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华严经淺释123 : 我們修道人,不要有自我宣傳的思想

宣化上人 青袍笔记 2022-11-03

凡有言谈皆无实义,用嘴巴或文字说法,实际上说不到真实之处,万不可执著于文字,误了自己!

宣化上人主讲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

南无华严会上佛菩萨(三称)

知众生心无生想        了达諸法无法想

雖普分別无分別        億那由剎皆往詣

发菩提心的菩薩,知道众生的心,但无众生的妄想。因为菩薩是離相,菩薩是深入经藏,所以智慧如海。能了达諸法实相的道理,但沒有法執,他沒有众生想,沒有我想,也沒有法想。雖然普入一切世界,教化一切众生,但是沒有这种分別。若有一億那由他那样多的佛刹,菩薩都前往去親近諸佛、禮拜諸佛、供养諸佛。

无量諸佛妙法藏         隨順观察悉能入

众生根行靡不知         到如是处如世尊

在无量諸佛的妙法藏,菩薩悉能隨順观察,而深入如來法性里。众生所有的根性和所有的行为,他沒有不知道的。菩薩能生在法王家,得到无上尊貴的地位。

清淨大愿恒相应         乐供如來不退轉

人天見者无厭足         常为諸佛所護念

菩薩所发清淨大愿大行,恒常相应。也就是修行自己所发的愿,乐修供养法門。供养十方三世一切佛,永遠不退供养的心。人間的人和天上的人,見到这位发菩提心的菩薩,常生欢喜心,而无厭倦和知足的心,所以常为十方諸佛所護念。

其心清淨无所依         雖观深法而不取

如是思惟无量劫         於三世中无所著

菩薩的心中,常是清淨,沒有半點染汚的思想。雖然能观察甚深微妙法,但是不取著,明白一切法,而不執著一切法,这样思惟一切法的深義,经过无量劫那样長的時間。对於过去諸佛所說的法、現在諸佛所說的法、未來諸佛所說的法,皆无所執著。

其心堅固難制沮         趣佛菩提无障礙

志求妙道除蒙惑         周行法界不告勞

发菩提心的菩薩,其心非常堅固,猶如金剛,无法可以破壞。他趣向諸佛菩提大道,无有障礙。立志追求微妙的道果,除去种种愚暗蒙惑。周行法界,到所有的世界去教化众生,任勞任怨,絕对不厭辛苦。

知語言法皆寂滅         但入眞如絕異解

諸佛境界悉順观         达於三世心无礙

菩薩知道語言法都是寂滅的,他但入眞如的理体,離絕不正確的知見,所有十方諸佛境界,他都隨順而观察,通达三世諸佛无著法,心中沒有一切罣礙。

菩薩始发广大心       即能徧往十方剎

法門无量不可說      智光普照皆明瞭

初发菩提心的菩薩,一開始就发广大心。菩薩的化身,即刻就能徧往十方佛刹去供养諸佛。法門雖然有不可說不可說那样多,可是菩薩大智慧的光明,能普照一切諸法实相,悉皆明瞭。

大悲广度最无比       慈心普徧等虛空

而於众生不分別       如是清淨遊於世

菩薩有大悲心的思想。悲能拔除一切众生的苦,又能广度一切众生出三界,这种大悲心是最高上,沒有可比的。慈能賜給一切众生的乐,用慈心來普徧救護一切众生,等於虛空。对於众生一律平等,而沒有分別心。不论众生有善根或无善根,皆一視同仁,普徧教化。菩薩以这样的清淨无为,遊化一切世界。

十方众生悉慰安        一切所作皆眞实

恒以淨心不異語        常为諸佛共加護

十方的众生,都得到安慰,沒有一切的困難,沒有一切的障礙。一切所作都是眞实,沒有虛妄。菩薩的心,常常清淨,不說兩样的話,所以常为十方諸佛共同來加被和保護。

在方等经上,有这样一段经文:释迦牟尼佛对雷音菩薩說法华以前的因緣之后,佛又說:「在往昔有位佛,名号栴檀华佛,这位佛入涅槃很久了。在那時候,我和你是一样,都是菩薩。當時又有一位菩薩,名号上首菩薩,他化为乞士(比丘),到城中托缽乞食,另外又有一位比丘,名叫恒伽比丘。他問乞士:『請問你從何处來?』乞士答:『我是從眞实中來的。』恒伽比丘又問:『何謂眞实?』乞士答:『寂滅相故,名为眞实。』恒伽比丘又問:『寂滅相中,有所求?无所求?』乞士答:『无所求。』恒伽比丘又問:『无所求者,为什么要求?』乞士答:『无所求中,我所以要求之。』恒伽比丘又問:『既无所求中,何必又要求呢?』乞士答:『有所求者,一切皆空。得者也空,著者也空,实者也空,求者也空,語者也空,問者也空。寂滅涅槃,一切虛空、一切世界,亦復皆空。我为这样次第空法,而求眞实。』恒伽比丘又問:『菩薩于何处求?』乞士答:『於六波罗蜜中求。』恒伽比丘聽完乞士答覆之后,生大欢喜心,乃自賣其身,把得到的錢來供养乞士(上首菩薩的化身)。」可見古時的人,为法忘軀,聞法賣身,发广大心,來供养三宝。这种精神,应該效法!

