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金刚经浅释18:你能修一切善法,就自然能得到这无上正等正觉

宣化上人 青袍笔记 2022-11-03

凡有言谈皆无实义,用嘴巴或文字说法,实际上说不到真实之处,万不可执著于文字,误了自己!

金刚经浅释 20 第廿~ 廿四品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n0505sqhe2z&width=500&height=375&auto=0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

南无祇园会上佛菩萨(三称)

宣化上人主讲

B20. 离色离相分第二十

须菩提。于意云何。佛可以具足色身见不。不也。世尊。如来不应以具足色身见。何以故。如来说具足色身。即非具足色身。是名具足色身。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可以具足诸相见不。不也。世尊。如来不应以具足诸相见。何以故。如来说诸相具足。即非具足。是名诸相具足。

须菩提,在你的意思里怎么样啊?佛可以具足色身见不:这个佛,可以用这个具足色身。怎么叫具足呢?具足,就是圆满的意思。这个身圆满,圆满报身,也就是这个色身。这个色身,如来的色身非常圆满,所以说,可以具足色身见不。”“不也。世尊:须菩提就说,不可以的。为甚么呢?世尊。如来不应以具足色身见,这如来,不应以有相来推测如来这个色身是如何如何。为甚么呢?因为报身,这色身也就是报身,报身和这个化身,这不是如来真正的法身,所以不应该以这个具足圆满的色身,就来见佛。何以故呢?如来说具足色身:如来所说这个具足色身,是用一个假名而已,即非具足色身。要以这个俗谛来讲,就有具足色身;要依照真谛理来论,那么即非具足色身,就没有这个色身,是名具足色身。这个祗不过依照中道来讲,是一个假名而已,叫一个具足色身。

 须菩提。于意云何:须菩提!在你的意思怎么样啊?如来可以具足诸相见不:这如来,可以具足这个三十二相来见如来吗?以这个诸相,这个色身是相之总,而这个诸相呢,是相之别,这是别相。别相里边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那么现在,佛又问须菩提,如来可以具足诸相见,不可以具足诸相见哪?不也。世尊:须菩提说,不可以的。为甚么呢?如来不应以具足诸相见:如来,不应该以具足,以圆满这个三十二相,来见如来的。何以故呢?甚么原因呢?如来说诸相具足:如来说这个具足三十二相,这是按照俗谛来讲;要按照真谛讲,即非具足诸相是名诸相具足。:这不过也就是,依照这个圆谛来讲,这是是名诸相具足而已弟子:俗谛的俗就是续的续,是吗? 上人:不!

B21. 非说所说分第二十一

须菩提。汝勿谓如来作是念。我当有所说法。莫作是念。何以故。若人言。如来有所说法。即为谤佛。不能解我所说故。须菩提。说法者。无法可说。是名说法。尔时慧命须菩提白佛言。世尊。颇有众生。于未来世闻说是法。生信心不。佛言。须菩提。彼非众生。非不众生。何以故。须菩提。众生众生者。如来说非众生。是名众生。

须菩提。汝勿谓如来作是念:你,须菩提!你不要这样说,说,如来作是念:你作这么一种的想法。作这样一种想法,我当有所说法:你说,佛有所说法。莫作是念莫作是念哪,是诫止之辞,就说,你不要这样想,你不要这样想。何以故呢?甚么原因你不要这样想呢?若人言:假设要有人说,如来有所说法:说,如来呀,有所说法,他说过法。即为谤佛:这个人,他就不明白佛法,他就是谤佛。那么说,佛说法四十九年,所有的经典都存在,为甚么说没说法呢?佛,有一次,文殊师利菩萨请佛再转法轮,佛对文殊师利菩萨就说,说我呀,四十九年,我没说著一字,我一个字也没有讲过,你怎么请我再转法轮?莫非说我以前已经转过法轮了吗?这是说啊,说而未说。

