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翟永明丨 一堆灰烬中,记忆也没有了温度

2017-04-02 白夜 白夜谭





好像很多传统节日都与自己无关。


清明、中秋、重阳,最近几年,春节也快进入此行列。我只知道,那七天过得好漫长,吃不到喜欢的点心,喝不到最爱的奶茶,整个人仿佛被迫跌入一团伸手不见五指的黑暗,惶恐不安。


每年白夜院子里的枇杷树开始扑咚扑咚地往下砸果子的时候,便是中国人祭奠先祖、悼念亡灵的日子了。我总是在各种时间、各种地方听见大家提起回乡扫墓的事。小时候,图新鲜,觉得能够跟着大人还有其他小朋友一起坐车去乡下,吃平时没吃过的饭菜,然后飞檐走壁地在山水间嬉笑打闹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情。至于为什么要这样做,并不重要。


长大后,渐渐明白个中含义,可是因为故乡遥远,除了奶奶,家人已经鲜少和老家有联系了。所以记忆中,从来没有为自己的祖辈上过坟,就连称呼也是浑浑噩噩的。小时候也不过是贪玩,蹭别人家的清明节过。


2013年的圣诞前夕,回老家接奶奶,翻山越岭来到爷爷的坟前,踢开地上的少许枯枝,支开身边叽叽喳喳的小孩子,盘腿坐下盯着石刻的碑文发呆。就那么直勾勾地看着凹陷下去的笔划,想着最后一次见他时,他特意抬头看我的那一眼,殊不知,那时的他已经连睁眼的力气都没有了。老人戎马一生,从未向任何困难低头,却最终未逃过死神的召唤。


但每次想起老人临走前的那个眼神,便又十分笃定:他是不怕死的。他一直跟我说,即使是名女子,也要勇敢,无所畏惧。如今想来,老人在动荡的战争岁月里,经历过无数生死,他自然是熟悉死亡、了解死亡的。


“每朝悟死,死便无惧”




以上文字=爱装深沉的小编  图=网络



无常

 

                ——读尤瑟纳尔《三岛由纪夫或空的幻景》

 

by 翟永明


无常   就是空的幻景

 

三岛由纪夫用死亡来说它

尤瑟纳尔用词语来说它

死亡可以低廉也可以高贵

幻影可以华美也可以衰败

 

“每朝悟死,死便无惧”

十八世纪的典籍告诉我们

“熟悉死亡以及死得其所”

上个世纪的诗人告诉我们

 

我去过三岛由纪夫的纪念馆

也去过哈德良的宫殿

但是,没有去过尤瑟纳尔的“怡然小筑”

 

“喂,你译成怡然有没有想过别的可能?”

在怡然小筑里思考无常

使“怡然”也变成一种大的空幻

 

一弹解千愁

一刀取人头

肉体性质的销蚀快意

是否能成为摆脱厌倦的猛药?

 

身心融化  释放

是否类似花朵的盛开  折断

以及轻快坠地

如同被痛苦研磨的心灵

一朝受损  便会趋向双手合十

或者  蹭掉那一层叫作“恐惧”的表皮

 

日出时  坐在一垛蔷薇下

等待被美窒息而死  当你凝视那些照片:

黑色戏剧  黑色时间和黑色表情

黑色竹箭和黑色额带

死变得如此具体  如此富于表演

如同太阳的热度和色彩的绚烂

如同一盘毒品端到你面前

 

尤瑟纳尔  或者别的什么研究者

我们怎样面临食物?

空气和健康的体魄?

我们怎样因活而空  又因空而死?

 

2016.3.18



这是一首献给尤瑟纳尔和三岛由纪夫的诗;这是一首关于死亡的诗。也用以纪念一位刚刚逝去的、值得尊敬的人。


16年得知艺评家、策展人黄专去世的消息,心里非常难受。我与黄专不是朋友,仅为相识,有过合作。但一直觉得他是一位非常优秀、独立、高贵的人。对艺术执着以及有着独立见解和判断的人。


读到他临终前写就的《诀别的话》,非常震动。他是一位看透生死、透彻澄明的人。直面死亡,视死如归,让人尊敬,让人动容。使我想起文学圈的同类人陈超。天不假好人以寿,但他们的独孤求败之境界和身影,必定对世人影响重大。

——翟永明





和雪乱成


            ——观2009年11月第二场雪,为歌手陈琳而作

 

by 翟永明


雪片落下时   不是因为身轻

就象夺人心魄的白   不是来自天庭

歌入喉中   冲雪向上

虽不粘天   也不着地

化为一腔热血植入世人冷肠

被掏空的   不只是女人心

一丝一毫的热烈

都被众手掰开

无边无际的壮心

都被互联网享用干净

 

