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与现实中的桃花源
全文刊登于《中国园林》2014年第1期 P42-45
收稿日期:2013-04-29;修回日期:2013-12-09
记得2013年春节假期里,每天在屋顶的小花园里沐浴着冬日暖阳,细细评读詹姆斯·希尔顿(James Hilton)早在1933年出版的《消失的地平线》。深深沉浸其中。突然想写一篇文章探讨无论是东方的“桃花源”,还是西方的“香格里拉(Shangri-la)”,无疑表达人类对理想之境永恒的追求和向往。写完以后一直自觉不像学术论文。2013年12月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明确地提出“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给予了整个行业极大的鼓舞,也更加坚定了我们追求理想的决心。
摘要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类对世界的改造剧烈,资源消耗、环境污染,在物质条件日益丰富的同时,人类的精神世界却日渐贫乏。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中都有“桃花源”、香格里拉(Shangri-La)等理想之境的描述,桃花源成为理想社会和想象中的美好人居环境,更是人类的精神家园。无论东西方对世外桃源的描述如何,总是和具体的林园山水相关,现实中人们依据不同的宗教信仰、生活方式,对自然进行了不同的刻画,而最接近自然的荒原、未开垦的处女地,才应该是人类精神寄托的家园。景观与社会的营建需要重新思考野蛮与文明、原始与现代的关系,而对待自然或不同的文明的态度应该是谦卑的而不是骄傲的,人类对保护利用资源和经济发展的态度应该是适度的而不是过度的。
关键词
风景园林,世外桃源,精神家园
Abstract
With increases in socio-economic development humans have changed the world dramatically through resource consumption and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Through this transformation humanity has become richer in material conditions while at the same time the human spirit has become poorer. Ancient and modern literatures that discuss ideas of Utopia, in such forms as Shangri-La, Arcadia, or the “land of peach blossoms”, describe an ideal picturesque landscape that serves as humanity’s spiritual home for both body and soul. We find a living example of the “land of peach blossoms” in Lancaster, Pennsylvania. We find that in these descriptions of Utopia, no matter their origin, there is featured an idyllic landscape of water and mountains and lush vegetation. While people describe this ideal natural setting according to different religious beliefs and lifestyles, their spiritual home is generally described as an untouched, uncultivated and natural