过去所有皆憶念      未來一切悉分別

十方世界普入中      为度众生令出離

过去諸佛,常常憶念初发心的菩薩。未來諸佛,也常分別來加護初发心的菩薩。能普徧入十方一切世界中,为广度众生出離苦海,得到快乐。

菩薩具足妙智光        善了因緣无有疑

一切迷惑皆除断        如是而遊於法界

初发心的菩薩,具足微妙智慧的光明,善於明瞭一切因緣果报,对於因果报应沒有懷疑。因为見到什么事,就能瞭解什么事,所以把一切迷惑皆除断了。菩薩有这样的大智慧,而能遊化於法界。

魔王宮殿悉摧破        众生翳膜咸除滅

離諸分別心不动        善了如來之境界

能令魔王的宮殿完全摧破。众生的无明,好像眼翳膜一样,所以看物不清楚。要把它除滅,才能恢復光明。菩薩教化众生,沒有分別心。因为離開執著,所以其心不动。他善於明瞭一切如來所得的境界。

三世疑網悉已除        於如來所起淨信

以信得成不动智        智清淨故解眞实

三世的疑惑網,完全已消除了。在佛的道場中,生起清淨的信心,以清淨信心得到成就不动的智慧。因为有了清淨不动的智慧,所以才瞭解眞实的道理。

为令众生得出離        尽於后際普饒益

長時勤苦心无厭        乃至地獄亦安受

为令一切众生出離三界,得到快乐。尽未來際,普徧饒益一切众生,无论经过多長的時間,不管受了多少苦,其心心不厭煩,乃至到地獄受苦,心也安然接受。好像地藏王菩薩,現在还在地獄中,救脫受苦的众生。为什么要这样呢?因为地藏王所发的大愿:「地獄不空,誓不成佛。」这种精神多么偉大!

福智无量皆具足        众生根欲悉了知

及諸业行无不見        如其所乐为說法

菩薩修无量无边的福慧,所以福慧都具足。众生的根性和欲望,菩薩完全了知。众生所有的业报、所有的行为,他沒有看不見的。如有众生所欢喜的,就來为他們布施、愛語、利行、同事的法,菩薩用这四攝法來教化众生。

了知一切空无我        慈念众生恒不捨

以一大悲微妙音        普入世間而演說

菩薩能了知一切都是空的,沒有我的存在,所以沒有一切執著。他慈悲的憶念一切众生沒有捨棄一切众生。用一种大悲微妙的音声,普入一切世間,而为众生演說一切的妙法。

放大光明种种色         普照众生除黑闇

光中菩薩坐蓮华         为众闡揚清淨法

放出种种大光明,在光明中又有种种的色。这种光色普照一切众生,令其消除黑暗。在光中有菩薩坐在大宝蓮华之上,为众生開闡宣揚清淨的妙法。

於一毛端現众剎         諸大菩薩皆充滿

众会智慧各不同         悉能明瞭众生心

初发菩提心的菩薩,仰承諸佛大威神力,能在一根毫毛端上,現出十方諸佛刹土。在諸佛刹土中有諸大菩薩,而充滿法界。在諸佛的众会中,有清淨海会諸菩薩,每位菩薩的智慧,各不相同。所有的菩薩,能完全瞭解一切众生的心念,所欢喜的是什么?

十方世界不可說         一念周行无不尽

利益众生供养佛         於諸佛所問深義

十方世界,雖然有不可說那样多,可是菩薩在一念之間,都能周徧遊行所有的世界,沒有不到之处。为什么?因为他欲利益众生和供养諸佛。所謂「上求佛道,下化众生」,故到十方諸佛的处所去請問甚深妙義。

