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的行为示范是最有效的
这一代父母已有相当一部分不施行严格的家教,尽力免除条条框框的限制,培养孩子的独立意志。但一说到孩子的教育,还都是满肚子话说,也有很多的惶惑,特别怕因为自己不上道耽误了孩子。
薛总认为做父母的应该“修认知”,要“奉”,要“以身作则”。
他书里说:修认知不但适合年轻人做个“抢跑”,也适合中老年人去带动年轻人,聪明的妈妈都知道,鞭挞教化是不能教育好孩子的,必须以身作则方可,这不就是老子的无为之说嘛。因为前者的私太重,不换位年轻人的状态就是无效的,而且本质上是只顾自己的满足,是违道之为,所以会鸡飞狗跳处处失败。去做以身作则的奉,不但实现了孩子的进步,也不会有太大的逆反和冲突,这就是“二生三”的升维,还会“顺便”给父母回报,这就是上天对好人有好报的自然规律的又一次开示,由不得人不信。
“以身作则”,所以父母最好是身教,而不要总是寄希望于言传。对此,我也是有点体会的。
小宝很爱看书。我觉得当他愿意学习后,成绩能有所提高,可能就跟喜欢阅读有关系。能阅读,语文、英语、历史等文科类科目,就有了一块块砖石做基础,就跟盖房子一样,有了这些基本材料,才能一层层垒高。
他爱看书,固然有天性的成分,但多少也是受到了家庭的影响。我和老王把看书当娱乐,虽然并没有“以身作则”的意思,但孩子会有样学样。
还记得他一岁的时候坐在他那个小马桶上,手里就要有一本“书”——都是些绘本之类,两三岁时,能把我给他读过的故事书一字不落重复一遍。从小到现在,随手拿起一本书开读对他来说就跟端起碗来吃饭一样自然。不管多么嘈杂的场合,只要有他喜欢的书,他就能读入迷。
现在看他偏科,我们也会恨铁不成钢:我们当年理科也都不错的,为什么你就偏科呢?仔细想来,我们的工作都和理工类的东西无关,家庭里并没有这样的氛围熏陶。我数学成绩是很好,可那都是很多年前在学校时候的事了,小宝又如何能感觉到呢,再加上小学时候对数学的阴影,他就很难对这门学科产生像对英语、历史那样的爱好了。
也有一个反面影响,就是我遇事急如火,也让小宝“学”到了。
他小时候性子有点慢悠悠的,现在有时候也容易急躁,可能就是受到我的影响,一念及此,再看到他某些时候的反应,就感觉在照镜子,没办法对他发脾气了。而当我有意识地调整自己对很多事情的应对后,他再遇到不如意的事情时,也能试着缓和下来了——父母的言行举止,他都看在眼里。
缓一缓,再磨一磨,让自己稍微慢一点,别那么着急搞完一件事情。这几年工作上我不得不这样,因为要完成自己还算满意的东西,并不是那么容易,需要像海绵一样吸收很多信息,并且在头脑里酝酿一番,才能拿得出手。这对我来说,算是“工作即修行”之一种,没想到,这对生活也有一个正向反馈。
我做得远远不够,但在意识到问题所在后,对外部各种砥砺的接受度就进一步提高了,而自身的性格也有所改变。不光在工作上,在家里,急火攻心的感觉也少了,我想假以时日,小宝也会逐渐地体会到,在大多数时候,我们对于负面情形都没有必要急速反应。
就从这两个具体的事情上,“日常多读书”“遇事别急躁”,我能感觉到,父母的行为示范是最有效的,那么反过来说,自己都做不到的事儿,就别跟孩子较劲了:自己天天刷短视频、打游戏,指望孩子多读书?自己嫌贫爱富,指望孩子怜老惜贫?不排除有变异发生,但这是和中大奖一样的几率。
另外,说来可惜,但事实上,父母对孩子的感情总要多过孩子们对父母的感情,若总期待自己对孩子的付出能有平等的回应,这是非常不明智的。这就是薛总提到的,父母对孩子,比较容易做到“无”,但我们无法要求孩子们对我们也能这样。
没谁能许你一生幸福,父母不能,伴侣不能,孩子更不能。对他人有不切实际的希望可能恰恰是一生不幸的根源。薛总所说的那个“修认知”,真正做到“无”,大约才是个人最终的人生出路。
在归因于己、求诸于己的基础上,父母关系的稳定会给孩子安全感。爱孩子之前,要爱伴侣,或者至少表现得爱伴侣——虽然孩子很敏感,一下子就能瞅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