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希望你,不因关注我被耻笑

绿茵陈 绿茵陈 2022-05-27
我写公众号居然已经持续了4年半,不算高产,每月一般是5-7篇。
上月有两个来自前辈的灵魂考问。
他先是问:流量有什么用?
我的理解是他问公众号阅读量的意义。
我回答流量有带货功能,能吸引广告投放等。
但因为我对这个问题考虑不多,所以回答十分肤浅、片面,后面还偏激起来。因为想到了一些阅读量巨大,但内容十分不堪的公众号。
我对更广义的互联网话语下的流量,不甚了解,就不胡思乱想,胡说八道了。对公众号的阅读量倒可以说几句。
有很多几万+的公众号,他们的作者水平很高,才华有目共睹,大家都爱看,我也是。我把他们都标上了星号置顶,时常看,时常转,时常点“在看”。比如六神磊磊、萝严肃、孟大明白、押沙龙、槽边往事、毕导等,还有去年崛起的半佛。
也有一些阅读量很高的公众号,单从阅读量来看,他们的实力与上面那些不相上下,但是内容就有天壤之别。在他们那里,骂美国是稳赚不赔的好生意;弱者不是救助对象而是被消费的元素。
当然了,我不是说美国不可以骂,也不是说不可以展示弱者的生活,可你总得有点建设性的东西,而不是纯粹为了流量吧。
还有其他一些可以“大卖”的主题,看上几篇套路就浮现出来了。但我最反感的是这两点:煽动情绪、展示优越感。
这些公众号的话语,着实让看了不舒服。有的号说公知攻击他,说公知说了,民主后要把他挂路灯杆。不知道他惹上的哪路公知,看起来有点狗咬狗的意思。而在他笔下,不跟他一路意见的就是要被抹黑的对象。偏偏这些言论很有市场。
第一种有流量的大号的内容,能给人以启发。
第二种流量的大号,就只有“煽动”和“展示优越感”功能了。煽动情绪,去仇恨跟自己价值观不一样的人;猎奇别人的苦难生活时,通过表现出廉价的同情心,展示自己的优越感。
前些天被封的一个号,你知道里面全是阴谋论,但它是排行第一,至少在公众号技术层面来讲,他们就是业界翘楚。
或者说与第一种大号比,他们才是深谙流量之道的,因为他们的内容就是让读者消费的,让读者“爽”的。
这样的号通过流量赚大钱了,也有粉丝高额赞赏。也只能说不能低估人类物种的多样性。
因为我自己也写公众号,所以在我词不达意地说了对流量的肤浅看法后,他的灵魂拷问又来了:你的公众号赚钱吗?
老实说,只能实现冰棍儿自由。
是因为我不爱钱吗?显然不是。
我的号实在太微小啦。即便有微信广告投放,没有几万的流量,那也赚不到什么钱呀。
流量大家爱,但还是要取之有道。
关于那些增加流量的套路,我还是知道一些的,写一篇推送发之前也基本能预估其阅读量。甚至我也可以自负地说,如果真把流量当生意来,上面说的第二种类型的大号的内容,未必我就无法生产,选定热门,信口雌黄,这是有初中作文水平的人都能做到的。
但我好歹还有个工作营生得以养家糊口,总还不至于如此钻营罢。
如果你要笑我酸葡萄心理,那我可要涨红了脸,额上的青筋条条绽出地和你争辩,“公众号的事,算什么大号小号……写字人的事,需要比么?”接连便是难懂的话,什么“君子固穷”,什么“者乎”之类,引得众人都哄笑起来:号内外充满了快活的空气。
另外根据我的观察,偏重观点和情感的公众号内容更容易走红,偏重事实和逻辑的就只能脚踏实地做内容。这也是咪蒙当初非常火爆的原因,她的号虽然封了,但学习者可不少——我觉得不应该封她的号,跟后来一帮徒子徒孙相比,她还是要高明许多的。 