characterization of the closest native landscape. As a profession, landscape architecture needs to revalue the relationship of civilization and wilderness, primitive and modern. Moreover, the attitude towards nature and different civilizations should be humble rather than proud, with an attitude towards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the utilization of resources that is responsible and not excessive.
Keywords
Landscape Architecture, Utopia, Spiritual Home
陶渊明在1500多年前,描述了一个神秘的世外桃源,那里不仅“芳草鲜美,落英缤纷”,还“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而且那里的人“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而1933年詹姆斯希尔顿(James Hilton)在小说《消失的地平线》(Lost Horizon)中也描述了充满理想主义的人间天堂“香格里拉(Shangri-La)”,喜马拉雅山东面的西藏边缘地带一个被群山环抱的深谷之中,那一隅肥沃富饶的蓝月谷、金字塔似的卡拉卡尔雪山、依偎山腰的喇嘛寺,在这里有一种“终于来到世界的某个尽头和归宿的感觉”,喇嘛寺布局巧妙,使人有“进入到一幅无比美妙的风景图画之中”的感觉;“这里由一个柱廊的阶梯通向一座花园,园中有一池盛开的荷花。荷叶密密麻麻,望去像是铺着一层湿漉漉的绿瓦地板。四周岸上陈列着一组姿态各异的黄铜兽像:有狮子、龙和麒麟。这并未对周围祥和的气氛有丝毫破坏,反而更增添了几分宁静。整个景致布局完美,如画一般,令人目眩神迷,流连忘返;没有夸张和浮华的装饰,也没有刻意的争奇斗艳,就连高悬在蓝瓦屋顶上方的无与伦比的卡拉卡尔山顶峰似乎都服服帖帖地归顺于这精致典雅的天然画卷”。那里有大小不一的楼阁亭榭,还有荷花池,狮子、龙和麒麟等具有中原汉族审美文化特色的动物雕像装饰其中——完全是一座具有园林艺术水准的花园式喇嘛寺,这种寺庙建筑风格结合了藏区喇嘛寺的庄严、肃穆的建筑和中原地区传统园林的环境布局,体现着汉藏寺院建筑文化相互交融和渗透。并且,这个仙境不是一个不食人间烟火的仙境,而是洞悉所有现世发生的一切,包括战争、经济萧条以及文学、科学及所有现代的生活方式等等,有英文、法文、德文、俄文和中文的成千上万卷书的藏书馆,同时有些人专注于高深的科学研究,在那里,人们学会了延缓衰老,永葆青春。“我们既不是纵欲者,也不是苦行僧”。
所有最美好的事物都难以持久,转瞬消失,被战争、欲望、野蛮摧毁到一点儿不剩。“把大地和海洋都堆满人类废墟后,他们就开始转向天空、宇宙……”,“人类为杀戮武器技术疯狂,而它马上就会在这世上猖獗横行,将会威胁到所有珍贵的东西,所有的书籍和艺术,一切和谐的、美好的事物,每一件保存了几千年的奇珍异宝,这些巧夺天工的精美物品将在毫无防备之中毁灭殆尽,或者像英国人洗劫北京圆明园那样被掠夺和焚毁。”而在香格里拉,“我们可以不指望上苍垂怜,但我们隐隐约约希望它会被外面的世界忘却。我们在这里读书、听音乐、冥想,去保存一个没落时代的脆弱光华,并寻求人在激情耗尽时所需要的那份智慧。有一份遗产需要我们去珍藏并让它永世流转,我们应该去尽力争取欢乐和幸福,直到那一刻到来。”香格里拉,如此虚幻迷离地在人们的现实生活与精神世界之间的地平线上游荡了整整半个多世纪,至今仍散发着诱人的魅力,始终是世人内心深处向往的一片“世外桃源”。世人都是无意中闯入这样的世外桃源,离开后,再也找不到通往仙境的路了。这种让我们认为早已不存在的,甚至有可能只是存在于人的头脑中的景象,到底是存在于文学家的头脑中,还是在现实中存在?
