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学术月刊》2022年第6期目录及摘要

《学术月刊》 学术月刊 2022-07-23

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管主办



经济学话语与历史唯物主义
发生学(笔谈)



摘要:张一兵认为,《布鲁塞尔笔记》和《曼彻斯特笔记》是马克思第二次系统研究经济学的重要笔记,也是广义历史唯物主义诞生之前夜的经济学思想实验。理解这一文本群的写作过程和理论内涵,对于认识广义历史唯物主义的形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张福公通过对《布鲁塞尔笔记》的研究,提出机器大工业所彰显的生产方式历史性变革构成了马克思从哲学人本学话语转向从客观现实出发的物质生产话语的内在动机之一。基于MEGA2对《布鲁塞尔笔记》的深入文本解读,将有助于我们深刻把握马克思哲学革命的思想渊源与生成逻辑。孔伟宇认为,《布鲁塞尔笔记》是马克思生产话语出场的重要“案发现场”:一是宣布了马克思劳动话语的退场与生产话语的转换;二是促使马克思认识到物质生产作为基础和前提的重要作用;三是构建了马克思广义历史唯物主义从关系性生产透视社会历史整体发展的方法论基础。吴婷认为,在《曼彻斯特笔记》中,马克思继续关注了资产阶级的物质生产过程,并认识到现代工业体系下的物质生产不仅创造了人与自然一种新的历史性关系,同时也使人的社会关系及其结构发生根本变化。这种从现实出发的“生产话语”终结了此前的人本主义价值批判逻辑,成为把握马克思新世界观来源的重要理论线索。

关键词:广义历史唯物主义;《布鲁塞尔笔记》;《曼彻斯特笔记》;生产话语


“表象”的使用和意义
——弗雷格与康德比较研究



摘要:康德用“表象”(Vorstellung、vorstellen)一词来说明感性和知性等不同的认识层次,说明“对对象的表象”和“对对象的表象的表象”以及理解和洞见的区别;弗雷格用“表象”(Vorstellung)与思想进行区别,说明表象需要承载者,而思想不需要承载者,从而更好地说明思想的客观性。他们关于“表象”一词的使用方式不同,形成的理论也不同,但有一点却是共同的,即他们都把“表象”看作一个自明的概念。同一个词的不同使用,可以显示出康德和弗雷格理论的差异,也显示出传统哲学与分析哲学的不同。而同一个用语的共同使用,则至少隐含着一种思想文化的传承。这说明,传统哲学,特别是德国哲学对弗雷格是有影响的。

关键词:表象;知性;思想

作者:王路,郑州大学哲学学院特聘首席教授(河南郑州450001),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教授(北京100084)。


中国经济如何稳中求进和高质量发展



摘要:中国经济正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等新的多重下行压力,如何落实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实现高质量发展,已成为一个重要现实课题。从外部看,百年未有变局与世纪新冠疫情交互影响,给中国经济带来较大不确定性。从内部看,周期性、政策性、体制性、结构性因素相互交织,尤其是一些政策调整未能把握好时度效,加剧了市场微观经济主体的经营困难局面,同时中国经济发展的创新性、协调性、生态性、开放性、共享性也都还有较大欠缺,远未达到新发展理念和高质量发展的要求。面对这一局面,中国需要同步进行跨周期设计、逆周期调节与改革开放深化,以落实稳中求进和推动高质量发展。稳定经济大局,需要加大宏观经济政策实施力度,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更加精准和可持续,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适度,并提高宏观经济政策的稳定性、连续性和可预期性。但短期政策应对主要针对需求收缩和供给冲击的压力,应对短期稳中求进问题和中长期高质量发展,更迫切、更重要和更根本的还是要靠深层次的结构性和体制性改革及其治理,并发挥更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倒逼作用和增长红利,从基础性的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环境层面变革入手,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落实到政策和改革措施制定、执行中去,这是应对预期转弱压力和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最有效对策。

