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教育厅

其他

第一学历不好,就像留了“案底”?

眼下正值毕业生“秋招”求职期#求职者称第一学历似乎成了污点#话题冲上微博热搜这是什么情况参加“秋招”的李敏(化名)最近很受伤——即将从北京某“985”高校研究生毕业的她,连续被几家心仪的企业拒之门外,“只因我本科毕业于一所名不见经传的普通院校,她说。”一个场景让她印象深刻:一家企业的人事(HR)进行面试时直接问她:“你本科毕业于××大学,我怎么没有听说过这所大学?”简单寒暄了几句后,对方将简历递回到她手中,面试就此结束。与她一起去面试、本科毕业于一所“985”院校的同学,得到HR青睐,双方聊了很久,李敏的同学最终被录用。“我的自尊心被按在地上摩擦,第一学历似乎成了我的‘污点’。”李敏不禁发出这样的感慨。记者近日采访了解到,像李敏一样,在就业中因第一学历受挫的人不在少数。多位受访专家指出,招聘毕业生时看第一学历,损害就业者的公平就业权,容易造成人力资源错配,给用人单位带来潜在损失。建议在现行劳动法律框架下,发挥就业促进法的作用,引导企业消除第一学历歧视,同时由相关部门发布第一学历歧视典型案例、指导案例,警示企业重视毕业生的平等就业权,进一步优化就业环境。企业看重第一学历求职者感到被歧视李敏是重庆人,原本成绩很好的她因高考前生了场大病而高考发挥失常,成绩只够就读于当地一所普通院校。进入大学后,为了提升自己,她学习非常刻苦,不但拿到了国家奖学金等奖项,还成为该校首个考入北京某“985”院校读研究生的学生。“当时我很自豪,很多学弟学妹都说,我让他们看到了无限可能。”李敏告诉记者,自己当年高考失利的阴霾也一扫而空。然而,读研期间,李敏的自豪感在一点一滴消失,不仅因为她发现自己跟同学相比没有什么优势,很多同学本科就读“985”院校,学习成绩也很好,更重要的是,“本科双非”(非“985”和“211”院校)标签似乎一直伴随着她,哪怕是寒暑假实习,用人单位似乎都很看重“这个”。让她尤其无奈的是此次“秋招”的经历。李敏向一些心仪的企业投出了简历,大多杳无音信。她发现,这些企业大部分需要求职者填写第一学历,分了三档:“985”院校、“211”院校、普通本科院校。她无疑属于第三档普通本科院校毕业的求职者。后来,李敏“学乖”了,在简历上写学习经历时只写研究生阶段,但面试时仍会被问到本科毕业院校的情况,而当她说出本科毕业院校时,伴随而来的往往是面试官意味深长的眼神和匆匆收尾再无后续的面试结果。“我觉得我遭遇了第一学历歧视,细想之下真的很难过。”李敏说。来自湖北武汉的陈思思(化名)与李敏有类似的遭遇。她同样毕业于一所“本科双非”院校,之后研究生考进北京一所“985”高校。她专门制作了一份记录其求职过程的表格,记录项目包括企业名称、投简历时间、有无回复、有无进入第一轮面试、有无进入第二轮面试等。记者看到,“有无进入第一轮面试”一栏的结果基本是“未通过”。“很多企业都在意求职者的本科学历,是不是全日制,是不是“985”或“211”院校。有的企业比较直接,明确本科非“985”或“211”院校毕业学生不招录,有的企业比较含蓄、不明说,但在投简历或面试过程中能明显感受到(对本科毕业院校的在意)。”陈思思说。对此,某“大厂”(大型互联网公司)一位HR向记者直言:“我们招录部门产品经理,学历要求研究生,且第一学历门槛是211院校,核心部门第一学历门槛是QS100(世界大学排名前100榜单)。越是头部公司、核心岗位,对第一学历的要求就越高。”“简历只写研究生毕业学校、不写本科毕业学校的,一律默认第一学历不达标。”这位HR说。在浙江杭州从事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李女士证实:“我们公司领导比较看重学历,因此只招聘“985”、“211”院校毕业的研究生,如果应聘人数比较多,则综合考虑求职者本科毕业院校。”正因为这种现象较为普遍,社交平台上有关讨论也很多。“第一学历是永远的伤吗”“上午向HR申请offer,下午被HR电话告知只收‘双一流’高校毕业学生”等帖子引发热烈讨论。有受访毕业生更是用自嘲的口吻向记者“吐槽”,“第一学历不好,就像留了‘案底’”……违反法律有失公平产生不良价值导向实际上,“第一学历”本身就是个伪概念。2021年9月,有网友在教育部互动留言提问:“请问专升本(非成人高招专升本)毕业后的第一学历是专科还是本科?”教育部答复称:学历是指人们在教育机构中接受科学文化教育和技能训练的学习经历,国家教育行政部门相关政策及文件中没有使用“第一学历”这个概念。据公开数据,目前,我国有高等院校3000余所,其中“985”、“211院校”、“双一流”高校仅有百余所,占比约为0.4%。也就是说,所谓第一学历是“985”或“211”院校毕业的大学生,只是极少部分。多位受访专家认为,企业招聘时注重第一学历涉嫌就业歧视,侵害了劳动者平等就业的权利。“第一学历既不是法定概念,也不等同于业务能力,反映的仅仅是应聘者曾经的学习经历和背景。用人单位在招聘过程中对第一学历进行限制并基于刻板印象对应聘者区别对待,违反了劳动法律规定,侵害了劳动者平等就业权。”西南政法大学经济法学院讲师杨雅云说。北京外国语大学法学院教授姚金菊认为,第一学历歧视会产生如同法律规范类似的指引作用、预测作用,影响受歧视群体自我发展与奉献社会的积极性并产生不良价值导向——无论其如何努力也无法消除第一学历的烙印。从长远来看,不利于社会的良性发展,甚至造成阶层固化的现象。然而,在记者采访的多名2024届应届毕业生中,面对这种不平等对待,虽然很多人都知道可以向劳动监察部门反映这一情况,但他们均选择了“沉默”。原因各种各样:对方没有明示,不能确定是因为第一学历而导致未被录用;只想继续找工作,不想为这事耗费精力耽误求职;不是一家企业存在第一学历歧视,感觉投诉了也不会起啥作用等。“个体维权困难重重且往往收效甚微,所以不愿意向劳动监察部门反映情况。”杨雅云说。对于第一学历歧视现象屡见不鲜的问题,姚金菊认为,招生规模的扩大是原因之一,大量毕业生涌入就业市场,用人单位特别是“大厂”就有了拣选的余地,设立各种不合理的门槛;此外,用人单位的选取标准、招聘成本、岗位数量、结构优化等因素强化了这种歧视。因为招聘综合考察成本较高,不符合大部分企业追求效率和利益的原则,第一学历就成为方便快捷的筛选条件。受访专家认为,劳动法律没有明确列举包括第一学历歧视在内的学历歧视,原则性的规定难以应对各种就业歧视现象,为企业等用人单位的第一学历歧视行为留出了“空子”。法律层面予以明确发布案例警示企业我国历来重视保护劳动者平等就业的权利。202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指出,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要带头扭转“唯名校”“唯学历”的用人导向,要按照岗位需求合理制定招考条件、确定学历层次,在招聘公告和实际操作中不得将毕业院校、国(境)外学习经历、学习方式作为限制性条件。法律层面,就业促进法规定,劳动者依法享有平等就业和自主择业的权利。劳动者就业,不因民族、种族、性别、宗教信仰等不同而受歧视。《劳动保障监察条例》明确,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实施劳动保障监察的职责之一,即“检查用人单位遵守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和规章的情况”。就业是民生之本。根据教育部数据,我国2024年高校毕业生数量预计达到1187万人,如何减少和避免他们在找工作时遭遇第一学历歧视呢?受访专家认为,首先需要在法律层面对包括第一学历歧视在内的学历歧视形式予以明确。“就业促进法明确禁止基于民族、种族、性别、宗教信仰、残疾、传染病病原携带等就业歧视。虽然第一学历未被列入其中,但在非穷尽式列举立法模式下,用人单位也不得以这一与工作本身无关的特征对应聘者进行区别对待。”杨雅云说。她建议,由立法机关对就业促进法相关条款予以解释,或者在修订就业促进法时将学历歧视予以列举,为社会提供明确的法律指引。姚金菊认为,就业促进法在明确规定法定禁止区分事由时使用“等”字结尾,表明该条款是一个不完全列举的开放性条款,可以作为消除第一学历歧视的基本规则;就业促进法第三章侧重于保护相对弱势群体,同时也设定了对用人单位的相关义务规定。“招聘适合岗位的毕业生是包括企业在内的用人单位的权利,法律制度不宜过度干涉企业用工自由,因此,在现行劳动法律框架下,可以发挥就业促进法的规范作用,引导企业消除第一学历歧视。”姚金菊说。她提出,各级政府劳动行政主管部门可以通过派员检查、抽查等形式,对用人单位招聘是否遵循就业公平原则进行监管;可以依职权或依申请,对招聘过程中确实存在第一学历歧视的用人单位给予一定程度的行政处罚,并将处罚情况作为典型案例予以公示,引导用人单位平等对待每一个劳动者。根据就业促进法的规定,劳动者有权就其遭遇的就业歧视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姚金菊认为,可以由司法机关发布第一学历歧视典型案例、指导案例,警示企业重视每一位高校毕业生的平等就业权。“不妨考虑将其纳入检察机关公益诉讼适用范围,督促相关行政主管部门充分履职,发挥典型案件示范作用。”杨雅云说,同时,司法机关应高度重视平等就业权纠纷相关案件审判工作,建立相应的司法审查标准,以个案为抓手依法惩治用人单位实施的第一学历歧视行为。统筹
2023年10月22日
其他

这类招生备案学校名单确定,招生计划公布

河南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公布2023年河南省中等职业教育一年制和非全日制招生备案学校名单的通知各省辖市、济源示范区、航空港区、省直管县(市)教育局,各省属中等职业学校:根据《河南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强2023年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工作的通知》(教职成函〔2023〕290号)的要求,经学校申请、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审核、省教育厅复核、网上公示等环节,确定了2023年河南省中等职业教育一年制和非全日制招生备案学校名单,现予以公布。同时就做好相关工作提出以下要求。一、加强指导监管。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严格落实监督管理职责,加强对辖区内学校一年制和非全日制招生工作的指导,要通过中等职业学校学籍管理系统并结合实地检查,准确掌握学校办学情况,对于办学条件不足、教学管理较差的,采取必要的调减、暂停招生等措施,情节严重的,取消相应招生资格,省教育厅将对违规招生学校计入档案,不再接受该学校一年制和非全日制招生备案。二、坚持规范办学。完成备案的学校要把一年制、非全日制招生作为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改革的突破口,放在探索就业和升学并举有效方式的高度,要加强学生管理、开足规定课时、完成规定教学任务(含实习教学),在经备案的办学地址开展教学活动,主动接受上级教育部门和社会监督。非全日制中职学生实习采取便利管理的原则,非全日制学生的实习管理暂行办法可在河南省职业院校学生实习备案平台查看。三、严禁违规招生。2023年河南省中等职业学校一年制和非全日制学历教育招生备案名单可通过河南省教育厅网站、河南省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网、河南省中等职业教育统一招生平台查询。未列入备案名单的学校和专业不得开展任何形式的招生工作,高等学校不得违规招收“预科生”或通过校企合作企业以“1+3连读”等名义招生,对违规招生的学校将按照有关规定予以暂停招生备案等处理。附件:2023年河南省中等职业教育一年制和非全日制招生备案学校名单2023年9月13日统筹
2023年9月18日
其他

河南十部门印发方案,事关乡村学校!

为深入实施乡村教育底部攻坚,走中国特色乡村教育发展道路,推动乡村温馨校园建设提档升级,促进乡村学校(含中小学、幼儿园)特色内涵发展,不断提升乡村教育质量,日前,河南省教育厅等十部门印发《河南省乡村学校“绿色点亮生活,健康护佑生命”主题实践活动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实施方案》明确,要通过乡村学校为期三年“绿色点亮生活,健康护佑生命”主题实践活动的开展,具体推动实施8类实践活动,遴选500门主题实践活动省级精品校本课程、300所省级最美乡村校园、200所食育实践省级示范校,建设1000个左右以种植为主的劳动实践基地。到2025年,全省基本形成活动形式多样、课程体系完善、教学资源丰富、运行机制健全的主题实践活动体系,师生参与规模持续扩大、素质能力明显增强,主题实践活动增进学生自信、提高科学素养、牢树健康观念、增强体质体魄、提升审美情趣等综合性育人功能得到充分发挥,乡村教育质量进一步提升,打造叫得响的河南乡村教育品牌。《实施方案》指出,学校和班级要组织学生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种植活动,让每个学生自主选择种植一种“绿宠”,亲自动手参与种植全过程;各地各校要推动多学科教育教学融入种植元素,各地教育部门要指导学校不断丰富主题实践活动载体,全面提升“五育”并举成效;各地各校围绕乡愁、乡情、知农、爱农主题,创新开展思政教育,强化学生对国家和民族的价值认同;各地各校要在种植行动中做好科学教育的加法,厚植学生科技兴农、科技强国的家国情怀。《实施方案》指出,要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逐步扩大河南食育试点工作范围,在食育实践基础上,推动构建食育校本课程体系,遴选一批省级食育实践示范校;要动员广大学生以丰富多彩的植物为素材开展艺术创作,鼓励各地各校将获奖作品集结成册出版,并利用线上平台进行展示展播推介;要以学生自种植物为主要素材,开展最美教室建设,开展最美教室、最美乡村校园创建评选,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带动学校育人环境进一步优化提升;要鼓励广大学生配合农业农村、乡村振兴、生态环境、水利、科技等部门,积极参与环保活动,携手共建绿色环保、生态友好的美丽家园。一起来看全文↓↓↓河南省教育厅等十部门关于印发《河南省乡村学校“绿色点亮生活,健康护佑生命”主题实践活动实施方案》的通知各省辖市、济源示范区、航空港区、省直管县(市)教育局、科技局、财政局、生态环境局、水利局、农业农村局、卫生健康委、体育局、乡村振兴局、科协,省教育厅直属实验学校:现将《河南省乡村学校“绿色点亮生活,健康护佑生命”主题实践活动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河南省教育厅
2023年9月7日
其他

重大课题10万元,重点课题3万元!河南教育科学规划2024年课题开始申报

河南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开展河南省教育科学规划2024年度重大课题、重点课题申报工作的通知各省辖市、济源示范区、航空港区、省直管县(市)教育局,各高等学校、省属中等职业学校,各委管学校、厅直属单位(实验学校):现将河南省教育科学规划2024年度重大课题、重点课题申报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总体要求(一)河南省教育科学规划2024年度重大课题计划确立16项(招标制),每项资助经费10万元;重点课题计划确立40项,每项资助经费3万元。申报重大课题须从《河南省教育科学规划2024年度重大课题选题》(见附件1)中选择题目,申报重点课题可根据当前河南省教育改革发展的实际及教育科学发展的需要自定题目。课题名称应准确、简明反映研究内容,最多不超过40个汉字(包括标点符号)。(二)2024年度河南省教育科学规划重大课题、重点课题申报和评审工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价值取向和学术导向,坚持以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为主攻方向,坚持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并重,更好地推动河南省教育科研事业健康有序发展。(三)申报者在进行课题论证设计时,要坚持问题导向,突出时代特征,注重把握现状、分析原因、借鉴经验、提出对策;要注重运用科学数据、客观事实研究问题;要保证科学性,注重应用性,突出实践性,彰显创新性。(四)河南省教育科学规划重大课题、重点课题申报工作由河南省教育科学规划与评估院教育发展研究室具体负责组织实施。二、申报条件(一)申报者须符合以下条件: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法律,具有独立开展研究和组织开展研究的能力,能够承担实质性研究工作;重大课题申请人须具有正高级专业技术职称,重点课题申请人须具有副高级(含以上)专业技术职称,申请人须主持并完成省级以上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或哲学社会科学教育学项目。(二)申报者作为课题主持人同年度只能申报1项省教育科学规划重大课题或重点课题,且不能作为课题组成员参与其他重大课题、重点课题的申请;作为课题组成员同年度最多参与2项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申请。(三)有下列情况之一的不能申报本年度重大标课题和重点课题:(1)已主持承担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未结项者;(2)承担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撤项未满三年的;(3)主持人所在单位承担教育科学规划资助课题逾期未结项且未完成资助经费清缴的。(四)课题申请单位须符合以下条件:了解并遵守省教科规划办有关管理规定;有负责教育科研工作的职能部门和完善的科研管理制度;在相关领域具有较雄厚的科研资源、研究基础与必要条件,支持课题组开展研究并承诺信誉保证;无课题研究失信责任现象。三、课题管理(一)重大课题、重点课题经评审批准立项后,均须在1-3年内完成研究任务,期间不得变更课题名称、课题承担单位和课题主持人。因不可抗力致使课题研究无法进行的,省教科规划办将予以撤项,并追回已拨付的课题经费。(二)课题承担单位应将批准立项的教育科学规划重大课题、重点课题列入单位重点科研计划,提供所需条件,给予经费配套支持,加强监督检查并及时解决存在的问题,以保障如期高质量完成研究任务。(三)重大课题、重点课题完成全部研究任务后,课题主持人应及时申请结项,由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管理部门组织专家对课题进行评审鉴定。重大课题结项鉴定需提交的研究成果主要包括:(1)不少于5万字的研究总报告;(2)5000字左右的教育改革和发展政策建议;(3)1部正式出版的专著,或者3篇发表在CN期刊上的学术论文(至少2篇发表在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上)。专著不少于20万字,论文每篇不少于5000字。重点课题结项鉴定需提交的研究成果主要包括:(1)不少于3万字的课题研究报告;(2)5000字左右的教育改革和发展政策建议;(3)2篇发表在CN期刊上的学术论文(至少1篇发表在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上),或者3篇发表在较高层次CN学术期刊上的学术论文(不能发表在同一期刊上)。论文每篇不少于3000字。上述成果作者均须是课题组成员,其中专著须是课题主持人独著或主持人为第一作者,论文至少1篇为课题主持人独著或主持人为第一作者。与研究主题无关的著作、论文等不得列入课题研究成果。(四)重大课题、重点课题所有研究成果,包括阶段性成果、最终成果等发表或出版时,须独家注明“河南省教育科学规划重大课题成果+课题批准号”或“河南省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成果+课题批准号”字样。四、申报办法(一)重大课题、重点课题本年度实行网络申报。“河南省教育科学规划管理平台”(以下简称“平台”)中的“课题申报系统”为本次申报的唯一网络平台,网络申报办法及流程管理以该系统为准。(二)申请人可从河南教育科研网(http://www.hnedur.com)下载《河南省教育科学规划重大课题投标书》(以下简称《投标书》)、《河南省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申请书》(以下简称《申请书》)、《河南省教育科学规划重大课题设计论证活页》《河南省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设计论证活页》(以下简称《论证活页》),先行做好“课题设计论证”相关内容的准备工作。课题申报系统将于2023年9月10日0时至15日24时开放,申请人可通过河南教育科研网注册并登录该系统,逾期系统将自动关闭,不再受理申报。(三)课题申请人需在规定时间内将加盖公章的《投标书》或《申请书》全文扫描在一个文档中,连同《论证活页》,用PDF格式提交至“平台”。(四)课题申报审核管理单位需在2023年9月18日24时之前完成审核工作并提交材料。(1)将加盖公章的《河南省教育科学规划2024年度重大课题投标汇总表》或《河南省教育科学规划2024年度重点课题申请汇总表》扫描件提交至“平台”;(2)将审查合格的《投标书》《申请书》和《论证活页》提交至“平台”。(五)课题申报审核管理单位需在2023年9月22日前纸质版材料一式3份快递至河南省教育科学规划与评估院教育发展研究室(不接受未通过平台申请提交的纸质材料)。通讯地址:郑州市金水区顺河路29号203室,邮编:450003,电子邮箱:hnsjpy@163.com,电话:0371—65900202,联系人:刘丽。附件:1.河南省教育科学规划2024年度重大课题选题2.河南省教育科学规划重大课题投标书3.河南省教育科学规划重大课题设计论证活页4.河南省教育科学规划重大课题投标汇总表5.河南省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申请书6.河南省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设计论证活页7.河南省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申请汇总表2023年8月7日河南省教育科学规划2024年度重大课题选题1.健全党对教育强省建设的全面领导体制机制研究2.基于河南省人口变化趋势的区域教育结构优化与政策调整研究3.创新驱动•科教兴省•人才强省协同推进现代化河南建设的机制与路径
2023年8月10日
其他

