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薛涛:读《道德经》中的几点管理学体会(三)

薛涛 E20水网固废网 2023-11-09


前言


读书非常慢,经常停下,《道德经》读了两年,在朋友圈敢发感悟的,偶尔为之。我觉得我能(敢)写点感悟的,才算是我真读过的,写不出的就算我其实没读懂。相比别人,我对我自己读不dong(动和懂)书,也曾经很自我怀疑---是不是我学习能力太差?好在朋友圈里的微信好友都很支持,给了些许安慰。我也是不敢简单地把书里的别人的精彩拿出来发文章的,因为那不是我的。年过半百,渐渐悟到了很多东西其实是书里学不来的。什么是“我的”?必须是我将书里的内容,结合自己五年基层管理、十年中层管理和十年高层管理的经验,揉在一起,才能“化”出来和值得“奉”出来的。涉及我没有能经历到的领域或层次,往往就不能把书中的相关东西变成自己的东西。所以我想,就我个人而言,读书学习和复盘,是强化了转化效率,但转化的基础还要来自我自己的经历。究其根本,看来我的能力模型是不配“书中自有黄金屋”的,我更应该追随阳明先生所说的,“事上磨、心中修、尘中炼”。既然是在练中炼,我写道德经自然就不是正襟危坐从头至尾,用中有感悟即发,体会也就不按章节顺序来写了。老子写《道德经》,解答如何成为有道者和圣人;我看《道德经》,却都是在找如何做成功的个人和管理者。个人成长和组织成长,个人战略和组织战略,个人管理和组织管理,内在道理都是相通的,这是我读《道德经》的关键处,学管理,以上都包括。关于这三对词之间的关系,大家可以参看我下面的报告,也许比文字更生动说明我的理解。
来自18年E20年终总结会相关阅读:




薛涛:读《道德经》中的几点管理学体会(一)


薛涛:读《道德经》中的几点管理学体会(二)


一、《道德经》第七章


原文:

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耶?故能成其私。

别人的译文:

天和地存在的时间那样长天地所以能长久存在,是因为它们不为了自己的生存而自然地运行着,所以能够长久生存。因此,有道的圣人遇事谦退无争,反而能在众人之中领先;将自己置于度外,反而能保全自身生存。这不正是因为他无私吗?所以能成就他的自身。

我的体会:

本文很简单,不必说文解字般拆解,但是真正理解又有一定难度,所以我选择整体而言来解释它。


老子在这里是在讲如何做雷锋吗?当然不是。但是,人为何为人和人如何为人,一直是个几千年来社会科学领域哲学级别的本真问题。比如,马克思说“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更早的西方现代经济学的圣经《国富论》中,亚当斯密最重要的立论基础就是人是自私的。这个观念可以说是构成西方“资本主义”(注意,请读者克制你的贬义心态)系统的原子。可见,作为社会学科末梢的管理学,人是自私的内在逻辑,几乎可以说是学习管理学这门语言的字母级基础。就像我曾说,人性是构成环保行业技术、市场和政策三体运动之间的万有引力一样。


人性,就是环保行业三体间的万有引力


我在央企曾经有二十年从业史,其实却是亚当斯密的拥趸。我一直认为,在市场经济中,“大公无私”是种本质性的欺骗,“利他”的最终结果应该是“利己”。好的市场机制或者公司管理机制,就是要通过在“自私”这个出发点的基础上,构建规则系统完成对其缺点的修正和每个个体利益诉求的合集的最大利益之获得,这个,需要企业文化和管理制度一阴一阳的双重作用来达成。因此,直到今天,我也从来不期许下属们为公司长期“奉献”,如果要求员工为企业做出某种牺牲,“偶尔+短期+必须”或还可以接受,长期作为企业的发展基本模式,在市场中是违反“天道”的(此处仅限于讨论企业管理领域),这样的企业应该也必然是虚伪的和走向崩塌的。


那么,我的想法违背了老子的意思了吗?其实并没有。首先角度即不同,《道德经》是希望“有道者”能够去私,而不是希望“有道者”要求他人必须是无私的。这就是南宋大儒陈亮的“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基本运用。仅仅是儒家的这些基本原则,我观察生活中绝大部分人就都做不到。其次,《道德经》第五章里说“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百姓是自私的,而圣人是不仁的,即无私的。从管理学角度,为什么当一个人要成为一个优秀的管理者,就必须与基层员工出现区别?因为他们必须要从“刍狗”谋求升级为“有道者”(圣人可以算是终极目标,但是太太太远了),从一个拥有基本技术、技能者,开始学管理,习“YU”人之道(薛涛浅谈环保人职业发展(下):管理三yu决与新三板),修五识之阶。


