的列车顺利安全通行。2022年3月份,葛俊涛调整到长子南运用车间工作,从检修车间跨度到运用车间,对他来说是个全新的挑战。但初到运用车间,由于没有经验积累,葛俊涛对很多新的专业知识几乎一头雾水。自知与新同事们相比差距巨大,葛俊涛却毫不气馁,在最初的三个月里把自己当做一名新学员,从零开始学起。通过认真学习《运规》、《运细》、作业指导书等内容,他逐渐掌握了现场技检作业和值班室的工作流程及重要性,业务能力也快速提升。“荣誉是对我的肯定,更是对我的期望和鞭策我前进的动力。”面对辛苦付出换来的累累硕果,葛俊涛不骄不躁,“在以后的工作中,我将不断提高自身业务能力,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好本职工作,用心用情守护铁路安全。”
04做新时代少年 向更高处攀登
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 张卫东
2020年5月27号,自然资源部第一大地测量队的队员们成功登顶珠峰,将五星红旗再次插上世界第三极上并开展各项测量工作。这次测量登山队分为攻顶组、支援组和接应组,而毕业于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的90后张卫东,正是支援组的一员。张卫东2011年12月入伍,2013年11月退役,2014年考入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测绘工程学院,2017年9月入职自然资源部第一大地测量队。在测绘队工作的这些年,张卫东始终能够保质保量地完成组织交予的各项工作任务。2019年3月,张卫东承担了西藏变幻莫测湖县的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的外调工作,那是他第一次在平均海拔5000米的高原作业。尽管有心理准备,但雪域高原的“热情”还是超出了他的预料。高寒缺氧,天气变幻莫测,紫外线灼烧着脸,持续数日的干燥寒风吹得他皮肤皴裂,“像陶瓷的开片一样”。好在有部队的历练,张卫东的身体状况慢慢适应了高原作业。2019年9月,听闻珠峰测量项目的筹备工作即将启动,他就开始在外业工作的时候坚持每天跑步,进行高强度体能训练,直到提交申请、通过考核,光荣地成为八名测绘登山勇士中的一员。2020年5月27号11时,测量珠峰高程的队员们成功登顶。下午3点,张卫东接到两项重要任务,第一是负重雪深雷达探测器从6500米营地攀登7028北坳营地进行雪深系数采集,第二是接应登顶人员,并送去给养物资。在到达北坳冰避下面时,已经是下午5点半,如果按照正常行进速度,要用四五个小时才能到达7020营地,时间紧迫,要把雪深数据尽快采集完送达大本营!为了赶时间,张卫东和队员们途中只用了15分钟的时间休息,仅用2.5小时就到达7028营地。傍晚7点28分左右到达7028营地后,经过短暂的休息他们在合适的位置挖了深1.3米、长宽各为1米的雪坑。这样的工程在平原并不难,但是在海拔7028米的地方挖这样一个却异常困难的,极端缺氧和体力不支是对队员的极大挑战。经过队员们的车轮战,晚上9点用于采集雪深系数的雪坑终于挖好了,9点40左右完成了雪深系数采集工作。紧接着,队员们需要立即下撤。下撤途中,因为积雪太厚,三人小队每三十米一个人结组下撤,前一个人顺利下去,就可以通知后面一个人下。积雪太厚,并且雪还一直下,天又黑,张卫东脚底滑了一下,冰爪踩到另一只脚的高山靴,整个人拱了一个圈挂在了安全绳上,他下意识就抓住安全绳,还好人停住了,如果滚下去,旁边就是万丈悬崖。终于,队员们在晚上11点28分顺利回到了6500米营地,保证了任务圆满完成。2020年珠峰高程测量饱含激情和汗水,张卫东作为基层一线党员、一名退役军人,不畏艰险,迎难而上,光荣地完成了自己的使命。2021年至今任职自然资源部第一大地测量队第五中队一线测量员以来,张卫东坚持奋战在基层一线,足迹遍布祖国大疆南北,完成了全国包括省测绘局、省计量院在内的基线场检定150个,GNSS定位系统场地建设,天文测量点建设、重力测量点建设等高难测绘项目。其中,云南省测绘局安宁比长基线场建设项目荣获云南测绘学会金奖。
测东西南北,绘天地方圆。作为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的优秀毕业生,张卫东正在用无悔青春书写着测绘人生!