河南计划招募300人!服务不少于1学年

近日,教育部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发布通知,要求做好2023年银龄讲学计划有关实施工作。2023年义务教育阶段计划招募6000名讲学教师,其中河南300人。一起来看政策要点。实施范围以县为基本单位,主要面向脱贫地区(原国家确定的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县、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省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深度贫困县),欠发达的民族县、革命老区县、边境县以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以下简称兵团)团场等,重点向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原“三区三州”等深度贫困地区倾斜。受援学校为县镇和农村学校。招募人数2023年义务教育阶段计划招募6000名讲学教师。资格条件申请银龄讲学计划的退休教师以校长、教研员、特级教师、骨干教师为主。年龄一般在65(含)岁以下,政治可靠、师德高尚、爱岗敬业、业务精良;身体健康、甘于奉献、不怕吃苦、作风扎实;教育教学经验丰富。讲学教师原则上应具有中级及以上教师职称,以高级教师为主。原单位返聘退休教师工作不列入银龄讲学计划。岗位职责按照“需求为本、形式灵活”的原则,招募到的讲学校长可以担任受援学校的副校长,指导参与学校的管理工作;讲学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专业特长开展以课堂教学为主的讲学活动,同时也可根据受援学校的教育教学需求进行听课评课、开设公开课、组织研讨课、举办专题讲座等,指导青年教师、协助学校做好教学管理和开展教研活动等丰富多样的讲学活动,发挥示范和辐射作用,带动提升受援学校教育教学和管理水平。鼓励讲学教师与青少年学生开展共同读书等系列共育活动。讲学教师服务时间原则上不少于1学年,鼓励考核合格的连续讲学。各受援县教育局与拟招募讲学教师签订银龄讲学服务协议,协议一年一签,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正式签约前,讲学教师需提供近六个月体检报告。讲学教师服务期间,由受援县对其进行跟踪评估,对不按协议要求履行义务的,或因身体原因不适合继续讲学的,予以解除协议。招募程序招募工作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负责,遵循“公开、公平、自愿、择优”和“定县、定校、定岗”原则,从受援县学校实际需要出发,招募讲学教师,结合讲学教师专业特长,选准学科专业。按下列程序进行:(1)公布需求;(2)自愿报名;(3)资格审核或遴选;(4)公示公布;(5)签订协议;(6)上岗任教。保障措施1.经费保障。讲学教师服务期间人事关系、现享受的退休待遇不变。按月发放工作经费。工作经费主要用于向讲学教师发放工作补助、交通差旅费用及购买意外保险费等补助。讲学教师工作经费由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按照年人均2万元标准共同分担。其中:西部省份由中央财政负担;中部省份由省级财政和中央财政按1:1比例分担;东部省份由省级财政自行负担。中央财政应分担的工作经费采取据实结算的方式。各省份和兵团可根据实际,提高工作经费补助标准,高出部分由省级财政负担。如需安排讲学教师岗前研修,费用由省级财政负担。2.政策保障。受援县要为讲学教师提供周转宿舍,配备必要的生活设施。讲学教师因病因伤发生的医疗费用,按本人医疗关系和有关规定办理。对于讲学期间表现优秀的,在评优表彰等方面优先考虑,可按照有关规定给予表彰、奖励。对于讲学期间考核不称职或存在问题的,按照有关规定处理。统筹
2023年8月9日
其他

291名!河南多所学校面向社会公开招聘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中学2023年公开招聘工作人员实施方案按照河南招才引智创新发展大会精神,根据《河南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规程》(豫人社〔2015〕55号)规定,我校拟面向社会招聘教师31名,招聘教师纳入郑州大学第一附属中学编制管理。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本公开招聘方案。一、公开招聘工作组织领导成立郑州大学校领导、郑州大学人事处、第一附属中学和纪检部门负责同志组成的招聘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招聘的组织、实施工作。二、招聘岗位、专业及人数详见附件《郑州大学第一附属中学2023年公开招聘教师一览表》。三、招聘条件(一)具备的基本条件1.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2.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拥护党的方针政策;3.遵守法律法规,身体健康,品行端正,热爱拟聘岗位工作;4.年龄在30周岁以下(1993年1月1日及以后出生)。5.具有普通高等教育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且具有同专业硕士及以上学位,所学专业与招聘专业一致;暂未考取教师资格的高校毕业生如通过招聘,须于一年内考取教师资格且所学专业与报考岗位相近,否则予以解聘。(二)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接受报名应聘1.刑事处罚期限未满或者涉嫌违法犯罪正在接受调查的人员;2.尚未解除党纪、政纪处分或正在接受纪律审查的人员;3.曾在公务员招录、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考试中被认定有舞弊等严重违反招聘纪律行为人员;4.国家和省另有规定不得应聘到事业单位的人员。四、招聘工作程序(一)公布招聘信息本次招聘方案已经在河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审核备案,同时发布在河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网址为http://www.ha.hrss.gov.cn)、郑州大学(网址为http://www5.zzu.edu.cn/)和郑州市人事考试中心(网址为:http://www.zzrsks.com.cn)等网站,发布时间为2023年7月27日起至
2023年7月28日
其他

万顷棉田、铁路车间、雪域高原……河南毕业生在基层沃土释放青春能量

基层是高校毕业生成长成才的大舞台。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引导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工作,教育部等有关部门推出一系列政策措施,越来越多高校毕业生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奔赴基层干事创业,涌现出一大批先进典型。今年,教育部颁发首届“基层就业卓越奖”,我省3名教师,21名高校毕业生入选。近日省教育厅微信持续推出“基层就业卓越奖——河南师生事迹展”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6位教育部首届“基层就业卓越奖”获奖毕业生他们是洛阳理工学院 梁定义新乡医学院 杜思远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 葛俊涛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 张卫东信阳农林学院 王金合郑州电力高等专科学校 董宏飞跟随小编一起“走近卓越”吧!01立志做采棉机国产化的垦荒人洛阳理工学院
2023年7月27日
其他

从振兴乡村到远赴边疆,河南毕业生用青春书写最美注脚……

基层是高校毕业生成长成才的大舞台。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引导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工作,教育部等有关部门推出一系列政策措施,越来越多高校毕业生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奔赴基层干事创业,涌现出一大批先进典型。今年,教育部颁发首届“基层就业卓越奖”,我省3名教师,21名高校毕业生入选。近日省教育厅微信持续推出“基层就业卓越奖——河南师生事迹展”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5位教育部首届“基层就业卓越奖”获奖毕业生他们是河南科技大学
2023年7月23日
其他

从新疆边陲到西藏高原,总能见到河南优秀毕业生的身影……

基层是高校毕业生成长成才的大舞台。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引导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工作,教育部等有关部门推出一系列政策措施,越来越多高校毕业生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奔赴基层干事创业,涌现出一大批先进典型。今年,教育部颁发首届“基层就业卓越奖”,我省3名教师,21名高校毕业生入选。近日省教育厅微信持续推出“基层就业卓越奖——河南师生事迹展”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4位教育部首届“基层就业卓越奖”获奖毕业生他们是新乡学院
2023年7月18日
其他

为了能让更多学生找到工作,这些河南老师有“操不完的心”……

基层是高校毕业生成长成才的大舞台。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引导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工作,教育部等有关部门推出一系列政策措施,越来越多高校毕业生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奔赴基层干事创业,涌现出一大批先进典型。今年,教育部颁发首届“基层就业卓越奖”,我省3名教师,21名高校毕业生入选。2022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卓越奖”获奖教师名单(河南)2022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卓越奖”获奖学生名单(河南)即日起省教育厅微信将持续推出“基层就业卓越奖——河南师生事迹展”今天我们首先来认识3位奋战在就业工作一线的高校教师跟随小编一起
2023年7月14日
其他

一图看懂2023年普通高招各批次录取时间!这些高招概念解析请关注→

“聊”解清楚这些高招概念解析请关注01高校招生章程高校招生章程是高等学校依据我国相关教育法规和教育部要求制订的,是高校开展招生工作的重要依据。教育部明确规定,招生章程是高校向社会公布有关招生信息的必要形式,其内容必须合法、真实、准确、表述规范。高校的招生章程经主管部门依据国家有关法律和招生政策规定进行审核备案后方能向社会公布,不得擅自更改。学校法定代表人应对学校招生章程及有关宣传材料的真实性负责。高校依据招生章程开展招生工作。02平行志愿平行志愿,是考生所报志愿中若干所院校系平行关系,即考生在填报高考志愿时,可在规定的批次同时填报若干个平行院校志愿。录取时,按照“分数优先、遵循志愿、一轮投档”的原则,对同一科类分数线上的考生按总分从高到低排序进行一次性投档。每个考生投档时,根据考生所填报的院校自然顺序依次检索,投档到排序在前且有计划余额的院校。03征集志愿在高招录取期间,各批次考生志愿按程序运转后,高校招生计划余额将向社会公布,公开征集志愿,此时未被投档且符合成绩等条件要求的考生可以选择填报征集志愿。征集志愿投档时,以当次征集的志愿为投档依据,即使原来报有这些学校志愿,也应重新填报。04录取信息查询高招录取期间,考生可通过河南省教育考试院网站、河南招生考试信息网、河南省普通高校招生考生服务平台等查询本人录取信息;河南省教育考试院微信公众号向关注并绑定考生信息的考生一对一推送录取结果;省教育考试院将通过普通高招考生服务平台只读邮件向考生发送录取信息;考生还可以通过“豫事办”小程序,进入“录取结果查询”服务事项,查询自己的录取结果;各县(市、区)招生考试机构综合服务大厅、招生院校网站亦可查询录取结果。05录取通知书高校一般会在录取结束后一周左右向录取新生寄发录取通知书。若考生在省级招生考试机构或高校官方网站上查询到了录取结果,一直没有收到录取通知书,可及时联系录取高校公布的招生咨询电话查询本人录取通知书邮寄情况。统筹
2023年7月10日
其他

3200人!河南省2023年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 计划招募公告发布

河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声明:“河南省教育厅”微信公众号刊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或依法处理。)关注↓↓↓
2023年7月7日
其他

速看!河南省近三年高职高专批平行投档分数线

为给考生和家长提供全面系统、贴心细心的高招服务充分满足考生咨询和高校在豫招生需求近期河南省教育厅微信陆续公布历年各批次高校的最低投档线等数据供大家填报志愿参考请广大考生和家长持续关注小编为大家整理了河南省近三年高职高专批平行投档分数线这些都是高考志愿填报非常重要的参考依据建议转发收藏!各类招生历年分数线汇总录取分数线及分数段河南近三年普通高招录取分数线及分数段统计表本科一批河南近三年本科一批平行投档分数线河南省近三年本科一批录取情况统计表来了河南省近三年本科一批分专业录取情况统计表来了本科二批快看!河南省近三年本科二批平行投档分数线报志愿必看!河南省近三年本科二批录取情况统计表来了河南省近三年高职高专批平行投档分数线理科文科统筹
2023年7月3日
其他

河南省近三年本科一批分专业录取情况统计表来了

为给考生和家长提供全面系统、贴心细心的高招服务充分满足考生咨询和高校在豫招生需求近期河南省教育厅微信陆续公布历年各批次高校的最低投档线等数据供大家填报志愿参考请广大考生和家长持续关注小编为大家整理了河南省近三年本科一批分专业录取情况这些都是高考志愿填报非常重要的参考依据建议转发收藏!各类招生历年分数线汇总录取分数线及分数段河南近三年普通高招录取分数线及分数段统计表来了本科一批河南近三年本科一批平行投档分数线来了!河南省近三年本科一批录取情况统计表来了!本科二批快看!河南省近三年本科二批平行投档分数线来了!报志愿必看!河南省近三年本科二批录取情况统计表来了!河南省近三年本科一批分专业录取情况理科扫描二维码查看全文文科扫描二维码查看全文这些数据对考生来说非常重要请转发分享给你身边的高考生们接下来小编将会继续更新各批次投档分数线及录取情况请持续关注!统筹
2023年6月30日
其他

今年河南招聘特岗教师1.22万名!7月1日网上报名!招聘对象、条件、岗位设置全在这→

河南省教育厅等四部门关于印发河南省2023年特岗教师招聘办法和岗位设置的通知各省辖市、省直管县(市)教育局、财政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党委编办,各有关高等学校: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持续强化新时代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河南省2023年继续推进实施“特岗计划”,计划招聘1.22万名特岗教师到农村学校任教。根据教育部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23年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实施工作的通知》(教师厅〔2023〕1号)精神,省教育厅等四部门共同制定了《河南省2023年特岗教师招聘办法》和《河南省2023年特岗教师招聘岗位设置》,现予公布,请遵照执行。各地各校要站在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高度,扎实推进“特岗计划”实施工作,严格规范招聘程序,严肃公开招聘纪律,严把教师招聘质量关,确保按期完成2023年度特岗教师招聘任务。附件:1.河南省2023年特岗教师招聘办法2.河南省2023年特岗教师招聘岗位设置河
2023年6月29日
其他

报志愿必看!河南省近三年本科二批录取情况统计表来了!

为给考生和家长提供全面系统、贴心细心的高招服务充分满足考生咨询和高校在豫招生需求近期河南省教育厅微信将陆续公布历年各批次高校的最低投档线等数据供大家填报志愿参考请广大考生和家长持续关注小编为大家整理了河南省近三年本科二批录取情况这些都是高考志愿填报非常重要的参考依据建议转发收藏!各类招生历年分数线汇总录取分数线及分数段河南近三年普通高招录取分数线及分数段统计表来了本科一批河南近三年本科一批平行投档分数线来了!河南省近三年本科一批录取情况统计表来了!本科二批快看!河南省近三年本科二批平行投档分数线来了!河南省近三年本科二批录取情况理科文科这些数据对考生来说非常重要请转发分享给你身边的高考生们接下来小编将会继续更新各批次投档分数线及录取情况请持续关注!统筹
2023年6月29日
其他

河南省近三年本科一批录取情况统计表来了!

为给考生和家长提供全面系统、贴心细心的高招服务充分满足考生咨询和高校在豫招生需求近期河南省教育厅微信将陆续公布历年各批次高校的最低投档线等数据供大家填报志愿参考请广大考生和家长持续关注小编为大家整理了河南省近三年本科一批录取情况这些都是高考志愿填报非常重要的参考依据建议转发收藏!各类招生历年分数线汇总录取分数线及分数段河南近三年普通高招录取分数线及分数段统计表来了本科一批河南近三年本科一批平行投档分数线来了!本科二批快看!河南省近三年本科二批平行投档分数线来了!河南省近三年本科一批录取情况理科文科这些数据对考生来说非常重要请转发分享给你身边的高考生们接下来小编将会继续更新各批次投档分数线及录取情况请持续关注!统筹
2023年6月28日
其他

快看!河南省近三年本科二批平行投档分数线来了!

为给考生和家长提供全面系统、贴心细心的高招服务充分满足考生咨询和高校在豫招生需求近期河南省教育厅微信陆续公布历年各批次高校的最低投档线等数据供大家填报志愿参考请广大考生和家长持续关注小编为大家整理了河南省近三年本科二批平行投档分数线这些都是高考志愿填报非常重要的参考依据建议转发收藏!各类招生历年分数线汇总录取分数线及分数段河南近三年普通高招录取分数线及分数段统计表本科一批河南近三年本科一批平行投档分数线河南省近三年本科二批平行投档分数线理科文科这些数据对考生来说非常重要请转发分享给你身边的高考生们接下来小编将会继续更新各批次投档分数线及录取情况请持续关注!统筹
2023年6月27日
其他

河南近三年本科一批平行投档分数线来了!

为给考生和家长提供全面系统、贴心细心的高招服务充分满足考生咨询和高校在豫招生需求近期河南省教育厅微信陆续公布历年各批次高校的最低投档线等数据供大家填报志愿参考请广大考生和家长持续关注小编为大家整理了河南省近三年本科一批平行投档最低分这些都是高考志愿填报非常重要的参考依据建议转发收藏!平行志愿投档规则
2023年6月26日
其他

河南近三年普通高招录取分数线及分数段统计表来了

为给考生和家长提供全面系统、贴心细心的高招服务充分满足考生咨询和高校在豫招生需求近期河南省教育厅微信将陆续公布历年各批次高校的最低投档线等数据供大家填报志愿参考请广大考生和家长持续关注今天小编为大家整理了河南近三年普通高招录取分数线及分数段统计表(含理、文科)分数段是高考志愿填报非常重要的参考依据建议转发收藏!分数段即该年所有参加高考的学生成绩分数段及排名位次的汇总,表中会列出该年高考每个分数同分段的人数。考生在查询自己高考成绩时,除了分数,也会查询到自己的成绩在全省考生中的排名情况,对于考生填报志愿有极大的参考价值。近三年的录取分数线及分数段是考生志愿填报时非常重要的参考资料,各院校的录取分数每年都会有波动,但是录取分数的位次却相对会在一个比较稳定的范围内。考生可以查询各院校往年的录取分数及该分数往年排名位次情况,根据自己的位次来选择合理的院校。2020—2022河南高招录取分数线及分数段理科文科这些数据对考生来说非常重要请转发分享给你身边的高考生们接下来小编将会继续更新各批次投档分数线及录取情况请持续关注!统筹
2023年6月23日
其他

现场高清大图来了!河南省大学生国家安全知识竞赛总决赛结果出炉

挺膺担当时代新人共筑国家安全防线出题细致严谨、审题运筹帷幄答题一气呵成、抢题争分夺秒……昨天刚结束的2023年全省大学生国家安全知识竞赛暨学生素养展示活动现场决赛点赞量66.6万22.8万师生“云端”齐聚共同观看这场激动人心的决赛现场比赛过程激烈现场气氛热烈节目亮点纷呈让人意犹未尽一起回顾这场精彩的决赛现场6月9日,由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主办,河南省大学生国家安全知识竞赛组委会、河南中医药大学承办的2023年全省大学生国家安全知识竞赛暨学生素养展示活动现场决赛在河南中医药大学拉开帷幕。决赛现场省教育厅二级巡视员、副总督学黄才华出席决赛现场并讲话。河南中医药大学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张小平出席决赛现场并致辞。省教育厅思政处、省委政法委政治安全处、郑州市公安局等主办、承办单位相关负责同志参加活动。决赛现场550余名师生共同观看。省教育厅二级巡视员、副总督学黄才华出席决赛现场并讲话黄才华首先向一路披荆斩棘、冲刺到决赛现场的代表队表示热烈祝贺。他指出,中央和省委高度重视国家安全教育工作。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国家安全工作,将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纳入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并写入党章。省委对国家安全工作一直高度重视,充分发挥牵头抓总、协调联动作用,建立健全国家安全教育体制机制,加强国家安全队伍培训,构建了全方位国家安全教育体系,国家安全能力建设显著提升,为中原更加出彩提供了坚强安全保障。黄才华从国家安全教育体系建设方面、国家安全教育资源建设方面、国家安全教育教学活动三个方面介绍了我省国家安全教育工作取得的系列成果。他希望大家以竞赛为抓手,将此活动作为以赛促学、以赛促教的成长平台,在比赛、观赛的过程中相互借鉴、共同进步;希望各代表队全力以赴,保持昂扬的精神状态,展示出青春风采;希望各高校以此次活动为契机,深入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将国家安全教育作为立德树人的重要内容,多措并举推进国家安全教育,不断增强师生国家安全意识和素养,为筑牢全省教育系统国家安全防线不断发挥高校优势、提供高校智慧、贡献高校力量。河南中医药大学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张小平出席决赛现场并致辞
2023年6月10日
其他

“文化和旅游研究基地”最新名单公布,我省一所高校入选

5月29日,记者获悉,为进一步加强文化和旅游领域新型智库建设,推动文化和旅游高质量发展,经研究,文化和旅游部决定在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等40个单位设立“文化和旅游研究基地(2023—2025年)”。我省洛阳师范学院位列其中,河南省公共文化研究中心作为其承办单位(机构),由河南省公共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时明德担任首席专家。据了解,洛阳师范学院依托
2023年5月31日
其他

河南一学校40位老师同写粉笔字!谁更胜一筹?

你见过高手“对决”吗?你见过大神“PK”吗?4月25日一场大赛在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拉开帷幕谁人沙场笑战笔下生风谁人拔得头筹榜上有名让我们前往观战!此次比赛为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2023年“庆五一
2023年4月27日
其他

厉害了!勇救哈尔滨坠江老人的三名河南大学生,全部考研“上岸”!

4月6日河南省教育厅以《人民日报全国寻找的这3名少年,是咱河南大学生!》为题报道了信阳农林学院3名大四学生在哈尔滨市松花江畔勇救落水老人的事迹时间回到4月4日上午到哈尔滨参加完考研复试后信阳农林学院的大四学生姚烨城、黄守孝、胡豪杰看见一男子在冰水中挣扎、呼救三人立马找来木棍站在冰面上接力将落水男子救上了岸4月6日阿里巴巴天天正能量联合大象新闻为姚烨城、胡豪杰、黄守孝颁发万元正能量特别奖4月17日记者获悉3名救人学子均已考研“上岸”其中姚烨城和胡豪杰均被东北农业大学录取黄守孝被福建农林大学录取统筹
2023年4月18日
其他

成长路上,法治同行!河南省教育系统第二届法治教育宣传周活动启动!