再这个须菩提,有一次坐到一个洞里边修行。这个天人就来给散花。须菩提就问,说:你为甚么,谁来散花啊?这个散花的人,说是帝释天来散花。须菩提就问他,你为甚么来到这儿散花呢?这个天帝释就说了,说,因为尊者善说般若,所以我来供养。须菩提说,我从来就没有说过一个字,你怎么说我说般若呢?这个天帝释说,尊者无说,我亦无闻;我也没有听,无说无闻才是真般若。你想一想,无说无闻,这是真般若。这个般若你听见了没有啊?没有听见。没有听见,这是真般若。那么现在这一段文也就是这样子。说是,如来,你要说,如来有所说法,这就是谤佛。你离开经典一个字就是魔说;你要是照著经典来说,那就是谤佛。你说怎么办?你离开经典一个字,那就是魔王说的;你要是依照经典的一个字来讲,那就是谤佛,佛没有说法。

佛没有说法;为甚么这样讲?这是,因为佛是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连一切相都没有;也没有一个色相,也没有一个总相。具足诸相,也没有诸相。这一切相都没有了,你要再说佛有所说法,那岂不是谤佛吗?!那就是,所以谤佛。佛呀,说一切法,扫一切法。说了,扫,就像扫地似的,把这个法又扫了。随说随扫,随说随泯,随说,随就把它清理了;没有了,一点葛藤也不留。甚么叫葛藤呢?葛藤就是麻烦的事情,就是这些个啰啰嗦嗦不清楚的事情。所以,没有这些个不清楚的事情。即为谤佛。

 不能解我所说故:为甚么说他是谤佛呢?因为,他不了解我所说的法都是空的,我所说的法都没有实体的。须菩提。说法者无法可说:这个说法,因为众生有分别,所以说出这一些个法;你要没有分别了,就无法可说。没有法可以说的是名说法。那么没有法可说,这才是真正的说法。

 尔时慧命须菩提尔时就当尔之时;慧命,这是长老的别名。就是智慧;,就是寿命。言其它智慧也高,寿命也长,所以也就是一个长老的别名,就长老须菩提。白佛言:对佛又说了。世尊。颇有众生:说,可曾有这个众生,于未来世:于将来世的时候,闻说是法:听见这样一部《金刚经》这个法,生信心不:他生不生信心呢?佛言。须菩提。彼非众生:说,他并不是个众生,他是已经发菩萨心的。彼非众生,是发菩萨心的众生;非不众生:虽然发菩萨心,但是他修行,还没有圆满呢!因为,没有圆满,所以就非不众生。暂时,并不是众生而还仍然,是个众生。何以故须菩提。众生众生者:众生之所以为众生的原因,如来说非众生:如来说,暂时间他是发菩萨心的众生,而不是一般的众生、凡夫的众生。是名众生:所以现在,也就是假名,给他取个名叫众生。

这个尔时慧命须菩提白佛言。世尊。颇有众生。于未来世闻说是法。生信心不。佛言。须菩提。彼非众生。非不众生。何以故。须菩提。众生众生者。如来说非众生。是名众生。”这六十二个字,是在以前的翻译本上没有,这是以后,人添上去的。为甚么呢?因为,以前有一个法师,这个法师他暴病而卒,就得一个急病就死了。死了,就到阎罗王那儿,阎罗王就问他,说,你在生的时候,做甚么事情的?他一想,他说我在生的时候,我就念《金刚经》。阎罗王说,那好了,你念《金刚经》,那最好了。你请坐啦!于是乎就请他坐著。坐著干甚么呢?叫他念一部《金刚经》给阎罗王听听。

这个一念《金刚经》,念完了,阎罗王说,哦!你念那《金刚经》,其中少了六十二个字。这六十二个字在豪洲那个钟离寺,钟离寺那个石碑上头刻著。你到那地方去找去。找出来的时候,你告诉世间上的人,劝世间人多念《金刚经》。这个《金刚经》,你念得,因为你念得很有功,本来你现在应该死,那么现在再给你十年寿。你再回到世间上去,劝化一切的人,多念《金刚经》。那么于是乎呢,他又活了。就奏明皇帝,派这一个使臣到钟离寺那个地方去;一找,果然在那个墙上的石碑上刻著这个《金刚经》。那么《金刚经》上有多这六十二个字。这是以前的翻译本有的没有的。那么以后,流通这个《金刚经》本,就都有这六十二个字。