直到2007年我去了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兰卡斯特郡(Lancaster,PA)后,至少我认为看到了现实中存在的“世外桃源”,虽然它的存在让它显得那么孤独、无助和另类。在美国这样一个标榜现代的国家,竟然会有一群人拒绝接受现代生活,拒绝用电话,拒绝使用任何现代化的电器,甚至依旧用马车而拒绝使用汽车(图1-3),完全保持着中世纪人们的生活方式。这样的阿米什人(Amish),是美国和加拿大安大略省的一群基督新教再洗礼派门诺会信徒,是德裔瑞士移民后裔组成的宗教组织,以拒绝汽车及电力等现代设施,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而著名。在这样的生活方式下,造就了起伏连绵的玉米地(图4)、高高的谷仓(图5、图6)、纯真的人民、朴实的衣着、天真无邪的眼神(图7、图8)。为什么在美国这样一个物质化程度很高的国家里,竟然有一批完全拒绝所谓现代文明的人,而且他们生存了两百多年,而支撑他们的竟然是宗教信仰。Amish人拒绝用电,坚持农耕,坚持用马车,听起来完全不可思议,简直就是陶渊明的“桃花源记”的现代西方版(图9)。他们有着世界上最好吃的玉米,他们有着最简单的社会需求。这些Amish人衣着简朴,眼神纯洁无暇,难道宗教竟然有着如此神秘的力量让人们坚守自己的信念,拒绝现代物质生活、现代世俗享乐主义的一切诱惑?Amish并不视技术为邪恶,他们不接受现代文明是因为他们认为这些新事物会影响家族的团聚或者使生活变得复杂。例如,电力被视为与“世俗世界”的联系。使用电力会导致使用家用电器,令阿米什人简朴的生活方式复杂化,引发为了物质生活的个人竞争,进而摧毁整个社区。
图1 美国兰卡斯特郡随处可见的马车
图2 阿米什人延续着传统的农业生活方式
图3 阿米什人用马车耙草
图4 传统的生产方式造就了起伏连绵的农业景观
图5 兰卡斯特郡乡村特有的生活方式形成了独特的乡村景色
图6 兰卡斯特郡高耸的谷仓和农户
图7 衣着朴实的阿米什人
图8 阿米什人至今保留着中世纪的生活方式
图9 兰卡斯特郡的桃花源
骄傲 VS 谦卑
“骄傲”和“谦卑”这两个重要的概念有助于理解阿米什人的日常行为,那就是他们对“骄傲”的恐惧和对“谦卑”的推崇。谦卑通常表达为“顺服”和“交托”,也许更确切的理解是不情愿表达自我主张。愿意顺服于上帝的旨意,并且表达为团体规范,在美国以个人主义为中心的文化中是一个异数。反个人主义倾向是下列行为的出发点:拒绝使用节省劳力的技术,以免不依赖邻居的帮助;不使用电力,以免造成购买显示身份地位的商品而竞争;不照相,以免造成个人或家庭的虚荣心。近似的做法还包括拒绝初中以上的教育,特别是理论学习,认为对日常的农场生活毫无帮助,只会引发个人或物质方面的野心。而美国的教育里,主张培养竞争和自立意识,而这与阿米什人的价值观截然相反。
过度 VS 适度
在《消失的地平线》中,张先生对康维这样描述香格里拉:“假如要我用最简单的几个字概括它的话,我该说,我们的信仰就是‘中庸’。它的意思是凡事不要过度”,还说“在你们见过的峡谷中,遵循我们的规矩而住着的人有几千名。我们已经发现,在很大程度上,道义给人带来幸福。我们严格地按中庸之道来自我约束,同时我们也满足于中庸的遵从。我想,我完全可以这样说:我们的人民是适度地节衣缩食,适度地保持贞节,适度地忠诚老实”。而且他说:“许多宗教都可能有适度的真理”。从这一番描述,让我们知道了这个人间天堂的普遍法则,就是什么都是适度的,凡事保持适度,就能达到理想之境。
如果说人是对大自然改造最多、改造力度最大的一群,在消费主义年代,人们急于追逐经济利益、既得利益,对环境资源的消耗如此之大,总是在追逐利益的急功近利破坏了环境后,再来修复、补遗。在现代的生活中,如果消费主义的影响没有这么大,至少对环境的影响没有这么大。
野蛮 VS 文明