4月17日,河南省教育系统第二届法治教育宣传周活动启动仪式在河南省第二实验中学举行。省委教育工委副书记、省教育厅党组书记、厅长毛杰,省司法厅副厅长鲁建学出席仪式并讲话。省教育厅二级巡视员董玉民、杨光出席启动仪式。省教育厅、省司法厅有关处室负责同志参加启动仪式。河南省教育系统第二届法治教育宣传周活动由省教育厅、省司法厅主办,河南省第二实验中学、河南教育新闻中心承办。据了解,省教育厅、省司法厅2022年研究决定将每年4月的第三周定为“全省教育系统法治教育宣传周”。今年的活动主题为“成长路上,法治同行”,活动旨在落实教育系统“八五”普法规划,进一步推进依法治教、依法治校、依法办学,教育引导师生人人知法、人人守法,切实提升师生法治意识和法治素养。启动仪式在庄严的国歌声中拉开序幕。来自河南省第二实验中学小学部的学生们以快板书、诗朗诵的形式展现了学校丰富多彩的法治教育活动;来自华北水利水电大学的大学生们动情朗诵《在全面依法治国中书写青春答卷》,字字铿锵地展现了高校校园普法工作的深入有序开展。省委教育工委副书记、省教育厅党组书记、厅长毛杰出席仪式并讲话毛杰在讲话中指出,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司法厅等兄弟单位的大力支持下,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习近平法治思想,扎实开展教育系统法治宣传教育,深入推进依法治教、依法治校和依法办学,取得了显著成效,为推动全省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教育法治环境和氛围。省教育厅党组高度重视教育普法工作,统筹谋划推进全省教育系统法治建设,把学习宣传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教育系统普法的首要政治任务。制定印发了全省教育系统“八五”普法规划,规划明确了“八五”普法工作的十项重点举措,引导广大干部师生养成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的思维习惯和行为方式。毛杰强调,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青少年处于成长成才关键时期,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这一时期,青少年心智逐渐健全,思维进入最活跃阶段,但是知识体系搭建尚未完成,价值观塑造尚未成型,情感心理尚未成熟,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要教育引导广大青少年学生铸就理想信念、掌握丰富知识、锤炼高尚品格、播撒法治种子,为学生一生成长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和法治意识。省教育厅、省司法厅联合启动以“成长路上,法治同行”为主题的全省教育系统第二届法治教育宣传周活动,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加强教育法治建设的重要举措,是深化法治校园建设、提升师生法治素养的重要手段,也是教育领域推进法治社会、法治政府和法治河南建设的重要内容。希望全省教育系统要充分利用活动周契机,突出学习宣传习近平法治思想,深入开展以宪法为核心的法律体系宣传教育,提升校园普法针对性和实效性,一体推进教育法治建设,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关于校园法治宣传教育的安排部署,进一步提升教育系统普法工作的质量和水平,教育引导师生人人知法、人人守法,切实提升师生法治意识和法治素养,营造依法治校、依法办学的良好氛围。省司法厅副厅长鲁建学出席仪式并讲话鲁建学在讲话中指出,希望各地各学校充分利用宣传周活动这一契机,进一步提升教育系统法治宣传教育的质量和水平,增强普法针对性和实效性,要强化法律法规宣传,开展专题普法宣传活动。围绕国家安全、消防安全、道路交通安全、心理健康、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防范校园欺凌、防范校园电信诈骗、网络安全等开展专题宣传教育;要开展以章程为核心的校内规章制度教育。重点开展师德师风、教育教学、人事制度、学生管理、招生考试、财务制度等方面的规章制度宣传,营造依法治校、依法办学的良好氛围。要创新方式方法,增强法治宣传教育实效,通过党团日活动、学生社团活动、社会实践等,组织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法治教育活动,通过组织法律文化节、观看法治影片、法治教育征文、法律知识竞赛、模拟法庭、法治班会等多种形式,提升法治宣传教育实效性。河南省第二实验中学党委书记、校长罗敏代表全省中小学发言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党委副书记王全良代表全省高校发言启动仪式上,河南省第二实验中学党委书记、校长罗敏代表全省中小学发言,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党委副书记王全良代表全省高校发言。来自河南大学、河南农业大学、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河南中医药大学、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河南警察学院、郑州工商学院、河南职业技术学院、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河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河南经贸职业学院、河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河南省第二实验中学的法治教育宣传工作分管负责同志、师生代表参加启动仪式。统筹
2023年4月17日
其他

656名!本科可报!河南多家事业单位发布招聘公告!

2023年濮阳市市直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公告根据《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河南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规程》(豫人社〔2015〕55号)和省委组织部、省人社厅《关于统筹组织2023年全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笔试联考的通知》(豫人社函〔2023〕31号)等规定,结合工作需要,现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市直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公告如下:一、招聘原则及招聘方式
2023年4月14日
其他

人民日报全国寻找的这3名少年,是咱河南大学生!

4月4日哈尔滨市的防洪纪念塔江边发生了惊魂一幕一名老人不慎落水危急时刻有几名少年冲了上去视频中一位身穿蓝色衣服橘红色靴子的老人手扶一块冰排距离岸边约4米远距离动弹不得一名身穿黑色上衣拿着长木棍的少年递给老人木棍的一头试图对他进行营救黑衣少年完全站到冰面上抓到老人的手之后放下了手中的木棍后面的白衣少年赶紧上前拽住了黑衣少年的衣服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老人被成功救上岸目击这一幕的群众说孩子们反应挺快有个孩子就站在冰上给老人拽回来了这冰都开化了一般人不敢站现场群众曾让几名少年留下姓名但少年们没有留就走了少年们救人的视频被发到网上后不少网友为他们点赞还有网友留言表示应该找到救人的几位少年“好人好事一定要让他们曝光”为此人民日报也发文《全城寻找!这几位少年,你们在哪?》寻找三位热心少年↓↓4月6日经了解3名救人的学生均是信阳农林学院2019级的学生他们分别是姚烨城、胡豪杰、黄守孝当时他们三人刚刚参加完东北农业大学研究生复试(从左至右依次是黄守孝、胡豪杰、姚烨城)当日中午12点一抖音网友“刘心胜”发布视频介绍:“上午11点20分左右,哈尔滨松花江边防洪纪念塔下面,一打鱼老者不慎落水,几个学生勇敢冲上冰面将落水者救上了岸,为这些学生点赞!”黄守孝告诉记者当时他们三个人刚刚参加考研复试结束后就决定到松花江边转转“我们几个正在江边走着,看见一个穿着防水服的男子在水里,刚开始没在意,以为是做了防护,后来发现他在呼救,我们三个人就想办法把他救上来了。落水者50岁左右。”抖音网友“刘心胜”发布的视频显示站在最前面穿着黑色羽绒服的男子递着棍子给落水男子白色外套的男子在后面也帮忙抓住棍子往上拽后面还有一位黑色衣服的男子帮忙扯住他们俩的衣服最终将落水男子救上了岸黄守孝说:事发紧急胡豪杰最先在旁边的船上找了一根木棍视频里站在最前面是姚烨城穿白色外套的是胡豪杰自己在后面拽他们俩人的衣服据了解姚烨城是南阳淅川县人胡豪杰家在周口鹿邑县黄守孝是信阳潢川县人信阳农林学院的老师们了解此事后也很为三位学生骄傲信阳农林学院辅导员何书海教授:黄守孝同学是一名品学兼优的学生,长期担任班级的学习委员,他敢做事、能做事、人缘好,在同学中具有很好的口碑。他很勤奋、能吃苦,比如在潢川县畜产品有限公司实习期间,因其吃苦耐劳和热心助人的优秀品质,得到公司总经理的高度评价;在学校,他常利用课余时间参与老师的科研项目,动手能力很强,还曾代表学院参加第七届“雄鹰杯”小动物医师技能大赛(国家级),荣获团体二等奖。信阳农林学院辅导员焦凤超副教授:胡豪杰同学是一名品学兼优的学生,作为学院篮球队队员,有极强的集体荣誉感,平时积极参与学院组织的各项育人实践活动、志愿者活动和动物保护社会公益活动,广受老师和同学好评。姚烨城在校期间学习刻苦勤奋,成绩优异,家庭贫困生活简朴、独立自强、乐于助人,平时积极参与志愿者活动和公益活动,尤其是疫情期间积极参与疫情防控志愿者活动,并被评为2022年疫情防控优秀志愿者。信阳农林学院动物科技学院团总支书记张喜文:姚烨城、胡豪杰、黄守孝三位同学自入校以来,积极参加团学活动,时刻保持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集体荣誉感。在专业课学习上,他们动手能力很强,积极参加各项实践拓展训练,是刻苦学习、锐意创新的模范。黄守孝同学还曾代表学院参加第七届“雄鹰杯”小动物医师技能大赛(国家级),荣获团体二等奖。他们在担当中历练,在尽责中成长,是学校红专新人工程培养下的优秀模范学子。信阳农林学院动物科技学院党总支副书记张广强:多年来,学院一直在探索实践“又红又专”人才培养模式,走出一条特色的“红专”青年培养路径,搭建了“红专新人工程”六位一体育人平台,实现了学院主导、企业统筹、家庭关注、社区锻炼、学生深度参与的完整育人链条。同时,学院也制定了完善的“五育并举”育人考核评价机制,实施了实践育人十大考核体系。这几名学生是在学校学院良好的育人环境下成长起来的优秀学生代表。热心少年谢谢你们勇敢出手为你们点赞统筹
2023年4月6日
其他

从中专生到博士后!河南一高校女教师的励志故事“热血又泪目”

“当求学之路一次又一次遇到挫折时,我从未放弃自己的梦想……”今年3月,在河南职业技术学院开学典礼上,教师魏晓娟分享了自己的求学之路,励志又震撼。她从7岁开始,求学26载,从一名中专生逆袭为博士后,从深山里干农活的小姑娘,成长为河南职业技术学院人工智能教研室的教师。“我从小就有一个上学梦,爷爷告诉我,那是离开大山最好的办法。”近日,记者走近魏晓娟,听她分享读书背后的故事,讲述那个吃尽生活苦头、不服输、倔强又勇敢的自己。励志演讲
2023年3月30日
其他

河南省2023年上半年自学考试3月3日开始报名!

(六)根据河南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专业调整的通知,从2022年下半年起被合并专业将不再接受新考生报考,老考生的实践性环节课程和毕业论文由新的主考院校负责,笔试课程报考时仍按照原专业代码报名、考试。
2023年2月25日
其他

借胡鑫宇事件造谣、炒作,1894个账号被处置!

据网信中国微信公众号消息,近期,“江西学生胡某宇事件”持续引发网民关注,网上相关谣言不断发酵,严重误导公众判断,造成恶劣社会影响。对此,网信部门督促网站平台认真履行信息内容管理主体责任,严厉打击网上借机造谣传谣以及恶意营销炒作行为。抖音、腾讯、微博、快手、百度、哔哩哔哩、小红书等重点网站平台深入开展排查整治,累计处置违法违规账号1894个,坚决遏制无底线造谣炒作的势头,切实维护良好网络生态。现将部分典型案例通报如下:1.编造离奇失踪原因。事件发生以来,一些网络账号无端猜测胡某宇失踪原因,肆意编造网络谣言,引发群众恐慌,挑唆对立情绪。有些故意捏造胡某宇为特殊血型,如百度账号“daring18425”称“学校方面购入了大量的手术器材,小胡同学因为拥有熊猫血被拿去做研究了”。有些通过细节描述编造胡某宇被害的谣言信息,具有很强的迷惑性和煽动性,如微博账号“7812608894”发布“肯定是胡某宇被人骗到山上,然后杀人犯趁其不注意从背后用绳索套住脖子活活勒死,再挂在树上伪装成自杀”的帖文。有些恶意猜测胡某宇器官被移植买卖,如抖音账号“hjd1475”发布“医生发声暗示胡某宇被转移做器官移植”的音频。此外,快手“中国高级鉴定师。”、微信“小黄聊娱乐”、微博“开心芒果肉”等账号还炮制了所谓“该学校已有多名学生失踪”“胡某宇已被化学老师用药水化掉”的谣言信息,造成恶劣社会影响。2.杜撰事件调查进展情况。在公安机关搜寻过程中,一些网络账号利用公众对事件进展高度关注的心理,通过捏造所谓“胡某宇事件最新消息”,吸引眼球、带偏节奏,误导认知判断。其中比较典型的是,微信公众号“百草遇春风”发布“胡某宇最新消息,汽车被埋,后山发现实验室地下通道”。抖音账号“李作鹏自媒体”发布“国内顶级神探李昌钰已介入胡某宇案件”的视频。快手账号“东北黑豹正能量”发布所谓“胡某宇找到了,器官不全,哪里去了”的视频。微信“TT聊聊八卦”、快手“老梁精彩影视”、微博“上院散人”等账号还编造了“学校化粪池发现碎骨”“学校二楼发现白布裹尸”“学校的后山坡树林中搜寻到血衣”的言论。这些网上谣言信息毫无事实根据,意图扰乱人心,不仅不利于事件调查,还造成极大干扰,性质十分恶劣。3.假冒事件相关人员身份。一些网络账号通过多种方式冒充事件相关人员,借机大肆传播虚假信息。其中,百度账号“ilusions”在网上求救,声称自己为胡某宇本人,目前已被绑架和囚禁。抖音“ssyg800”“96222866030”等账号将自己的个性签名改为“胡某宇姐”“胡某宇表姐夫”,冒充当事人亲属身份。快手“胡某宇的舅舅”“胡某宇哥哥”“胡某宇爸爸”等账号通过新设用户头像、更改用户昵称等方式,多次发布虚假视频。还有个别账号冒充学校化学老师,发布威胁家属私了的视频。4.无底线蹭炒事件热点。部分网络账号故意搭蹭事件热点,恶意营销炒作,误导网民。比较突出的是,快手“泪水逆流”“大陆人998”等账号将“胡某宇事件”与其他事件无端关联、大肆炒作,渲染负面情绪。抖音账号“宇哥看世界”、小红书账号“63E20”批量剪辑发布当事人及其家属过往图片、音视频信息,炒作所谓亲友爆料线索。抖音账号“一谷老师”通过迷信方式臆测胡某宇人身安全状况,借机谋取不当利益。中央网信办有关负责人表示,胡某宇事件发生后,广大网民十分关注事件进展和调查情况,与此同时,一些不法分子在网上无底线编造谣言,干扰舆论走向,不但挑战了社会基本道德底线,也违反了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对于此类信息和账号,网信部门绝不姑息纵容,将持续予以打击。同时,也呼吁广大网民提升辨别能力,不信谣、不传谣,积极参与监督举报,主动提供相关线索,共同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新闻多看点2022年10月14日,江西省上饶市铅山县致远中学高一学生胡鑫宇失踪。2023年1月28日,胡鑫宇尸体被发现。2023年2月2日,江西省、市、县联合工作专班在上饶市铅山县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胡鑫宇事件调查情况。江西省公安厅党委委员、副厅长,省公安厅指导组组长胡满松表示,在胡鑫宇失踪事件发生后,少数人为博眼球、蹭热度,引流牟利,恶意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拼接炮制虚假视频,造成恶劣影响,扰乱社会秩序。例如,传播较广的胡某宇系“熊猫血”问题,经检验,胡鑫宇是O型血,不是网传的RH阴性血;关于胡鑫宇尸体“双脚平行地面”问题,经现场勘查,胡鑫宇双脚自然下垂;关于“发现地不是第一现场,尸体是后挂到树林中”问题,经调查访问、现场勘查、尸体检验、物证检验鉴定等工作,认定胡鑫宇系自缢死亡,尸体发现地系原始第一现场。胡满松指出,公安机关已梳理掌握网上杜撰虚假事实、制作虚假场景、炮制虚假录音、拼接监控视频、假冒事件当事人等五大类共计120余种虚假信息。虚假信息的传播不仅给当事人家属带来巨大伤害,干扰公安机关正常调查和搜寻工作,同时误导公众认知,向公众传递不良价值观,挑唆对立、引发恐慌,严重扰乱社会秩序。公安机关已对少数故意编造、传播谣言的人员依法进行了打击处理。如陈某贵为博眼球、引流量,假冒“光头”老师,拍摄威胁家属私了的视频上传网络,影响极其恶劣,目前检察机关已依法对其决定逮捕。又如,栗某珺、栗某臣父子为吸粉引流,发布视频杜撰因其为胡某宇事件发声,家人遭威胁、亲属失踪的虚假信息,目前公安机关已依法对两人作出行政处罚。再如,陈某红为其营销账号吸引流量,转发“后山发现带血被子”“胡某宇被老师杀死”等谣言信息,目前公安机关已依法对其作出行政处罚。统筹
2023年2月12日
其他

7场双选会等你来!河南启动2023年“春招季”系列招聘活动

河南大中专学生就业创业。(声明:“河南省教育厅”微信公众号刊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或依法处理。)关注↓↓↓
2023年2月2日
其他

2023年升学、就业、考证月历

2023年1月求职利用回家过年,了解家乡就业环境,寻找回乡就业机会。留学主动与学校进行联系,跟踪录取情况,并适时补申。公务员2023年国家公务员公共科目及专业科目笔试1月初进行,考前需及时打印准考证。公费师范生相关岗位需求一般于1月份陆续发布。入伍入伍报名开始,可登录“全国征兵网”进行兵役登记以及应征报名。职业资格考试2022年下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面试)2023年2月考研初试成绩陆续公布,及时查询进行复试准备。若考研失利,可抓紧准备春招。公务员国家公务员考试录用开始,面试一般在2月底前进行;部分省市招考公告陆续发布。小贴士:省市公务员招录考试笔面试时间,建议密切关注最新公告,安排求职计划。入伍全国征兵上半年应征报名(男兵、女兵)一般于2月截止。2023年3月考研自主划线和国家线相继发布,符合条件未进入复试可考虑调剂。求职春招进入笔试面试高峰期,多渠道获取网申、招聘会和招聘信息。留学查询申请状态,根据情况确定要去的学校。公务员2023国考笔试成绩将于2023年3月上中旬公布。三支一扶各地一般在每年3月份起发布招募公告,公布具体要求,可关注相关省市招募及报考公告。职业资格考试2023年上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笔试)文物保护工程从业资格咨询工程师(投资)卫生(初级、中级)护士执业资格2023年4月考研考研复试一般在4月中下旬结束。小贴士:如有意愿申请考研调剂,建议密切关注各单位公布的调剂信息,第一时间联系。求职关注企业招聘信息、招聘会,积极投递简历参与面试,抓住招聘季尾巴。大学生村官
2023年1月7日
其他

致全省高校返乡大学生的一封信

黄发强、贾元格贡献青春力量↓↓↓
2022年12月30日
其他

收藏!@河南大学生:这份指南请收好!事关你的就业创业……

为方便大学生深入了解国家和我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政策,充分做好就业准备,省教育厅创新改版编撰了《河南省大学生就业创业服务指南》。指南融合新媒体技术,增加了当代大学生更喜闻乐见的视频动画(河南省大学生就业e指导系列短视频),积极促进大学生知晓政策、了解政策、用好政策,扩大就业信息获取渠道,提供专业化指导服务,引导毕业生认清就业形势,转变就业观念、合理规划职业路径,明确就业目标,尽快尽早就业创业。
2022年12月13日
其他

最新回应!对随意封校停课等,加大通报、公开曝光力度!对核酸造假严肃处理!