B22. 无法可得分第二十二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佛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为无所得耶。佛言。如是如是。须菩提。我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乃至无有少法可得。是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讲完了前边这个非众生。非不众生。是名众生,那么须菩提,就对著佛又讲了。须菩提白佛言:对佛说了,说,世尊。佛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为无所得耶:说,佛所得的无上正等正觉这个法门,为无所得耶,可是无所得吗?佛言:佛听须菩提这么样问,佛说,如是如是:说,是这样子,是这样子。我于这个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无所得。须菩提:释迦牟尼佛又叫一声须菩提。我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说,我于无上正等正觉这个佛的果法,这个名号,乃至无有少法可得:乃至于无有少法,最少的那么多的法,可得。那么最少那个法也无所得,是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这祗不过起一个名字,起一个假名而已,叫它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并没有一个实体存在。说,哦!这个是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没有的。所以,因为没有这个少法可得,所以,这个祗不过取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这么个名。

那么为甚么没有少法可得?以前我讲这个道理,也曾经讲过,那么想要知道有所得没有所得,你先要知道,有所失是没有所失。如果我们这个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已经失掉了,那我们现在又把它找回来了,这是,有所得了。我们根本就没有把它失掉去,这个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我们本性里边哪,固有的。所谓衣里的明珠,不假外求;不要向外去找去,祗是在你衣的里边。你这衣里明珠,你把你衣服揭开,就见著了。那么这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这是无上正等正觉,也就是圆满佛果的一个别名。那么你这个佛果,并不是从外得来的。你这个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这个名称,也不是从外得来的,都是你自己固有的。说,本有的家珍,本来就有你家里的珍宝,所以这不是从外得来的。你要认为从外得来的,那就是向外驰求了。到外边去找,找你自己家里的财宝,那是找不著的。

B23. 净心行善分第二十三

复次。须菩提。是法平等。无有高下。是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所言善法者。如来说即非善法。是名善法。

那么再把它详细说一次,所以就叫复次。”“须菩提:那么释迦牟尼佛叫须菩提,说,是法平等,说,这一个法是平等平等的。无有高下:也没有比它再高的,也没有比它再低的;它是平等平等的,所以,那么是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这给它起个名字,叫甚么名字呢?就叫无上正等正觉。以无我:那么这种法要无我相,用这个无我相,无人相,也无众生相,无寿者相;我执、法执、空执都没有。修一切善法:要修这所有的一切善法,而不行这一切的恶法。所谓, 愿断一切恶。愿修一切善。誓度一切众生。这就是善法。你一切恶断了,一切恶就不生;一切善修,一切善根就增长。那么这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你能修一切善法,就自然能得到这无上正等正觉须菩提。所言善法者:所说,是这个善法的这个善法,如来说即非善法:这个,按照如来来讲,即非善法,没有一个善法可得。是名善法:这,祗给它起这么一个假名而已,叫一个善法。那么在这个善法上,你也不要执著;你要著到一个善法上,仍然有了法执了。所以连一个善法也不要执著。一切看得都是如幻如化,如梦幻泡影,不要认真的

B24. 福德无比分第二十四

须菩提。若三千大千世界中。所有诸须弥山王。如是等七宝聚。有人持用布施。若人以此般若波罗蜜经。乃至四句偈等。受持读诵。为他人说。于前福德。百分不及一。百千万亿分。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及。

须菩提,假设要有,这样一个人,以(若)三千大千世界中。所有诸须弥山王:这三千大千世界这个须弥山王是很多。须弥山是梵语,翻译成此方的文字,就叫妙高,妙高山。这个妙高山王,三千大千世界里边有很多妙高山王。如是等七宝聚:像这个妙高山王这么多的七宝聚到一起,有人持用布施:有人拿著这么多七宝,来作布施。若人以此般若波罗蜜经:假设,那么再有另外一个人,以这个般若波罗蜜,到彼岸这种的经典;以智慧到彼岸这种的经典,乃至四句偈等:乃至于最少,到四句偈子这么少的文字,受持读诵:他能心领受,身能持,再能读诵,能对著本子读,离开本子来诵。为他人说:而再能为其它人来讲解,来解说。于前福德:在这个,和以前这个七宝聚;用七宝聚这么多的须弥山王的七宝聚,来用作布施来比较。于前福德,两相来比较,百分不及一。百千万亿分:以前那个三千大千世界的妙高山王,那么多的七宝来作布施,不如有人以这个《金刚经》的四句偈,为他人说那个福德,比以前那个福德,超过百千万亿倍都不止。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及:乃至于,用这个算数来算,用譬喻来比方,所不能及,也说不清楚,他那种功德的大法。

