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坡秋兴2021】庇护所 THE SHELTER GSS 机构介绍
◗
共振村声
Sounder Voices, Community Rises
南坡秋兴2021
GSS Autumn Gathering 2021
河南修武县大南坡村
Dananpo Village, Xiuwu, Henan
庇护所(THE SHELTER)由左靖、梁井宇与彭嫣菡共同创立于2020年春,是扎根于中国城乡之间的文化生产之所。它旨在创造一个灵活的沉思、共存与行动的共同体,通过跨领域的研究与协作,将艺术、设计、建筑、文学与出版等活动连结起来。目前,庇护所在不同的城市与乡镇拥有实体展览与工作空间,以响应复杂的地方特性、历史与社会情境。
庇护所概念海报,设计:Mark Qu,2021年
2021年4月,庇护所 (THE SHELTER CDC)在四川成都青白江区的Localand城厢会客馆开幕,并同期举办开幕展“返田归土:建筑师在乡村”(Back to the Land: Architects and the Rural Reinvented)。未来的庇护所CDC还将拥有展演(The Space)、工作坊(The Studio)以及商店(The Shop)等不同空间。
成都青白江区城厢古镇航拍 © Local本地
2021年秋,由梁井宇和场域建筑设计改造的庇护所 ·大南坡(THE SHELTER GSS)即将完成建设,落地大南坡村,与庇护所·成都南北呼应。庇护所在大南坡的实体空间由东西小院两座建筑组成,其中西小院将承载艺术与写作驻留的功能,东小院则由左靖工作室与场域建筑两所机构的驻村办公室组成。
庇护所·大南坡(THE SHELTER GSS)东小院轴测图与立面图,设计:梁井宇/场域建筑,2021年 © 场域建筑
此外,正在大南坡美学中心片区施工的乡建资料馆(Rural Reconstruction Archive)也是庇护所的平行机构,两者将共同完成当代乡建资料的收藏、整理、研究与展示的工作。
建设中的乡建资料馆,设计:梁井宇/场域建筑,大南坡美学中心,2021年9月
◗
A
工作路径
Framework
庇护所因循研究、档案、驻地、出版与展览的路径,以在地档案与田野工作为原点,强调对地方性的感知和塑造以及对于跨文化知识谱系的习得。我们鼓励来自不同领域的创作者,将时间、空间、文化的生产及其表现机制置于同一光谱之中进行观测和回应,并不断提出对于处在变动激流之中的紧迫现实的思索。
庇护所关注人的境况以及个体与社群的联系,透过思想的流动、广泛的在地实践,以当下的设计与文化机制应变冲突与挑战,重建对于未来事务的信念的可能。庇护所将为今日的实践者们提供一处开放性的话语空间,建立城乡之间的沟通与理解机制。同时,我们希望将作为社会设计的研究、图像生产、艺术项目的实践与展示以及公众的参与组成连续体,最大限度地探索当代文化的包容性。
庇护所·成都(THE SHELTER CDC)开幕展现场,2021年4月
◗
B
动态展演
Dynamic Interactions
庇护所不以“画廊”或“艺术中心”来定义自身的工作,我们将更多的力量与情感倾注到社会设计、参与式艺术以及与文化人类学的观察相融合的场域之中,以营造一处贯穿了不同艺术形式与文化习惯的高地为机构使命。庇护所渴望激发好奇、观念、信心、美德与生产力,引入新的创造力,打开新的视野,为艺术活动提供必要的支持,赋予社区认同,动态地介入当下的社会景观。
正在进行中的展览将与驻地项目、工作坊和其他策展实验相结合,提高建筑、设计与艺术活动在当下的学术价值,创造具有开放性、独立性与展示性的环境。在支持新作品与新的创作者的同时,庇护所将展览实践作为进行学术梳理与档案研究的契机,并以简练、具有创意的展演方式,进一步理解设计、媒介、社区认同等诸多要素之间的关系,以及文化生产在错综复杂的语境之中所彰显的价值与张力。
工作坊概念图,庇护所(THE SHELTER CDC)在城厢会客馆,四川成都,设计:于时云
◗
C
社会美学
Social Aesthetics
“庇护所”昭示着一种新的栖居的可能性。一方面,它代表了亘古以来人类经由自然之手所筑造的屋居,它启发了数学、科学、工艺与建筑,也创造了美的形式。另一方面,“庇护所”蕴示着在现代性的诸种关系之中所存立的一种虚构的场所。它意味着对过往遗产的修葺,对既定社会秩序的探究,同时也预示着未来将以何种姿态与绵延中的现实相遇。
在人类屋居的穹顶之下,我们希望建立一种关系美学的新空间,它在筑、居、思的经验之间徘徊,架起通道,使每一位来访者徜徉其中,都能透过与他人共通的感受,与世界建立一种更加广阔的联系。如何超越形式的固有规范,逾越旧的界限与视域,在信念、情感与行动的累积之上,走向新的栖居之地,这就是我们所共同筑造的“时代的居所”。
庇护所·成都(THE SHELTER CDC)开幕展现场,孟凡浩展区,2021年
◗
“返田归土”展览回顾