关键词:中国经济;稳中求进;高质量发展;改革开放

作者:田国强,湖北经济学院、上海财经大学教授(上海200433);陈旭东,上海财经大学高等研究院、中国经济思想发展研究院副研究员(上海200433)。


关于企业补贴的八个关键问题
——兼评当下的产业政策研究



摘要:政府给予企业的补贴,是政府实施产业政策最主要的工具之一。然而,政府补贴能否提高企业效率,一直是一个有争议的理论和政策问题。基于2003—2020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的各类补贴数据,全面地考察了政府补贴的特征事实、影响因素和实际效果,研究发现:(1)从规模上看,绝大部分上市公司都获得了政府补贴,且补贴的总额在不断增长。2019年政府补贴总额约占当年GDP的0.44%—1.15%。(2)从影响因素上看,给予企业的政府补贴存在显著的规模歧视,但不存在显著的所有制歧视,这一点与“常识”相反。(3)从效果上看,政府补贴提高了民营企业的研发并降低了其税负,但对国有企业没有显著影响。分类来看,税收、研发和人才补贴总体上是有效的,产业升级补贴产生了负面结果。长期来看,政府补贴对企业财务绩效的影响是不显著的,但可能有利于促进企业研发。(4)财政补贴与税收优惠相比,前者的短期效果更好,后者的长期效果更好。研究的结论对于减税降费和产业政策的实施具有重要的理论启示。

关键词:企业;补贴;产业政策

作者:聂辉华,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北京100872);李光武,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博士生(北京100872);李琛,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经济学院讲师(北京100070)。


论耗费的劳动与购买的劳
动在价值理论中的作用



摘要:经济思想史上普遍认为亚当·斯密的价值理论是二元或多元的,一方面,他提出耗费的劳动决定价值的单要素价值论;另一方面,他又指出购买的劳动和三种收入决定价值,形成了多要素价值论。由此,到底是耗费的劳动还是购买的劳动决定价值便成为经济学家长期争论的一个焦点。基于在全面准确理解斯密的耗费劳动说与购买劳动说的基础上,并对经济思想史上有关经济学家的观点和误解进行评析,力求在广义价值论框架下,对斯密的耗费劳动和购买劳动在价值决定和价值度量中的不同作用做进一步讨论。研究发现:(1)从个量微观的角度看,耗费的劳动与购买的劳动之比等于部门综合生产力之比;(2)从总量宏观的角度看,总价值=耗费的劳动总量=购买的劳动总量;(3)总价值等于总劳动这一命题也仅仅是就价值尺度而言的,并不能以此证明价值是单纯由劳动创造的。

关键词:耗费的劳动;购买的劳动;价值决定;价值尺度;广义价值论

作者:蔡继明,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经济学研究所教授(北京100084);曹越洋,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经济学研究所博士生(北京100084);刘乐易,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经济学研究所博士生(北京100084)。


中国“社会福利共识”的社会建构
与现代社会主义福利国家制度目标



摘要:2021年是中国现代社会福利制度建设新时代元年。社会福利是指幸福、美好的社会生活状态。现代社会福利制度主要由社会救助、社会保险、社会福利服务、住房与家庭、义务教育、医疗健康照顾服务六个亚社会服务体系组成,是世界各国通行的社会制度安排。发达国家在“社会福利共识”政治建构基础上,普遍建立“社会福利国家与福利社会”制度。中国现代社会主义福利国家与福利社会制度建设障碍是传统价值理念、理论视角与体制机制。中国“社会福利共识”政治建构与现代社会主义福利国家制度建设目标主、客观条件已成熟。实现美好生活需要满足目标的最优制度路径是:由“市场社会主义”转为“福利社会主义”。幸福、美好和高质量社会生活是社会主义制度本质,最能体现社会主义福利化制度的优越性。

关键词:政治哲学;社会福利哲学;社会福利制度;福利国家制度范式;社会福利理论体系

作者:刘继同,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北京100191)。


施特劳斯政治哲学与海德格尔



摘要:施特劳斯堪称20世纪西方“影响最大和最富争议的”政治哲学史家,作为政治哲人的施特劳斯的“持久重要性”,尤在于伴随其学术生涯始终的与当代西方“第一哲人”海德格尔的思想争辩。如今,围绕施特劳斯政治哲学的思想争议,早已超越西方学术范围深刻影响了中国学术。中国并没有也不会像施特劳斯所认为的那样“屈服于西方理性主义”:施特劳斯提议“开始理解一个世界宗教的可能性”,海德格尔则主张“为最后之神掠过的伟大时机作长久准备”,而中国古圣人孔子的教诲是“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关键词:政治哲学;施特劳斯;海德格尔

作者:黄瑞成,重庆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教授(重庆400044);张鑫,重庆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博士研究生(重庆400044);玛赫更里,重庆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博士研究生(重庆400044)。


国际法治中的“大国不可能三角”