11月29日下午,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邀请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疾控局相关司局负责同志和中国疾控中心专家出席,介绍落细落实防控措施,有效抓好疫情处置有关情况,并回答媒体提问。据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宣传司副司长米锋介绍,当前,各地正在抓实抓细做好疫情防控。要根据检测、流调结果做好风险研判,精准判定风险区域。封控管理要快封快解、应解尽解,减少因疫情给群众带来的不便。要科学分类收治阳性感染者,妥善做好儿童、老年人和有基础性疾病患者的收治、照护,促进患者早日康复。要持续整治层层加码,对群众的合理诉求及时回应和解决。要加快推进新冠病毒疫苗接种,特别是老年人接种。希望老年朋友们积极、尽快完成疫苗接种,保护自身和家人健康。今天发布会的主题是:落细落实防控措施,有效抓好疫情处置。问目前有部分民众担心做核酸时容易造成感染,请问如何有效避免检测时的感染风险呢?现在个别地方出现了让居民个人自采核酸的做法,请问这种做法是否值得推广?另外,近期有核酸检测机构因为造假等行为被严肃处理,请进一步回应一下如何进一步做监管?答国家卫生健康委医疗应急司司长郭燕红:我们都知道,核酸采样是核酸检测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因此采样的组织管理和规范操作就非常重要,既要保证采样的质量,同时又要避免交叉感染的风险。首先,在采样点的现场组织管理方面,要设立清晰的标识,规划好进出的路线,所有的采样人员都能够保证单向流动,同时要明确采样的流程和注意事项,要加强采样秩序的维护,指导公众做好在采样过程中的个人防护。其次,个人在进行核酸检测采样过程中要规范戴好口罩,不聚集,同时与前后的人保持一米以上距离,自觉服从现场工作人员的指引。采样过程中,要等前面的人走后,采样员完成手部消毒以后再上前。同时,在采样的时候,被采样的人员不能够去触碰采样台上的任何物品,采样后还要尽快戴好口罩,迅速离开采样现场。我们注意到,有的地方尝试以不同的形式开展核酸自采工作,但要特别注意自采核酸的规范性、有效性和安全性,要制定完善的实施方案,同时要做好组织实施,加强技术指导。因为采样的质量规范性和安全性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即便是自采核酸,也要保证采样的质量。对于核酸检测工作,我们历来严格检测资质的准入和质量控制,不断优化技术规范,同时重点加强对检测机构,包括第三方检测机构的监管。今年以来,北京、安徽合肥、河北石家庄、河南许昌、内蒙古等地卫生健康行政部门都对在检测机构的监管中发现了检测机构存在一些违法违规的问题,而且都进行了严肃处罚。有的违法机构和个人还被追究了刑事责任。下一步,我们将持续加大监管力度,对于出具虚假检测报告的严重违法行为,坚决依法依规严肃处理。问一些地方长期封控给群众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了很大影响,也让群众产生了焦虑情绪。请问这种情况应该如何避免和加以纠偏?答国家疾控局监督一司司长程有全:长期封控不仅极大影响人民群众的正常生产生活秩序,还容易造成焦虑情绪,引发生活困难,这种情况必须予以纠偏和避免。为此,各地要进一步加强高低风险区划分标准的培训,组织做好风险区域划定和管理,原则上高风险区一般以单元、楼栋为单位划定,不得随意扩大。在疫情传播风险不明确或存在广泛社区传播的情况下,可适度扩大高风险区域划定范围,但要及时通过核酸筛查和疫情研判,快封快解。对风险人员的判定要以现场流调为依据,不得通过时空伴随扩大范围,造成大面积的“误伤”,最大限度降低因疫情给群众带来的不便。对高风险区既要严格管控,做到“足不出户”,也要全力做好服务保障工作,满足群众基本生活和就医用药需求。同时,做好封控隔离人员的疏导,加大对老弱病残孕等特殊群体的关心帮助力度,解决好人民群众实际困难。问请问专家,新冠奥密克戎变异株的毒力怎么样?与原始株相比有什么样的变化?特别是它的致病力有什么变化?具体有什么特点和危害?答中国疾控中心传防处研究员常昭瑞:关于奥密克戎变异株的毒力等特点是大家比较关注的一个问题,国际和国内监测数据证实,奥密克戎变异株及其进化分支BA.1、BA.2、BA.5系列,包括BF.7、BQ.1和重组体XBB的致病力和毒力相比原始株和德尔塔等变异株明显减弱。国外研究表明,奥密克戎变异株引起重症和死亡的比例明显低于之前原始株和关切变异株,这既是奥密克戎变异株的特点,也可能与人群接种疫苗免疫水平提高、及时干预治疗等因素有关,我国新冠重症及其关联死亡处于较低水平,这与我们积极的预防策略和统筹优质救治力量有关。中医药也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是有基础性疾病、高龄和没有接种疫苗的人群如果感染了奥密克戎变异株之后,仍然可能会出现一定比例的重症。但是现有的疫苗对降低奥密克戎变异株感染导致的重症和死亡仍然有较好的效果。问有网友反映,有些高龄老人和肿瘤治疗期间的患者感染新冠病毒之后是否有必要拉到方舱医院?对他们应该开展怎样的照护和救治?答国家卫生健康委医疗应急司司长郭燕红:高龄老人和肿瘤患者,特别是肿瘤治疗期的患者属于容易发生重症的高危人群,因此在医疗救治过程中要特别关注。首先对于高龄老人来讲,我们知道高龄老人往往患有基础性疾病,有的基础性疾病还比较严重,有的老人会患有多种基础性疾病,一旦感染新冠病毒,一方面会导致一些基础病加重,也易成为重症。对于肿瘤治疗期的患者,因为手术或者放化疗,可以导致免疫力低下,因此也是发展为重症的高风险人群。我们知道,肿瘤治疗期的患者,肿瘤治疗是不能中断的,这也是我们一再坚持的,基础性疾病和新冠肺炎一定要一同治疗的原则。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就必须要科学分类收治好这样的感染者,妥善做好医疗救治的安排,积极治疗基础病,保证患者的健康和安全。“人命至重,有贵千金”,在医疗救治工作中,我们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坚持以人为本的宗旨,妥善组织好高龄老人、肿瘤患者等重点人群的医疗工作,保证患者能够得到最佳的救治和照护,促进患者的早日康复。问我国有许多老年人行动不便,因此接种也比较困难。请问通过什么样的安排为老年人提供更好的接种服务?答国家疾控局卫生免疫司司长夏刚:正如您所说,中国老年人中有相当一部分人是处于失能和半失能状态,为了能够让他们更加方便的接种疫苗,在加强老年人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工作方案中,对优化预防接种服务、细化各项服务措施作出了安排,包括延续前期行之有效的各种便民措施,继续设立老年人的绿色通道、临时接种点、使用流动接种车,最大限度的为老年人提供便利。同时提出,各地可以选派诊疗和接种经验丰富的医务人员组建接种小分队,为失能和半失能的老年人提供上门接种服务,认真细致地对老年人做好解释,耐心回答老年人的询问,关注老年人的身体状况等。我们也希望通过提升预防接种服务的温度,为老年人接种新冠病毒疫苗提供更好的服务,也请媒体朋友们多做宣传,一起动员老年朋友们及时接种。问目前疫情处置中最常用的消毒方法是化学消毒喷洒,但是请问对一些被污染但不能消毒的物品和环境应该如何处理?答中国疾控中心环境所研究员沈瑾:那些明确被污染但是用现有的消毒方式又没有办法处理的物品或者环境,我们可以采取密闭封存、静置等无害化方式进行处理,这些无害化的方法都已经在我们国家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九版)中有明确列出。当然,因为新冠病毒在不同的温度下、不同的物体表面存活时间是有差异的,而且在现场的情况下,物品或者是环境被污染的情况也是有差别的。所以,对于密闭封存、静置的时间,我们需要根据污染的风险,以及物品或者环境特性综合进行专业研判和评估。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通过我们的研判和评估,然后确定静置或者封存的时间。问无论是第九版防控方案、二十条优化措施还是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我们都多次明确要科学精准防控,反对层层加码。但是为什么在国家三令五申之下,很多地方还是出现了层层加码的情况?答国家疾控局监督一司司长程有全:当前,国内疫情防控形势非常严峻复杂,地方防控压力大,为了尽快控制疫情,采取了一些措施,一些地方出现了层层加码的行为。我们通过国家“九不准”留言板和舆情了解到,目前群众反映的主要问题包括这几个方面:一是一些地方采取的防控措施不精准,对群众的生产生活影响比较大,且与国家政策不符;二是个别基层工作人员工作方法单一、态度生硬、缺乏耐心,与群众沟通不畅,容易激化矛盾;三是少数地方涉疫信息发布不及时、不充分,容易引起群众的一些误解。要整治层层加码,地方党委和政府就必须落实属地责任,严格执行国家统一的防控政策,对于随意封校停课、停工停产,还有未经批准阻断交通、随意采取“静默”管理、随意封控、长时间不解封、随意停诊等各类层层加码行为,要加大通报、公开曝光力度,对造成严重后果的要依法依规严肃追责。我们将及时有效解决群众反映的急难愁盼问题。让各项工作做得更精准、更有温度。问我的问题是,密切接触者在居家隔离期间其共同居住者要按照什么标准进行管理?答中国疾控中心传防处研究员常昭瑞:对于居家隔离人员共同居住者的管理是公众比较关注的问题,居家隔离人员的共同居住者或者陪护人员要一并遵守居家隔离医学观察的管理要求。一是在居家隔离期间严格做到不外出,拒绝一切探访;对因就医等确需外出人员,要向社区提出申请,经同意后安排专人专车,全程做好个人防护,落实闭环管理。二是尽量不进入居家隔离人员的房间,避免共用卫生间或生活用品等。如果有任何直接接触或者在处理污染物时,应做好自我防护,及时进行双手清洁与消毒。三是有基础性疾病的人员和老年人这种有重症风险的人群不要作为居家隔离人员的陪护人员。问最近一段时间疫情散发,很多地区会被认定成为高风险地区,也有一些会被认定为低风险地区。请问区别高风险和低风险地区的依据有哪些?另外,高风险地区在满足什么样的条件下能够被及时解封?答中国疾控中心传防处研究员常昭瑞:根据二十条优化措施要求,原则上是将感染者居住地以及活动频繁且疫情传播风险较高的工作地和活动地等区域划为高风险区,高风险区一般以单元、楼栋为单位划定,不得随意扩大范围。高风险区所在的县(市、区、旗)的其他地区划定为低风险区。在高风险区连续五天没有新增感染者,且第五天风险区域内所有人员完成一次核酸检测,检测结果均为阴性以后降为低风险区,符合解封条件的高风险区要及时解封。问我的问题是,考虑到最近个别地方的不满情绪,政府是否会重新考虑疫情应对政策?答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宣传司副司长米锋:疫情发生以来,中国政府一直根据病毒变异的特点和临床治疗的实践认识,边防控、边研究、边总结、边调整。针对奥密克戎变异株传播力和致病力的特性,以及重症率、死亡率等情况,包括密切关注国际上一些疫情形势的变化,对于防控的措施,我们一直在研究,不断在调整,最大程度保护人民利益,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问很多疫情发生地都面临着人员疏解的问题,给目的地带来了防控压力,如何统筹滞留人员疏解和有效防止疫情外溢?如何防止对返回人员加码管控呢?答国家疾控局监督一司司长程有全:我想,这位记者一定认真了解了二十条措施的具体规定,在二十条优化措施中,有一条就是要求各地分类有序做好滞留人员疏解。当疫情发生地滞留人员较多时,发生地要专门制定疏解方案,加强与目的地信息沟通和协作配合,在有效防止疫情外溢的前提下稳妥安排人员疏散。目的地要增强大局意识,不得拒绝接受滞留人员返回,并按照要求落实好返回人员的防控措施,既要避免疫情外溢,也不得加码管控。我们也注意到,近期部分省份在返回人员中持续发现感染者,这说明部分有疫情发生省份在防范疫情外溢方面仍然存在薄弱环节,未能有效控制疫情跨地区传播扩散风险。对此,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专门部署,强调对跨省流动人员务必开展“落地检”,持有效核酸检测阴性证明乘坐交通工具和入住宾馆等规定,同时对各地加强风险人员管控也提出了明确要求:一是针对当前疫情尚未得到有效控制的地方,要切实承担起防范疫情外溢的首要责任,及时精准划定风险区域,尽快排查管控风险人员和风险点位。对非隔离、非管控的人员,在离开出发地前要严格查验健康码和核酸检测的信息,防止非法运营车辆载客跨省运营等行为。同时加强与目的地的信息沟通与协作配合,及时推送溢出的风险人员的相关信息。二是针对当前没有疫情但溢入风险较高的地区,要关口前移,面向流入人员要提供“落地检”服务。疫情所在县区返回人员要主动向当地报备,社区要主动开展摸排登记,严格落实间隔24小时以上的3天2次核酸检测措施。各地还可以基于疫情输入风险的研判结果,对流入的高风险人员按照相关要求采取相应的管控措施。同时,我们也呼吁各地对高风险地区返回人员,加强关心关爱,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支持,让他们能够感受到家的温暖。统筹
2022年11月29日
其他

河南省2023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温馨提醒

根据教育部统一安排,2023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将于12月24日-26日进行。鉴于目前的疫情形势,为做好考前准备、保障顺利应考,特提醒考生注意以下事项:>>>>1.合理安排行程,及时返回报考点目前未在报考点所在地的考生,请按照当前本人所在地以及报考点所在地疫情防控政策要求,提前计划、合理安排行程,选择合适的交通工具,及时返回报考点所在地(市、县)。当前已在报考点所在地的考生,考前尽量减少流动,避免前往涉疫地区和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非必要不离开报考点所在地。应届毕业的在校生可留校备考,省教育厅已明确要求各高校做好考研学生留校备考的服务保障工作。>>>>2.做好个人防护,按时健康上报在考前的关键阶段,保持乐观的心态和健康的身体对每一位考生都至关重要,考生要当好自己健康安全的第一责任人,做好个人防护。要按照我省和报考点所在地的防疫要求,每天做好个人体温和健康状况监测,考前14天至考后3天(12月10日—28日),要通过“健康上报”App
2022年11月26日
其他

招390人!河南2023年定向选调生选拔今日开始报名

11月18日河南省委组织部发布公告决定2023年定向国内外部分高校选调优秀应届毕业生到省直、省辖市市直机关工作共计划选调390人!河南省2023年定向国内外部分高校选调优秀应届毕业生公告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组织部印发的通知》精神,经研究,决定2023年定向国内外部分高校选调优秀应届毕业生到省直、省辖市市直机关工作。现将有关事项公告如下:一、选调范围部分国内高校2023年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的应届毕业生(不含选调高校招生分数低于本校统一录取分数线的其他校区或分校、独立学院、网络学院等,以及委托培养、在职培养、定向培养和非全脱产学习的毕业生)。部分国(境)外高校2023年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的应届毕业生也可报考。选调范围高校名单见附件1。二、选调数量及资格条件(一)选调数量共计划选调390名,其中,省直选调生60名,省辖市市直选调生330名。(二)资格条件1.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且无国(境)外永久居留权。2.政治素质过硬,对党忠诚,有理想抱负和家国情怀,甘于为国家和人民服务奉献。3.截至2023年6月30日,应届硕士研究生不超过28周岁(1994年7月1日以后出生),应届博士研究生不超过35周岁(1987年7月1日以后出生),大学期间有参军入伍经历的,按服役年限适当放宽。4.学习成绩优良,截至2023年7月31日,须取得相应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博士研究生可放宽到2023年底。硕士研究生确因不可抗力因素无法如期毕业的也可放宽至2023年底。报考学历学习期间,必修课不能有不及格记录。5.报考省直岗位的考生,须为中共党员(含预备党员);报考省辖市市直岗位的考生,中共党员、优秀学生干部、获得校级以上奖励人员、大学期间具有参军入伍经历的,同等条件下优先选调。境外高校考生本科阶段须在国内高校就读。6.作风朴实,诚实守信,吃苦耐劳,身心健康,有较好的人际沟通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7.具有正常履行职责的身体条件,符合公务员体检标准。凡在校期间有违法违纪违规行为、学术不端和道德品行问题的,或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和其他有关法律法规规定不得录用为公务员情形的,不得报考。三、选调程序选调工作采取本人自愿报名、学校审核推荐、组织人事部门考试与考察相结合的办法进行。具体安排如下:(一)网上报名。凡符合条件的高校应届毕业生均可于2022年11月21日10:00登录河南省选调生报名网站(xds.haedu.gov.cn)、河南省毕业生就业信息网(hnbys.haedu.gov.cn)进入报名系统,按照提示进行注册,如实、准确、逐项填写相关信息,上传近期正面免冠证件照(蓝底,jpg格式,利用图片软件制作时,照片宽高比例约为1.3:1.6,大小为260×320像素,50-100kb,最终效果以输出后的大小为准),等待报名资格初审。除河南大学报名截止时间为11月24日18:00外,其他高校报名截止时间为11月25日18:00。报考人员参照志愿代码表(附件2、3),每人可报考2个志愿,其中,最多选报1个省直岗位。(二)资格审核。通过初审的报考人员需将系统生成的报名表自行打印出来(附件4,正反面打印,一式3份),加盖院(系)党委公章后,报由所在高校学生就业指导部门初审,均需签署意见并盖章。国外高校报考人员只需打印报名表,不需审核盖章,考生的具体情况在考察环节根据教育部出具的学历认证报告确认。报考人员须于2022年12月2日前快件邮寄至河南省大学生就业创业综合服务基地主楼A406室(郑州市郑东新区相济路81号,0371-61179352、61179396),邮寄报名材料的信封正面须标注“河南省选调生报名材料”字样,以寄到的邮戳日期为准,邮编450016。其中,河南大学报考人员须于11月24日前交校党委组织部,学校从报名人员中按照各省辖市招录数量1:10的比例择优推荐报考人选,将推荐人选汇总表和报名材料于12月2日前统一报河南省大学生就业创业综合服务基地主楼A406室。由省委组织部干部队伍建设规划办公室、省教育厅学生处(河南省大中专学生就业服务中心)进行资格复审。报考人员应于2022年12月9日前登录报名系统,查询复审结果。审核合格的,于12月14日9:00至17日9:00通过网上报名系统下载打印准考证。本次考试不收报名费。资格审查贯穿招录工作全过程,弄虚作假或提供影响录用不实信息的,一经发现取消进入下一阶段资格。(三)考试。考试分笔试、面试,综合成绩为笔试成绩×50%+面试成绩×50%。1、笔试,2022年12月17日进行,共1张试卷,内容包括案例分析、行政能力测试、材料写作等,满分100分,本次考试共设郑州1个考点。参加笔试考生应遵守常态化疫情防控要求,进入考点服从现场管理,佩戴口罩,注意保持距离,做好防范工作。笔试成绩将适时在报名网站公布,考生可登录报名系统查询。2、面试,采取结构化面试方式,重点测试考生综合分析、语言表达、组织协调、人际交往能力等,满分100分。根据考生填报第一志愿,按笔试成绩从高到低依次排序,以各岗位选调名额1:3的比例确定参加面试人员,如录用计划数与参加笔试人数比例达不到1:3,将从第二志愿报考该岗位且第一志愿未进入面试的考生中按成绩从高到低依次调剂补充。调剂补充后仍达不到比例要求的,相应核减招录名额。参加面试的应试者不能形成竞争的(即实际参加面试人数与拟录用人数的比例未超过1:1的),组织现有的应试者面试,应试者的面试成绩应达到其所在面试考场所有应试者的平均分,方可进入下一环节。省直岗位的面试在郑州进行,省辖市市直岗位的面试由各省辖市分别组织。参加人员名单及具体时间、地点另行通知。(四)体检考察。面试第二天,按考试综合成绩从高到低排序,按选调名额1:1.5的比例确定体检人选名单,按照公务员录用体检标准等有关规定组织体检。体检合格的全部进入考察。考察工作由省委组织部统筹安排,主要了解掌握人选在校表现和专业特长,特别是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行情况,了解人选在校期间的学习成绩以及奖惩等情况。政治上不合格,或在校期间有违法违纪违规行为、学术不端和道德品行问题的一律不录用。根据考试综合成绩、体检结果及考察情况,按照选调名额1:1的比例,统筹研究确定拟录用人选。拟录用人选将在报名网站统一进行公示,公示时间不少于5个工作日。(五)办理录用手续。公示无异议的,签订三方就业协议。2023年8月印发录用通知,8月底前到岗工作。(六)岗前培训。省委组织部统一组织岗前暨党性教育专题培训。四、分配安置选调生正式录用后,省直选调生由录用单位进行安置,省辖市市直选调生由各省辖市党委组织部结合个人意愿、专业背景及相关单位编制、职数空缺情况,统筹分配到市直党政机关工作。分配安置情况统一造册登记报省委组织部。(一)基层锻炼。选调生到岗后,可结合对口关系,安排到乡镇(街道)进行为期2年的基层锻炼(第1年为试用期),所在单位不得延期选派或提前调回。其中,省直选调生第1年到村任职(任村党支部书记助理),第2年在乡镇(街道)机关锻炼(挂任党政班子副职或相应职务);省辖市市直选调生到村任职2年(是中共党员的任村党支部书记助理;非中共党员的任村委会主任助理)。在村任职期间,履行大学生村官有关职责,按照大学生村官管理,其间不得借调或交流到上级机关,经省辖市党委组织部批准并报省委组织部备案后,可有计划参加县乡集中性工作,但不超过3个月。基层锻炼期满后,原则上返回原单位工作;市直选调生本人愿意在基层工作的,可提出申请,经所在单位同意后,报经省辖市党委组织部批准,并报省委组织部备案,也可留在乡镇(街道)工作(要及时转移行政关系、工资关系和党的组织关系)。(二)任职定级。选调生1年试用期满后,由所在单位会同相关县(市、区)党委组织部门进行考核,考核合格的,按照《公务员法》和《新录用公务员任职定级规定》等文件要求,及时进行任职定级和公务员登记;考核不合格的,取消录用。(三)后续管理。选调生职务、职级的后续晋升,按照《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和《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规定》有关要求执行。服务期内有1年年度考核结果为优秀等次或参加急难险重任务作出突出贡献受到市级以上表彰的,应优先提拔使用。选调生的工资按照干部管理权限进行管理,省直选调生人事档案由所在单位管理,省辖市市直选调生人事档案由所在省辖市党委组织部统一管理。符合条件的,可享受当地各项人才引进优惠政策。(四)服务年限。省直选调生在录用单位最低服务年限为5年;省辖市市直选调生在录用单位最低服务年限为3年,在本省辖市内最低服务年限为5年,均含基层锻炼时间。五、其他事项(一)未在规定时间内取得国家承认的毕业证、学位证或不按时报到的,取消录用资格。(二)考生须严格落实国家和地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有关要求,并提前做好考试相应准备工作。笔试、面试时间可根据疫情防控等作出调整,请考生密切关注官方网站。政策咨询电话:0371—65905805资格审查咨询电话:0371—61179352、61179396技术操作咨询电话:0371—56683837附件:1.河南省2023年定向选调范围高校名单2.省直选调生岗位需求及志愿代码表3.省辖市市直选调生名额分配及志愿代码表4.河南省2023年定向选调优秀应届毕业生报名登记表(通过初审后在线打印)中共河南省委组织部2022年11月18日附件1河南省2023年定向选调范围高校名单一、国内高校
2022年11月21日
其他

河南又一家P3实验室获批建设!在河南农业大学!

