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上去很美:2020年28家环保公司IPO成功
今年4月份,有感于科创板开启给行业带来的一缕微风,我写了《环境产业与资本市场的十年爱恨》。
其中提到,“2020年,刚到4月份,已经有5家环境企业上市,其中三家科创板,一家中小板,一家主板。除了主板上市的三峰环境是国企,其他四家都是民企。今年也将是环境企业上市的 一个‘大年’”?”
前天看到环保圈公众号的一篇文章说:根据《环保圈》不完全统计,截止12月14日,今年上市过会的环保企业已高达28家,成为环保企业上市IPO的“大年”。
果然是不折不扣的“大年”,10年来没有过的景象:14家挂牌上市,还有14家已核准过会。
去年一共有10家环保公司上市,其中还有4家港股,A股只有6家。今年A股一下子就28家,这当中包括几经波折的环保名企金达莱、北京建工修复。
相比很多互联网企业,上市对环保行业企业来说更重要。抛开其他因素,单就募资难易程度、估值等来比较,环保企业太不容易了。
很多互联网企业、尤其是大块头的独角兽为什么一再宣称不着急上市?不少是因为他们估摸着以其现有的状态,跑去IPO的估值可能会低于最近一轮私募股权融资的估值。那样就彻底人设崩塌了。
所以他们一定要结合市场占有率的变化、营收、业绩和用户规模增速、业绩拐点等因素,挑个他们认为最靓的时点、打扮得漂漂亮亮再启动IPO。
环保企业就有点拖不起、等不起,早上市好处多多。
今年对于要上市的环保企业来说,是阳光普照的一年,这阳光来自A股市场,照的不光是环保领域。
以A股市场来看,2020年前8个月IPO公司数量已经超过了2019年全年。仅是8月份,就有63家公司在A股市场完成IPO。2020年前8个月,A股有227家公司完成IPO,而2019年,仅有203家公司完成IPO。
一个重要原因是,2019年6月科创板开板,2020年6月创业板试点注册制改革。
6月12日,证监会发布了《创业板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注册管理办法(试行)》、《创业板上市公司证券发行注册管理办法(试行)》《创业板上市公司持续监管办法(试行)》和《证券发行上市保荐业务管理办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与此同时,证监会、深交所、中国结算、证券业协会等发布了相关配套规则。宣告证监会创业板改革和注册制试点开始。
安永发布的数据显示,上交所IPO数量与筹资额在全球资本市场夺得双料冠军。
按照目前科创板和创业板上市条件,企业只要没硬伤就都能上。
根据《今年过会上市28家!深挖环企集体IPO背后》一文,“8家净利润约在4千万-1亿元之间,净利润最低的是武汉路德环境公司,2019年实现归母净利润4406万元,加上2018年净利润1829万元,刚过了科创板规定累计净利润不低于5千万的上会门槛。”
所以,明年环保领域估计还会有一批符合条件的公司上市。
E20水网固废网公众号文章《“膜”力全开,从“凤毛麟角”到“群‘膜’起舞”》一文中说:嘉戎技术、开创环保、海普润等膜技术企业在为冲击IPO积极准备着。
许多公司说上市不是终点,确实不是。
现在已上市的环保公司,除了国企,大部分企业的市值在60亿以下。
至少目前,在中国,上市平台还是稀缺的,还是上市环保企业的独特优势,但不能做大,这反映了环保民营企业在成长过程中确实面临着瓶颈。
客观讲,能够在A股上市的环保民营企业老板,无疑是人中龙凤,在环保行业,在其地域内都属于非常杰出的人物,他们有着成功企业家所具备的一些共同特质,值得我们所有人尊敬。但为什么其中大部分都没办法进一步飞跃和突破市值的瓶颈呢?
环保行业的发展阶段和竞争格局大相径庭,客观条件不可一概而论。但结合老板个人的风格、气质和行事方式,也会有所启示。
比较制约民营企业发展的一些老板个人特质有这些:
本身就不想搞那么大,所谓雄心壮志不够。
有些老板可能是本细分行业的冠军,上市后生活安逸,呆在舒适区内不愿意出来,没有做大的雄心和抱负。
也有的老板志不在此,觉得上市就是一种责任,以后就去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去了。这种属于价值观的差异,他们不觉得一定要做大,所以无可厚非。
想搞大,但没有高水平人才追随。
有些老板对他人不信任,其他高管沦为跑腿办事的执行角色,没有任何发言决策权。有些则对钱财和利益比较爱惜,不肯在人才上过多花费。这两点都有或者只有一点的结果都是很难吸引到一流人才、并容易流失人才。
眼光和学习能力。
在环保领域探索和扩张,在朦胧的前进路上找到正确方向,这有赖于老板如何正确理解这个快速变化的世界、快速学习的能力、开放包容的心胸和果敢决断的眼光。固步自封不行,不学不思不行,刚愎自用不行,谋而无断也不行。
有些老板喜欢和各领域精英交流、也爱接受新事物,经常参加各行各业活动,但几年下来,听来一肚子八卦和天文地理知识,也没找准如何结合自身实际切入新的产业发展方向。
合作共赢意识。
在很多场合,工作执行团队可以尽职尽责锱铢必较、谈判争取合理的商业利益,但那是“术”;老板自己则需要看准“道”,保持头脑清醒,判断大势和方向,不过多陷入是否公平分配的泥潭,更多地看长线结果和远期价值,否则无法有长期利益。
长袖善舞意识。
环保民企相比国企,执行力一般都不会差。但也并非所有民企老板都长袖善舞,有些老板性格内向,不愿意去运作和巩固各方面的利益关系,也不愿通过人才和组织建设去弥补这块短板,宁可在家钻研技术,也不出门半步,要开拓进取、干点新事情,自然艰难。
我本无资格评价人家,权且作为一个商业观察者的视角吧。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愿环保行业的英雄们在新时代继续抢得自己的潮头。
往期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