摘要:国际社会推进法治的进程,赋予大国更多的期待。然而,在国际关系的变化演进和国际法治的塑造运行中,大国却面临着自身核心利益、全球共同伦理和联盟友邦期望之间的“不可能三角”。一个大国无法同时满足追求和保证自身核心利益、倡导和促进全球共同伦理、符合联盟友邦的意愿。这种不可能三角是由当代世界秩序的无政府状态、国际法的非中心化(不成体系)状态,以及全球资源稀缺、国家首先保证自身的安全与发展、国家之间难于形成信任而构成的。此种大国不可能三角在国际法上不仅意味着存在着国家单边利益和多边利益的二元价值摇摆,而且存在着人类共同价值、本国利益追求和联盟友邦意愿在国际法话语的时空不连续性。从国际法治的状态上看,不应当对国际法治的价值设定抱有过高的期待;从国家发展的模式上看,必须对本国利益和全球共同利益进行良好的平衡,同时极其谨慎地选择国际战略的盟友。

关键词:国际法治;大国;不可能三角

作者:何志鹏,吉林大学法学院教授(吉林长春130012)。


新时代中国国际法观的
理论构成与多元实践



摘要:较之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核心单向度呈现的传统国际法观,新的历史时代,中国的国际法观呈现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相互支撑的二元复合样态。此种构造导源于中国对当下建基于规则之上的国际秩序所抱持的“包容式改进”的“中道”策略。在国际秩序的“包容”层面,中国坚定秉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而在国际秩序的“改进”层面,中国更多地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通过对“后冷战”时代中国国际法多元实践的系统梳理,可以发现国际法实践与国际法观念之间并非整体“呼应”,甚至彼此间仍旧存在不小的内在张力。在侧重“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国际法实践领域呈现出观念凸显度强弱不均,是因为建基于主权观念之上的传统型国际秩序对当下中国是一种能有效减轻其上行压力的对冲机制;在侧重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国际法实践领域,当下国际秩序不利于后来者融入的客观构造、倡导的理念本身有待精致化及中国国际法综合能力仍相对孱弱等三重因素共同制约了新理念的有效转化。

关键词:新时代中国国际法观;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国际法实践;内在张力

作者:魏磊杰,厦门大学法学院副教授(福建厦门361005)。


中国社会组织研究的视角转换与新启示



摘要:我国社会组织发展正步入新阶段,传统的合法性空间不足问题已得到较大改善,但资源汲取能力不足的发展瓶颈却日益显著。在此背景下有必要引入资源汲取理论视角,从社会组织的资源依赖结构、对资源环境的认知能力、资源竞争水平等维度研判不同类型社会组织的发展特征及其面临的深层挑战。这一理论视角可弥补既有研究过于强调宏观制度环境约束而疏于分析社会组织具体运行机制的不足,也可以更好检视由国家、市场、社会多方力量编织的社会组织资源支持体系中蕴含的深层问题,从而找到推动中国社会组织健康发展的有效路径。

关键词:社会组织;研究视角;资源汲取;理论启示

作者:嵇欣,上海社会科学院生态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助理研究员(上海200020);黄晓春,上海大学社会学院教授(上海200444);许亚敏,民政部政策研究中心研究员(北京100721)。


在路上:漂泊、书信体写作
与“杂文自觉”的风格扩张



摘要:在以《华盖集·题记》为标志的“杂文的自觉”之后,《华盖集续编》在文体、样式及美学方面呈现出更加繁复的多样性和试验性。与之相关的则是鲁迅1926年8月离开北京后,在上海−厦门−广州间的短暂的“漂泊”状态,这种状态指向一种重要的文学风格意义。以《华盖集续编》中的“通信系列”为线索,兼及鲁迅同时期其他书信写作,对鲁迅杂文在语汇、句子、风格和作者形象不同层面的风格扩张进行系统分析,可以看到,鲁迅此期间的杂文写作,在内心面向、审美自律和社会政治寓意指涉性上都呈现出一种高度内敛同时又高度外化甚至游戏化的倾向。这种写作法不仅是对漂泊或客居状态的描摹和派遣,或对此前“北京时期”遭际的回顾与反思,更是鲁迅文学内在能量与形式可能性的逻辑发展,也是它将自身现实批判兴趣和历史表现抱负收缩凝聚在高度个人化和“作者式”的杂文文体内在强度之内的技法淬炼。因此,鲁迅漂泊期的书信体写作,作为“路上杂文”,也可被视为鲁迅文学“第二次诞生”这一文学史事件的组成部分。在具体的鲁迅文学发展阶段论意义上,这个瞬间和文体实验行动也构成过渡期“杂文的自觉”同晚期“杂文的自由”之间的连接点和风格预演。

关键词:“路上杂文”;“鲁迅文学的第二次诞生”;杂文的自觉;文体混合;自然美;“艺术的终结”