这个《金刚经》,大约再有两个礼拜,就讲完了。或者最多还可以讲三次。那么少呢,就讲两次。这个《金刚经》主要就是不著相;你不著我相,不著人相,不著众生相,不著寿者相。那么不著相。我们听过经之后,自己问问自己,我这个相,空了没空?人的相空了没空?众生相空了没空?寿者相,空了没空?如果我总觉得,我自己是很大的,人人都不如我,那我自己这个须弥山,就没有铲平了,就没有平。如果我要再有人相,对人相看得很重的,那对人这个须弥山哪,也就没有平息。那么乃至众生相的须弥山、寿者相的须弥山都没能平。这个须弥山、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都等于须弥山那么大、那么高,那就没有能离相,没有能不著相。现在我们学佛法的人,都要把自己这个须弥山推倒了它,要变成是法平等,无有高下,是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如果你自己的须弥山、人这个须弥山、众生这个须弥山、寿者这个须弥山打不倒,那就不要得到这个平等是法平等,无有高下,是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了。所以我们学,听《金刚经》之后,一定要把这个我相,不要了它!

那有一个人,要把她的丈夫布施给人。我们现在把我们这个身体都布施给人,甚么都不要它。有古来的大德有这么一句话,说,去年穷,还有立锥之地。说,我去年穷啊,穷得还有一个立锥之地。甚么叫锥呢?这一个东西,有一个尖尖东西,可以钻出窟窿来。这叫锥子。去年穷,还有立锥之地。这个立锥之地,那个锥子尖上是很少的地方;说,我虽然穷,我还有一个地方可以立这个锥子。今年穷,锥也无。今年穷,穷得连这个锥子都没有了。那么锥子都没有了,当然立锥之地方也没有了。那么这就是表示甚么呢?表示把人相也没有了,我相也没有,众生相也没有,寿者相也没有了。你听经,一定要实实在在地去做去,不是听完了就没有事了。明白这个理,就要照著这个理论去实实在在躬行实践。

宣化上人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浅释目录

金刚经浅释01:金刚本体是坚固的、不坏的,摧伏天魔,制诸外道

金刚经浅释02:这部《金刚经》有六种翻译,鸠摩罗什法师的译版流通得最盛行

金刚经浅释03:处处是荆棘碰壁,就因为你看没空,没有看破放下

金刚经浅释04:勤修戒定慧,息灭贪嗔痴,这就是降伏其心

金刚经浅释05:修行要修大行,修大行就要能忍、能让、能舍

金刚经浅释06:每逢佛菩萨的诞辰、纪念日应该尽力去做功德,功德比平时大百千万倍

金刚经浅释07:要增加你的善根就要供养、恭敬、信仰三宝,皈依三宝

金刚经浅释08:不做功德就有罪业,不持戒就会堕地狱

金刚经浅释09:修道就不应该争胜负,也不应该争第一和第二的

金刚经浅释10:一切有为法都是像梦幻泡影、如露如电这个样子

金刚经浅释11:出家人受供养吃饭的时候应该有三念五观

金刚经浅释12:有这个经典就佛法僧三宝都具足了,所以必须要恭敬

金刚经浅释13:真忍辱也没有人相,我相,众生相,寿者相

金刚经浅释14:供养佛有这十种供养

金刚经浅释15:谁念经有人骂、轻贱你是最好了,前生的积业犹汤销雪

金刚经浅释16:佛法是具足一切法,佛教也具足一切教

金刚经浅释17:若干种心都不出一种的攀缘心;要没有攀缘心了就三心了不可得 

历史文章阅选读一(点击标题观看)

历史文章阅选读三(点击标题观看)

近期的连载目录链接

净空法师《法华经大意》目录01-66(全)

宣化上人法华经浅释 01--102 (全)链接

宣化上人六祖法宝坛经浅释01-23目录(全)

元音老人楞严要解目录链接

慧律法师楞严经讲解视频目录01~210链接(未完)

净空法师楞严经讲义 01-230目录(未完)

师大德悟道因缘 集 链

阿弥陀佛的故事十集链接

宣化上人教念楞严咒,万佛城教读慢诵楞严咒

慧律法师教念楞严咒,文殊讲堂唱诵楞严咒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