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无准师范禅师悟道因缘

青袍笔记 2022-11-03

智慧转发,分享法喜!学佛从来都是自己的事儿,万不可执著于文字,误了自己!

343.无准师范禅师悟道因缘

临安径山无准师范禅师,夔州卧龙破庵祖先禅师之法嗣,俗姓雍,四川梓潼人。师范禅师幼时极聪颖,九岁出家,经书过目成诵,尤其喜好宗门语要。南宋光宗绍熙五年(1194),师范禅师得受具足戒,准备南游参学。适逢母亲病笃,师范禅师不得不回家省亲,割股疗救。第二年,始至成都,于正法寺参加坐夏(夏季安居修行)。

当时正法寺,有一位老宿,名尧首座,是瞎堂慧远禅师之法嗣。师范禅师于是向他请益坐禅之法。

尧首座道:禅是何物?坐底是谁?

师范禅师一听,疑情大起,于是昼夜参究尧首座所说的这句话。

后来有一天晚上,师范禅师上厕所的时候,刚一提起这个话头,便恍然有省。

第二年(绍熙七年),师范禅师便来到镇江之金山,投退庵道奇禅师座下参学。道奇禅师是别峰宝印禅师之法嗣。

初礼金山,道奇禅师便问:远来何为?

师范禅师道:究明己事。

道奇禅师又问:生死到来时如何?

师范禅师道:渠无生死。

道奇禅师一听,便喝道:参堂去。

过了一段时间,师范禅师又前往宁波育王山,参礼佛照得光禅师。当时师范禅师才二十岁,因为贫穷,无钱剃发,被人称为乌头子

初礼育王,德光禅师便问:何处人?

师范禅师道:剑州。

德光禅师又问:带得剑来么?

师范禅师一听,便大喝一声。

德光禅师笑道:者(这)乌头子也乱做!

在德光禅师座下学了一段时间之后,师范禅师又前往灵隐。当时,破庵祖先禅师为首座和尚。破庵祖先禅师是密庵咸杰禅师之法嗣。

一日斋罢,师范禅师陪同祖先禅师游观石笋庵。

庵中道者向祖先禅师请益道:胡孙子捉不住,愿垂开示。

祖先禅师道:用捉他作甚么?如风吹水,自然成纹。

师范禅师当时侍立在旁,一闻此语,豁然大悟。

师范禅师悟道后,继续留在祖先禅师身边,朝夕执侍请益,穷尽宗门奥旨。

祖先禅师圆寂后,师范禅师先后住持过四明之梨洲、明州之清凉、嵩山之少林以及雪窦、径山、育王等道场。在径山,师范禅师居住了二十年,一时海众云腾,信施丰积。其寺虽两度遭火,但是在师范禅师的感召下,旋复旋兴,为东南法席之首。师范禅师为人风神闲雅,襟度宽广,生活素朴,深为丛林禅德一致推重。

师范禅师平生接人,特别强调大休大歇。他说,学道须得一到大休大歇大安乐地,方为究竟。又云:学道无过两种病,若不滞在澄澄湛湛中,便在纷纷扰扰处。猛烈汉痛与摆拨,腾身一掷,透过那边,非但彼我、声色、能听俱亡,求生死朕兆了不可得,方谓之大林、大歇、大安乐、绝学无为闲道人也。

南宋理宗淳祐八年(1248),师范禅师于径山明月池上筑室自居,名曰退耕。同年三月初一,师范禅师升堂示众云:山僧既老且病,无力得与诸人东语西话,今日勉强出来,将从前所说不到底,尽情向诸人面前抖擞去也。说完便起身抖动着衣服,问道:是多少?然后归方丈。

三月十五日,师范禅师将示寂,言笑自若如平时,后应弟子之请,执笔书辞世偈云:

来时空索索,去也赤条条。

更要问端的,天台有石桥。

写完,便掷笔而化。

编按:资料来源自“佛学百家_科学佛学-直指佛学核心的悟道之路”。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