05辗转千里,奔赴高原只为一线牵
郑州电力高等专科学校 董宏飞
“我用心,爱如电。要让不知名的脸,在不知名地点,照亮种种幸福的一瞬间,我正海拔五千……”当校园广播里播出这首歌时,董宏飞正在郑州电力高等专科学校的操场上跑步。那时的董宏飞,满心希望毕业后能够回到家乡吉林白城,在父母眼前干出一番事业。因为他知道,自己作为独生子,从小到大都承载着父母的全部希冀。
事情的变化发生在2016年,当时,在国网西藏电力公司工作的学长回到母校探望师友,受邀给学弟学妹们作讲座。现场听完学长的讲述,正在读大一的董宏飞才明白《爱如电》中真正的含义,知道了藏中联网工程的伟大,也了解到西藏电力人才紧缺的状况。董宏飞心中当即萌生出一个想法:我要去西藏,到祖国需要我的地方去!
此后,董宏飞便开始朝着这一目标不懈努力,不仅加倍刻苦学习,还利用课余时间锻炼身体,为入藏做好充分准备。2018年6月,毕业后的董宏飞顺利入职国网西藏电力有限公司林芝供电公司。这一年也正是西藏“三区三州”电网建设工程启动年,该工程是为了改善和解决67.2万农牧民群众的用电问题,为助力脱贫攻坚、巩固脱贫成果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坚强的电力支撑。当董宏飞得知情况时,主动向组织申请前往“三区三州”项目。他说:“我正年轻,我要去最艰苦的地方,为西藏的万千同胞带去光明!”
在董宏飞的多次申请下,组织最终同意了他的请求。2019年,他被任命为林芝供电公司“三区三州”项目波密县业主项目部安全专员。西藏“三区三州”电网建设工程大多地处偏远艰苦地区,工程建设环境十分恶劣,而林芝市波密县正处于原始森林覆盖区内,海拔2000--3500米。这里的大部分电力线路位于悬崖峭壁之上,密林之中还遍布蛇、虫、蚂蟥等,施工条件极其复杂。由于当地雨季较长,道路常年湿滑,落石和泥石流等常有发生,对施工安全影响很大。董宏飞第一次前往波密县八盖乡时,全程60公里的泥泞道路,一面是山,一面是悬崖,有的路段还是用木架固定的,极其危险。当时的八盖乡,由当地小水电供电,供电质量不稳,还经常停电。要解决当地百姓用电难题,就需要新建35KV变电站1座,新建铁塔217基,而且全部采用人工掏挖。
工作再难,硬着头皮、咬着牙关也得干。“让深度贫困地区家家都能用上大电网,告别电灯忽明忽暗的历史,用上大功率家用电器和机电设备,就是我最大的愿望。”董宏飞说,成为电力人之后才知道,原来大家习以为常的“手到电来”的生活,在很多地方曾是求之不得的奢望。
作为项目部安全员,董宏飞必须多方位考察地形,了解项目施工可能存在的安全问题,确保项目施工过程中无任何安全隐患。每天,他都对现场的安全施工进行检查,确保土建和安装作业的安全,最终实现了项目基建安全“零事故”目标。
波密县项目部竣工后,董宏飞只休整了一个星期,就投入了察隅县项目部的紧张工作。察隅县位于西藏东南部,南面与印度和缅甸接壤,西藏旅游地图上唯一标注为“此路非常艰险”的路段就在其中。这一次,技术成熟的董宏飞已担任项目部临时负责人,大事小情都要一一紧盯。
当察隅县古拉乡南雪村第一台变压器通电后,南雪村村民放弃了上山挖虫草的宝贵时间,主动在村里为董宏飞他们献上了洁白的哈达。那一刻,铁汉子董宏飞忍不住流泪了。“这里大部分都是藏民,一辈子没走出过大山,如今项目建设完成,察隅县也接入了大电网,为当地旅游业和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提供了坚强支撑,大大提高了当地经济建设发展速度。我想,这就是我们工作无与伦比的成就感!”回忆起工程建设的点点滴滴,董宏飞感慨良多。
至今,董宏飞依然在这片雅鲁藏布江穿行的藏南土地上,从事着自己热爱的电网事业,他说,自己要留在这片圣洁的土地上,留在这个第二故乡,继续为乡亲们送去源源不断的光明和温暖。