偏重观点和情感类似于文科思维,偏重事实和逻辑类似于理科思维,但是理科生里也有文科思维的,文科生里也有理科思维的。
说回到我自己的公众号。
上一篇写鲁迅祖父的科场案,我写的时候是很开心的。
读鲁迅小时候的事,总能让我兴致勃勃,好像穿越到那个时候的绍兴,以上帝视角窥到了他的童年生活。我也很想把我读到的内容延展一下,科场案是个很有意思的切入点。
这篇发的时候我没指望会怎么火爆,但心里还有个期待值,希望能有100个知音和我一样喜欢这个故事。发的当天正好是高考,勉强也算蹭热点吧。
但发完第二天才有63个阅读!这是近期没有过的事。
我只好努力给自己挽尊,转发到几个群,还在朋友圈重新转发。有一位云南环保圈的朋友看到也转发了,勉强才到100多。到了晚上,琪麟转发了,总算突破了200。
一开始我确实很失望,但后来一想,求仁得仁何所怨?明知道大家爱看什么,偏不写什么,只随着自己心意,想什么写什么,那被冷落完全不意外嘛。
再次想到前辈的灵魂拷问,“你的公众号赚钱吗?”不呀,可我也真的不在乎。那我为什么还在乎大家是不是看呢?
也只是想能给大家增加点知识,带来点启发。比如我在开篇写的跟案情没什么关系的鲁迅祖父、父亲让他们三兄弟看书的事,是希望有小孩的读者看了能明白,小孩子看小说是有益处的。
人总是要说很多话,然后归于潜默。我不爱说话,就要写一写,可能人总是要表达点什么吧。
所以我这个号的首要目的是自我表达。凯叔以前在他的公众号里有句话,我深以为然,大意是我这么个小年轻,斗胆说起了环境技术话题,如果不是公众号,哪来的几百人听你讲呢?
我在现实生活中,能找谁说鲁迅的故事呢?虽然公众号里关心这个的读者也不多,但已经可以说是有知音了。
我两个月前还建了一个小小的交流群,只有50几个人,但我好开心有这50几个人在一起说说悄悄话。
根据邓巴数,人类智力允许人类拥有稳定社交网络的人数是148人,四舍五入大约是150人。作为一个不擅交际的人,这50几人也在我的邓巴数内。
从这个意义上说,这个公众号已经带给我莫大的恩惠:促进我的思考、让我自由表达、带给我互相倾听的朋友。而钱只是它的微不足道的副产物。
和菜头说:我有一点人生经验可以分享给你:Dare To Write!要敢于写,要敢于写长文。你想清楚了一个问题,那就可以用文字清晰地表达出来。写作本身,就是一个锻炼思维能力的方法。所以,任何时候心里有疑惑,有问题,先把问题写出来。在写的这个过程里,就已经整理了思路。写完了时候,也就是想清楚了的时候。
这也是我写了4年多公众号的感觉,虽然还是不太Dare To Say,但起码Dare To Write,原来觉得很难的东西,现在也能试着思考,试着表达,试着写出来。
广告大师奥格威曾说:不要设计那些你甚至不愿你的家人看到的广告。
我也不会去写我不愿意家人尤其是小孩们看到的文章。
自媒体的底线应该是什么呢,我认为是让你的读者,不因关注、转发你被耻笑,你是你读者品味的象征。
在视频流行的时代做一个文字博主,就像谁说得来着,感觉自己还在用冷兵器,酷是挺酷,没用也是挺没用,但还是挺酷。
味精鲜烈不可多用,粮食寡淡能撑一生。不愿也不能做味精,我就老老实实做一粒粮食吧。 
这就是一个没有什么人气的古典自媒体的自白。

往期链接:

改变鲁迅命运的清末科场案

我穿上了裁缝做的裙子

读书让人觉得自己渺小又非常巨大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