管理者升阶,就需要抛弃一些他作为人的一旦脱离婴儿期就开始习得的“刍狗”型本能(婴儿时期并没有,彼时类似圣人,后面解读中会陆续讲到),其中核心就包括“自私”的部分。一个人开始能逐渐退出一些自私,就能多一些“虚而不屈”的“虚”,就能“动而愈出”(可参见本系列第一篇中对《道德经》第五章的解读,具体可见:薛涛:读《道德经》中的几点管理学体会(一)),认知就开始提升,智慧开始转换为清明,职场修炼中的人生才开始进阶。(虚而不屈,动而愈出:空虚但不会穷竭,发动起来而生生不息,就像名侦探柯南主题歌里唱的,生命之轮开始转动。)


由于道德经各章节对“无”即为有、“虚”即为实有很多描述,趋近无私的必要性、途径和最终个人收益(最终个人收益会远大于自私的人)的论述就不在本章展开了。只点一句关键,“有道者”要做到的,是“利他的结果是利己”,而不是“利他的目的是利己”,不能识别这个差别,就会走向歧路,即佛家常说的“佛魔一念”[1]


“虚”“无”在《道德经》中的地位,和“一生二、二生三”是同等高度的纲领级内容,只是前者在《道德经》中更加广泛的分布,在此处,虚、无即可对应着无私。回到自私和无私这一对矛盾体,两者能在一个“有道者”身上如何做到和谐的共存,恰恰是我修习的“管理学”流派的最大的法门之一。其背后,蕴藏着最合理的和最深邃的商道、管理和处世哲学,也是需要达到“二生三”的境界才能偶尔触摸到的。



二、《道德经》第二十七章


原文:

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谪;善数不用筹策;善闭,无关楗而不可开;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是谓袭明。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智大迷,是谓要妙。


别人的译文:

 

善于行走的人,不会留下痕迹;善于言谈的人,不会留下破绽;善于计数的人,不必使用筹码;善于封闭的人,不用门闩,别人也打不开;善于打结的人,不用绳索,别人也解不开。所以有道的人经常善于做到人尽其才,因而他眼里绝不会有无用的人;经常善于做到物尽其用,在他眼里绝不会有无用之物。这叫作内藏着的聪明智慧。所以,善人可以作为不善人的老师,不善人可以作为善人的借鉴。如果不尊重善人的指导,不珍惜不善人的借鉴作用,即使自以为绝顶聪明,其实也是大糊涂。这实在是精深微妙的道理。


我的体会:


简单的说,本章开篇的五善,可以理解为就是在讲技能的高阶,是一种武侠中“无招胜有招”的感觉。那么,其背后的原因,是“善者”悟(认知)透了技能的背后规律,并利用到了类似自然的力量。所以,这些顶级的技能的升级,又会符合辩证循环螺旋上升的道理,从简单到复杂又回归高阶的简单。如果一个人在某个技能树升级中能体验到这一点,那么在这方面他一定是卓越的。


由此引申,在工作和生活中能把繁杂的事情,弄得很简单,让大家都看得懂,才是真正的高手,反之,把很简单的东西,搞得很复杂,其实是一种低水平的掩饰。我们常说,“过度管理比没有管理更可怕”,就是后者的绝佳例子。当然,这往往也是一些咨询公司为了赚到咨询费的无奈的诡计。


当我读到”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不由得拍案叫绝,又深刻自省。管理学角度简单理解,就是识别每个人的长处,在管理中人尽其才的使用他们。当然,这个并不足够,组织结构的调整空间是有限的。毕竟,服务于公司发展目标是第一任务,而不是随意因人设事。所以,虽然几十年来,我是一个希望自己做到向下负责的管理实践者,但是,我也发现我一直不能做到照顾到每个人。尤其最近七八年,我连“育”人都逐渐收缩到只“育”我觉得值得提携的人,因为觉得自己力有不逮(原因详见本系列后续第十章对《道德经》第五十九章的解读)。


对着这几句,我的体会是,还是我的水平不够,以及“育”的方式不对,所以才使得自己陷入这样的困局。想解决它,在思路上就是两步(这是个普适性的方法论,也是促进个人修行中实现“二生三”和能力升维的关键):1、归因于己,2、力求”认知“力的第三点“破格”(可参见本系列第一篇中对《道德经》第七十七章的解读,具体可见:薛涛:读《道德经》中的几点管理学体会(一)


那么,此处破格的具体解法是什么呢?具体而言,首先方法要有所调整,选择以文“奉”[2],就能够更加突破自己精力的限制。其次,应选择特别“传授“几位善“奉”者,并要求他们继续“奉”之,以此传递并共同提高。这里就可以用本书第二章《道德经》第四十二章里解读里提示的,“人之所教,亦我而教人”,背后举一反三的深意——选择培养更多与我一起“奉”的“有道者”[3]。突然决定写现在这本书,也是这个意图。最后,学无止境,突破自身修为的限制是核心。如果我能够在不投入更多精力的前提下,将曾经以为不能教育的人也带起来,那也将是我自己水平的大提高。下一句“常善救物,故无弃物,是谓袭明”,是对称的,看译文即可,就不用再详细解释了。


