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圆觉经32:眼睛看的、耳朵听的都是假的,只有一句阿弥陀佛是真的

慧律法师 青袍笔记 2022-11-03

凡有言谈皆无实义,用嘴巴或文字说法,实际上说不到真实之处,万不可执著于文字,误了自己!

圆觉经32 慧律法师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l06532vnopm&width=500&height=375&auto=0

圆觉经32

慧律法师主讲

 [彼为利生故,须变化作用。]所以,他不执着这个作用。[此为自利故,独自断烦恼,不取余行,]没有任何的其他的,[正是绝待之义。烦恼断尽,便证实相者:烦恼断除净尽,妄穷真露,故云:便证实相。实相,即与灵心相应,不在内,不在外,不在中间,唯是寂灭无相也。此菩萨者,名单修禅那。初单修三观竟。]

底下接下来是两种交错修行。 [子二交络三观丑一运舟兼济观【“若诸菩萨]悟净圆觉,悟到清净的圆觉之性。[先取至静,]先一心一意的求这个静。[以静慧心]然后再以清净,所定、所产生的智慧心,[照诸幻者,]照一切虚妄的东西。[便于是中起菩萨行。此菩萨者,名先修奢摩他,]奢摩他就是定,[后修三摩钵提。】]三摩钵提就是慧。因为他先取至静,然后再修慧,照诸幻,就是七种情形当中的第一个。

 [此七轮,]因为交互,奢摩他、三摩、禅那,交互的二种二种修行,总共有七种排列。此七轮[一一以静为首,]静就是定,此七轮一一都是以定为开始。[次兼余二。]然后再兼其他二种。[今运舟兼济观,]运舟就是自己能够航行前进,兼济就是可以帮助别人。[菩萨修定,以期出尘,即运舟义。发慧以化众生,即兼济义。]“济”就是帮助,兼帮助对方。[若诸菩萨,应有悟净圆觉一句,以为立行之本,蹑解起行。]按照这个解来起行。[虽悟动静一如,然事]事相就是习气。[非顿除,]无法顿除。事就是说我们事相上,就是习气。[必须次第而尽,]慢慢慢慢,一步一步来。[故先取至静。以净觉心,取静为行,静极生慧,]静到极端就产生智慧,[故曰:静慧。即以静慧心,照诸如幻之众生;]因为他有静慧的心,所以,照一切幻化出来的众生。[此以静心,兼修幻观。便于是中,幻化众生,起菩萨妙行,变化世界种种利生作用。此菩萨者,名先修奢摩他,]先修定,[后修三摩钵提。一运舟兼济竟。

丑二湛海澄空观【“若诸菩萨以静慧故,]以安静的心,所产生的智慧。[证至静性,]静性就是真如,证悟到真如,最安静的本性。[便断烦恼,]断烦恼就是因地已亡,发的修行的心就没有了,因果一如。[永出生死。]果报已经没有了,所以,便断烦恼是因亡,永出生死是果丧。[此菩萨者,名先修奢摩他,后修禅那。】此湛海澄空观。]“湛海”清净的海面,[湛海则波澜不动,先静观以反流。]没有浪,不动的海叫湛海。[澄空则水性清明,后寂观以显性。]来显示本性,[若诸菩萨悟净圆觉,以净觉心先取至静,故静极生慧。以静慧故,证至静性,]静性[即真如性也。此兼修寂灭,便断烦恼,永出生死。断烦恼则因亡,]因亡就是不再生死了。[出生死则果丧,]我们没有三界的因、生死的因,当然生死的果就没有。[圆证一心矣。此菩萨者,先修奢摩他,后修禅那。二湛海澄空观竟。

