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牧云通门禅师悟道因缘

青袍笔记 2022-11-03

凡有言谈皆无实义,用嘴巴或文字说法,实际上说不到真实之处,万不可执著于文字,误了自己!


459.牧云通门禅师悟道因缘

嘉兴古南牧云通门禅师,天童密云圆悟禅师之法嗣,俗姓张,苏州常熟人。通门禅师二十岁投破山洞闻和尚出家,原名契门,受具足戒后,即游方参学。初礼无异元来禅师,勤苦参究,若有所入。扣投金粟天童密云圆悟禅师座下请益。

一日,通门禅师入室,以偈呈圆悟禅师。

圆悟禅师瞟了一眼开头的两句,便问:“即今事作么生?”

通门禅师正要开口应答,圆悟禅师举起菩提数珠,劈头就打。

通门禅师于是便起身礼拜。

圆悟禅师接着又朝他的背上筑了一拳,说道:“你若作打会,入地狱如箭射。”

通门禅师一听,似有所省。

过了几天,圆悟禅师上堂,举“薰风自南来,殿角生微凉”之话头,勘验大众。

[“薰风自南来,殿角生微凉”之话头,参见“大慧宗杲禅师悟道因缘”章及“朝宗通忍禅师悟道因缘”章之夹注。]

通门禅师当即向圆悟禅师呈上三首偈颂,圆悟禅师看至最后一首,说道:“不亲切。”

通门禅师便道:“前二首聻(呢)?”

圆悟禅师道:“此不亲切,和前都不亲切。”

通门禅师便问:“如何是亲切处?”

圆悟禅师于是打了他一掌。

通门禅师当即竖起一指,说道“某甲也。”

圆悟禅师道:“你未知落处在。”

通门禅师一听,遂隐隐生疑。

一日,通门禅师随圆悟禅师上天童。

通门禅师奉命于万松关前题偈云:“古路松阴廿里长,过时谁觉骨清凉。”

圆悟禅师看了,便道:“何不道‘过时谁不骨清凉’?”

通门禅师言下有省。

接下来,通门禅师又奉命就活眼泉作偈。

通门禅师回到寮中,百般思索,偶然停笔之间,不经意用右手触摸了一下左臂,就在这个时候,他突然禅机顿发,当下便契悟了先前圆悟禅师打了他一掌、说他“未知落处”之妙旨。

于是,通门禅师欢喜踊跃,来到丈室,向圆悟禅师如实通报了自己之所悟。

圆悟禅师为了勘验通门禅师是否真正自肯,便道:“者(这)些都不是实消息。你再供通实消息看。”

通门禅师遂走近圆悟禅师,展开两手。

圆悟禅师道:“不是!不是!”

通门禅师道:“和尚如今瞒某甲不得。”

圆悟禅师道:“瞒即瞒不得,且惑乱你一下。”

不久,圆悟禅师便将衣法和拂子交付给通门禅师。

通门禅师初住古南,后住天童,末后退居鹤林。

通门禅师曾应信众哀请,升座说偈云:

“山僧一向说禅,而今口似木橛。

为问以何因缘,年往精神销歇。

齿落发白血枯,岂可不知时节。

因而谢事天童,来到鹤林守拙。

日用无别修行,一句阿弥陀佛。

上堂说法领众,让与诸方贤哲。

宗门日见滔滔,变态不堪言说。

若是真正高流,目击自当改辙。

先佛河沙法门,进修无甚优劣。

庐山莲社清风,缁素不妨同结。

今日檀护临筵,大家饱餐禅悦。

若论大事因缘,不怕瓮中走鳖。

夜来纳被蒙头,一任梅梢挂月。”

通门禅师圆寂于康熙辛亥年(1671)十一月,春秋七十三岁。通门禅师博通外学,能诗文,善绘画,有《牧云和尚语录》行世。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