於諸如來作父想         为利众生修觉行

智慧善巧通法藏         入深智处无所著

初发心的菩薩,对於十方諸佛作为慈悲父。为利益众生,才修行一切觉行。又叫觉观,即是由觉悟來观察。智慧要是多了,就能善巧方便通达一切諸法实相,入到菩薩最深的般若門,但无所執著。觉有八种:①欲觉:就是常想要得到心中所欢喜的境界。②瞋觉:就是无明火很大,自己控制不住,到時候,情不自禁就对人发脾氣。③惱觉:就是惱害他人,干涉他人的自由,毀謗他人的名譽。④親里觉:就是常憶念親戚朋友。⑤國土觉:就是常想世界平安或不平安。⑥不死觉:不能觉悟自己会死,所以拼命積財資养。⑦族姓觉:常在族姓中分別貴賤。⑧輕侮觉:就是我慢觉。即是貢高我慢,總觉得自己比他人高明。这八种觉與道不相应,应該把它轉變过來,才能與道相应。

隨順思惟說法界         经无量劫不可尽

智雖善入无处所         无有疲厭无所著

隨順众生的思惟來說法界的道理,经过无量劫那样長的時間,也不能說穷尽。智慧雖然善巧通入法藏,可是也沒有处所。雖无处所,但也不疲厭、也不執著。为什么?因为有所得无所得,都无所執。

三世諸佛家中生         证得如來妙法身

普为群生現众色         譬如幻師无不作

菩薩在三世諸佛的家中,作为法王之子,证得如來的妙法身。普徧为一切众生現出种种色身,就好像幻術師千變万化,沒有不能變作的。

或現始修殊胜行         或現初生及出家

或現树下成菩提         或为众生示涅槃

菩薩或者現出開始修行的殊胜行門。或者現出初生於世,或者現出家修道,或者現出在菩提树下成就正等正觉的佛果,或者現出入涅槃等等八相成道的相。

菩薩所住希有法         唯佛境界非二乘

身語意想皆已除         种种隨宜悉能現

菩薩所住都是希有的法,所行所作都是佛的境界。而不是声聞、緣觉二乘的境界。菩薩的身口意三业,都是清淨,皆已断除三惡业。他用种种方便法門,隨宜說法,示現一切身。

菩薩所得諸佛法         众生思惟发狂乱

智入实際心无礙         普現如來自在力

菩薩所得一切諸佛法,众生一思想这种境界,心就发狂乱。菩薩的智慧,能入般若眞实的理体,心无罣礙,普徧示現佛的自在神力。

此於世間无與等         何況復增殊胜行

雖未具足一切智         已獲如來自在力

这种境界,在世間沒有可以比擬,何況一天比一天增加殊胜的行門。菩薩雖然未具足佛的一切智慧,可是已经獲得佛的自在神力。

已住究竟一乘道         深入微妙最上法

善知众生時非時         为利益故現神通

已经住在究竟一乘的佛道,深入微妙不可思議最上的法門,善於知道众生的心,什么時候机緣成熟可以度,什么時候机緣不成熟不可以度,完全了知。为利众生的緣故,所以示現种种神通。

分身徧滿一切剎         放淨光明除世闇

譬如龙王起大云         普雨妙雨悉充洽

菩薩能分无量的身,徧滿一切佛刹。放大智慧光明,消除世間一切黑暗。譬如龙王在虛空中興起一塊大云,普徧降落妙法雨,令所有乾苦的众生,都得到法雨的滋潤。

观察众生如幻夢         以业力故常流轉

大悲哀愍  咸救拔     为說无为淨法性

菩薩观察一切众生,如幻如夢。因为众生起惑、造业、受报,所以在六道輪廻中轉來轉去,不得解脫。菩薩有大悲心,哀愍  一切众生,所以救拔一切众生離苦得乐。为众生而說无为清淨的法性。

佛力无量此亦然         譬如虛空无有边

为令众生得解脫         億劫勤修而不倦

佛的力量是无量无边,菩薩教化众生的力量,也是无量无边。譬如虛空一样,是沒有边際的。为使令一切众生得到解脫,所以在億劫中,勤修佛法而不疲倦。

种种思惟妙功德         善修无上第一业

於諸胜行恒不捨         專念生成一切智

用种种禪定三昧來修行一切妙功德,得到禪悅为食,法喜充滿的境界。善於修行无上第一业,也就是发菩提心,行菩薩道。修一切殊胜的法門,恒常不捨離行菩薩道。專念一切众生,專化一切众生,成就一切种智。

一身示現无量身         一切世界悉周徧

其心清淨无分別         一念難思力如是

一身能示現无量身,在无量身又現出一身。这种神通用能徧滿一切世界。菩薩的心是清淨的,所以在行菩薩道的時候,或者在教化众生的時候,沒有分別心。不管众生是善或是惡,他是一律平等,不分彼此,一視同仁。而能在一念之中,周徧十方世界。所有諸佛刹土,不可思議的力量,就是这样子。