王金合2015年毕业于信阳农林学院,放弃高薪返乡后的他,一直从事农业工作,也身兼数职:河南省信阳市息县杨店乡龙庙村团支部第一书记、河南自然田智慧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息县息半坡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但是,他最喜欢的称呼,还是“息县返乡创业青年”。
2000年,正上小学二年级的王金合,因为父母到南方打工,成了一个名副其实的留守儿童。从那时起,一个想法就在他幼小的心里生根发芽:一定要让爸妈留在老家生活,哪怕是种地,只要一家人在一起,生活再苦也甜。随着年龄增长,他渐渐发现,村里留守儿童不断在增加,自己也越来越能理解留守儿童的孤苦无依。“我那时候就想,年轻的父母辈们之所以不愿意留在农村,是因为农村没有产业,大家挣不到养家糊口的钱,而传统的农业收益和吸引力又不足。”
眼光敏锐的王金合内心知道,一定要改变农业种植模式,提高农业产能,才能把新一代农民留住,才能让更多的留守儿童不再留守,才能让农村真正地活起来、热起来、富起来。
2015年,从信阳农林学院园艺专业毕业后,因扎实的专业知识和老师的倾力推荐,王金合获得了一份年薪25万元的园艺企业工作的宝贵机会。但是他毅然放弃了,他想回到家乡发展农业,这个想法再次在心中燃起,烧得他寝食难安。
然而万事开头难,因为资金短缺,王金合的返乡创业梦寸步难行。四处借债无门后,他向家乡政府寻求帮助,最终得了优惠政策支持,并获得河南省大学生创业扶持资金5万元,还从银行贷到了10万元的大学生返乡创业贴息贷款,解了燃眉之急。
有了政策和资金支持,王金合捋起袖子就开干。他先拿自己家和伯伯家的地试种桃树, 桃树刚种下没有产出,他就套种了西瓜、番茄、辣椒、土豆和白菜。这样一来,一是让自己不闲着,有事干,二是提高土地利用率,还能收回些成本。当他的西瓜收获时,市场上3毛钱一斤的西瓜到处都是,但他还是靠着优良口感卖到1块两毛钱一斤,由开始的有价无市到后来的回头客拉网式推荐,一时间供不应求。后来,他又做了一个大胆尝试,给西瓜贴上印有自己联系电话的标签,开启了抖音直播带货,承诺瓜有质量问题免费更换。西瓜畅销了,他又把同样的思路用到桃子上,桃子也卖得飞快。一时间,以前对他持怀疑态度的村民,都主动找他讨教高产、高质、高销的秘诀。
事业做得越来越顺,王金合便顺势成立了农业专业合作社,通过合作社把农户联合起来,通过技术方法让农户在种植上减成本、在销售上增产值,从而达到引领、带动、示范作用,带着乡亲们一起干。在他的家乡息县,有着“有钱难买息县坡,一半米饭一半馍”的俗语,于是他就从中取字“息半坡”注册了品牌,成立了“息县息半坡种植种植专业合作社”。如今,合作社已经发展成为拥有社员500余户、托管流转土地万余亩、果树种植3000余亩、水稻种植9000余亩、水产养殖2000亩的大中型合作社,带动了当地近百户农民脱贫走上致富路,同时还先后被评为省级示范农业合作社、省级生态农场。王金合本人也因为在脱贫攻坚工作中表现突出,于2023年1月获得“河南省乡村振兴先锋”荣誉称号。
不仅自己创业,王金合还致力于以创业带动就业,在带领乡亲致富的同时成立了大学生创业联盟。目前,联盟成员有180多人,企业有50余家,引领和带动了当地更多有志青年创新创业。
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清华大学时强调,广大青年要实学实干,脚踏实地、埋头苦干,孜孜不倦、如饥似渴,在攀登知识高峰中追求卓越,在肩负时代重任时行胜于言,在真刀真枪的实干中成就一番事业。
回顾这些年在农村创业的经历,王金合对总书记的话感受越发深刻:“现代农村是一片大有可为的土地、希望的田野。我要搭上“互联网+”新时代的快车,带着乡亲们和农产品向着新生活的方向努力奔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