11月4日,从河南省科技厅发布消息,河南农业大学动物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ABSL-3实验室,又称P3实验室)正式获得科技部批准建设,标志着我省高校唯一且集基础和应用研究于一体的动物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建设又向前迈出坚实一步。动物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是开展高致病性病原研究的必要科学实验室,也是构建国家生物安全体系、发展生物医药产业的重大基础支撑平台。省科技厅有关负责人表示,河南农大动物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的获批建设,对于提高我省突发重大疫情的发现和处置能力,完善传染病疫情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预警系统,加快抗体药物、疫苗和诊疗方案攻关,促进畜牧业健康发展,保障动物性食品供给安全,创建国家创新高地和助推我省兽医学冲击国家“双一流”学科和世界一流学科等具有重要意义。河南农业大学动物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包括大动物实验室、小动物实验室和细胞实验室等功能部分。项目总投资约1.98亿元,建筑面积约13451平方米,将建设完备的大、小动物安检实验室、免疫实验室、攻毒ABSL-3实验室、解剖室等系统完备的实验室集群。实验室建设周期规划为30个月,预计在2025年获得国家认可资格批准和农业农村部的资格审批后正式运行。根据建设计划,该实验室建成后将立足河南、面向全国,以服务人民健康为宗旨,为区域生物医药和生物技术产业提供更坚固的研发基础,有力提升全省乃至全国重大疫病和新发病的防控技术研发和转化效率,保障健康养殖、食品安全和公共卫生安全,打造引领畜牧业、动物保健产业和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科学研究高地、人才培养高地和成果孵化高地。河南农业大学动物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的建设还牵动着一位老人的心,他就是捐出毕生科研转化所得支持实验室建设的王泽霖教授。2019年底,为了突破制约河南农业大学乃至全省生物学科发展的瓶颈,王泽霖教授拿出他和他创办的禽病研究所多年以来的科研成果转化资金8208万,明确表示希望用来建设高水平的生物安全防护三级实验室,即业界俗称的P3实验室。人们问他为什么要这么做时,王泽霖说:“我老了,但是科研事业一定要后继有人,P3实验室对于河南农大有关学科的发展将具有划时代的性质,我希望尽快将这笔资金用到它需要的地方去,发挥它应有的作用。”截至目前,我省共有河南省疾控中心、新乡华兰生物疫苗股份有限公司、洛阳普莱柯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及河南农业大学4家获准建设国家生物安全防护三级实验室。统筹
2022年11月5日
被用户删除
其他

实名羡慕!河南一高校免费发32400斤水果“宠”学生,爱了!

领到了水果的同学看着这些“爱心”水果,心里收获的是满满的感动,脸上顿时洋溢出了幸福的笑容。学生拿到“暖心”水果后纷纷表示:感谢学校贴心的服务,让学生感受到了温暖,为抗疫加油,为电专点赞。
2022年11月4日
其他

