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刘建东:写作的三个瞬间

2015-03-06 人民文学
关注我们

这是人民文学 醒客专属服务号

…微
档案…
刘建东:1989年毕业于兰州大学中文系,现就职于河北省作家协会。中国作协会员。河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创联部主任。 1995年小说处女作《制造》发表于《上海文学》,开始小说创作。曾获河北省文艺振兴奖。曾获河北省十佳青年作家。短篇小说《自行车》入选2001年度中国文学排行榜。小说集《情感的刀锋》入选二十一世纪文学之星丛书。著有长篇小说《全家福》、《女人嗅》、《十八拍》、《一座塔》,小说集《情感的刀锋》、《午夜狂奔》等。《人民文学》2015年第3期发表中篇小说《阅读与欣赏》


陈晓明
这部小说(《全家福》)朴素的书名并没有掩盖它丰富的内涵。小说以一个家庭为缩影,反映了文革前后这段历史普通中国人的生活道路。与其他涉及到这个年代背景的小说有所不同,这部小说并没有花多大笔墨描写那个时期外部社会的政治运动及其压力,而是从表现家庭琐事入手,从这些细小的个人生活的变故来揭示人性的本质。
阎晶明
《全家福》并不回避现实与时代印迹的存在,父母和子女的身上都留有明显的时代印迹,这是发生在我们这个时代的一个城市家庭的故事。但有一点或许更为重要,人物的命运几乎和社会现实并非建立于致命关系之上,人物的性格、事件的偶然性、人性的逻辑色彩被强化,让人感觉这样的故事几乎可以发生在任何一个时代。这样写作的得失是另一个话题,它直接显现出来的是,这样的叙述方式显示出小说作者在把握人物性格、结构情节次序、制造气氛节奏和虚构故事内容方面的能力。刘建东的表现能力成为支撑这部小说最突出的要素。
吴义勤
刘建东的小说更多聚焦的是当代都市人的生存困境与精神救赎问题。高速发展的现代都市刺激着当代人欲望的疯狂生长,在物质和欲望诱惑下人的自我迷失、人性沉沦成为一种普遍状态,刘建东的小说揭示的就是人在沉沦状态下的精神挣扎、人性困境与救赎可能性。在这方面,刘建东最值得称道的作品是他的长篇小说《全家福》。小说主题具有鲜明的解构性,“父亲”的瘫痪、叹息算得上是反启蒙“弑父”传统的继续,他的权威的丧失正是启蒙者命运的一种写照。但是,在小说中,“父亲”其实又并没有失去力量,他的“飘来飘去的身影”、他的叹息都有着超现实的力量。
施战军
(《一座塔》)作为沧桑人世的物象,它矗立在历经战乱灾祸的大平原;作为刻骨铭心的文本,它定将不可摇撼地嵌入中国文学史。(中篇小说集《我们的爱》)语言具有大地的敦厚气息。讲述的故事关涉亲情、爱情、友情,能够引发读者深刻的共鸣。这部小说集里的作品无一不通往人性幽曲的深处,不乏反讽的力量。独特的故事结构令人不由得佩服作者超强的问题意识和稳健的探索精神。
红柯
我和建东2002年见面于北京八里村,但相识更早,1999年左右吧,在电话里联系了好多年。建东是个不错的编辑,他主持的栏目,全国许多作家的作品都在此发表。我的职业是教师,教写作课,批改作业,每年有几百节课要完成,写小说纯属业余。建东是职业编辑,副主编,编杂志、看稿子,跟教师批作业没多大区别,其中辛苦我是理解的。
李浩
生活中的刘建东,一向随和,不多事,与人为善,甚至在我看来有着过分的善良:他能够宽容太多,即使内心里也有小小的不情愿。而小说中的刘建东,却大不同:他变得固执起来,既不随和,也不避事,甚至有意“制造事端”,在自己建造的那个世界里披荆勇行,甘于接受时间、生活和命运带给他的“必然后果”。生活中的刘建东,你见到的多是他的和解,多多少少的妥协,容让,而小说中,他却是不和解不妥协的,让自己走在曲折的“刀锋”上。




