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不讲道理”,归因于己

绿茵陈 绿茵陈 2023-11-09

薛总的书还在撰写、修改中,近水楼台,我得以先看到一些章节,其中一篇是由道德经中的箴言延展到育儿问题、时代变局问题。

文章里提到两个和动物有关的寓言故事,“动物坐电梯”“火鸡与农场主”。

电梯是比喻经济的发展周期,在一个上升的电梯里,大家都有利好,不需要多大本事,动物们稳稳当当就上到了100层。

火鸡故事来自《三体》:火鸡们观察到,每天十点农场主都来喂食,火鸡科学家就认为发现了真理。但有一天农场主又来了,却没有带来食物,而是把火鸡们抓到了屠宰场。这说明火鸡科学家看到的现象,只是一个表象,距离真理还远着呢,但仅此而已吗?薛总无尽“格”之,又带来许多启发。

我就专说说和为人父母有关的部分。

薛总写到:为什么孩子们青春期开始和父母更多争吵,不只是他情绪激动,核心是他开始独立思考,而心中早已隐隐不信家长的火星燃烧了起来。从婴儿的完全依赖到后面为什么有了不信,归因于己,这都是家长需要认真反思自己的。因为家长就像那个农夫,孩子们就是那些鸡。我们每每教育孩子要诚信努力,当孩子几乎信了的时候,我们却时而不注重自己的操守,漏出了马脚,于是……于是孩子堕落,没能超过自己的社会阶层甚至更糟(毕竟时代更艰难),这其实也是要“信”好人有好报的典型的反面教材。

因为我家里就有个青春期孩子,我对此深有体会:呆萌的小可爱不知道什么时候被一个会发飙的少年替代了。原来是“他开始独立思考,而心中早已隐隐不信家长的火星燃烧了起来。”你跟他说个什么事情,他比你知道得还多,你要跟他讲道理,你说一句他有十句。

他开始表现出灵魂的独立性,因为他已经可以跟你谈话了,你分明能感觉到,他不是你身体、思想的一部分,他是完整的个体,他是另外一个人。

薛总说:家里吵孩子讲不通道理的时候,最常用的也是没啥用的一句就是“你不信我,以后你要后悔的。”但是如果父母不能做有道者的“奉”模式,苦口婆心就是好心当作驴肝肺,孩子不到成年了吃几次苦,走长长的弯路,就一定不会信。

父母子女之间饱含爱意与矛盾的羁绊纠缠,怎么能达到薛总说的“无”那个境界呢,我的方法是“不讲道理”。

跟孩子一起,哪怕你逻辑清晰事实清楚,讲大道理也是没有用的,一切感情至上,一切从感情出发。完全改变孩子,让他对你言听计从是不太可能的,但潜移默化还是有可能的——只要你们感情基础好,相互之间有足够的信任和关心。

比如我们家小宝,中考前有一天忘了要去上补习课,午睡时被我叫醒,起床气巨大,我一下子火冒三丈,呵斥他做事颠三倒四,不知道要把重要的事情优先级提前,都要上课了,还在睡懒觉,再跟他讲道理:一个就要参加中考的人,难道不应该多花时间在学习上吗。他就更激烈地反应说“不去了,不去了,我就是不去了!”此时讲道理已经没有用,我只好哭诉说生活不易,父母给你交了补习费,不去也不会退的,如此一番,“感情用事”,才终于让他从床上爬起来。

之后再遇到事情,我会试着抑制住想要批评指责的心、跟他争辩的冲动,开口之前先扪心自问:要证明“我是对的”重要,还是家庭和睦、孩子身心健康重要?很多时候,问题都出在“自我意识”上。在跟孩子相处时,把这个过分大的自我压一压,没什么坏处。跟孩子相处不是上法庭,证明你对他错没有任何意义,有问题就解决问题,维系好感情最重要。

跟薛总聊天,我说“提起小宝那可就话长了,各种的七窍生烟,死去活来”,薛总的建议是“归因于己,琢磨下自己有没有可以提高的地方。”

这么一想,可不是么。

一旦有什么事情,不管大小,只要跟孩子有关,所有的爸爸妈妈都比孩子更着急。当孩子一旦让人失望、让人觉得不好,父母也都会马上着手干预,制止、批评、纠正。但这只会让自己更烦、更生气,能不能先想想:我为什么这么急躁,这么轻易对孩子下结论呢,我能不能先听听孩子怎么说?我的反应是不是激化了矛盾?

也许不讲道理、感情至上是术的层面,归因于己则是道之所在。

还有就是,我觉得,天下没有完美的父母,也没有完美的孩子,做父母的更不要被“父母责任”压垮了身心:一个孩子,如果因父母放任后来成为专家学者,他也决不会因为严加管教而成为文盲,如果他因管教而成盗贼,也决不会因放任而成为圣贤。

放任也好管教也好,只是父母在爱的基础上施与的营养和雨露,但孩子是朵玫瑰花,还是株仙人掌,那真不是父母所完全能决定的。

最后再说一点和那个时代电梯故事有关的看法。

薛总书里说,“看懂这个寓言,你就明白,为什么复制过去的成功经验没有意义,为什么时髦的管理学思想不能盲从,为什么最近那么多环保企业崩盘并不能只责怪于PPP或者金融紧缩,为什么前三十年的成功如此顺利,因为处于上升的大时代。电梯就是中国经济的周期,而驴鸡狗所讲的,就是某些企业家或者咨询人所兜售的成功学。”

寓言说那些试图复制成功的动物,跑到一个未完工的货梯里,坠落到了电梯井里。

时代就是这样:不断地成就人,又不断地毁了它所成就的人。

看喷泉也有类似感觉。

那水柱拔地而起,玉树冰花节节涌高,它在最高处停住,散开,珠圆玉润,绚烂多姿。但它又倏忽而下,错落入池,敲出一串琴音,在池面涟漪微荡,除了漂着一些云影外,空无一物。

水柱升上去,落下来,再升上去,再落下来。既然一定落下来,佛家说不必看了。但是我们还是该看,看它升,看它降,看它再升,在这种循环动荡中安排自己的立足点。

天下为公,一切我执都放下,你只要利益众生,不要想自己的名字。或者这就是薛总说的那个“无”。写到这里,想到红楼梦里的一句:“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

薛总谈《道德经》,涉及的内容远远不止这些,目前这些文章正在E20水网固废网公众号上连载。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