“返田归土:建筑师在乡村”作为庇护所在成都城厢会客馆的开幕首展,呈现了我们从建筑实践的角度来探讨作为社会设计的乡村(镇)建设的努力。在过去十年间,一批经过西方建筑理念系统训练的中国建筑师,返身去到一个陌生的场域——乡村,开始新的探索。他们或选择长期在乡村扎根,持续输出乡土建设的思想经验,并形成自己的方法论;或与艺术家、学者以及其他文化工作者紧密合作,以更加灵活的方式参与今日的乡村建设。
“返田归土”开幕展现场,策展人:左靖 彭嫣菡,2021年
事实上,深入乡村开展工作的建筑师,其工作早已超越了作为乡村建筑的设计者这一范畴,通过主动或被动地承担乡村相当一部分的经济、社会和文化的“设计任务“,从而出色地完成了乡村的“社会设计”。面对乡村未来的不确定性,他们从景观化的、恋物癖式的对乡村的凝视,转变为能适应复杂的当下现实的灵巧设计,使乡村成为容纳参差形态以及诞育新思潮的广袤疆土。
“建筑师在乡村”会是持续的系列展览。第一季展览介绍了三位建筑师——何崴(三文建筑)、梁井宇(场域建筑)和孟凡浩(line+建筑事务所)。通过呈现他们在乡村工作的多元面貌,反映出他们是如何不断调试自身在当地事务中的角色,发展出“平民设计”、“弱建筑”以及“媒介触媒”等更加适宜的理论体系和工作方法,并重新点燃互助式的传统乡村精神。
“返田归土”开幕展现场,策展人:左靖 彭嫣菡,2021年
··
大南坡计划以河南修武县大南坡村为站点,是一个涵盖了美学实践、自然教育、社会美育、地方营造、建筑活化、景观设计、展览实践、产品与空间创新等各种活跃动能的联合体。自2016年修武县委县政府探索“县域美学”的发展方式以来,在不断聚合当地历史、文化、旅游与风物资源的情境下,大南坡计划应运而生。计划希望通过广泛邀请来自区域内外的教育、设计与思想力量,参与到乡村的社会与文化现实中,激活本村和周边村落的文化与公共生活,为“现代化的乡愁”之后的亚洲乡村,开辟出另一种面貌的“修武经验”。
2020年开始,通过对村老大队部闲置公共建筑群等的改造更新,村里拥有了大南坡艺术中心、方所乡村文化·大南坡、碧山工销社(焦作店)、大南坡社区营造中心、菜青虫景观装置等崭新的公共文化与生活场所。2020年10月,展览“乡村考现学:修武的山川、作物、工艺和风度”与首届“南坡秋兴”活动开幕。在县乡政府、广大村民和社会力量的共同努力下,2021年9月,大南坡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北方小乡村成功跻身第三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
“南坡秋兴”今年已进入第二年,我们延续了“秋兴”这一综合性活动的文化、音乐与庆典属性,以迎接参与“南坡秋兴2021”活动的村民、艺术家、音乐人、媒体人、设计师和各方来宾。随着大南坡影响力的提升,“南坡秋兴”将成为在乡村实践主题性的文化与艺术活动的重要参考与标志。
“南坡秋兴2021: 共振村声”已于2021年10月20日至21日举办,为期两天。本届“南坡秋兴”包含了为期两天的秋兴音乐会、互动演出、论坛、唱片首发和电影放映等丰富内容。在音乐表演部分,小河的演出“森林里的一棵树”,五条人的音乐现场“曹操你别怕”和巫娜的古琴会“广聆散”是其中的亮点。
在互动与知识分享部分,则包括了两场“南坡讲堂”与“从大地出发”的论坛活动,“你的歌我来画”互动展览,以及由大南坡怀梆剧社和大南坡小学的学生们出演的节目。2021年10月,大南坡还将迎来Localand本地食馆、小竹林乡村民宿、老村小馆、庇护所 THE SHELTER、怀梆剧社,以及村民自己的民宿——牛大爷的院子、半山筑等一系列机构与场所的建成和开幕。
◗ 时间
◗ 地点
2021年10月20-21日
Oct 20-21, 2021
中国河南省修武县西村乡大南坡村
Dananpo Village, Xicun Township, Xiuwu County, Henan, China
主办:
中共修武县委
修武县人民政府
承办:
修武县文化广电和旅游局
修武县美尚文化旅游投资有限公司
协办:
修武县西村乡人民政府
修武县西村乡大南坡村委会
总策划:
左靖
联合策划:
方所乡村文化
音乐策划:
张晓舟
特别策划:
崔峤
执行策划:
彭嫣菡、胡斐、王彦之
视觉设计:
马仕睿
活动统筹:
蒲佳、陈海蓓、郭家稳、闫菲、刘亚兰、李久安、杨希、王依妹、王艺达
摄影摄像:
李耀、戴铭泽、张鑫
特别支持:
北京当代艺术基金会、安徽大学创新发展战略研究院、旧天堂书店、摩登天空
机构合作:
方所文化、奇村、碧山工销社、隐居乡里、Local本地、广州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
儿童艺术教育合作:
河南省焦作市修武县教育体育局、北京师范大学未来设计学院、中原农民出版社、MUJI无印良品、天猫、黄骥影像教育工作室、G-steps街舞工作室、禾邻社
执行机构:
远乡(上海)文化创意工作室、振村声(上海)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往期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