党的二十大报告全文发布!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22年10月16日)习近平同志们:现在,我代表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大会的主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自信自强、守正创新,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中国共产党已走过百年奋斗历程。我们党立志于中华民族千秋伟业,致力于人类和平与发展崇高事业,责任无比重大,使命无上光荣。全党同志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务必谦虚谨慎、艰苦奋斗,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绚丽的华章。一、过去五年的工作和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十九大以来的五年,是极不寻常、极不平凡的五年。党中央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召开七次全会,分别就宪法修改,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制定“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全面总结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等重大问题作出决定和决议,就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作出重大战略部署,团结带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有效应对严峻复杂的国际形势和接踵而至的巨大风险挑战,以奋发有为的精神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推向前进。五年来,我们坚持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和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全力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主动构建新发展格局,蹄疾步稳推进改革,扎实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积极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突出保障和改善民生,集中力量实施脱贫攻坚战,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坚决维护国家安全,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保持社会大局稳定,大力度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全方位开展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我们隆重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周年,制定第三个历史决议,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建成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号召全党学习和践行伟大建党精神,在新的征程上更加坚定、更加自觉地牢记初心使命、开创美好未来。特别是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我们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坚持动态清零不动摇,开展抗击疫情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最大限度保护了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重大积极成果。面对香港局势动荡变化,我们依照宪法和基本法有效实施对特别行政区的全面管治权,制定实施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法,落实“爱国者治港”原则,香港局势实现由乱到治的重大转折,深入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支持香港、澳门发展经济、改善民生、保持稳定。面对“台独”势力分裂活动和外部势力干涉台湾事务的严重挑衅,我们坚决开展反分裂、反干涉重大斗争,展示了我们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反对“台独”的坚强决心和强大能力,进一步掌握了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战略主动,进一步巩固了国际社会坚持一个中国的格局。面对国际局势急剧变化,特别是面对外部讹诈、遏制、封锁、极限施压,我们坚持国家利益为重、国内政治优先,保持战略定力,发扬斗争精神,展示不畏强权的坚定意志,在斗争中维护国家尊严和核心利益,牢牢掌握了我国发展和安全主动权。五年来,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攻克了许多长期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事关长远的大事要事,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举世瞩目的重大成就。同志们!十八大召开至今已经十年了。十年来,我们经历了对党和人民事业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的三件大事:一是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三是完成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这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团结奋斗赢得的历史性胜利,是彪炳中华民族发展史册的历史性胜利,也是对世界具有深远影响的历史性胜利。十年前,我们面对的形势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取得显著成效,为我们继续前进奠定了坚实基础、创造了良好条件、提供了重要保障,同时一系列长期积累及新出现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亟待解决。党内存在不少对坚持党的领导认识模糊、行动乏力问题,存在不少落实党的领导弱化、虚化、淡化问题,有些党员、干部政治信仰发生动摇,一些地方和部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屡禁不止,特权思想和特权现象较为严重,一些贪腐问题触目惊心;经济结构性体制性矛盾突出,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传统发展模式难以为继,一些深层次体制机制问题和利益固化藩篱日益显现;一些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自信不足,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等问题严重存在;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等错误思潮不时出现,网络舆论乱象丛生,严重影响人们思想和社会舆论环境;民生保障存在不少薄弱环节;资源环境约束趋紧、环境污染等问题突出;维护国家安全制度不完善、应对各种重大风险能力不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存在不少短板弱项;香港、澳门落实“一国两制”的体制机制不健全;国家安全受到严峻挑战,等等。当时,党内和社会上不少人对党和国家前途忧心忡忡。面对这些影响党长期执政、国家长治久安、人民幸福安康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党中央审时度势、果敢抉择,锐意进取、攻坚克难,团结带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撸起袖子加油干、风雨无阻向前行,义无反顾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十年来,我们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党的基本路线、基本方略,采取一系列战略性举措,推进一系列变革性实践,实现一系列突破性进展,取得一系列标志性成果,经受住了来自政治、经济、意识形态、自然界等方面的风险挑战考验,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推动我国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我们创立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明确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提出一系列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坚持不懈用这一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为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我们全面加强党的领导,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共产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坚持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是最高政治原则,系统完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全党增强“四个意识”,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确保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确保党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我们这个拥有九千六百多万名党员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更加团结统一。——我们对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作出科学完整的战略部署,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明确“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确定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统筹发展和安全,明确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并紧紧围绕这个社会主要矛盾推进各项工作,不断丰富和发展人类文明新形态。——我们经过接续奋斗,实现了小康这个中华民族的千年梦想,我国发展站在了更高历史起点上。我们坚持精准扶贫、尽锐出战,打赢了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脱贫攻坚战,全国八百三十二个贫困县全部摘帽,近一亿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九百六十多万贫困人口实现易地搬迁,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为全球减贫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我们提出并贯彻新发展理念,着力推进高质量发展,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制定一系列具有全局性意义的区域重大战略,我国经济实力实现历史性跃升。国内生产总值从五十四万亿元增长到一百一十四万亿元,我国经济总量占世界经济的比重达百分之十八点五,提高七点二个百分点,稳居世界第二位;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从三万九千八百元增加到八万一千元。谷物总产量稳居世界首位,十四亿多人的粮食安全、能源安全得到有效保障。城镇化率提高十一点六个百分点,达到百分之六十四点七。制造业规模、外汇储备稳居世界第一。建成世界最大的高速铁路网、高速公路网,机场港口、水利、能源、信息等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重大成就。我们加快推进科技自立自强,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从一万亿元增加到二万八千亿元,居世界第二位,研发人员总量居世界首位。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不断加强,一些关键核心技术实现突破,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载人航天、探月探火、深海深地探测、超级计算机、卫星导航、量子信息、核电技术、新能源技术、大飞机制造、生物医药等取得重大成果,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我们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全面深化改革,打响改革攻坚战,加强改革顶层设计,敢于突进深水区,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敢于面对新矛盾新挑战,冲破思想观念束缚,突破利益固化藩篱,坚决破除各方面体制机制弊端,各领域基础性制度框架基本建立,许多领域实现历史性变革、系统性重塑、整体性重构,新一轮党和国家机构改革全面完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我们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构建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由贸易区网络,加快推进自由贸易试验区、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共建“一带一路”成为深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和国际合作平台。我国成为一百四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主要贸易伙伴,货物贸易总额居世界第一,吸引外资和对外投资居世界前列,形成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格局。——我们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全面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全面推进,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广泛开展,人民当家作主更为扎实,基层民主活力增强,爱国统一战线巩固拓展,民族团结进步呈现新气象,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得到全面贯彻,人权得到更好保障。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深入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总体格局基本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加快建设,司法体制改革取得重大进展,社会公平正义保障更为坚实,法治中国建设开创新局面。——我们确立和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深入人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广泛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文化事业日益繁荣,网络生态持续向好,意识形态领域形势发生全局性、根本性转变。我们隆重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九十周年、改革开放四十周年,隆重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七十周年、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七十周年,成功举办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青年一代更加积极向上,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文化自信明显增强、精神面貌更加奋发昂扬。——我们深入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持续用力,人民生活全方位改善。人均预期寿命增长到七十八点二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一万六千五百元增加到三万五千一百元。城镇新增就业年均一千三百万人以上。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社会保障体系、医疗卫生体系,教育普及水平实现历史性跨越,基本养老保险覆盖十亿四千万人,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稳定在百分之九十五。及时调整生育政策。改造棚户区住房四千二百多万套,改造农村危房二千四百多万户,城乡居民住房条件明显改善。互联网上网人数达十亿三千万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共同富裕取得新成效。——我们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更加健全,污染防治攻坚向纵深推进,绿色、循环、低碳发展迈出坚实步伐,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我们的祖国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我们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国家安全领导体制和法治体系、战略体系、政策体系不断完善,在原则问题上寸步不让,以坚定的意志品质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国家安全得到全面加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进一步健全,民族分裂势力、宗教极端势力、暴力恐怖势力得到有效遏制,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取得阶段性成果,有力应对一系列重大自然灾害,平安中国建设迈向更高水平。——我们确立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贯彻新时代党的强军思想,贯彻新时代军事战略方针,坚持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召开古田全军政治工作会议,以整风精神推进政治整训,牢固树立战斗力这个唯一的根本的标准,坚决把全军工作重心归正到备战打仗上来,统筹加强各方向各领域军事斗争,大抓实战化军事训练,大刀阔斧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重构人民军队领导指挥体制、现代军事力量体系、军事政策制度,加快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裁减现役员额三十万胜利完成,人民军队体制一新、结构一新、格局一新、面貌一新,现代化水平和实战能力显著提升,中国特色强军之路越走越宽广。——我们全面准确推进“一国两制”实践,坚持“一国两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方针,推动香港进入由乱到治走向由治及兴的新阶段,香港、澳门保持长期稳定发展良好态势。我们提出新时代解决台湾问题的总体方略,促进两岸交流合作,坚决反对“台独”分裂行径,坚决反对外部势力干涉,牢牢把握两岸关系主导权和主动权。——我们全面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坚定维护国际公平正义,倡导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旗帜鲜明反对一切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毫不动摇反对任何单边主义、保护主义、霸凌行径。我们完善外交总体布局,积极建设覆盖全球的伙伴关系网络,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我们展现负责任大国担当,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全面开展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国际合作,赢得广泛国际赞誉,我国国际影响力、感召力、塑造力显著提升。——我们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坚持打铁必须自身硬,从制定和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开局破题,提出和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以党的政治建设统领党的建设各项工作,坚持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同向发力,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持续开展党内集中教育,提出和坚持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突出政治标准选贤任能,加强政治巡视,形成比较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推动全党坚定理想信念、严密组织体系、严明纪律规矩。我们持之以恒正风肃纪,以钉钉子精神纠治“四风”,反对特权思想和特权现象,坚决整治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刹住了一些长期没有刹住的歪风,纠治了一些多年未除的顽瘴痼疾。我们开展了史无前例的反腐败斗争,以“得罪千百人、不负十四亿”的使命担当祛疴治乱,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一体推进,“打虎”、“拍蝇”、“猎狐”多管齐下,反腐败斗争取得压倒性胜利并全面巩固,消除了党、国家、军队内部存在的严重隐患,确保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始终用来为人民谋幸福。经过不懈努力,党找到了自我革命这一跳出治乱兴衰历史周期率的第二个答案,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显著增强,管党治党宽松软状况得到根本扭转,风清气正的党内政治生态不断形成和发展,确保党永远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在充分肯定党和国家事业取得举世瞩目成就的同时,必须清醒看到,我们的工作还存在一些不足,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有: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推进高质量发展还有许多卡点瓶颈,科技创新能力还不强;确保粮食、能源、产业链供应链可靠安全和防范金融风险还须解决许多重大问题;重点领域改革还有不少硬骨头要啃;意识形态领域存在不少挑战;城乡区域发展和收入分配差距仍然较大;群众在就业、教育、医疗、托育、养老、住房等方面面临不少难题;生态环境保护任务依然艰巨;一些党员、干部缺乏担当精神,斗争本领不强,实干精神不足,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现象仍较突出;铲除腐败滋生土壤任务依然艰巨,等等。对这些问题,我们已经采取一系列措施加以解决,今后必须加大工作力度。同志们!新时代的伟大成就是党和人民一道拼出来、干出来、奋斗出来的!在这里,我代表中共中央,向全体中国共产党员,向全国各族人民,向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和各界爱国人士,向香港特别行政区同胞、澳门特别行政区同胞和台湾同胞以及广大侨胞,向关心和支持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各国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在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走过百年奋斗历程的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性锻造中更加坚强有力,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显著增强,党同人民群众始终保持血肉联系,中国共产党在世界形势深刻变化的历史进程中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在应对国内外各种风险和考验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全国人民的主心骨,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领导核心。中国人民的前进动力更加强大、奋斗精神更加昂扬、必胜信念更加坚定,焕发出更为强烈的历史自觉和主动精神,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正信心百倍推进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深入推进,书写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新篇章,我国发展具备了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科学社会主义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焕发出新的蓬勃生机,中国式现代化为人类实现现代化提供了新的选择,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为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提供更多更好的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为人类和平与发展崇高事业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二、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兴党兴国的根本指导思想。实践告诉我们,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拥有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指导是我们党坚定信仰信念、把握历史主动的根本所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是一个追求真理、揭示真理、笃行真理的过程。十八大以来,国内外形势新变化和实践新要求,迫切需要我们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深入回答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党治国理政的一系列重大时代课题。我们党勇于进行理论探索和创新,以全新的视野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取得重大理论创新成果,集中体现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十九大、十九届六中全会提出的“十个明确”、“十四个坚持”、“十三个方面成就”概括了这一思想的主要内容,必须长期坚持并不断丰富发展。中国共产党人深刻认识到,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坚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才能正确回答时代和实践提出的重大问题,才能始终保持马克思主义的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我们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要运用其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解决中国的问题,而不是要背诵和重复其具体结论和词句,更不能把马克思主义当成一成不变的教条。我们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一切从实际出发,着眼解决新时代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不断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作出符合中国实际和时代要求的正确回答,得出符合客观规律的科学认识,形成与时俱进的理论成果,更好指导中国实践。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只有植根本国、本民族历史文化沃土,马克思主义真理之树才能根深叶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其中蕴含的天下为公、民为邦本、为政以德、革故鼎新、任人唯贤、天人合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讲信修睦、亲仁善邻等,是中国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中积累的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的重要体现,同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主张具有高度契合性。我们必须坚定历史自信、文化自信,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把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贯通起来、同人民群众日用而不觉的共同价值观念融通起来,不断赋予科学理论鲜明的中国特色,不断夯实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基础和群众基础,让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牢牢扎根。实践没有止境,理论创新也没有止境。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庄严历史责任。继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首先要把握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必须坚持人民至上。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党的理论是来自人民、为了人民、造福人民的理论,人民的创造性实践是理论创新的不竭源泉。一切脱离人民的理论都是苍白无力的,一切不为人民造福的理论都是没有生命力的。我们要站稳人民立场、把握人民愿望、尊重人民创造、集中人民智慧,形成为人民所喜爱、所认同、所拥有的理论,使之成为指导人民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必须坚持自信自立。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从近代以后的深重苦难走向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从来就没有教科书,更没有现成答案。党的百年奋斗成功道路是党领导人民独立自主探索开辟出来的,马克思主义的中国篇章是中国共产党人依靠自身力量实践出来的,贯穿其中的一个基本点就是中国的问题必须从中国基本国情出发,由中国人自己来解答。我们要坚持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以更加积极的历史担当和创造精神为发展马克思主义作出新的贡献,既不能刻舟求剑、封闭僵化,也不能照抄照搬、食洋不化。——必须坚持守正创新。我们从事的是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守正才能不迷失方向、不犯颠覆性错误,创新才能把握时代、引领时代。我们要以科学的态度对待科学、以真理的精神追求真理,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不动摇,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不动摇,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动摇,紧跟时代步伐,顺应实践发展,以满腔热忱对待一切新生事物,不断拓展认识的广度和深度,敢于说前人没有说过的新话,敢于干前人没有干过的事情,以新的理论指导新的实践。——必须坚持问题导向。问题是时代的声音,回答并指导解决问题是理论的根本任务。今天我们所面临问题的复杂程度、解决问题的艰巨程度明显加大,给理论创新提出了全新要求。我们要增强问题意识,聚焦实践遇到的新问题、改革发展稳定存在的深层次问题、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国际变局中的重大问题、党的建设面临的突出问题,不断提出真正解决问题的新理念新思路新办法。——必须坚持系统观念。万事万物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只有用普遍联系的、全面系统的、发展变化的观点观察事物,才能把握事物发展规律。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大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正在经历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推进改革发展、调整利益关系往往牵一发而动全身。我们要善于通过历史看现实、透过现象看本质,把握好全局和局部、当前和长远、宏观和微观、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特殊和一般的关系,不断提高战略思维、历史思维、辩证思维、系统思维、创新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能力,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整体性推进党和国家各项事业提供科学思想方法。——必须坚持胸怀天下。中国共产党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党,也是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的党。我们要拓展世界眼光,深刻洞察人类发展进步潮流,积极回应各国人民普遍关切,为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作出贡献,以海纳百川的宽阔胸襟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推动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三、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的使命任务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长期探索和实践基础上,经过十八大以来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突破,我们党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我国十四亿多人口整体迈进现代化社会,规模超过现有发达国家人口的总和,艰巨性和复杂性前所未有,发展途径和推进方式也必然具有自己的特点。我们始终从国情出发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既不好高骛远,也不因循守旧,保持历史耐心,坚持稳中求进、循序渐进、持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我们坚持把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维护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着力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坚决防止两极分化。——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物质富足、精神富有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要求。物质贫困不是社会主义,精神贫乏也不是社会主义。我们不断厚植现代化的物质基础,不断夯实人民幸福生活的物质条件,同时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加强理想信念教育,传承中华文明,促进物的全面丰富和人的全面发展。——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无止境地向自然索取甚至破坏自然必然会遭到大自然的报复。我们坚持可持续发展,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自然和生态环境,坚定不移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中国式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我国不走一些国家通过战争、殖民、掠夺等方式实现现代化的老路,那种损人利己、充满血腥罪恶的老路给广大发展中国家人民带来深重苦难。我们坚定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站在人类文明进步的一边,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旗帜,在坚定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中谋求自身发展,又以自身发展更好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高质量发展,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总的战略安排是分两步走:从二〇二〇年到二〇三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从二〇三五年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到二〇三五年,我国发展的总体目标是: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大幅跃升,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迈上新的大台阶,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建成现代化经济体系,形成新发展格局,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基本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过程人民民主制度更加健全,基本建成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建成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文化强国、体育强国、健康中国,国家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更加幸福美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再上新台阶,中等收入群体比重明显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实现均等化,农村基本具备现代生活条件,社会保持长期稳定,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广泛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碳排放达峰后稳中有降,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全面加强,基本实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我们要继续奋斗,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设成为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领先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未来五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局起步的关键时期,主要目标任务是:经济高质量发展取得新突破,科技自立自强能力显著提升,构建新发展格局和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取得重大进展;改革开放迈出新步伐,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深入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更加完善,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基本形成;全过程人民民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水平进一步提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更加完善;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中华民族凝聚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不断增强;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劳动报酬提高与劳动生产率提高基本同步,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明显提升,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健全;城乡人居环境明显改善,美丽中国建设成效显著;国家安全更为巩固,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如期实现,平安中国建设扎实推进;中国国际地位和影响进一步提高,在全球治理中发挥更大作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一项伟大而艰巨的事业,前途光明,任重道远。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国际力量对比深刻调整,我国发展面临新的战略机遇。同时,世纪疫情影响深远,逆全球化思潮抬头,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明显上升,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局部冲突和动荡频发,全球性问题加剧,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我国改革发展稳定面临不少深层次矛盾躲不开、绕不过,党的建设特别是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面临不少顽固性、多发性问题,来自外部的打压遏制随时可能升级。我国发展进入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各种“黑天鹅”、“灰犀牛”事件随时可能发生。我们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坚持底线思维,做到居安思危、未雨绸缪,准备经受风高浪急甚至惊涛骇浪的重大考验。前进道路上,必须牢牢把握以下重大原则。——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党和国家事业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使党始终成为风雨来袭时全体人民最可靠的主心骨,确保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正确方向,确保拥有团结奋斗的强大政治凝聚力、发展自信心,集聚起万众一心、共克时艰的磅礴力量。——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坚持道不变、志不改,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坚持把国家和民族发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坚持把中国发展进步的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维护人民根本利益,增进民生福祉,不断实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坚持深化改革开放。深入推进改革创新,坚定不移扩大开放,着力破解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不断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不断增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动力和活力,把我国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坚持发扬斗争精神。增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志气、骨气、底气,不信邪、不怕鬼、不怕压,知难而进、迎难而上,统筹发展和安全,全力战胜前进道路上各种困难和挑战,依靠顽强斗争打开事业发展新天地。同志们!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同时必须准备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全党必须坚定信心、锐意进取,主动识变应变求变,主动防范化解风险,不断夺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胜利!四、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没有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就不可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我们要坚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增强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和可靠性,提升国际循环质量和水平,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着力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着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着力推进城乡融合和区域协调发展,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一)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加快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推动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优化民营企业发展环境,依法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弘扬企业家精神,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深化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深化要素市场化改革,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完善产权保护、市场准入、公平竞争、社会信用等市场经济基础制度,优化营商环境。健全宏观经济治理体系,发挥国家发展规划的战略导向作用,加强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着力扩大内需,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和投资对优化供给结构的关键作用。健全现代预算制度,优化税制结构,完善财政转移支付体系。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建设现代中央银行制度,加强和完善现代金融监管,强化金融稳定保障体系,依法将各类金融活动全部纳入监管,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健全资本市场功能,提高直接融资比重。加强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破除地方保护和行政性垄断,依法规范和引导资本健康发展。(二)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交通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和重大技术装备攻关工程,支持专精特新企业发展,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巩固优势产业领先地位,在关系安全发展的领域加快补齐短板,提升战略性资源供应保障能力。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构建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绿色环保等一批新的增长引擎。构建优质高效的服务业新体系,推动现代服务业同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深度融合。加快发展物联网,建设高效顺畅的流通体系,降低物流成本。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优化基础设施布局、结构、功能和系统集成,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三)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城乡融合发展,畅通城乡要素流动。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全面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牢牢守住十八亿亩耕地红线,逐步把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健全种粮农民收益保障机制和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树立大食物观,发展设施农业,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增强脱贫地区和脱贫群众内生发展动力。统筹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布局,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社会化服务,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赋予农民更加充分的财产权益。保障进城落户农民合法土地权益,鼓励依法自愿有偿转让。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健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四)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区域重大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新型城镇化战略,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构建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和国土空间体系。推动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取得新突破,促进中部地区加快崛起,鼓励东部地区加快推进现代化。支持革命老区、民族地区加快发展,加强边疆地区建设,推进兴边富民、稳边固边。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高标准、高质量建设雄安新区,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健全主体功能区制度,优化国土空间发展格局。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以城市群、都市圈为依托构建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格局,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提高城市规划、建设、治理水平,加快转变超大特大城市发展方式,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加快建设海洋强国。(五)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依托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以国内大循环吸引全球资源要素,增强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联动效应,提升贸易投资合作质量和水平。稳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推动货物贸易优化升级,创新服务贸易发展机制,发展数字贸易,加快建设贸易强国。合理缩减外资准入负面清单,依法保护外商投资权益,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优化区域开放布局,巩固东部沿海地区开放先导地位,提高中西部和东北地区开放水平。加快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加快建设海南自由贸易港,实施自由贸易试验区提升战略,扩大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由贸易区网络。有序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深度参与全球产业分工和合作,维护多元稳定的国际经济格局和经贸关系。五、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我们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引领驱动,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一)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发展素质教育,促进教育公平。加快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优化区域教育资源配置,强化学前教育、特殊教育普惠发展,坚持高中阶段学校多样化发展,完善覆盖全学段学生资助体系。统筹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协同创新,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加强基础学科、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建设,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大学和优势学科。引导规范民办教育发展。加大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力度。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加强教材建设和管理,完善学校管理和教育评价体系,健全学校家庭社会育人机制。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弘扬尊师重教社会风尚。推进教育数字化,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二)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完善党中央对科技工作统一领导的体制,健全新型举国体制,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优化配置创新资源,优化国家科研机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科技领军企业定位和布局,形成国家实验室体系,统筹推进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加强科技基础能力建设,强化科技战略咨询,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深化科技评价改革,加大多元化科技投入,加强知识产权法治保障,形成支持全面创新的基础制度。培育创新文化,弘扬科学家精神,涵养优良学风,营造创新氛围。扩大国际科技交流合作,加强国际化科研环境建设,形成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开放创新生态。(三)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集聚力量进行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坚决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加快实施一批具有战略性全局性前瞻性的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强基础研究,突出原创,鼓励自由探索。提升科技投入效能,深化财政科技经费分配使用机制改革,激发创新活力。加强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强化目标导向,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发挥科技型骨干企业引领支撑作用,营造有利于科技型中小微企业成长的良好环境,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四)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培养造就大批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是国家和民族长远发展大计。功以才成,业由才广。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坚持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实施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引导广大人才爱党报国、敬业奉献、服务人民。完善人才战略布局,坚持各方面人才一起抓,建设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人才队伍。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促进人才区域合理布局和协调发展,着力形成人才国际竞争的比较优势。加快建设国家战略人才力量,努力培养造就更多大师、战略科学家、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青年科技人才、卓越工程师、大国工匠、高技能人才。加强人才国际交流,用好用活各类人才。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真心爱才、悉心育才、倾心引才、精心用才,求贤若渴,不拘一格,把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人民事业中来。六、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保障人民当家作主我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应有之义。全过程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属性,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必须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充分体现人民意志、保障人民权益、激发人民创造活力。我们要健全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扩大人民有序政治参与,保证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发挥人民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巩固和发展生动活泼、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一)加强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保障。坚持和完善我国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重要政治制度,拓展民主渠道,丰富民主形式,确保人民依法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支持和保证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保证各级人大都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支持和保证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行使立法权、监督权、决定权、任免权,健全人大对行政机关、监察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监督制度,维护国家法治统一、尊严、权威。加强人大代表工作能力建设,密切人大代表同人民群众的联系。健全吸纳民意、汇集民智工作机制,建设好基层立法联系点。深化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改革和建设,有效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坚持走中国人权发展道路,积极参与全球人权治理,推动人权事业全面发展。(二)全面发展协商民主。协商民主是实践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形式。完善协商民主体系,统筹推进政党协商、人大协商、政府协商、政协协商、人民团体协商、基层协商以及社会组织协商,健全各种制度化协商平台,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坚持党的领导、统一战线、协商民主有机结合,坚持发扬民主和增进团结相互贯通、建言资政和凝聚共识双向发力,发挥人民政协作为专门协商机构作用,加强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等功能建设,提高深度协商互动、意见充分表达、广泛凝聚共识水平,完善人民政协民主监督和委员联系界别群众制度机制。(三)积极发展基层民主。基层民主是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体现。健全基层党组织领导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完善基层直接民主制度体系和工作体系,增强城乡社区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的实效。完善办事公开制度,拓宽基层各类群体有序参与基层治理渠道,保障人民依法管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健全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企事业单位民主管理制度,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四)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人心是最大的政治,统一战线是凝聚人心、汇聚力量的强大法宝。完善大统战工作格局,坚持大团结大联合,动员全体中华儿女围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一起来想、一起来干。发挥我国社会主义新型政党制度优势,坚持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加强同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的团结合作,支持民主党派加强自身建设、更好履行职能。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加强和改进党的民族工作,全面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加强党外知识分子思想政治工作,做好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工作,强化共同奋斗的政治引领。全面构建亲清政商关系,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加强和改进侨务工作,形成共同致力民族复兴的强大力量。七、坚持全面依法治国,推进法治中国建设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革命,关系党执政兴国,关系人民幸福安康,关系党和国家长治久安。必须更好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在法治轨道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我们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围绕保障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全面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全面推进国家各方面工作法治化。(一)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坚持宪法确定的中国共产党领导地位不动摇,坚持宪法确定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不动摇。加强宪法实施和监督,健全保证宪法全面实施的制度体系,更好发挥宪法在治国理政中的重要作用,维护宪法权威。加强重点领域、新兴领域、涉外领域立法,统筹推进国内法治和涉外法治,以良法促进发展、保障善治。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统筹立改废释纂,增强立法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时效性。完善和加强备案审查制度。坚持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全面落实重大决策程序制度。(二)扎实推进依法行政。法治政府建设是全面依法治国的重点任务和主体工程。转变政府职能,优化政府职责体系和组织结构,推进机构、职能、权限、程序、责任法定化,提高行政效率和公信力。深化事业单位改革。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全面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加大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重点领域执法力度,完善行政执法程序,健全行政裁量基准。强化行政执法监督机制和能力建设,严格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度。完善基层综合执法体制机制。(三)严格公正司法。公正司法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深化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全面准确落实司法责任制,加快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规范司法权力运行,健全公安机关、检察机关、审判机关、司法行政机关各司其职、相互配合、相互制约的体制机制。强化对司法活动的制约监督,促进司法公正。加强检察机关法律监督工作。完善公益诉讼制度。(四)加快建设法治社会。法治社会是构筑法治国家的基础。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引导全体人民做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建设覆盖城乡的现代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增强全民法治观念。推进多层次多领域依法治理,提升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发挥领导干部示范带头作用,努力使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在全社会蔚然成风。八、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增强文化自信,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我们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革命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不断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一)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意识形态工作是为国家立心、为民族立魂的工作。牢牢掌握党对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全面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巩固壮大奋进新时代的主流思想舆论。健全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指导实践工作体系。深入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培育壮大哲学社会科学人才队伍。加强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塑造主流舆论新格局。健全网络综合治理体系,推动形成良好网络生态。(二)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凝聚人心、汇聚民力的强大力量。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用好红色资源,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深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持续抓好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宣传教育,引导人民知史爱党、知史爱国,不断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铸魂育人,完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融入社会发展、融入日常生活。(三)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推动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提高人民道德水准和文明素养。统筹推动文明培育、文明实践、文明创建,推进城乡精神文明建设融合发展,在全社会弘扬劳动精神、奋斗精神、奉献精神、创造精神、勤俭节约精神,培育时代新风新貌。加强国家科普能力建设,深化全民阅读活动。完善志愿服务制度和工作体系。弘扬诚信文化,健全诚信建设长效机制。发挥党和国家功勋荣誉表彰的精神引领、典型示范作用,推动全社会见贤思齐、崇尚英雄、争做先锋。(四)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推出更多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优秀作品,培育造就大批德艺双馨的文学艺术家和规模宏大的文化文艺人才队伍。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完善文化经济政策。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创新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加大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力度,加强城乡建设中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建好用好国家文化公园。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加强青少年体育工作,促进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全面发展,加快建设体育强国。(五)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提炼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全面提升国际传播效能,形成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国际话语权。深化文明交流互鉴,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九、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治国有常,利民为本。为民造福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必须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鼓励共同奋斗创造美好生活,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我们要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紧紧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深入群众、深入基层,采取更多惠民生、暖民心举措,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增强均衡性和可及性,扎实推进共同富裕。(一)完善分配制度。分配制度是促进共同富裕的基础性制度。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构建初次分配、再分配、第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制度体系。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坚持多劳多得,鼓励勤劳致富,促进机会公平,增加低收入者收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完善按要素分配政策制度,探索多种渠道增加中低收入群众要素收入,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财产性收入。加大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等的调节力度。完善个人所得税制度,规范收入分配秩序,规范财富积累机制,保护合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引导、支持有意愿有能力的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积极参与公益慈善事业。(二)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健全就业促进机制,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健全就业公共服务体系,完善重点群体就业支持体系,加强困难群体就业兜底帮扶。统筹城乡就业政策体系,破除妨碍劳动力、人才流动的体制和政策弊端,消除影响平等就业的不合理限制和就业歧视,使人人都有通过勤奋劳动实现自身发展的机会。健全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推动解决结构性就业矛盾。完善促进创业带动就业的保障制度,支持和规范发展新就业形态。健全劳动法律法规,完善劳动关系协商协调机制,完善劳动者权益保障制度,加强灵活就业和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三)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社会保障体系是人民生活的安全网和社会运行的稳定器。健全覆盖全民、统筹城乡、公平统一、安全规范、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完善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制度,发展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健全基本养老、基本医疗保险筹资和待遇调整机制,推动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省级统筹。促进多层次医疗保障有序衔接,完善大病保险和医疗救助制度,落实异地就医结算,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积极发展商业医疗保险。加快完善全国统一的社会保险公共服务平台。健全社保基金保值增值和安全监管体系。健全分层分类的社会救助体系。坚持男女平等基本国策,保障妇女儿童合法权益。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和关爱服务体系,促进残疾人事业全面发展。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四)推进健康中国建设。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强盛的重要标志。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完善人民健康促进政策。优化人口发展战略,建立生育支持政策体系,降低生育、养育、教育成本。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优化孤寡老人服务,推动实现全体老年人享有基本养老服务。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促进医保、医疗、医药协同发展和治理。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坚持预防为主,加强重大慢性病健康管理,提高基层防病治病和健康管理能力。深化以公益性为导向的公立医院改革,规范民营医院发展。发展壮大医疗卫生队伍,把工作重点放在农村和社区。重视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创新医防协同、医防融合机制,健全公共卫生体系,提高重大疫情早发现能力,加强重大疫情防控救治体系和应急能力建设,有效遏制重大传染性疾病传播。深入开展健康中国行动和爱国卫生运动,倡导文明健康生活方式。十、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大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我们要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统筹产业结构调整、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应对气候变化,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推进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一)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加快推动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交通运输结构等调整优化。实施全面节约战略,推进各类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加快构建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完善支持绿色发展的财税、金融、投资、价格政策和标准体系,发展绿色低碳产业,健全资源环境要素市场化配置体系,加快节能降碳先进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倡导绿色消费,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二)深入推进环境污染防治。坚持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持续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加强污染物协同控制,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气。统筹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治理,推动重要江河湖库生态保护治理,基本消除城市黑臭水体。加强土壤污染源头防控,开展新污染物治理。提升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推进城乡人居环境整治。全面实行排污许可制,健全现代环境治理体系。严密防控环境风险。深入推进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三)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以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保护红线、自然保护地等为重点,加快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推进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科学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推行草原森林河流湖泊湿地休养生息,实施好长江十年禁渔,健全耕地休耕轮作制度。建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完善生态保护补偿制度。加强生物安全管理,防治外来物种侵害。(四)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立足我国能源资源禀赋,坚持先立后破,有计划分步骤实施碳达峰行动。完善能源消耗总量和强度调控,重点控制化石能源消费,逐步转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制度。推动能源清洁低碳高效利用,推进工业、建筑、交通等领域清洁低碳转型。深入推进能源革命,加强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加大油气资源勘探开发和增储上产力度,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统筹水电开发和生态保护,积极安全有序发展核电,加强能源产供储销体系建设,确保能源安全。完善碳排放统计核算制度,健全碳排放权市场交易制度。提升生态系统碳汇能力。积极参与应对气候变化全球治理。十一、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坚决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国家安全是民族复兴的根基,社会稳定是国家强盛的前提。必须坚定不移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把维护国家安全贯穿党和国家工作各方面全过程,确保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我们要坚持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以经济安全为基础、以军事科技文化社会安全为保障、以促进国际安全为依托,统筹外部安全和内部安全、国土安全和国民安全、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自身安全和共同安全,统筹维护和塑造国家安全,夯实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基层基础,完善参与全球安全治理机制,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一)健全国家安全体系。坚持党中央对国家安全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完善高效权威的国家安全领导体制。强化国家安全工作协调机制,完善国家安全法治体系、战略体系、政策体系、风险监测预警体系、国家应急管理体系,完善重点领域安全保障体系和重要专项协调指挥体系,强化经济、重大基础设施、金融、网络、数据、生物、资源、核、太空、海洋等安全保障体系建设。健全反制裁、反干涉、反“长臂管辖”机制。完善国家安全力量布局,构建全域联动、立体高效的国家安全防护体系。(二)增强维护国家安全能力。坚定维护国家政权安全、制度安全、意识形态安全,加强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确保粮食、能源资源、重要产业链供应链安全,加强海外安全保障能力建设,维护我国公民、法人在海外合法权益,维护海洋权益,坚定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提高防范化解重大风险能力,严密防范系统性安全风险,严厉打击敌对势力渗透、破坏、颠覆、分裂活动。全面加强国家安全教育,提高各级领导干部统筹发展和安全能力,增强全民国家安全意识和素养,筑牢国家安全人民防线。(三)提高公共安全治理水平。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建立大安全大应急框架,完善公共安全体系,推动公共安全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转型。推进安全生产风险专项整治,加强重点行业、重点领域安全监管。提高防灾减灾救灾和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处置保障能力,加强国家区域应急力量建设。强化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健全生物安全监管预警防控体系。加强个人信息保护。(四)完善社会治理体系。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提升社会治理效能。在社会基层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完善正确处理新形势下人民内部矛盾机制,加强和改进人民信访工作,畅通和规范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通道,完善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信息化支撑的基层治理平台,健全城乡社区治理体系,及时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加快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提高市域社会治理能力。强化社会治安整体防控,推进扫黑除恶常态化,依法严惩群众反映强烈的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发展壮大群防群治力量,营造见义勇为社会氛围,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十二、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开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新局面如期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加快把人民军队建成世界一流军队,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战略要求。必须贯彻新时代党的强军思想,贯彻新时代军事战略方针,坚持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坚持政治建军、改革强军、科技强军、人才强军、依法治军,坚持边斗争、边备战、边建设,坚持机械化信息化智能化融合发展,加快军事理论现代化、军队组织形态现代化、军事人员现代化、武器装备现代化,提高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战略能力,有效履行新时代人民军队使命任务。全面加强人民军队党的建设,确保枪杆子永远听党指挥。健全贯彻军委主席负责制体制机制。深化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开展“学习强军思想、建功强军事业”教育实践活动。加强军史学习教育,繁荣发展强军文化,强化战斗精神培育。建强人民军队党的组织体系,推进政治整训常态化制度化,持之以恒正风肃纪反腐。全面加强练兵备战,提高人民军队打赢能力。研究掌握信息化智能化战争特点规律,创新军事战略指导,发展人民战争战略战术。打造强大战略威慑力量体系,增加新域新质作战力量比重,加快无人智能作战力量发展,统筹网络信息体系建设运用。优化联合作战指挥体系,推进侦察预警、联合打击、战场支撑、综合保障体系和能力建设。深入推进实战化军事训练,深化联合训练、对抗训练、科技练兵。加强军事力量常态化多样化运用,坚定灵活开展军事斗争,塑造安全态势,遏控危机冲突,打赢局部战争。全面加强军事治理,巩固拓展国防和军队改革成果,完善军事力量结构编成,体系优化军事政策制度。加强国防和军队建设重大任务战建备统筹,加快建设现代化后勤,实施国防科技和武器装备重大工程,加速科技向战斗力转化。深化军队院校改革,建强新型军事人才培养体系,创新军事人力资源管理。加强依法治军机制建设和战略规划,完善中国特色军事法治体系。改进战略管理,提高军事系统运行效能和国防资源使用效益。巩固提高一体化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加强军地战略规划统筹、政策制度衔接、资源要素共享。优化国防科技工业体系和布局,加强国防科技工业能力建设。深化全民国防教育。加强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推进现代边海空防建设。加强军人军属荣誉激励和权益保障,做好退役军人服务保障工作。巩固发展军政军民团结。人民军队始终是党和人民完全可以信赖的英雄军队,有信心、有能力维护国家主权、统一和领土完整,有信心、有能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战略支撑,有信心、有能力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更大贡献!十三、坚持和完善“一国两制”,推进祖国统一“一国两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创举,是香港、澳门回归后保持长期繁荣稳定的最佳制度安排,必须长期坚持。全面准确、坚定不移贯彻“一国两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方针,坚持依法治港治澳,维护宪法和基本法确定的特别行政区宪制秩序。坚持和完善“一国两制”制度体系,落实中央全面管治权,落实“爱国者治港”、“爱国者治澳”原则,落实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执行机制。坚持中央全面管治权和保障特别行政区高度自治权相统一,坚持行政主导,支持行政长官和特别行政区政府依法施政,提升全面治理能力和管治水平,完善特别行政区司法制度和法律体系,保持香港、澳门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促进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支持香港、澳门发展经济、改善民生、破解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发挥香港、澳门优势和特点,巩固提升香港、澳门在国际金融、贸易、航运航空、创新科技、文化旅游等领域的地位,深化香港、澳门同各国各地区更加开放、更加密切的交往合作。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支持香港、澳门更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更好发挥作用。发展壮大爱国爱港爱澳力量,增强港澳同胞的爱国精神,形成更广泛的国内外支持“一国两制”的统一战线。坚决打击反中乱港乱澳势力,坚决防范和遏制外部势力干预港澳事务。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党矢志不渝的历史任务,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愿望,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坚持贯彻新时代党解决台湾问题的总体方略,牢牢把握两岸关系主导权和主动权,坚定不移推进祖国统一大业。“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是实现两岸统一的最佳方式,对两岸同胞和中华民族最有利。我们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和“九二共识”,在此基础上,推进同台湾各党派、各界别、各阶层人士就两岸关系和国家统一开展广泛深入协商,共同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我们坚持团结广大台湾同胞,坚定支持岛内爱国统一力量,共同把握历史大势,坚守民族大义,坚定反“独”促统。伟大祖国永远是所有爱国统一力量的坚强后盾!两岸同胞血脉相连,是血浓于水的一家人。我们始终尊重、关爱、造福台湾同胞,继续致力于促进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合作,深化两岸各领域融合发展,完善增进台湾同胞福祉的制度和政策,推动两岸共同弘扬中华文化,促进两岸同胞心灵契合。台湾是中国的台湾。解决台湾问题是中国人自己的事,要由中国人来决定。我们坚持以最大诚意、尽最大努力争取和平统一的前景,但决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保留采取一切必要措施的选项,这针对的是外部势力干涉和极少数“台独”分裂分子及其分裂活动,绝非针对广大台湾同胞。国家统一、民族复兴的历史车轮滚滚向前,祖国完全统一一定要实现,也一定能够实现!十四、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当前,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一方面,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历史潮流不可阻挡,人心所向、大势所趋决定了人类前途终归光明。另一方面,恃强凌弱、巧取豪夺、零和博弈等霸权霸道霸凌行径危害深重,和平赤字、发展赤字、安全赤字、治理赤字加重,人类社会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世界又一次站在历史的十字路口,何去何从取决于各国人民的抉择。中国始终坚持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外交政策宗旨,致力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坚定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始终根据事情本身的是非曲直决定自己的立场和政策,维护国际关系基本准则,维护国际公平正义。中国尊重各国主权和领土完整,坚持国家不分大小、强弱、贫富一律平等,尊重各国人民自主选择的发展道路和社会制度,坚决反对一切形式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反对冷战思维,反对干涉别国内政,反对搞双重标准。中国奉行防御性的国防政策,中国的发展是世界和平力量的增长,无论发展到什么程度,中国永远不称霸、永远不搞扩张。中国坚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同各国发展友好合作,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深化拓展平等、开放、合作的全球伙伴关系,致力于扩大同各国利益的汇合点。促进大国协调和良性互动,推动构建和平共处、总体稳定、均衡发展的大国关系格局。坚持亲诚惠容和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周边外交方针,深化同周边国家友好互信和利益融合。秉持真实亲诚理念和正确义利观加强同发展中国家团结合作,维护发展中国家共同利益。中国共产党愿在独立自主、完全平等、互相尊重、互不干涉内部事务原则基础上加强同各国政党和政治组织交流合作,积极推进人大、政协、军队、地方、民间等各方面对外交往。中国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坚定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不断以中国新发展为世界提供新机遇,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更好惠及各国人民。中国坚持经济全球化正确方向,推动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推进双边、区域和多边合作,促进国际宏观经济政策协调,共同营造有利于发展的国际环境,共同培育全球发展新动能,反对保护主义,反对“筑墙设垒”、“脱钩断链”,反对单边制裁、极限施压。中国愿加大对全球发展合作的资源投入,致力于缩小南北差距,坚定支持和帮助广大发展中国家加快发展。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践行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坚持真正的多边主义,推进国际关系民主化,推动全球治理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坚定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以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为基础的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反对一切形式的单边主义,反对搞针对特定国家的阵营化和排他性小圈子。推动世界贸易组织、亚太经合组织等多边机制更好发挥作用,扩大金砖国家、上海合作组织等合作机制影响力,增强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全球事务中的代表性和发言权。中国坚持积极参与全球安全规则制定,加强国际安全合作,积极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为维护世界和平和地区稳定发挥建设性作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世界各国人民前途所在。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只有各国行天下之大道,和睦相处、合作共赢,繁荣才能持久,安全才有保障。中国提出了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愿同国际社会一道努力落实。中国坚持对话协商,推动建设一个持久和平的世界;坚持共建共享,推动建设一个普遍安全的世界;坚持合作共赢,推动建设一个共同繁荣的世界;坚持交流互鉴,推动建设一个开放包容的世界;坚持绿色低碳,推动建设一个清洁美丽的世界。我们真诚呼吁,世界各国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促进各国人民相知相亲,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共同应对各种全球性挑战。我们所处的是一个充满挑战的时代,也是一个充满希望的时代。中国人民愿同世界人民携手开创人类更加美好的未来!十五、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在党。我们党作为世界上最大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要始终赢得人民拥护、巩固长期执政地位,必须时刻保持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清醒和坚定。经过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我们解决了党内许多突出问题,但党面临的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将长期存在,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将长期存在。全党必须牢记,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党的自我革命永远在路上,决不能有松劲歇脚、疲劳厌战的情绪,必须持之以恒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我们要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健全全面从严治党体系,全面推进党的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使我们党坚守初心使命,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一)坚持和加强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党的领导是全面的、系统的、整体的,必须全面、系统、整体加以落实。健全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完善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落实机制,确保全党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确保党的团结统一。完善党中央决策议事协调机构,加强党中央对重大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加强党的政治建设,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落实各级党委(党组)主体责任,提高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贯彻民主集中制,创新和改进领导方式,提高党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能力,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增强党内政治生活政治性、时代性、原则性、战斗性,用好批评和自我批评武器,持续净化党内政治生态。(二)坚持不懈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是党的思想建设的根本任务。全面加强党的思想建设,坚持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组织实施党的创新理论学习教育计划,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引导全党牢记党的宗旨,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自觉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坚持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转化为坚定理想、锤炼党性和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强大力量。坚持理论武装同常态化长效化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相结合,引导党员、干部不断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以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为重点在全党深入开展主题教育。(三)完善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坚持制度治党、依规治党,以党章为根本,以民主集中制为核心,完善党内法规制度体系,增强党内法规权威性和执行力,形成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发现问题、纠正偏差的机制。健全党统一领导、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监督体系,完善权力监督制约机制,以党内监督为主导,促进各类监督贯通协调,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推进政治监督具体化、精准化、常态化,增强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实效。发挥政治巡视利剑作用,加强巡视整改和成果运用。落实全面从严治党政治责任,用好问责利器。(四)建设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高素质干部队伍。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有一支政治过硬、适应新时代要求、具备领导现代化建设能力的干部队伍。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五湖四海、任人唯贤,把新时代好干部标准落到实处。树立选人用人正确导向,选拔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选优配强各级领导班子。坚持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做深做实干部政治素质考察,突出把好政治关、廉洁关。加强实践锻炼、专业训练,注重在重大斗争中磨砺干部,增强干部推动高质量发展本领、服务群众本领、防范化解风险本领。加强干部斗争精神和斗争本领养成,着力增强防风险、迎挑战、抗打压能力,带头担当作为,做到平常时候看得出来、关键时刻站得出来、危难关头豁得出来。完善干部考核评价体系,引导干部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推动干部能上能下、能进能出,形成能者上、优者奖、庸者下、劣者汰的良好局面。抓好后继有人这个根本大计,健全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常态化工作机制,把到基层和艰苦地区锻炼成长作为年轻干部培养的重要途径。重视女干部培养选拔工作,发挥女干部重要作用。重视培养和用好少数民族干部,统筹做好党外干部工作。做好离退休干部工作。加强和改进公务员工作,优化机构编制资源配置。坚持严管和厚爱相结合,加强对干部全方位管理和经常性监督,落实“三个区分开来”,激励干部敢于担当、积极作为。关心关爱基层干部特别是条件艰苦地区干部。(五)增强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严密的组织体系是党的优势所在、力量所在。各级党组织要履行党章赋予的各项职责,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党中央决策部署贯彻落实好,把各领域广大群众组织凝聚好。坚持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加强城市社区党建工作,推进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持续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有效实现党的领导的坚强战斗堡垒。全面提高机关党建质量,推进事业单位党建工作。推进国有企业、金融企业在完善公司治理中加强党的领导,加强混合所有制企业、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理顺行业协会、学会、商会党建工作管理体制。加强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新就业群体党的建设。注重从青年和产业工人、农民、知识分子中发展党员,加强和改进党员特别是流动党员教育管理。落实党内民主制度,保障党员权利,激励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严肃稳妥处置不合格党员,保持党员队伍先进性和纯洁性。(六)坚持以严的基调强化正风肃纪。党风问题关系执政党的生死存亡。弘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促进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带头深入调查研究,扑下身子干实事、谋实招、求实效。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抓住“关键少数”以上率下,持续深化纠治“四风”,重点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坚决破除特权思想和特权行为。把握作风建设地区性、行业性、阶段性特点,抓住普遍发生、反复出现的问题深化整治,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全面加强党的纪律建设,督促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严于律己、严负其责、严管所辖,对违反党纪的问题,发现一起坚决查处一起。坚持党性党风党纪一起抓,从思想上固本培元,提高党性觉悟,增强拒腐防变能力,涵养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气。(七)坚决打赢反腐败斗争攻坚战持久战。腐败是危害党的生命力和战斗力的最大毒瘤,反腐败是最彻底的自我革命。只要存在腐败问题产生的土壤和条件,反腐败斗争就一刻不能停,必须永远吹冲锋号。坚持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一体推进,同时发力、同向发力、综合发力。以零容忍态度反腐惩恶,更加有力遏制增量,更加有效清除存量,坚决查处政治问题和经济问题交织的腐败,坚决防止领导干部成为利益集团和权势团体的代言人、代理人,坚决治理政商勾连破坏政治生态和经济发展环境问题,决不姑息。深化整治权力集中、资金密集、资源富集领域的腐败,坚决惩治群众身边的“蝇贪”,严肃查处领导干部配偶、子女及其配偶等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利用影响力谋私贪腐问题,坚持受贿行贿一起查,惩治新型腐败和隐性腐败。深化反腐败国际合作,一体构建追逃防逃追赃机制。深化标本兼治,推进反腐败国家立法,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增强不想腐的自觉,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做事,使严厉惩治、规范权力、教育引导紧密结合、协调联动,不断取得更多制度性成果和更大治理效能。同志们!时代呼唤着我们,人民期待着我们,唯有矢志不渝、笃行不怠,方能不负时代、不负人民。全党必须牢记,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团结奋斗是中国人民创造历史伟业的必由之路,贯彻新发展理念是新时代我国发展壮大的必由之路,全面从严治党是党永葆生机活力、走好新的赶考之路的必由之路。这是我们在长期实践中得出的至关紧要的规律性认识,必须倍加珍惜、始终坚持,咬定青山不放松,引领和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巍巍巨轮乘风破浪、行稳致远。团结就是力量,团结才能胜利。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充分发挥亿万人民的创造伟力。全党要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树牢群众观点,贯彻群众路线,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接受人民批评和监督,始终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不断巩固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加强海内外中华儿女大团结,形成同心共圆中国梦的强大合力。青年强,则国家强。当代中国青年生逢其时,施展才干的舞台无比广阔,实现梦想的前景无比光明。全党要把青年工作作为战略性工作来抓,用党的科学理论武装青年,用党的初心使命感召青年,做青年朋友的知心人、青年工作的热心人、青年群众的引路人。广大青年要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怀抱梦想又脚踏实地,敢想敢为又善作善成,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让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同志们!党用伟大奋斗创造了百年伟业,也一定能用新的伟大奋斗创造新的伟业。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要紧密团结在党中央周围,牢记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坚定信心、同心同德,埋头苦干、奋勇前进,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统筹
2022年10月26日
其他