而对自然的态度取决于人类的价值取向,因此,价值观的培养,是我们及后代的重要目标。无论从精神层面还是物质层面,哪些是值得珍惜的、哪些是可以发展的?这一代人对地球的改造、对资源的消耗,深深的影响了下一代的生存,更重要的是价值观的生成。在此,我无意评价宗教对人的影响,台湾导演魏德圣执导的电影《赛德克•巴莱》中,首领莫纳鲁道对到底什么是文明,有一段非常深刻的描述,“如果你的文明是叫我卑躬屈膝,那我就让你们见识野蛮的骄傲”。赛德克人的精神家园是“彩虹桥”,所以他们有灵魂寄托。什么是文明,文明并不单单是一种优越的生活方式,更重要的是保持精神的尊贵,如果精神都被奴役了,无论如何现代、舒适的生活方式,你依然不是一个真正的文明人。赛德克人的信仰,其实也是一种文明形态,这种文明形态崇尚逝去的祖先,崇尚大自然的原始之美和与生俱来的生命价值。当我们看到电影中那些与世隔绝的崇山峻岭、神秘绝美的森林飞瀑时,就能感受到为什么大自然秩序本身会成为赛德克人的最高信仰。大自然的壮美和平衡、多样和统一,是任何文明和科学也无法超越的。
在现代文明的观念中,一直认为改造自然、统治自然天经地义。但当面对哲学完全野性的天地与人群时,会发现赛德克人把人与自然、天地看做一个生命共同体,反而体现了一种生态伦理。赛德克人从自然和荒原中,体验到了信仰的快乐,所以会用生命去追寻那种更自由的理想境界。今天的文明观,显然是歧视这种珍视自然和荒原的文化智慧的,但我们又怎能确定,究竟是哪一种文明形态对人类更为有利呢?用一种文明凌驾于另一种文明,势必会引起冲突与抗争,这才是真正的人类文明之殇。
应当说,因身份认同而带来的暴力事件,直到今天仍广泛地存在于世界各地。当人们因文化、宗教、种族对某个群体产生强烈的、排他的归属感时,这种强烈的身份认同会扭曲人性、更会导致冲突和暴力。阿马蒂亚·森在《身份与暴力》中指出,身份认同感不仅给人骄傲和欢愉,成为力量和信心的源泉,它也可以杀人,而且是肆无忌惮地杀人。从过去印第安人到今天的巴勒斯坦,大量的暴力与仇杀都与身份认同有关。他认为,发生这些暴力事件的根源,是由于人们受到了单一身份的幻象左右。越来越多的人们根据宗教、文化或文明的立场来划分世界,而忽略了一个人其实有着多重身份,有性别的、经济的、政治的、家庭的等。森批判了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认为把世界简单地分为东方、西方,或根据宗教的不同划分出不同的文明型态,是一种非常危险的思维方式。人的身份是重叠而变换着的,如果因为身份焦虑而失去了理性的思考与选择,就会成为身份认同的牺牲品。我们要清楚地认识到:身份认同的本质是心灵意义上的归属,更关注的是人心理上的健康和心理层面的身份认同归属。
全球化的时代,更应当鼓励人们对身份认知的多样性,摈弃“非此即彼”的文化思维模式,只有这样才可能减少不同族群间暴力与冲突的可能。赛德克人的行为,显然不只是一个民族的悲剧,更是现代文明的悲剧。为何现代文明所到之处,总会掀起各种样式的暴力与杀戮?《赛德克•巴莱》追问的是现代文明之殇,如影片中让人窒息的谣曲所吟唱的:“为唱出祖灵的歌需要吞下许多痛苦,为说出自己的话需要吞下许多屈辱,为实现梦想需要吞下许多遗憾。孩子啊,你们怎么了?”这先知般的声音,其实也在追问我们所谓的现代文明。
原始VS现代
《赛德克•巴莱》的核心对抗图式是“原始VS现代”——两种异质文明的对峙。赛德克人的外表和行为方式与美洲的印第安人、非洲的丛林部落有很多的共性,或可说这是原始文明的特征,他们野性难驯,对“生命”的理解与“文明世界”截然不同。当咄咄逼人的工业文明进逼时,不同文明之间的矛盾空前白热化了。
影片展现了一种根植于土壤中的原始兽性和人性,同时也辩证的指出了人性、兽性与现代文明的冲突,本土土著之间的生存基础是那至关重要的猎场,这几乎就是一种最原始的生存繁衍意识。在当前全球一体化的趋势下,有关现代性与个体性,文明与野蛮,同化与异化,个性与共性,都是无法绕开的话题,更关乎民族之所在,猎场既是生存的必须也是信仰的再现。
物质生活的高度文明,反而,常常伴随的是精神生活的极度贫乏,当我们的世界变得越虚无,我们就越需要有形物质。而理想中的“桃源胜地”、香格里拉、彼岸,却往往与简单的、适度的生活相伴随、相依附。电影《证人》(witness)中,哈里逊福特扮演的费城警察最终也还是选择离开了Lancaster,离开他喜欢的Amish姑娘。因为习惯了所谓文明的生活方式的人,很难再回到完全纯真、无欲无求的过去。
景观的营建,无论是中国人心目中的瑶台、还是蓬莱、方丈、瀛洲的“一池三山”,西方人的有着苹果树和蛇的伊甸园,还是伊斯兰的古兰经对有着水河、乳河、酒河和蜜河的天堂的描述,总是和具体的林园相关,人们不同的宗教信仰、不同的生活方式、不同的文化影响,使不同的人群对自然进行了不同的刻画,依照自己的理想来塑造心目中的伊甸园、蓬莱仙境和现实中的生存场景。
