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薛涛:读《道德经》中的几点管理学体会(一)


前言


我读书非常慢,经常停下,《道德经》读了四五年,在朋友圈敢发感悟的,偶尔为之,一共才有七八条。我觉得我能(敢)写出这几条的,才算是我真读过的,写不出的就算我其实没读懂。相比别人,我对我自己读不dong(动和懂)书,也曾经很自我怀疑---是不是我学习能力太差?好在朋友圈里的微信好友都很支持,给了些许安慰。


我也是不敢简单地把书里的别人的精彩拿出来发文章的,因为那不是我的。年过半百,渐渐悟到了很多东西其实是书里学不来的。什么是“我的”?必须是我将书里的内容,结合自己五年基层管理、十年中层管理和十年高层管理的经验,揉在一起,才能“化”出来和值得“奉”出来的。涉及我没有能经历到的领域或层次,往往就不能把书中的相关东西变成自己的东西。所以我想,就我个人而言,读书学习和复盘,是强化了转化效率,但转化的基础还要来自我自己的经历。究其根本,看来我的能力模型是不配“书中自有黄金屋”的,我更应该追随阳明先生所说的,“事上磨、心中修、尘中炼”。


由此,等我真能把《道德经》全看完和写出所有值得分享的东西,估计要几十年以上了(说白了就是没指望了)。既然如此,干脆,我还是安排E20传播中心汇集这七八条先发布一批,与大家共同修习探讨。这本书,我按顺序读了(常规的读),我也不按顺序读的(第一段所说的真读过),突然有了感悟就留下记录,所以,本文也不按顺序,即兴写之,即兴读之。全部整理完加上批注,发现也有一万多字,所以要分为若干篇播出,以后随缘继续。


老子写《道德经》,解答如何成为有道者和圣人;我看《道德经》,却都是在找如何做成功的个人和管理者。个人成长和组织成长,个人战略和组织战略,个人管理和组织管理,内在道理都是相通的,这是我读《道德经》的关键处,学管理,以上都包括。关于这三对词之间的关系,大家可以参看我下面的报告,也许比文字更生动说明我的理解。

来自18年E20年终总结会


一、《道德经》第七十七章


原文:


天之道,其犹张弓与(欤),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


别人的译文:


自然的规律,不是很像张弓射箭吗?弦拉高了就把它压低一些,低了就把它举高一些,拉得过满了就把它放松一些,拉得不足了就把它补充一些。自然的规律,是减少有余的补给不足的。可是社会的法则却不是这样,要减少不足的,来奉献给有余的人。那么,谁能够减少有余的,以补给天下人的不足呢?只有有道的人才可以做到。因此,有道的圣人这才有所作为而不占有,有所成就而不居功。他是不愿意显示自己的贤能。


我的体会:


前半部分,可以简单归纳为自然界是奉行中庸之道的,但是在人世间的市场、人性趋利的当下(其实包括殷商以降),都是剥夺弱者做大强者的。老子这句话洞穿了世道万年的基本规律。(注:不是管理学角度,算社会学角度的,但是个人发展和做企业战略还是需要了解这些基础知识)


那么,二者背离,个人该怎么办呢?老子一再肯定“天之道”的这种均衡的现象,在人类里面就是“有道者”他也可以做到。接着就直接说“圣人”如何了。(注:对应而言,我关心的是如何成为一个成功的管理者和成功的人,但俗世中修炼想“出人头地”——用个庸俗的词儿,其实也需要有“有道者”的个人定位,背后的哲学级道理也是相通的)


“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这句很好,我理解可以将“认知”作为“余”而分享:奉,是“恭敬的捧出”自己对世道的初步理解,却不是高高在上的强迫赐予,这一差别非常关键。此处多说一句,为何要“奉”,为何要做老子说的“有道者”?因为助人方能成就自己,无论组织内外都是如此,此是为人应“奉”之关键。此即为善,是成就一个人大格局的关键,具体可以参见本段末的小视频,我怎么看王凯军老师的成就。进而言之,助人者,授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助人最佳处是助“认知”,无论组织内外也都是如此,比如我写本文也是这个目的。(注:对道德经本句的解读依然是个人成长和组织管理两个角度。)



来自对话凯军老师《环保回忆录》一个小片段,2023.3.15


此外,大家最近都在流行修“认知”。那么,这个“认知”本身该如何被认知?我冒昧在这里下个定义:认知=价值观(格)+思维能力(格)+创新力(破格),认知就是“格”在人世间的反复过程。


趋近一位“有道者”,在当下社会,这样的人往往已经就是个优秀的领导者。老子继续说了三条:“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除了前述所说的要做到以认知奉天下,这三条也是一位卓越管理者的高境界,结合我多年的组织管理经验,深以为然(注:此处是组织管理角度):


1、管理者的能力在于定战略和带队伍、而绝不是简单的勤奋的亲力亲为(但特殊需要下也会有必需亲力亲为的场景),此为“为而不恃”;(详见我以前写的三“YU”——薛涛: 浅谈环保人职业发展(上):将、侠、王和因玩而坚韧