写作的三个瞬间
刘建东


  一

  我坐在新文科楼的某个教室里,窗外,夜晚因为小说的存在而显得幽静而悠长,江隆基的雕像和我喜欢的巴洛克风格的图书馆被温柔的夜色包裹着,那是1987年的某一天,某一个普通的夜晚。地点是兰州大学。我是一个被大师们唤醒的冲动的写作者。面对稿纸,我写下有生以来的第一篇貌似小说的东西《红红的油纸伞》。

  因为马尔克斯,卡尔维诺,因为罗伯格里耶,福克纳,因为海明威,米兰?昆德拉……因为他们,在迈出第一步时,竟然没有任何的畏惧,相反,一股强大的野心在夜晚的深处陪伴着我,我知道,那是大师们带给我的力量。小说,就是这样,不可阻挡,扑面而来。小说的面貌,对我来说,其实还不是很清晰。它是一个奇特的形式,一个有带入感的叙述方式,一个美妙的结构,一个似是而非的想法,或者仅仅是我想象中的一个建筑,它混乱,模糊,无法理清的感觉,却又那么遥远。多年之后,我依稀能够触摸到当时徘徊在小说中的我的脉搏。我是个对小说这种艺术形式敏感的人,但对于社会,对于历史,对于我要言说的时代,其实是没有责任感的。我沉迷于马尔克斯和卡夫卡似的冲击,那冲击使我在更大的空间里尝试着,奔跑着。那是一个快乐的文学的时段,是一个对自己发出誓言的时段。那无限可能的形式感的小说带给我的是驰骋的想象和大胆的写作,在小说的世界里,我感觉自己无所不能,能够去做各种各样的尝试。

  那时候,小说是一门闪光的技艺,而我是一个不知疲倦的学徒。

  二

  1997的夏日,艳阳中我在炼油装置间穿梭。那是繁忙的检修季节。他们在塔林中、管廊间奔波、劳作,那庞大的装置因为有了他们的存在,而少了些大工业文明的冷漠,多了些人情的抚慰。我是一个采访者。我置身其中,我是他们的一员,感知着他们的喜怒哀乐。

  那个瞬间,我迫切地想要用文学的方式记录下来。他们就站在我面前,不经过任何的过滤,真实,真切,像我手上的掌纹一样清清楚楚;有温度,能够听得到他们的呼吸。夜晚,当我再次面对稿纸时,它们与小说这种形式合体了,他们会成为一个精巧的故事,一个结构、一个优美的句子的主角,他们还是一个意味深长的感慨,一个悲悯的人物,一个无奈的结局。而所有这些,我都能够抚摸的到,我时时能体会到自己的存在,甚至我能从作品中他们的呼吸中听得到我的呼吸。那仍然是我的时段,是我的设计,我的构思,我自以为找到的最佳的叙述角度和方式。我乐在其中,因为他们是我创造的形象,是我想象的人物和故事。

  是的,作为一个写作者的我和我要写的小说是被一条细线牵引着,一头是我,另一头是一个虚构的世界。是我在指挥着小说向何处去,人物的命运如何,故事指向哪里。小说,是触手可及的光,它在我眼前跳动,绚丽多姿。我,和我的故事、人物、美妙的叙述、语言、结构,被轻轻地连着,有一种轻盈感。

  那时候,我感觉到自己是一个小说的工程师。

  三

  2002年,往来于市区和郊区的公交车上,我每天都要坐它去作协上班上下班。飞奔的班车,穿越春天的田野,穿越喧闹的城市,在拥挤的车箱内,看着那些每天看似熟悉却陌生的面孔,我意识到,它们每一个人,都是一个独自存在的灵魂,他们的生活只有他们自己知晓,自己把握。我释然了,突然有了思想的飞翔感。我知道,当我开始写作第一个长篇时,我已经不需要那一条细细的线了。

  此刻,小说是一束光,深埋在土里的光。它不是招摇的形式,不是刻意标榜的哲理,不是强加于人的生活,更不是扭曲的历史。所有的自鸣得意的技术,所有自以为是的思想,都统统退后了,而那个曾经无处不在的我,是该退去了,它们让位于小说的本质,小说就埋在真实而丰富的生活土壤中,在那深深的土里找寻养分,等待破土而出。

