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我校新增7个本科专业 其中1个专业为国内首次设立

倍感自豪的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2-10-07


近日,教育部公布2020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我校申报的遥感科学与技术、数据计算及应用、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人工智能、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城市地下空间工程、自然资源登记与管理等7个本科专业全部获批。其中,“自然资源登记与管理”专业为国内首个,填补了国内自然资源和不动产统一确权登记领域专门型人才培养的专业空白。


此次新增的7个本科专业,聚焦国家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战略需求,结合学校学科优势和人才培养定位,围绕测绘空间科学、新能源、人工智能、大数据应用等新兴产业和多学科交叉融合领域创新发展,旨在优化专业布局,实现地质行业转型升级,积极向地球系统科学拓展,落实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不断探索人才培养新模式。


近年来,我校全面推进新工科和新文科建设,主动对接教育部“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加快专业结构调整。目前,学校本科专业总数增至59个,涵盖7个学科门类。



自然资源登记与管理专业


以培养不动产与自然资源登记迫切需求的专业人才为宗旨,面向国家和行业需求,聚焦于为自然资源有效监管和严格保护、国家生态安全、资源安全、权属调查与管理等工作提供有力的地籍支持与保障。同时,以品德优良、基础厚实、知识广博、专业精深、全面发展为目标培养高级专业人才,使之具备资源、环境、管理、信息等方面基础知识,掌握包括不动产在内的自然资源产权界定、地籍调查、产权登记、多维地籍信息化等方面基本理论与技术方法,能够在不动产测绘、地籍调查以及自然资源确权登记与管理等领域执业。


 遥感科学与技术专业


培养具备数理和计算机基础,掌握遥感科学与技术专业基础知识、多源遥感信息数据采集和综合处理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技能,胜任自然资源调查、生态环境保护、地质环境灾害监测等领域相关的遥感工程技术与管理工作,具有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继续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国际视野和地质遥感特色的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


 数据计算及应用专业


数学、统计学、信息科学等多学科交叉融合的新专业,培养具有现代数学和统计学的理论基础,系统掌握科学计算和数据处理的技术和方法,能够对应用中的各类数据问题,特别是具有建立数学模型并熟练地运用科学计算和数据处理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有深厚理科基础和较强工科实践能力的复合型应用理科专业创新人才。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


面向新能源产业,立足于国家十四五发展规划,根据能源领域的发展趋势和国民经济发展需要,培养在地热等新能源领域从事相关工程技术开发研究、工程设计、优化运行及生产管理工作的跨学科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具有较强工程实践和创新能力的专门人才以及具备能源工程、传热学、流体力学、动力工程等基础知识,掌握新能源转换与利用原理、新能源装置及系统运行技术、地热能等方面的新能源科学领域专业知识,能在国家新能源科学与工程领域开展教学、科研、技术开发、工程应用等方面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人工智能专业


培养学生掌握人工智能、地质工程与地质资源、控制等多学科交叉知识,具有创新意识和独立担负科学技术或工程管理工作的能力,能够快速学习人工智能前沿技术、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研究并开拓人工智能新边界,成为可以从事人工智能系统相关研究、开发、部署与应用等领域工作的创新型、复合型和工程化高级专门人才。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


面向国民经济建设及社会发展需要,培养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心的大数据专业人才,系统掌握大数据系统的搭建、建模与数据分析的基础理论及基本技能,熟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等应用领域中大数据的特性,理解网络信息社会中数据的生命周期,形成系统、模型、算法、高效求解与推理等核心专业意识,掌握数据科学的基本思维方法和研究方法,具备综合运用大数据知识、方法和技术解决交叉学科实际问题的能力。


 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专业


以数学、力学、地质工程、岩土工程等基本理论为基础,以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及地下结构为主要研究对象,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人文科学素养,扎实的自然科学、地质学与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专业基础,掌握城市地下空间专业知识和规范,了解城市地下空间专业学科的前沿问题、发展现状和趋势,能够胜任一般城市地下空间工程项目的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和管理工作,也可以从事科研、投资与开发、社会服务等工作。



推荐阅读


关注!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21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成绩查询公告

张磊同志获得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 师生热议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

欢喜闹元宵 | 北地灯谜等你来猜

北地全年工作今日部署!干,就是了!

开学第一课今日准时开讲!

人间烟火气,年味正浓时

最美身影 | 闻说梅花早,何如北地春


点击题目即可跳转观看



主办 / 党委宣传部(新闻中心)

素材来源 / 教务处

美编 / 吕松卓

责编 / 吕松卓 李楠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