薛涛浅谈环保人职业发展(下):管理三yu决与新三板。)


2、管理者将能力尽量带给下属,而由此的功劳也尽量归因于下属,是其成就卓越组织的关键,此为“功成而不处”;


3、由此可见,一个管理者其实是锋芒不显,大音希声的,此为“其不欲见贤”。


在管理学角度理解老子的无为,绝不是俗世理解的消极,而是极高的管理水平境界。此外,别以为“无为”是“不作为”,无能的管理者(比如某些体制内空降领导)取巧而照搬以上,在事的见解上无法超越下属,则不能定战略;自己下手也做不过手下,只好故弄玄虚。这种,看似也是无为而治,其实就是东施效颦。




读本章后记:


至今读来最带感的,就是老子的这一章,就我所需而视之,有始有终,浑然一体。从前三十年改革红利到进入内卷时代三十年的当下,更加贴切前1/3的内容;在此大背景下,个人如何成长,格局是隐藏不易见的天花板;追求前言所述的三对管理能力的提升,是显见的阶层攀登之径,重要性与之前的时代相比,更加超过了某种客观的技能。


既然世道愈艰,为何更要做“有道者”,我个人是这么理解的:一来,从相对最俗的欲求而言,只有做“有道者”,摸“圣人”途,才能全面提高“认知力”,提升自己待人接物的能力,也才能在逆风中逐渐改变自己的境遇,获得相对更大的成功(此处成功的定义,也可以是多元的)。二来,即便如上所述有所改善,工作和生活也会变得更加不易,太轻松的获得完美的日子时代已经永远过去(其实更高维度看本来就不曾存在),如果不能要求自己尽力去追求“道””,在“格物致知”中获得乐趣,人就活的像下一章说的“刍狗”,为物欲情欲所驱使,为偶然得失所起伏,那么,只会加重下一个时代的外部客观条件对自己的伤害。三来,很多人不能理解巴菲特的矫情(开破车、住小房、吃麦当劳),也不能理解北大韦神的状态,如果曾经摸到过“道”,由此体验过心流的喜悦的人,才能理解他们,其实这也类似佛经里所说,他们为求“真”,已经不再处于挂牵身外物的“刍狗”状态。


最近,我发过一个朋友圈,觉得半百年华下,需做三”J”,减、戒、静:


减,减掉无效的精力支出,包括慈悲;时间越来越珍贵,要多用在首先完成俗世间的责任,以及从那三对管理实践中去更多的摸索“道”,并学习凯军老师,将之更多的“奉”出来,这个是大慈悲,由此,一些小慈悲也就自然不做了(最近已经拒绝了不少小求助),希望大家理解。


戒,戒掉所有不利于健康的行为(比如烟、大酒),这点也很有感悟。最近某晚的会员圈层酒局中,竟突然对烟一点都不想,也无所谓戒,自然也就戒了,这个小体验,真的和道德经里面的“道”一致。此外,最近为赶写这几篇感悟(后面要完成工作责任出差服务会员去了),每天只睡四小时,却并不觉得有什么苦,如果觉得努力奋斗是很苦的,在这个内卷的时代是断断不可能成功的。(“铁杵磨成针”的谎言,我以后找到道德经对应的章节再给大家拆解),这个道理,也和我在戒里悟到的“道”是相通的。昨晚酒只喝三分,也做到了话谈五味,这个,以前也是做不到的。


静,静下身心,多深思,找心流。减的一部分目的就是为了这个,当你偶尔能做到物我两忘,你就能理解巴菲特和韦神,其实是一种人了。


第七十七章作为我解读道德经的第一篇,是因为它太完美的契合了我终身修习的管理学门派(前言中所述的三对词)的一些进展,并且一直在给我大启发。我由此做了较多的批注,希望帮助读者找到我立意的入口。之后,解读就会简洁很多。在此,我为我的“啰里啰嗦”先表个歉意。




二、《道德经》第五章


原文: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tuó)籥(yuè)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别人的译文:


天地不情感用事,对万物一视同仁,圣人不情感用事,对百姓一视同仁。(此处“百姓”应指贵族与平民)。天地之间,岂不像个风箱吗?空虚但不会穷竭,发动起来而生生不息。政令烦苛反而加速败亡,不如持守虚静。


我的体会:


“仁”在这里应该理解为爱,爱即为私。没有爱就没有恨,没有私就没有偏。公平无私,统一标准,是《道德经》第五章这两句经典的话,可运用于管理学的第一层意思,相对浅显。之于管理,此处也算点中要害。但是更深入一层,管理者在做人事管理方面的决策时,一定要撇弃其本人对被管理者的感情喜好,要还原到客观评价他的能力,之于部门及公司整体的定位而对他的需求上来看。所以,于此处,管理者不可仁,这是第二层,超越了公平无私的问题,也超越了公平与效率的矛盾问题。此外,太公平则无效率,社会学角度是如此,管理学角度其实也是如此,此处已偏离老子原文太远,不再展开。