  小说是一束光,深埋在土里,它要有从土里生长的过程,它要适应土壤的湿度和温度,它要预判土壤之外的环境,它要寻找到合适的土壤,生根,发芽,积聚能量,那光越来越强烈,越来越庞大,它让土壤变得松软,变得文学,变得柔和,它沿着土壤的渐渐松动的逢缝隙处坚强地延伸,生长,它每一次的自然的生长就是一个句子,一个结构,一个人物,一个凝结着社会特色的故事。土壤渐渐地被它攻克,光已经营养充足,力量强劲,它在找准瞬间突然爆发的时机,然后明亮地冲出土壤,与整个时代相遇。

  而此时,小说,即是小说。


精彩
回顾

【文学八卦】卡佛身后事:一座墓园,两个女人

摆渡经典入瀚史——对话《人民文学》主编施战军

◆都“十元两斤”了,我为什么还要写作?

◆阿来的《三只虫草》

◆刘荣书:写作曾让我感到羞愧

《人民文学》

2015年第3期《卷首》

  比之沙场传奇、血泪经历和谍战风云,抗战时期更为平常的百姓遭遇、生活后果和内心裂痕,无疑更具写作难度。《日本佬》恰恰就是一个有关战后平民生活的耐人寻味的短篇小说。对抗战往事的细节调查,在特殊历史时期给一家老小带来了震荡,慧黠的生存天性、坚定的家族国族尊严、惊心动魄的实情与难以名状的后怕,都寓于原生状貌的诚恳语感中。战时的影子有难以想象的长度,从历史通向今人的脚底。

  显然不能轻易将《阅读与欣赏》定义为“工厂小说”。喜欢读小说的车间女师傅与徒弟“我”的写作构成了环境、命运、人格的多重关联,再加上来自他人的品行评价,让小说形成了一种奇妙的结构力量。但叙述没有丝毫故作张扬的炫技痕迹,纷繁如实而澄澈如心——朴素的温情含着对美应有的好感,平静的感伤藏着对恶应有的厌烦。

  叙事的褶皱及其铺展手法、叙述的声色及其张力控制等等方面,以上两篇小说,足可作为写作课堂研习的文本。

  本期有四篇小说和一篇非虚构为海外作家作品。《尺素天涯》里面有一个鲜活真切的白求恩——他作为常人的情感世界、他的原乡和他乡,还有他非凡的理想情怀的支撑力量。四位海外女作家的小说,或开阔或深邃或宽厚或热切,但都以美善之心度人,从不同的角度表达着对生活对亲情的珍爱和对天地旅人的怜恤。

  本期编讫之时,新春佳节就要到了,我们向全世界华人作家和读者朋友致以最美好的祝愿。

  ——编 者

《人民文学》2015年第3期目录

短篇小说

日本佬 · 麦 家

桃树下 · 林 白

中篇小说

阅读与欣赏 · 刘建东

海外女作家作品辑

衣鱼[中篇小说] · 于晓丹

啊,加拿大[中篇小说] · 王 芫

旅途[短篇小说] · 张惠雯

捞人[短篇小说] · 曾晓文

非虚构

尺素天涯——白求恩最后的情书 · 李 彦

新浪潮

别墅[短篇小说] · 周 瞳

忧心词[诗歌] · 芒 原

诗 歌

任性 · 轩辕轼轲

空剧场 · 陈太胜

致亲爱的我 · 肖 寒

如是我闻 · 祝立根

散 文

老母土 · 杨 沐

叙述二题 · 张亦辉

四川洪雅行

蒋子龙 刘醒龙 王 刚 彭 程

冯秋子 邱华栋 王十月 舒晋瑜

周闻道 马小淘 张生全 李 云

沈荣均

【微信支付 免邮费 送挂号】

购买《人民文学》2015年第二期

进入全部在售期刊

订阅2015年《人民文学》

购买《人民文学》合订本

邮购信息
邮政汇款:
收款人:《人民文学》杂志社
地址:北京农展馆南里10号楼
邮编:100125

醒客掌上阅读新风尚
醒客APP是《人民文学》杂志社自主开发、独立运营的文学作品数字阅读平台。醒客整合“五四”新文学以来的存量作品,结合作家自主上传最新作品功能,保障了作品库的持续更新能力。拥有醒客,相当于拥有了贴身“图书馆”,可满足“随时随地”的阅读需要。

点击安装醒客

上传作品请在电脑打开地址:

http://http://www.rmwxxk.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