於諸世間不分別         於一切法无妄想

雖观諸法而不取         恒救众生无所度

菩薩教化众生,在一切世間上,以智光來照了一切众生的根性,而不分別众生的善惡。对於一切法,都沒有預先生出妄想:我用什么法來教化众生?雖然以智慧來观察諸法,但是不取著諸法。常常救度众生,而不執著度众生的相。我們修道人,不要有自我宣傳的思想。「喂!你們知道嗎?我在行菩薩道,我在教化众生,我在救度众生等等」。所謂「終日度生,而无所度」,要有这种的精神。在禪宗所說:「終日吃飯未吃一粒米,終日著衣未著一縷紗。」为什么要这样說呢?是为教人不要執著,不取於相。

一切世間唯是想         於中种种各差別

知想境界險且深         为現神通而救脫

由众生的妄想,而造成虛妄的世間,所以說一切世間唯是想。在世間中有种种的妄想,每一类的众生有每一类的妄想,各各不相同。菩薩知道妄想的境界是危險的,而且又深又广,所以示現神通來救脫一切众生出離三界。我們修道的目的,就是对治妄想,要把妄想修断。怎样能断妄想?例如打餓七(不吃飯),就是打死妄想。我常問你們死了沒有?不是說人死了沒有?是問妄想死了沒有?有沒有貪心?有沒有知道几天不吃飯的心?如果还有这個心?那就是妄想。这就证明貪心还沒有停止。打餓七就是治貪心的方法。你(妄想)想吃东西嗎?就不給你吃。你想喝牛奶嗎?就不給你喝。这就是和妄想來鬥爭。这是修道人一种无比的力量,來征服妄想,把它調伏了,再不能擾乱修道人的清淨心。

譬如幻師自在力         菩薩神變亦如是

身徧法界及虛空         隨众生心靡不見

神通並不是眞实的。好像幻術師一样,能自无化有,自有化无。又能忽大忽小,忽隱忽顯,有一种自在的力量,所謂「變化莫測」,也就是變化无穷。菩薩所用的神通變化,也是这样子,一身能普徧充滿希望所有法界和虛空界,隨众生的心念而示現,沒有看不見菩薩所示現的身。

能所分別二俱離         雜染清淨无所取

若縛若解智悉忘         但愿普與众生乐

沒有一個能分別,也沒有一個所分別,把能所分別都離開了。菩薩的心,沒有雜染,也沒有清淨,所以叫不垢不淨,都无所取。不執著垢,不執著淨。或者被业所系繫縛,或者得到解脫。无论是繫縛或是解脫,这兩种智慧都完全忘掉。但愿普徧利益众生,賜與众生的快乐。为什么世界有戰爭?因为大家爭奪利益。你爭我奪,就发生戰爭。愚痴的人,就受聰明人所欺騙。聰明的人不但騙人家,而且还騙自己。所謂「聰明反被聰明誤」。世間上的鬥爭或戰爭,就因为一個名或一個利。如果把名利放下,就沒有爭,也沒有奪,人类和平相处就變成清淨的世界。所以菩薩把一切利益廻向給一切众生,自己一點也不要。只要对众生有利益,能令众生生欢喜心,菩薩就滿愿了。所謂「忘人无我」。菩薩有这种思想,怎会有人來和菩薩鬥爭?就是魔王見到菩薩,也生欢喜心而不鬥爭了。人人都能学菩薩的精神,一切为人不为己,世界上就絕对沒有戰爭,永遠和平。(未完)

宣化上人华严经浅释目录01-120链接(未完)

华严经淺释121 : 菩薩修无有定法,沒有一定的界限

华严经淺释122 : 无论怎样來譬喩,都不及菩薩初发心功德的一分

历史文章阅选读二(点击标题观看)

历史文章阅选读三(点击标题观看)

近期的连载目录链接

空法师《法华经大意》目录01-66(全

净空法师楞严经讲义 01-287目录

宣化上人法华经浅释 01--102 (全)链接

宣化上人六祖法宝坛经浅释01-23目录(全)

宣化上人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浅释目录(全)

宣化上人华严经浅释目录01-120链接(未完)

净慧法师僧伽吒经浅释01-18目录(全)

元音老人楞严要解目录链接

慧律法师楞严经讲座目录01~340链接(未完)

梦参老和尚地藏经浅释(全)

师大德悟道因缘 集 链

阿弥陀佛的故事十集链接

首楞严神咒注解整理(慧律法师版)

宣化上人教念楞严咒,万佛城教读慢诵楞严咒

慧律法师教念楞严咒,文殊讲堂唱诵楞严咒

《寿康宝鉴》原名《不可录》白话版 全

太上感应篇目录01--52(完)

修福者必看:文昌帝君阴骘文大意(净空法师讲述)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