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留恋说丨写在2020年最后一天

留恋说 留恋说 2021-09-06

来,咱们换个角度看事件

年终岁尾,总是不禁要回首一望。


去年此时做回顾,公众号在一年里被删了八篇文章。今年数数,也是八篇。数字蛮吉利的,也体现出一种从国到民的倔强。


闲来无事的话,各位可以到公众号中,回复以下关键词获取被删除的文章内容:“媳妇、2003、新衣、节奏、为难、作业、深扒、天凉”。


被删的内容主要集中在上半年,在我第四季度将写作内容转移到教育领域之后,形势出现了可喜的变化,公众号再也没被删过贴;美中不足的是,阅读量咔咔的掉啊。看来我这个公众号的读者,口味都挺重的。


我倒也不是因为怕删帖才将主题转向教育的。去年此时就想明白了:写不写在我,删不删在他/它。写教育,是因为这一年从旅游潜入教育,感触有点儿多。


关于中新之间教育比较,视频号里面说过一些。这里想分享的感受是:中新基础教育的气质和两国整个社会的气质挺合拍的。


新西兰是啥气质呢?悠闲淡定。所以基础教育就显得很从容。从容过分了,就会出现高中毕业生不会计算三角形面积的尴尬。


中国是啥气质呢?积极向上。所以国内的基础教育就很拼搏。拼搏过分了,就会发射小学生论文PK博士生的卫星。


古人说教育是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当下国内的教育像是在树木头人,紧赶慢赶的把孩子挤压成型,然后就抛到市场上去兜售。其实放慢些节奏,人人都是块材料。从这方面讲,我还是挺喜欢新西兰的做法的。


总体来说,华人社会/社群都比较焦虑(海内外都一样,这种焦虑除了体现在家长们对于教育的紧迫感之外,也体现在中青年们日益恶化的健康方面。仅我国内的朋友们,身患癌症的同龄人就已不鲜见。


今年10-12月的一个多月时间里,我有两位同学,都因为突发心梗去世。一位是我的发小,在去拜访客户的途中发病;另一位是我大学时期的宿舍老大,凌晨两点在家中离世。两位同学都身材消瘦,都是在银行工作,都是业务骨干,都上有高堂下有妻小。


在同学群里接连收到这样的噩耗,除了震惊就是震惊,心情低落的无以复加。大家在悼念同学的同时,也彼此互相提醒:人到中年不如狗,身体健康最重要。


微信里面这几个再也不会有回复的账号,该如何处理好呢?读到一句诗:故人笑比庭中树,一日秋风一日疏。一时怅然无语,只觉得有种心绪,一层层落在心口,压得人喘不上气。


2020年对于人类来说是个悲伤的年份。许多在书本或者影视作品中才能出现的故事,不同程度的亲身体验了一下。真心觉得,“岁月静好”这四个字,无比珍贵。


有人说,2020快滚蛋吧!今年不算,我们重新再过一次!我倒是觉得,我们应该努力的记住这不同寻常的一年,我们应该在这迷雾重重的一年中,看到未来发展的方向。


其实阳光之下没有新鲜事。病毒,以前也肆虐过;立场,以前也PK过;英雄,以前也冤枉过;佞臣,以前也嚣张过;言论,以前也打压过;内卷,以前也实施过;对抗,以前也进行过。


民粹和病毒,可能会让人类的交流减缓,但是不会改变人类融合的大趋势。新的格局,借助这波疫情和美国大选,已经在悄悄的成型。全球化的问题,要用全球化的方法去解决;我们不可能再回到那个彼此不通往来的时代了,也不应该为已经泼洒的牛奶而流泪,我们需要新的药方来治疗现在的问题。


今年全球医疗领域的空前合作,就是很好的案例。在11月和12月相继签署的RCEP中欧投资协定,算是当前全球政治寒冬中的破冰之举


宁在一思进,不在一思退。明年,请继续。


说句实鼠不易、牛转乾坤的吉利话容易,但是全球要真正从谷底爬起来,恐怕还需要漫长的努力。明年也许不会太好,但至少不会再坏了。


让我们心怀希望,意存平和,静静的,等待新一年的钟声吧。


往期文章:

大秦,到底留给我们什么?

太极拳成功申遗,福兮祸兮?

改造一面墙,除了抡大锤还能干些什么?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