回到“仁”的问题,德鲁克的知识管理学说的解读系统里有典型的一句话,“对上管理、对下负责”。那么,不就是要对下属“仁”吗?该如何解决此处与老子的“不仁”的矛盾呢?成为“有道者”的挑战恰恰就在于此了。老子在关键性的四十二章(下篇解读)中提到,也是大家最爱说的“二生三”,背后其实就是解决这个矛盾体的金钥匙:管理者必须在完成上述出于公司利益的思考之后,再次回到对可造之材类下属的本人发展需求上来(注意“下属”前的定语),为他做一些传授,乃至尝试思考创新以谋求相关的一些组织安排甚至组织变革,并由此实现属下个人与组织的共赢(此处依然是不仁的)。能做到这个的管理者,才完成了优秀到卓越的进阶。所以,做到第一层的管理者,仅仅是达到最低要求的基本合格的层次;到第二层的,是优秀的;做到第三层的,才是卓越的“有道者”,此处,需要真的理解德鲁克之人性、稻盛和夫之韧性、老聃之仁性。这里讲的事情,其实也呼应了我与陈春花教授多年前曾经隔空辩论的一篇文章,大家可以参详段末的链接。话说那时候陈教授声望依然处于巅峰,敢于切磋,是我读陈的文章系统,能感知到她自身管理实践并没有超过十年,学习、旁观和总结发挥是她的主战场。那么,熟悉“金庸群侠传”游戏的知道,野球拳对阵各大武功秘籍的优势,类似的,也让我敢于在熟悉的地盘上与之探讨(薛涛:要避免“二分思维”-评析北大教授的“管理不能大于经营”)。


管理者本身如何达到“有道者”的境界?“虚”则为其核心力量,就是在为公司或组织的战略思考和组织培养中先忘记自己。只有放空,才易得心流态与对应的大智慧,私利参与其中,必然扭曲而貌似狡诈实则蠢笨(往往需要长期看)。做到虚,“有道者”才敢于和愿意授权和传授(奉),而使得其本人可以有空间时间也必须兢兢业业地向上追求,才使得其本人能够不断的突破天花板并给追随者更多的发展空间,卓越的个人和组织由此诞生,这也是前文中所提的三“YU”所在。


  “多言数穷,不如守中”,《道德经》这八个字,大部分人解读为寡言和中庸,简单明了,但我觉得不够好,个人没兴趣。偶尔听到曾仕强先生的解读,赞同。前四个字的关键在对“穷”字的理解,意思是把话说“绝”,无论是表达对事物的判断抑或是给出绝对化的承诺,都是不智的。(现代社会很多工作类型就需要多沟通,会交流会表达会写作是重要的技能,如何能都去寡言)。所以曾仕强先生的这处解读更佳。后四个字,中庸是儒家的思想,并不错,但应该并非完全符合老子本意,曾仕强教授将“中”读为chong,解释为“冲”,意为保持“冲”的功能,即保留余地和空的境界。曾补充说这个需要“少私寡欲”才能做到,这个很到位,私欲过强,则万事只从自己本位出发,判断事物自然就因自私自利而偏激,讲话时候也会因为这个太想说服对方,也就容易把话说“绝”了。这个,和我前面所述的对“虚”的理解也是一致的。由此,“多言数穷,不如守中”这八个字最终被解读的与道德经的全文立意一致,深以为然,最后十六个字虽然十分精彩,但在本章中好像没什么可以继续详细盘点的,倒是以后的解读中还会偶有用到。

绘图:E20创意中心“一口鸟”总监


后记


南怀瑾老先生曾说儒家是粮店,我理解是出道时的必须品,当然也要伴一生;说道家是药店,我理解是中年为求“不惑”态的解药;说佛家是百货店,这个我目前还没悟透。年少时我错过了《论语》,感觉至少多走了十年的弯路。现在正是读“老庄”的年份,但我看到的常规解读,常常把“老庄”理解为躺平或出世的,不能提起我的兴趣,觉得没啥意义。而高人能在其中解出入世的妙处的,往往认知难度会更高,却更加有益。世道愈艰,唯修行者可以穿越之,修“老庄”,不是为了遁世,而是为了获得韧性和更好的“认知”力。对于也许正处于逆境中的一些朋友,我再次分享我的另一个小视频,与各位共勉。



延伸阅读:


薛涛再谈环保人职业发展:用三商五识作职场修道士

薛涛:学习管理(学)容易忽略的三个常识

薛涛:一个上岸咨询人的启示

持续的成长—薛涛E20年终发言谈个人与公司如何共发展

薛涛E20年会发言:效率与进化-个人到组织,思维到管理


本期编辑:媛媛

统筹:李晓佳




END


“E20水网固废网”公号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水网、中国固废网”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表、音频视频,版权均属E20环境平台所有,如若转载,请联系授权。违者视为侵权,本公号将保留对侵权者追究版权责任的权利。申请授权可联系刘女士微信:Liu-T1997。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