一飞上白云   人间便小

心未落下

在更高的高处

一场华丽的雪厚葬了薄情

也厚葬了更薄的人心

干净的更干净   黑暗的更黑暗

枯了的就要变质   碎了的高温成形

一切都飘得无比远

就像你历历在目   却从未靠近过他们

霜花寂寥时   月下传觞风中独行



2009年第一场雪飘下来时,我正在从唐山回北京的路上。作为一个成都人,我几乎是第一次看到如此大的雪片,唐山的朋友王志勇说:这就是“燕山雪花大如席”。但是,就在当天晚上,我收到朋友的短信,说陈琳自杀了。


陈琳是朋友的密友,所以我也曾见过她几次。后来,她想请我帮她写歌词,我们也面谈过几次。虽然后来并没有合作,但我还是非常喜欢她的个性和为人。她的歌,我只听过两三首。只知道她一度很红。但后来,大家都忙。渐渐地就相忘于江湖。


陈琳自杀,对周围朋友的冲击都很大。围绕着她自杀后的各类人的表演,也对人构成冲击。江湖就是这样薄情寡义;但又如此道貌岸然。


我昨天和朋友说起,整个情形真像是一个现代版的阮玲玉传奇。社会进步了这么多年,有些东西却是一点进步都没有。逝者逝去,让生者更加寒心。


写下这首《和雪乱成》。纪念陈琳。

——翟永明





成精的女孩


              ——致马雁


by 翟永明


读旧信,想起一位早逝的女孩

 

一堆灰烬中  已感觉不到信的温度

让人忘却它们描述过的痛苦

曾经充塞天地  曾经灸手滚热

 

痛苦已被痛苦消解

正如幸福终被幸福磨损

一生,用来反复淬炼

以致于终点变得可有可无

 

一堆灰烬中  记忆也没有了温度

那冷却了的,重新变得烫手

却触手成为尘土

灵魂曾经如何迷乱

毁灭就会如何不动声色

 

就象忧郁和忧郁症

玫瑰与玫瑰枝

玫瑰迷幻  枝干刺人

忧郁轻盈  忧郁症致命

二者都扶持诗意滋生

二者都危险

神话中,我们听到太多的太长的

动人的诱惑

 

那是一株叫作千山白雪的植物

山野精灵炼丹而成的植物

月光照射下  发出特殊的莹光

采参者  清心寡欲

方能得到它迷人的神力

 

一个成精的女孩

浑身都是诗句

她就坐在参天植物下

嚼食着那些东西

她会不会长生不老?

 


马雁


诗人、书评人、散文作家。1979年生于成都,中学时期开始写作,为成都民刊《幸福剧团》团员。1997-2001年间就读于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古典文献专业。


曾主持未名诗歌节( 1999、2000、2001 年),参展当代艺术广州三年展(2008 年)。曾获刘丽安诗歌奖、珠江诗歌节青年诗人奖等奖项。2000年参与创建北大新青年网站,2003年返回成都定居,坚持自由写作的简朴生活方式,在文字中展现出罕见的高贵、勇毅和非凡的洞察力,也曾为多家报刊撰写专栏和评论。


曾自印诗歌和小说合集《习作选:1999-2002》(2002年)、诗集《迷人之食》(2008年),正计划出版随笔集《读书与跌宕自喜》。


2010年12月在上海因病意外辞世。







一亩二分自留地


白夜将在2018年5月8日迎来20岁的生日。对我们来说,20年里所有的开心与困难都是特别珍贵的财富。所以,在未来的365天里,白夜面向所有来过和喜爱的朋友征集关于我们的一切。


如果你有:


你和白夜的照片


关于白夜的故事


在白夜拍的视频


甚至是在别处看到的和白夜有关的所有


都烦请空闲时,发送到邮箱:664847007@qq.com



白夜,不胜感激,也希望能够在明年的那一天,与君共度。






延伸阅读


白夜回顾丨艺术,有些时候需要一种距离感


薛涛 | 满怀才华与热情,却从未换回真心


鱼玄机 | 如果我是一个男子,理所当然 风光归我所有


翟永明 | 我写作中的女性意识,和早期读《简爱》有关




白夜


白夜诗会▪白夜读书会▪白夜音影会▪白夜艺廊展


白夜是一家经营已达19年的艺术酒吧,从玉林西路85号到窄巷子32号,白夜举办了无数的文化活动:诗歌朗诵会,新书发布会,绘画雕塑装置展,独立电影放映,音乐分享等,为中外作家艺术家的作品和读者观众间建立了一个沟通交流的平台。


微信号:baiye_98

微店:白夜艺廊

新浪微博:白夜酒吧(加V)

豆瓣小站:白夜谭

联系邮箱:664847007@qq.com(转载及投稿请发送邮件到此邮箱)


长按二维码关注“白夜谭”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