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交大10年!4篇C刊,3篇核心,12项以上省部级荣誉,校会主席…这位马院博士小哥哥到底多优秀?


李营辉,中共党员,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在研期间发表论文18篇,其中权威期刊2篇,CSSCI期刊4篇,中文核心3篇主持中央高校基本科研项目1项,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省部级、校级课题7项


获得校级及以上荣誉36项其中共青团中央西部计划优秀志愿者、北京市马克思主义理论双百奖学金(2次)、北京市三好学生、北京市优秀学生干部、首都高校先锋杯优秀团干部(2次)等省部级以上荣誉称号12项北京交通大学五四奖章等校级荣誉称号24项


曾任北京交通大学学生会主席、本科生兼职辅导员、中国大学生骨干培养学校学员,参加团中央支教团远赴新疆兵团第六师支教一年。


现任北京交通大学青年研究中心指导教师、青年马克思主义研究会会长、北京高校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博士生宣讲团成员。


让我们一同走进

马克思主义学院 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

博士研究生

李营辉的交大故事



“在交大,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李营辉是北京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博士,原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本科、法学院硕士。从本科入学一路走到博士,在人生中风华正茂的十年青春里,他与交大相伴而行。


从大一刚入学,李营辉便承担起了很多社会工作,几乎每天都是东校区、思西、宿舍公寓三点一线的来回跑。当被问及如何平衡二者关系的时候,他表示,“与其说是平衡二者,不如说是个优先级的问题,学习是1,工作是0。学习是基础,也是应当摆在优先位的。”在李营辉看来,我们身边那些闪闪发光的人,背后都付出了多于常人百倍的努力和汗水,与其卖力地寻找解决问题的万能钥匙不如省下时间不断地去完善和提升自己。“感谢学生工作带给我的无限个0,它在放大了我的个人优势的同时,也帮助我找寻自己的不足。”



“考博之路分外艰辛,守望初心方得始终”

多年的社会工作让他有更多的机会感悟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魅力,同时也让他深切地体会到:马克思主义是一门大学问,无论是研究好人文社会科学,或是做好学生工作,具备过硬的马克思主义素养,会让我们不忘初心,在学习、工作道路上走的更远。于是,硕士尾声他开始了紧张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的考博之路。作为一名门外汉,考博必然是分外艰苦的。


令他最难忘的就是考博前夕,2016年的大年初一,上午和家人拜年过后,中午他就坐在了学校思西的自习室里。当时的自习室里只有三名学生,他把这个场景录了下来,发到了家庭的微信群里,记录下了这段独特的过年体验。


“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闭关”半年的奋斗终于有了回报——考博中他以专业课、外语课双双第一的成绩,如愿成为韩振峰教授的博士研究生。





“知行合一,做一名合格马理人”

在李营辉看来,要成为一名合格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研究生,就要以知行合一的标准来严格要求自己。


马克思主义原著选读是理论研究最难啃的硬骨头。第一次原著选读课的内容,对于李营辉而言可谓是天书一般,他甚至一度怀疑是否“入错了行”。但是,不服输的他马上调整心态,积极找寻相关导读书目和论文,从一词到一段,从一段到一节,原原本本地札记学习。经过一段时间历练,他开始将原理与社会现实联系,对照分析。之后,他完成了《巴黎手稿的人本思想与现实启示》、《两种和解语境下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探究》等论文撰写并发表,获得学界很高评价。


这两年多的时间,李营辉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等方面撰写了多篇论文,提前且超额完成了学校规定的博士生论文发表要求,先后获得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青年信仰优秀论文、北京市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学术征文二等奖、北京交通大学“慧光杯”研究生学术文化节优秀论文一等奖等荣誉,心中有理想、笔下有乾坤的专业使命也变得更加坚定



李营辉认为,要让学马、懂马、信马、颂马蔚然成风,马理专业研究生要具备过硬的“扬声器”本领,将枯燥呆板的文字转化为生动语言,传播中国好声音,弘扬时代最强音。


他苦练内功,加强思政基础课讲授,所授课程荣获“知行杯”研究生讲思政课比赛一等奖。他还利用暑期社会实践、慧光杯学术文化节等平台先后赴中铁十二局等单位讲授相关专题,并受聘成为榜样的力量——四所交通大学宣讲团成员。今天的他,作为北京市博士生讲师团的一员,也在尽己所能,为更多的人传授理论知识。



李营辉赴中铁十二局宣讲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奉献的青春更精彩”

博士期间,李营辉利用第二课堂开展学生工作。2016年,刚刚考博完毕的李营辉作为北京交通大学120周年校庆筹备组成员,积极投身校庆大会的前期准备工作。从“薪火相传”环节脚本撰写到舞台设计,从学生主持串词起草到流程排演,他和老师同学们一道以特殊的方式为母校“庆生”。最后荣获北京交通大学120周年校庆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2017年,按照共青团改革方案,共青团北京交通大学青年研究中心正式成立,他担任起指导教师的重担。“我们聆听了171次掌声,只为告诉你”、新时代的“小确幸”等主题调研,紧密结合十九大、两会精神,一改以往灌输式思想政治教育形式,以微信平台为载体,诠释十九大精神和全国两会精神,反响热烈且得到师生好评。


2018年,北京交通大学青年马克思主义研究会正式成立,李营辉担任了研究会会长一职他积极谋划,开展富有成效的学习实践项目,锤炼广大学生的思想素质、专业素质。


半年的时间里,研究会开展“知行杯”学术论文写作比赛、思政课讲授比赛等竞赛类活动3次,开展原著选读会等理论类活动2次,在上海、浙江等地开展实践类活动1次。富有特色的学习实践使北京交通大学青年马克思主义研究会荣获2018年首都高校十大理论社团。


北京交通大学青年马克思主义研究会到浙江社会实践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

“生活就像是一条河流,看清本心,再蜿蜒的路都可走得磅礴无悔。”李营辉始终把乐观当做自己的生活态度,“压力大了,多出去走走,看看外面的世界。迷茫了,多去尝试,给自己多一些选择,在不断摸索的同时,去找寻自己的兴趣。”


李营辉深情地说,“感谢交大,她既教会了我要仰望星空,也给了我很多脚踏实地实践的机会。交大带给了我很多人生中的第一次,然而这许许多多的第一次,让我受益一生。”




从青涩少年到优质“大神”

十年时光 他在红果园中不断成长

他始终用行动践行着交大校训

 将社会实践与理论学习紧密结合

他书写着众多精彩!



小微推荐▼

(点击图片即可获取全文)



——北京交通大学官方微信 出品——


供稿丨北京交大研究生工作部 

马克思主义学院

本期编辑丨罗弋翔 王树娟 吴卉 

责任编辑丨谢瑶 杨婧淑



为优秀的交大博士生

点520个赞!❤️👇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