后面的“善人”的“善”,简单理解“为善于学习(修道)的”,就可以了。后面两句的关键处是,首先把人分为善人(善于学习的人)和不善人(不善于学习的人),也可以简单理解为“圣人”“有道者”和“百姓”[4]。


老子特别强调,不善于学习的人也有他的价值,违背了也会有损,这个可以简单理解为孔子说的“三人行必有我师“?不,这个还没有达到老子的更深的意图,老子说的是“三人行皆是我师”。普通人(可以理解为不善人)在生活中观察其他人的时候,我们自己的态度往往也都是宽以待己、严已律人的,这个是制约了绝大部分普通人进阶的隐性天花板之一。此外,一些本身做得已经很不错的公众人物(从其能取得的成就来看,他们往往也算“善人”了),我们这些“不善人”偏向于选择更加苛求他,而不是学习他的优点,损失的其实是我们自己的机会,这就是“不善人”的普遍的短板。而老子强调的是,即便是“不善人”,也都有值得“善人”借鉴和学习的地方,两相对比,这个差距,是多么的大?


进一步详细分析背后的原因,其实是人们容易把“善人”过度理想化,要求他们是完美的,这是“百姓们”自己的错误。巴菲特的孩子遇到车祸,有人告诉他时,巴菲特头也没抬,第二天才有所反应;比尔盖茨的婚姻晚节不保,华盛顿蓄黑奴等,这些成功的人在德行上确实有缺陷,但是有缺陷是生而为人的重要特征之一,对于“有道者”(尘埃)乃至圣人(星宿)”[5]也是一样。对应到自己身上,我们当然是要谨言慎行,尽量修行,减少弱点,这就是严以律己。而对于我们看待其他人,无论是看待“善人”还是“不善人”,却要尽量发现和学习他们的优点,而不是死盯着找他们的缺点来使得自己心理平衡,并可以心安理得地继续沉沦。可见,宽以待人,并能够发现和学习“善人”和“不善人”的优点,本身也是一种修行,而由此获得的提升,就是对修行者最大的福报。可惜在生活中,“不善人”在这方面最容易犯错误,使得他们自己困在了自己作为“不善人”的“刍狗”格局之内。所以,老子在结尾写到,做不到这个境界,则是“虽智大迷“(看似绝顶聪明其实是个大糊涂)。反之,要做到宽以待人且“三人行皆是我师”,是谓要妙”(是精深微妙的道理)!


绘图:E20创意中心“一口鸟”总监


后记


南怀瑾老先生曾说儒家是粮店,我理解是出道时的必须品,当然也要伴一生;说道家是药店,我理解是中年为求“不惑”态的解药;说佛家是百货店,这个我目前还没悟透。年少时我错过了《论语》,感觉至少多走了十年的弯路。现在正是读“老庄”的年份,但我看到的常规解读,常常把“老庄”理解为躺平或出世的,不能提起我的兴趣,觉得没啥意义。而高人能在其中解出入世的妙处的,往往认知难度会更高,却更加有益。世道愈艰,唯修行者可以穿越之,修“老庄”,不是为了遁世,而是为了获得韧性和更好的“认知”力。对于也许正处于逆境中的一些朋友,我再次分享我的另一个小视频,与各位共勉。



注释:


〔1〕“佛魔一念”为佛教中一个重要的概念,指人心中的善恶之念。这种善恶之念,往往可以在一瞬间转变:或成佛,或为魔,就在一念之间。此句旨在提醒人们要时刻关照内心,保持理智与情感,向善避恶。


〔2〕和〔3〕〔4〕分别可参见作者本系列第一篇对《道德经》第七十七章和第五章的解读,其中“奉”“有道者”与“认识”“破格”均为作者管理思想中的重要概念,后续将会不时出现。


〔5〕我国古代天文学家将可见的星星分为28组,俗称二十八星宿。星宿概念在地理、占卜等方面被广泛应用。在道教中,28星宿分别由28位神君每天轮流掌管。后“星宿”便被喻指人间得道的高人,也有认为人间有功名的人是天上的星宿降生的。


延伸阅读:


薛涛:长期性多重利空,环保黄金期已结束,何以破局

薛涛:要避免“二分思维”-评析北大教授的“管理不能大于经营”

薛涛:一个上岸咨询人的启示

薛涛E20年会发言:效率与进化-个人到组织,思维到管理


本期编辑:刘彤

统筹:李晓佳




END


“E20水网固废网”公号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水网、中国固废网”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表、音频视频,版权均属E20环境平台所有,如若转载,请联系授权。违者视为侵权,本公号将保留对侵权者追究版权责任的权利。申请授权可联系刘女士微信:Liu-T1997。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