速看!2023年普通高招报名工作相关事宜问答

10月25日,河南省教育考试院发布《2023年普通高招报名工作相关事宜问答》,就河南省2023年普通高招网上报名相关事宜进行答疑。一起来看详细内容。1.问:河南省2023年普通高招网上报名时间?答:河南省2023年普通高招网上报名开始时间为2022年11月1日9:00;艺术类截止时间为11月5日17:00,非艺术类截止时间为11月15日17:00。2.问:河南省2023年普通高招报名对象有哪些?答:所有参加2023年普通高校招生统一考试以及提前单独招生(含保送生,强基计划,少年班,高水平艺术团、运动队,运动训练、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单招,高职单招,职教师资单招,盲聋哑残疾生单招等)的考生,均须在规定时间内参加全省统一组织的报名。3.问:哪些人员可以申请报名?答: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法律、高级中等教育学校毕业或具有同等学力、身体状况符合相关要求的人员,可以申请报名。4.问:哪些人员不得报名?答:(1)具有普通高等学历教育资格的高校在校生,或已被普通高校录取并保留入学资格的学生;(2)高级中等教育学校非应届毕业的在校生(经核准的少年班等经教育部批准的特殊类型招生考生除外);(3)在高级中等教育阶段非应届毕业年份以弄虚作假手段报名并违规参加普通高校招生考试(包括全国统考、省级统考和高校单独组织的招生考试,以下简称“高考”)的应届毕业生;(4)因违反国家教育考试规定,被给予暂停参加高考处理且在停考期内的人员;(5)因触犯刑法已被有关部门采取强制措施或正在服刑者,其中,未成年人按相关法律规定执行。5.问:报名方式是如何安排的?答:我省普通高校招生报名实行网上报名与现场确认相结合的办法,包括网上信息采集、现场信息采集与确认、符合政策的资格条件申报、签订考生诚信承诺书和疫情防控承诺书、资格审核等报名环节。考生须按要求完成信息采集和确认并通过资格审核。6.问:网上报名信息采集如何进行?答:符合报名条件的考生须按规定的时间登录河南省教育考试院网站(www.haeea.cn),进入“河南省普通高校招生考生服务平台”,认真阅读报名要求、考生诚信承诺书和疫情防控承诺书,按要求如实填写基本信息,并对所填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负责。7.问:现场信息采集及确认是如何安排的?答:网上报名后,考生须向学校或报名点交验报名所需证件,审核通过后,现场照相、采集指纹和身份证信息(信息采集办法按照有关文件执行),具体由各县(市、区)招生考试机构根据本地实际情况自行安排。信息采集完成后,县(市、区)招生考试机构打印考生报名登记表并盖章,考生应认真核对报名登记表上的所有信息,确认无误后本人签字确认,不得由他人代签。8.问:报名点是如何设置的?答:报名工作原则上以县(市、区)为单位组织实施,报名点由县(市、区)招生考试机构负责设置,省辖市招生考试机构也可根据实际需要统筹安排。报名点应根据学校分布及考生人数等情况合理设置。具有正式学籍的应届毕业生在学籍所在学校报名点报名;往届生等社会考生在户籍所在地招生考试机构直属报名点报名。9.问:考生应该去哪里报名?报名时提供何种手续?答:(1)我省户籍的普通高中应届毕业生由学校统一组织在学籍所在地报名。由于借读等原因造成就读学校与学籍所在学校不一致的,须在学籍所在学校报名。报名手续:考生须提供本人身份证、户口簿。(2)我省户籍的中等职业学校(含普通中专、职业高中、职业中专、成人中专、技工学校)应届毕业生,须在学籍所在学校或学籍所在地招生考试机构直属报名点报名。报名手续:考生须提供本人身份证、户口簿。(3)我省户籍的往届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以及其他同等学力的社会考生,在户籍所在地招生考试机构直属报名点报名。报名手续:考生须提供本人身份证、户口簿、学历证明(普通高中、中等职业学校毕业证或同等学力证明)。(4)户籍在我省,但在外省就读、学籍在外省的应届毕业生,如在我省报考,须在户籍所在地招生考试机构直属报名点报名。报名手续:考生须提供本人身份证、户口簿、就读学校所在地学籍管理部门出具的学籍证明和档案资料等。(5)符合《河南省关于做好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后在当地参加升学考试工作实施意见的通知》(豫政办〔2012〕180号)规定条件,在我省就业的外省户籍人员的子女参加高考报名的,父母一方须有合法职业和稳定住所,考生须是普通高中或中等职业学校应届毕业生,并具有当地学校正式学籍,随学籍所在学校参加报名。考生不得在“流入”和“流出”两地同时参加高考报名。报名手续:考生须提供本人身份证、户口簿,以及父母双方身份证、户口簿、父母一方在报名所在地的居住证。此类考生还须按要求在网上进行“资格条件申报”。重点大学少年班等特殊情况的报名,按有关文件执行。10.问:艺术类专业省统考有哪些类别?可以兼报吗?答:艺术类专业省统考包括美术类、音乐类(分声乐和器乐,考生任选其一)、编导制作类、书法类、播音与主持类、表演类和舞蹈类(分艺术舞蹈和国际标准舞,考生任选其一),艺术类考生须选择其中一类报考。美术、音乐、编导制作、书法类之间不得兼报;在报名考试时,这四类中任意一类均可与其余艺术类兼报,其余艺术类之间也可兼报。详细规定以艺术类招生文件为准。11.问:体育类专业有哪些类别?可以兼报吗?答:体育类专业包括高校体育教育、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休闲体育等专业(简称“高考体育类”),运动训练、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单独招生(简称“体育单招”),以及高水平运动队,要注意招生政策不同及报名办法区别,符合条件的考生可以兼报。详细规定以体育类招生文件为准。12.问:报名过程中发现学籍异常情况时应该怎么做?答:普通高中、中等职业学校应届毕业考生报考类别须与本人学籍信息一致。如有学籍异常情况,须由考生学籍所在学校负责向学籍主管部门申请逐一核实。同时具有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双重学籍的,必须注销其中一个学籍方可报名。13.问:思想政治品德考核如何进行?答:考生所在学校或单位应对考生的政治态度、思想品德作出全面鉴定,并对其真实性负责。无就读学校或工作单位的考生原则上由所属的乡镇、街道办事处鉴定。鉴定内容应完整、准确地反映在考生报名登记表中。14.问:往年录取后不报到的考生还须提供哪些材料?答:对往年已被高校录取未报到入学的考生,考生须提供录取院校出具的未报到证明;不能提供未报到证明的,须上交录取通知书、准考证和完整的纸介质档案。15.问:政策性照顾对象资格条件申报都需要提供什么材料?答:(1)烈士子女:具有批准权限的烈士评定(批准)机关的批复文件或《烈士光荣证》等烈士证明书,户籍所在地县级退役军人事务部门出具的证明。(2)在服役期间荣立二等功以上或被战区(原大军区)以上单位授予荣誉称号的退役军人:《立功受奖证书》、退役军人证件和户籍所在地县级退役军人事务部门出具的证明。(3)自主就业的退役士兵:须提交退役士兵证件和户籍所在地县级退役军人事务部门出具的证明。(4)归侨、归侨子女、华侨子女、侨眷:省委统战部侨务部门出具的《河南省归侨侨眷证明信》;台湾省籍考生: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出具的证明信和相应的户籍证明。(5)少数民族考生:考生本人的身份证及户口簿。根据《中国公民民族成份登记管理办法》和《国家民委办公厅
2022年10月26日
其他