作者:张旭东,纽约大学比较文学系、东亚学系教授。


走向荒野:风景的历史及其美学表达



摘要:环境美学就其本质而言是风景美学。风景作为客观存在的自然景观,是不依赖于人的自然物。但是风景作为审美对象却是人为建构的产物。生活在农耕社会的古代中国人较早发现了自然风景的美,并以比德说的方式建立了和自然的审美关系,山水画在古代中国起到了某种类似宗教的作用。而以商业社会为主要特征的古代西方,对自然风景则较为忽略,西方古典艺术亦以人体艺术为主。作为工业革命的回应,人们开始关注并重新评估自然的审美价值,把城市和乡村相对立,赞美自然风景,西方风景画迅速发展并进入黄金时期。浪漫主义艺术家不仅描绘妩媚的自然风光,而且展示自然不可驯服、无法控制的野性力量,喜爱原始蛮荒甚至令人惊惧的自然风景。这引起了现当代西方艺术和美学主题的重大改变,开辟了通往荒野美学的道路。

关键词:风景;历史;山水画;风景画;荒野;美学

作者:代迅,厦门大学中文系教授(福建厦门361005)。


从“意识的发现之旅”到“精神的奥德赛”
——教养小说模式下的《精神现象学》



摘要:个体的教化(Buidung)乃是启蒙以来德意志人文主义思潮的核心。在启蒙教化观的基本框架下,可将德语教养小说与《精神现象学》视作同一理想的不同呈现:前者诉诸文学叙述,而后者则依托哲学思辨。在共同的思想史语境中,教养小说这一文体特殊的结构性要素被内化到《精神现象学》的内容建构中,呈现为个体意识通过发现自身本质完成自我教化的过程。而黑格尔并不使之停驻于“意识的发现之旅”,更要其证成纯粹科学概念的演绎。精神整体通过回忆确立起个体意识教化的必然性,这也构成《精神现象学》独特的“思辨陈述”形式,而精神概念对自身形成之检验的过程就是“精神的奥德赛”。借此黑格尔确立了概念自我构造的方法,超越了文学叙述中形式与内容互相外在的局限,进而证明了个人教化完成与科学概念演绎间的绝对一致性,最终建构起《精神现象学》与其体系内在的统一性。

关键词:黑格尔;《精神现象学》;教养小说;思辨陈述;教化

作者:徐贤樑,复旦大学中文系讲师(上海200433)。


论吐谷浑早期的活动范围及战略转移



摘要:《宋书·鲜卑吐谷浑传》详细记录了吐谷浑早期的活动范围,《晋书》《魏书》《隋书》等相关记录多来自《宋书》。吐谷浑早期有两次重要却长期被史家所忽视的战略转移。一次是面临西秦威胁,阿豺选择了南下松潘草原,最终慕璝趁西秦灭亡收复了河南故地并占据了洮河流域。此后北魏太武帝对吐谷浑展开大规模围攻、追击,吐谷浑无法在九曲之地立足,只得西迁伏罗川,此为第二次战略转移。伏罗川地连青海湖−祁连山牧场,西迁至此既远离了北魏威胁,更为日后吐谷浑发展成为强大的草原帝国提供了契机。

关键词:吐谷浑;《宋书》;西秦;伏罗川

作者:牛敬飞,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陕西西安710119)。


南京高师−东南大学与新文化运动
——以刘伯明为线索的再考察



摘要:检视南京高等师范学校−东南大学与新文化运动的关系,应尽可能脱出以《学衡》为中心之视角的限制。“新文化”攸关的词语观念在东南的早期传播,与刘伯明等南高学人对杜威讲学活动的积极参与密切相关。而后刘氏基于校内人事更动影响及自身因由,参与促成校内对于“新文化”之异议的发展,但此后其思想与北大新派仍颇有相通之处。其对新文化运动内容重点的理解,亦与梅光迪、吴宓等《学衡》主将有异,而与其他较早入校者及江苏省教育会的理解更为接近。以刘伯明为线索,涉及其操持校务、教学、演说、著述等活动方式,可以揭出东南学人契合新文化运动之民主与科学精神,却易被北南新旧对立的表述扭曲或遮蔽的思想与实践面向。

关键词:南京高等师范;东南大学;新文化运动;刘伯明;《学衡》

作者:徐佳贵,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副研究员(上海200235)。


Title and Abstract

滑动阅览


【点击图片查看往期目录】

  欢迎订阅2022年《学术月刊》!(点击即可订阅)

2022年第1期

2022年第2期

2022年第3期

2022年第4期

2022年第5期





关注我们

关注本刊微信公众号,请点击上方蓝色的“学术月刊”,或扫描左侧二维码。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