有时候,很希望人们放慢生活的速度,悠着点儿,不刻意追求过快的发展速度。我们目前新城建设等造城运动,在毁坏自然环境的基础上,可能给后人留下了大量的垃圾,且不论我们所制造的海量的生活垃圾、工业垃圾,单说我们留在世界上的这些豆腐渣工程、“鬼城”、楼倒倒、一车烟花爆竹都可以炸毁的桥梁等,不仅消耗了大量的资源,还时刻存在着安全隐患,这将会对人民、对后代造成极大的困惑。建设中的问题严重性已经影响到中国的社会经济整体发展。建设用地的增加,占用耕地,滥用土地成为目前国家宏观调控的主要内容。同时,贪大求洋、形象工程、政绩工程比比皆是;交通堵塞、热岛效应、暴雨季节被淹的城市、PM2.5指数爆表的雾霾笼罩等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社会发展的不平衡、分配不公、弱势群体等社会问题都引起广泛关注。
所以,个人对当前轰轰烈烈的所谓的新城规划、造城运动,心底里怀着深切的担忧,希望政府不要好大喜功,造一些浮夸之城。在一线城市楼市寒意渐消之际,三四线城市却频频爆出“鬼城”的消息。据报道,营口、常州等中小城市正集体面临楼市泡沫破灭隐痛,新建商品房大量空置,部分小区周边一片荒芜。而三四线城市催生楼市泡沫的根本原因在于,地方政府与开发商对“城镇化”的解读过于片面。应当指出的是,城镇化推进的关键是通过全面改善基础硬件设施、教育医疗福利、生活工作环境等吸引外来人口长期落足,这些条件的满足必然需要一段时间沉淀的过程,不可能借由商品房的单兵突进加速实现。在中小城市未能突破产业发展瓶颈之前,必然会面临对高端人才吸引力不足、对农村人口聚集效应不明显的问题,所谓的城市扩容也只能沦为一句空谈。原本为了提振经济而大力发展的房地产业,却因节奏失调而成为中小城市经济发展的羁绊,由此带来的巨大社会资源浪费着实令人心痛。
反过来看,那些曾经经济发展缓慢的国家、地区、城市、乡村,却因此拥有了最好的自然资源,远到非洲、近如我国的大西北,正是因为长期未处于所谓世界发展的中心,却因此留下来最为宝贵的、未被破坏的自然环境资源。而这些自然、荒原、未开拓的处女地,才是我们人类精神寄托的家园。
《哲学走向荒野》中,荒野地具有市场价值、生命支撑价值、消遣价值、科学价值、遗传多样性价值、审美价值、文化象征价值、历史价值、性格塑造价值、治疗价值、宗教价值和内在的自然价值。霍尔姆斯•罗尔斯顿说:“如果我们必须使用‘资源’一词,那么,可以说自然是哲学与宗教的‘资源’。哲学走向荒野后,能在那里找到丰富的体验。这体验可以使孤独或宁静,也可以使对自然的敬畏,或对自然的神秘、广阔与美的体验”。“这些不仅是消遣(recreation)的体验,也是再创造(recreation)的体验”。他还说:“这里有一个悖论:尽管荒野有着内在的、不以人类为中心的价值,但是只有能进行哲学思考的人才能懂得这些价值在认识论、伦理学以及形而上学方面的意义;只有人类才能在这最丰富、最深刻的意义上体验荒野。我们在自然中探寻,结果发现我们是在探寻自己”。
景观的营建中,人类对自然的态度应该是谦卑而不是傲慢的;不同信仰不同种族的人之间应该相互包容接纳,不能出于己心来评判所谓的野蛮或文明;而面对人类的过去与现在、原始与现代、物质与精神,到底是放纵追求物质丰沛的欲念,还是保持精神的自由和尊贵,需要我们重新思考与抉择。人类对保护利用资源和经济发展的态度应该是适度的而不是过度的,永续利用才是善待地球这个人类共同拥有的家园的态度,同时也是人类健康发展的唯一出路。
参考文献:
[1] (美)詹姆斯•希尔顿(James Hilton)著,朱红杰、吴夏汀译.消失的地平线[E]. 译林出版社,2012
[2] (印)阿马蒂亚•森著,李风华译. 身份与暴力[E].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9
[3](美)霍尔姆斯•罗尔斯顿著,刘耳,叶平译. 哲学走向荒野[E]. 吉林人民出版社, 2001
作者简介
张文英
博士
棕榈生态城镇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
棕榈设计有限公司董事长
华南农业大学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