喜迎二十大 职教中原行 | 20余名资深记者组团出发!探寻“电网”“水网”中的河南职教力量

9月27日,省教育厅“喜迎二十大·职教中原行”集中采访活动从郑州出发,来自16家中央驻豫媒体和省内主要媒体的20余名记者组成记者团,深入一线围绕我省职教领域的亮点、突破点进行集中采访和报道。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工作,特别是党的十九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职业教育发展,对职业教育提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作出了“职业教育前途广阔、大有可为”的重大判断,把职业教育摆在了前所未有的突出位置。此次活动,正是为了全面总结党的十九大以来我省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取得的突出成就、典型经验,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记者团将在9月27日至9月28日前往郑州电力高等专科学校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河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宝丰县职业教育培训中心开展一系列采访报道今天记者团走进了郑州电力高等专科学校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和小编一起来看看记者团的采访瞬间↓↓↓第一站:郑州电力高等专科学校记者团首先来到学校220KV实训基地观摩师生实训过程参观三知广场、雁馨湖等校园文化场所记者团在实训楼、新能源实训基地以及智能制造实训基地与师生深入交流观摩结束后学校召开了新闻媒体座谈会介绍学校基本情况据介绍,郑州电力高等专科学校扎根中原大地、把握类型定位、深耕电力职教、服务区域发展,坚决办好让党放心、人民满意的高等职业教育,为服务现代化河南建设贡献了电力职教力量。具体体现在以下方面:企业办学示范带动。紧扣“精专”定位,学校建立了五大特色骨干专业群,构建了五大特色产业学院,形成了“一院一产业学院、一院一特色学院”的产教融合新格局,是中原地区唯一由大型央企办学的电力特色鲜明的高水平高等职业院校。全国党建标杆引领。学校获得全国党建工作标杆院系、样板支部、省级党建工作样板支部等荣誉,是全国所有央企办学中唯一同时获得全国党建工作标杆院系、样板支部的高校。就业工匠品牌赋能。学校连续两年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保持全省高校前列,每年近60%的毕业生入职国有企业。教育部就业反馈综合评价连续保持A级,获评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典型案例学校。职教开放典范引路。学校建立全国第一所专科层次境外办学项目“中尼电力丝路学院”;国际化办学模式获得河南省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成果特等奖;向“一带一路”国家输出专业标准,为“中国方案”贡献了职教力量。乡村振兴样板支撑。学校创新了“五层四维三融”精准帮扶模式,探索了六大特色路径、搭建了五大支撑平台,荣获省脱贫攻坚先进集体、国网公司“服务脱贫攻坚先进集体”荣誉称号,是国网系统唯一获此殊荣的教育培训单位。教培一体双轮驱动。学校强化企业办学融入支撑,每年培训逾5万人次;近两年累积培训项目351项,培训总量逾12万人次。是省内职业院校开展社会培训服务较高的职业院校之一。学校主要负责同志教师、学生代表合作企业代表等接受媒体采访第二站: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在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记者团一行来到环境工程学院和测绘工程学院实训基地记者团实地查看学校智慧校园服务大厅在黄河工程“安澜医院”实地查看师生备赛现场翻过小山记者团深入观摩学校打造的鲲鹏山水利工程综合实训基地并与校园内进行测绘实训的师生深入交流观摩结束后学校召开了新闻媒体座谈会介绍学校基本情况据介绍,黄河水院始建于1929年,是全国文明单位、首批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国家优质高等职业院校、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A档(全国前十)建设单位。学校以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目标,坚持“立足社会需求,面向未来发展,办人民满意的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方针,积极探索人才培养的新模式,努力实现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个性协调发展。学校以应用研究和技术服务为重点,不断深化产教融合,提升社会服务能力。牵头成立黄河流域职业教育联盟、中国测绘地理信息职业教育集团,校企共建黄河明珠产业学院、鲲鹏产业学院等5个产业学院。学校以“双高计划”建设、入选国家智能社会治理特色实验基地、教育部“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改革试点单位等工作为抓手,育人成效显著。近三年,学生在各类职业技能大赛中获得省部级以上奖项668余项。其中,获得世界级奖项3项、国家级奖项269项、省部级奖项399项。学校曾在全国职业技能大赛“工程测量”赛项中连续7次获得一等奖,在“高教杯”全国大学生先进成图技术与产品信息建模创新大赛中12次斩获水利类赛项团体一等奖。毕业生就业率连年保持在98%以上,毕业生就业竞争力位居河南省高职高专院校第一名。90余年来,黄河水院情系水利,初心不改,为黄河70余载岁岁安澜和人民治黄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学校培养的20余万名技能人才活跃在大河上下、大江南北,治黄水利人才自黄河源头到黄河入海口,5464公里每一公里都坚守有黄河水院学子。学校被誉为黄河流域水利技能人才的“黄埔军校”和“黄河技干摇篮”。学校主要负责同志教师、学生代表合作企业代表等接受媒体采访记者手记中国教育报、教育时报记者
2022年9月27日
其他

积极支持河南省设立高等学校!教育部最新回复

9月23日,教育部官网发布《对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第8670号建议的答复》。答复中提到:积极支持河南省设立高等学校、支持河南高校改善办学条件和提升办学水平、支持河南高校人才队伍建设。对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第8670号建议的答复教高建议〔2022〕125号您提出的“关于支持加快优化高等教育布局结构调整提升办学层次和水平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近年来,教育部采取一系列政策措施支持河南省高等教育发展,引导河南省加快优化高等教育布局结构,助力提升办学层次和办学水平,相关工作取得有效成效。一、积极支持河南省设立高等学校一是支持河南省优化本科高等学校结构。2021年7月,教育部印发《关于“十四五”时期高等学校设置工作的意见》(教发〔2021〕10号,以下简称《意见》),对“十四五”高校设置工作作出了部署,明确提出要引导普通本科高校高质量发展,有条件的地区可通过新建、分立、资源整合等方式,设置质量高、特色强、规模适度的普通本科高校。2021年,河南省提出了通过新建、分立、整合资源等方式设立理工、工程技术等类型本科学校。“十四五”时期,教育部将支持河南省按照标准推进拟设置高校的建设发展,按程序审议高校设置事项,支持河南省优化高等学校结构。二是支持河南省设置本科层次职业学校。《意见》提出聚焦关键领域、重点行业、重点区域,以优质高等职业学校为基础,稳步发展本科层次职业学校。“十四五”时期,教育部将积极支持河南省教育部门坚持高标准、高起点,严把质量关筹建本科层次职业学校。对于达到标准、符合条件的本科层次职业学校设置事项,教育部将按照高校设置程序予以审议批准。三是支持河南省设置高等职业学校。在研究编制“十四五”高校设置规划时,河南省提出了新设高职高专学校事项。根据《高等教育法》等高校设置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高职学校由省级人民政府批复设立,教育部备案。河南省批复设立高职高专学校后,教育部将按规定和程序予以备案。二、支持河南高校改善办学条件和提升办学水平一是支持河南省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十三五”以来,教育部联合国家发展改革委启动实施“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二期)”,支持100所左右中西部地方普通本科高校聚焦人才培养,改善办学条件,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办出特色、争创一流,用“硬件”建设支撑“软件”改革,其中河南大学、河南科技大学、新乡医学院、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等7所高校被纳入支持范围。二是支持河南省“双一流”建设。经国务院批准,2022年2月,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公布了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河南省共有河南大学、郑州大学等2所高校的生物学、化学等4个学科入选。三、支持河南高校人才队伍建设一是加强郑州大学领导班子建设。2018年,教育部启动部省合建工作,教育部与河南省人民政府签署《关于“部省合建”郑州大学的协议》,其中明确“落实《高等学校领导人员管理暂行办法》,按照社会主义政治家、教育家目标要求和好干部标准,选优配强郑州大学党委书记、校长,由河南省任命,人选事先同教育部商榷。其他领导班子成员参照直属高校领导干部任职标准配备”。近年来,教育部党组高度重视郑州大学等在豫高校发展建设,先后配合河南省委组织部做好郑州大学前任党委书记宋争辉、现任校长李蓬等领导人员选任相关工作,全力支持合建高校班子建设。二是大力支持河南省高层次人才培养。深入实施“国家重点人才计划特聘教授奖励计划”,坚持向包括河南在内的中西部地区倾斜,通过放宽特聘教授申报年龄限制、同等条件倾斜支持等举措,增加中西部高校高层次人才入选几率。鼓励东部发达地区高层次人才到河南等中西部省份服务,持续加强河南省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更好地服务中西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三是安排河南省干部人才到教育部直属系统挂职锻炼。落实部省联席会议精神,支持河南省属高校优秀人才到部属高校挂职锻炼,安排河南省教育厅干部到部机关跟岗学习。四、下一步工作考虑一是新一轮“双一流”建设,教育部将加强指导,引导河南省建设高校深入贯彻落实《关于深入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若干意见》。主动对接服务中部崛起、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国家战略,深化科教融合、产教融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强化高校、科研院所和行业企业协同育人,全面提升创新型、应用型、复合型优秀人才培养能力。支持河南省政府加大对新一轮“双一流”建设政策引导和资源投入的力度,统筹区域内“双一流”建设高校与地方高水平大学建设,坚持高质量内涵式发展,尽快提高整体发展和建设水平。二是继续按照部党组统一部署,配合河南省委组织部做好有关高校领导班子建设有关工作,引导高层次人才向包括河南省在内的中西部地区流动,支持河南省干部人才到教育部直属机关、直属高校挂职锻炼,为河南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统筹
2022年9月26日
其他

又一地检出传播力最强流行株!1个感染者平均能传染18人……

2022年9月24日0时至24时,哈尔滨市报告10例新冠病毒阳性感染者。其中5例确诊病例(均为集中隔离发现),5例无症状感染者(4例集中隔离发现、1例居家隔离医学观察发现)。哈尔滨本轮疫情病毒系传播力最强的流行株之一9月24日,哈尔滨市政府新闻办召开疫情防控专场新闻发布会,哈尔滨市卫健委副主任杨超介绍,哈尔滨本轮疫情首个病例为非闭环管理的重点人群中发现,其余均在管控人群中发现。经基因测序为奥密克戎BA.5.2进化分支,具有传播速度快、隐匿性强、传染性强等特点,是我国目前传播力最强的流行株之一。病例中确诊比例高,占比60%。疫情传播链条清晰,呈现家庭、居住地等聚集性传播的特点。1个感染者平均能传染18人发烧咳嗽核酸仍为阴性自2021年年底出现后,奥密克戎BA.5变异株已成为全球主要流行的变异株。今年以来,我国已有天津、陕西西安、北京、上海、辽宁大连、广东珠海、海南三亚、浙江金华、黑龙江佳木斯等地报告感染奥密克戎BA.5变异株及其进化分支毒株的病例。疾控专家表示,这个病毒变异株传播速度非常快,1个感染者平均能传染18人。这种毒株为何被称为传播力最强的流行株?从近期我国多地报告的因奥密克戎BA.5变异株导致的本土疫情可一探究竟。今年8月,浙江金华义乌报告因奥密克戎BA.5.2进化分支引发的本土疫情,自8月2日发现至8月14日,义乌累计报告新冠病毒阳性感染者648例,其中74例为确诊病例、574例为无症状感染者。金华市卫生健康委副主任、疾控中心主任王凤英介绍,根据有关研究报道,该毒株的基本再生数为18.6,是原始毒株的5.6倍、Delta株的3.65倍、奥密克戎BA.2的1.39倍。通俗地说,基本再生数为18.6的意思就是1个感染者平均能够传染给18人。另外,疫情呈现明显的家庭聚集性,目前已发现家庭聚集性疫情100多起,涉及300多例病例。此外,病毒隐匿性更强。王凤英介绍,疫情发现的无症状感染者占比较高。同时,也发现少部分感染者核酸检测阳性时间滞后于发病时间,已经出现发热、咳嗽、咽痛等症状了,但核酸检测结果仍为阴性,导致病例早发现、早控制难度增加,容易造成扩散蔓延。最后,病毒代间距更短。从义乌该轮疫情分析,病毒代间距短,平均为2-3天,部分病例甚至1天可以传1代,短短6天之内就出现了5代病例。今年9月,深圳也报告了因BA.5变异株引发的本土疫情。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院长卢洪洲介绍,从病毒学特征来看,BA.5变异株比BA.2变异株具有更强的复制和传播能力。研究还表明,BA.5变异株可以在2分钟左右进入宿主细胞,20-30分钟左右在上呼吸道呈现指数复制,12-24小时后在感染细胞中释放成熟的病毒颗粒,也就是人们通常说的开始排毒,并通过飞沫、气溶胶等方式进行传播。奥密克戎BA.5变异株应该如何防范?疾控专家表示,从目前情况来看,其致病力并没有明显的增强,国内近期几次BA.5变异株疫情的防控实践也提示,现有的防控措施仍然有效。BA.5变异株仍属于奥密克戎变异株,其传播方式仍然是飞沫传播和接触传播为主,最重要的防控手段还是阻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者,这些措施包括规范戴口罩、手卫生等防护、保持社交距离、接种新冠病毒疫苗等。此外,做好日常通风、清洁消毒。尤其特别注意卫生间马桶冲水前要盖好盖,要保持地漏水弯有水,防范病毒通过气溶胶等方式传播。统筹
2022年9月26日
其他

2556位!河南省第二批乡村中小学首席岗位计划聘任人选公布

河南省教育厅关于公布河南省第二批乡村中小学首席岗位计划聘任人选的通知各省辖市、济源示范区、省直管县(市)教育局: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中西部乡村中小学首席教师岗位计划试点工作的通知》和《河南省乡村中小学首席教师岗位计划实施方案》,经申请、推荐、审核、公示等程序,确定张志伟等2556位教师为河南省第二批乡村中小学首席岗位计划聘任人选。现将名单予以公布(见附件)。希望受聘教师在工作中大胆探索,创新教育理念、教育模式和教育方法,形成教学特色和办学风格,努力成长为当地基础教育领军人才,通过发挥其示范引领作用,带动乡村教师提升乡村教育质量。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总结经验、创新方法、加强支持,全面提升我省乡村教师教育教学水平,为实现我省乡村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作出新贡献。附件:河南省第二批乡村中小学首席岗位计划聘任人选信息汇总表统筹
2022年9月12日
其他

共199项!2021年度河南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优秀成果奖获奖名单公示

附件:2021年度河南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优秀成果奖拟获奖名单2022年8月22日统筹
2022年8月23日
其他

暖心!大爷大妈们接力10年教千名孩子学习书法;志愿者摆地摊义务教学急救知识!

谁说只会跳广场舞?大爷大妈们接力10年,教千名孩子学习书法!新乡76岁的申爷爷退休后,经常在广场上练习书法。10年间,他与一群爱好书法的爷爷奶奶们成立书法班,以水为墨、以地为纸,免费在广场上教孩子们练习楷书、隶书等,累计已有近5000人。网友:这才是可尊、可敬、可爱的老人……郑州:志愿者义务教学急救知识炎炎夏日,绿城郑州,现身仅十几天的特殊地摊儿——“急救地摊”,火了!暑期,在郑州市,市民们发现一群摆地摊的人比较特殊,他们既不卖货,也不吆喝,而是免费教大家急救知识,传授救命技能,特别强调“包教包会”。学到急救技能的市民称之为“郑州急救天团”,来表达认可和感谢——白岩松在央视新闻周刊点赞郑州“急救地摊”,“毫无疑问,这种地摊可以有,应该有,必须有,希望全国各地都有。”“急救地摊”的摊主们,是郑州市红十字法律工作志愿服务队的志愿者。从两年前的“地摊公益”,到现如今“急救地摊”、多摊联动,火爆背后,是多位志愿者数年如一日的执念和奉献:关爱生命,“救”在身边。志愿者们多年如一日地坚守和付出,使得该服务队不断壮大,凝心聚力,一些传授急救知识的教具也是志愿者献爱心、自掏腰包购买的,大家凭着一腔热血,无私奉献,乐此不疲。面对四面八方让前去传授急救技能的邀请,志愿者坦言,目前,大家是在工作之余挤出休息时间,义务出摊,时间、精力、师资相对有限,一时无法满足在太多地方同时出摊的需求,需要循序渐进,也欢迎更多志同道合者齐心协力,共同推进。网友:实用接地气,建议全国推广大爷大妈和志愿者们的故事暖到你了吗勇敢善良温暖的河南人好样的统筹
2022年8月6日
其他

今天,首个国产抗新冠口服药获国家药监局批准上市!

7月25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正式批准河南真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申报I类创新药阿兹夫定片增加治疗新冠病毒肺炎适应症的申请,此举意味着国内首款治疗新冠病毒肺炎的小分子口服创新药正式获批。国家药监局根据《药品管理法》相关规定,按照药品特别审批程序,进行应急审评审批,附条件批准河南真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阿兹夫定片增加治疗新冠病毒肺炎适应症注册申请。本品是我国自主研发的口服小分子新冠病毒肺炎治疗药物。2021年7月20日,国家药监局已附条件批准本品与其他逆转录酶抑制剂联用治疗高病毒载量的成年HIV-1感染患者。此次为附条件批准新增适应症,用于治疗普通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成年患者。患者应在医师指导下严格按说明书用药。国家药监局要求上市许可持有人继续开展相关研究工作,限期完成附条件的要求,及时提交后续研究结果。目前,阿兹夫定从研发、原料药生产、制剂生产,到销售总部等全产业链已经具备落地河南的基本条件。统筹
2022年7月25日
其他

“新高考”背景下高校如何适应变化与育人模式变革

“新高考”背景下高校如何适应变化与育人模式变革作者:刘志军,系教育部教育学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教育部基础教育教指委考试命题专委会委员,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学分会副理事长,河南工业大学党委书记“新高考”改革实施8年来,在立德树人、服务选才和引导教学方面取得显著成效,在满足学生多样化发展和高效精准选拔人才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新高考”改革倒逼高校对接新要求,提升招生选拔能力,优化专业结构设置,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能力和水平。一、“新高考”要求高校积极衔接高中阶段教育“新高考”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将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纳入普通高校招生选拔体系,选择性考试成绩是普通高校招生录取的重要依据。学生高中选科和未来报考专业紧密相连,这就对高校更早介入到高中阶段教育提出了新要求。(一)科学规划选科方案。落实教育部提出的《普通高校本科招生专业选考科目要求指引》,高校应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和专业特点合理设置选考科目,保证高校人才选拔效率和培养质量。在数据测算基础上,充分论证选科方案与人才培养的匹配度,形成符合各高校自身实际的招生选科方案。(二)及早公布选考科目。高校应明晰人才培养规格和选拔标准,及时追踪与评价学科、专业录取要求与考生知识结构匹配的效果,以学科发展需求和人才培养目标为基础,探索大类招生模式,提升高校生源质量。高校应当根据人才培养的目标和学科发展的定位提前精准制定并公布报考相关专业的选考科目,积极落实选考科目引导机制,将其作为高校招生工作由“被动收档”到“前置引导”的主动作为。(三)积极引导合理选科。加大高校与中学招生、培养环节的衔接,主动搭建平台,促进高校与中学的衔接。定期组织大学教师或毕业于本校的大学生举办相关专业介绍的讲座。设立校园开放日,组织高中生到高校深度参与学术体验和专业感知活动,直观了解高校专业设置,提高专业认知,减少学生选科的盲目性。引导学生根据自身特点、兴趣爱好和未来规划,做出合适的科目选择,减少功利性和盲目性。二、“新高考”改革背景下高校需加强学科专业建设(一)优化学科专业结构新高考推动高校重新审视学科专业优势,要坚持“撤、增、锻、塑”并举调整优化专业结构,积极发展新兴专业,改造提升传统专业,打造特色优势专业,逐步建立与经济社会发展格局相匹配优势特色鲜明的专业体系,以专业特色彰显办学特色,提升高校在招生录取中的竞争力,以吸引更多优质生源报考。同时完善本科专业建设质量监测评估评价机制,加强对专业的动态评估,对没有优势或者没能办好的专业坚决取消,通过专业“健身计划”实现专业的动态调整,突出优势专业的竞争力。(二)加强专业内涵建设各高校要结合自身优势和发展定位,聚焦服务面向,积极推进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建设一批国家级和省级一流专业,提高学校相关专业的辨识度,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避免专业同质化现象;在原有专业基础上开设新兴的、跨学科多领域交融的、富有区域特色的专业方向,促进招生与专业建设间的良性循环,增强专业的吸引力。三、“新高考”改革背景下高校需改革人才培养模式高校要顺应新高考改革带来的学生知识结构和育人生态的变化,主动推动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型,彻底变革相应的教学及管理制度以适应和保障新的人才培养模式。(一)完善专业分流、转专业等制度保障。高校要进一步提升选考科目与专业学习要求的匹配度,提升学生知识基础和专业学习的匹配度,进而增强学生的学习适应性。积极探索实施大类招生培养,完善专业分流和转专业等相关规定,给学生更多选择权,真正建立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以学习结果为导向的教学质量保障机制。(二)优化课程体系,夯实学生学习基础。高校要根据新高考生源的特征,优化培养方案,提升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的系统性,根据学生学习规律、知识传播规律合理设置课程模块和教学梯度,合理安排教学进度,便于学生尽快适应大学学习,避免给大学生专业学习带来困难。可增加通识课程的比例,扩大选修课范围,增设相关选修课、衔接课、先修课等,夯实学生学科专业必备的基础知识,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三)创新教学组织形式,实现因材施教。高校应利用学生生源的多样化,营造多样化的校园文化。建立健全学分制,建立完备的选课机制,给学生弥补知识结构短板提供充电条件。要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和教学平台,最大可能满足学生专业学习需求,提高学生学习质量。积极探索分层教学、小班教学等教学策略,在学生培养方面力争实现因材施教。相关链接:复旦大学、河南大学招办主任解读河南高考综合改革3位知名高中校长解读河南高考综合改革统筹
2022年6月30日
其他

复旦大学、河南大学招办主任解读河南高考综合改革

解读河南新高考:多元选择、多元评价、多元发展复旦大学招生办公室主任
2022年6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