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凯文·凯利《必然》笔记2|开通赞赏

2015-11-27 闫涛 一千零一课

点此阅读《必然》笔记1


未来,人类和机器之间将形成一种共生关系。人类的工作就是不停的给机器人安排任务,这本身就是一件永远做不完的工作。


同时,一种循环出现的模式值得我们注意。无论你现在从事什么工作,收入水平如何,都将反复经历机器人代替人的一下7个步骤:


  1. 机器人(电脑)干不了我的工作。

    后来

  2. 好吧,它会许多事情,但我做的事情他不一定都会。

    后来

  3. 好吧,我做的事情它都会,但它常常出故障,这时需要我来处理。

    后来

  4. 好吧,它干常规工作时从不出错,但是我需要训练它学习新任务。

    后来

  5. 好吧,就让它做我原来的工作吧,那工作本来就不是人该干的。

    后来

  6. 哇,机器人正在干我以前做的工作,我的新工作不仅好玩多了,工资还高!

    后来

  7. 真高兴,机器人(电脑)绝对干不了我现在做的事情。


未来,你的薪水高低将取决于你能否和机器人默契配合。


这一切都是必然的。让机器人代替我们从事现在的工作,让我们在它们的帮助下去构想有意义的新工作吧。


第3章 流动 Flowing


互联网是最大的复印机,复制品必然流动。


流动的时间发生了转变:从以前每月每年为单位做的事情,到日清日毕的当天完成模式,再到现在的实时模式。给别人发信息,我们希望立即收到回复。


要么实时发生,要么不存在。


速度为王,质量靠边站。


经济学中有一条颠扑不灭的定理:一旦某样事物变得免费,变得无所不在,那么她的经济地位就会突然反转。


当复制品免费试试,你就要去销售那些无法复制的东西。比如信任,信任必须通过时间积攒到,也无法伪造(至少无法长期伪造)。


和信任一样难以复制的特性还有很多,它们成为了云端经济的价值所在。发掘这些价值只要问一个简单的问题:为什么有人会为能够免费得到的东西付费?那些购买本来可以免费得到的物品的人们,他们买的到底是什么?


以下是8种“比免费更好”的原生性特征:


  1. 即时性

  2. 个性化

  3. 解释性

  4. 可靠性

  5. 获取权

  6. 实体化

  7. 可赞助

  8. 可寻性


对于创作者来说,要满足以上8中特性,需要新的技巧。想要在全新的领域中成功,就要掌握新出现的流动性。


有了流动的流媒体,音乐从此不再是名词,再一次变成了动词。流动性进一步释放了创造力。非专业人士开始以作家雕琢一本图书的方式制作音乐:他们重新安排既有的元素(对于作家来说,元素是字;对于音乐家来说,元素是和弦),直到自己满意为止。


音乐、电影、制图、排版、电影,等等行业,都会经历以上变化。


以下是流动的4各阶段:


  1. 固定、罕见

  2. 免费、无所不在

  3. 流动、分享

  4. 开放、变化


以上流动的4各阶段,适用于所有媒介。


我们刚刚开始流动。对于某些数字媒体来说,我们已经开始进入第四个阶段,但对于大部分媒体来说,我们还停留在第一个阶段。


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基础设施,还有很多有待液化,但它们终会变成流动的信息流。


2015.11.27 周五 晚上6点半,微信公众平台发来“邀请开通赞赏功能”通知,上周五(11.20)开通的原创保护。


近7天原创文章:

11.20:重启一千零一课1个月整的心情记录

11.21:咖啡厅读会儿书

11.23:凯文凯利《必然》|笔记1

11.25:如何让商超营业额轻松翻N倍?


欢迎关注,持续更新...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