丑三首罗三目观【“若诸菩萨以寂静慧复现幻力,]产生幻力,有神通力,[种种变化,度诸众生,后断烦恼而入寂灭。此菩萨者,名先修奢摩他,中修三摩钵提,]先修定,再修慧,[后修禅那。】此首罗三目观。三观俱修,]空、假、中俱修。[如摩醯首罗,]天人[面上三目。若诸菩萨悟净圆觉,以净觉心,先取寂静;静而曰寂,静之极也。静极方能生慧,]产生智慧。[故曰:以寂静慧。]有寂静的智慧要做什么?能够作用。[复现幻力者:谓即以静慧,照如幻之众生,复于觉心中,现起如幻之力,变化诸幻,度诸众生。以身在尘劳,仍恐为众生所累,]所负担。[故于后分深修禅那,而断烦恼。烦恼断尽,入于寂灭真境,令其身如器,其声四达,喻同大钟,锽锽然声出于外也。此菩萨者,名先修奢摩他,]就是定,[中修三摩钵提,]就是慧,[后修禅那。]就是均等。[三首罗三目观竟。]这样说来,我们现在就有一个固定的看法了。这一开始都是讲寂静,也就是所谓定;若是照了诸幻,就是所谓慧;如果断烦恼,这就是中道,断烦恼就是禅那。再讲一遍:如果先取至静,以静慧心,照了诸幻,一开始就是叫做定。照了幻化,只要以幻化来讲,都叫做慧;如果断烦恼,都叫做禅那,中道的意思,这样就不困难。所以,一个一个来研究,这样就不会乱掉。

[丑四三点齐修观 【“若诸菩萨以至静力,]这叫做奢摩他,奢摩他就是定。[断烦恼已,]断烦恼是什么?禅那,对不对?[后起菩萨清净妙行,度诸众生。]度诸众生就是三摩钵提,就是慧。度众生如幻,如幻的因缘,度如幻的众生。所以,这样交互排列,你就看得懂。[此菩萨者,名先修奢摩他,中修禅那,后修三摩钵提。】]就是度众生。这样二十五轮就清清楚楚了!你如果看到以至静力就是定;断烦恼就是中道禅那;度众生如幻,这就是慧。其余的怎么排列都一样。 [此三点齐修观。三点者,梵之伊字,慤师之意,一人具修三观,]“慤师”就是憨山大师,有一种人修三种,空、假、中,有次第的,统统去修三观。俱修就是空、假、中他都有修,但是,有次第。[即名为齐,非谓同时也。]不是同时修空、假、中,不是这样。一个步骤一个步骤的修,但是,三种都有修。[若诸菩萨悟净圆觉,以净觉心取静为行。以至静之力,起心断烦恼,是中禅那。烦恼断已,复起变化种种作用,度脱如幻之众生。因烦恼既尽,爱见已无,故所起之行,无不净妙,可解众生之缚也。此菩萨者,名先修奢摩他,中修禅那,后修三摩钵提。四三点齐修观竟。

丑五品字单双观【“若诸菩萨以至静力,]至静力就是定,先修定。[心断烦恼,]那应该就是禅那了。[复度众生,]这是慧,[建立世界。此菩萨者,名先修奢摩他,齐修三摩钵提,禅那。】]一起修,应该是齐修禅那、三摩钵提才对。有时候翻译的人,梵文翻译成中文会有一点出入。但是,是不是释迦牟尼佛讲话自在,以后会有说明。[此品字单双观。初单修静观,如一口,]品字上面一个口,下面两个口,[后双明寂幻,如两口,]如品字下面两个口。[故云单双。若诸菩萨悟净圆觉,以净觉心取静为行。以至静之功能力用,无始狂心,忽然顿歇,故云:心断烦恼;此内而自利。复度众生,建立世界,此外而利他。此菩萨者,名先修奢摩他,齐修三摩钵提、禅那。观结名]作观结名,修观到最后,我们给它下一个定义,这个名字叫做[三摩、禅那。按文中,齐修禅那、三摩,]这样才对,[文似颠倒。据析义云:]一本分析:[若论齐修,]一起修,[则正修禅那时,即修三摩,正修三摩时,即修禅那,其义]一样的,[实无前后颠倒。]既然一起修,三摩钵提、禅那统统是一样的。[总以佛语自在,无不可耳。五品字单双观竟。]按照正常,应该是改变过来才对。

丑六独足双头观【“若诸菩萨以至静力,]那就是定了。[资发变化,]那就是慧,[后断烦恼。]这是中道禅那。[此菩萨者,名齐修奢摩他、]就是定、[三摩钵提,]就是慧,[后修禅那。】]就是中道。 [此独足双头观。白泽图中,]有一个人画一幅画,白泽图,画了什么?画了[有山精,]什么样的妖精?[头如鼓,]鼓有两面,[有两面,前后俱见。此喻静幻双照,二利齐运,]自利利他。[如双头也,后单寂观,]后来单修一个观,就像一个足。[如独足也。若诸菩萨悟净圆觉,以净觉心取静为行。以至静力,资助策发变化,种种作用,而度众生;]你如果看到度众生,就是智慧。[如不起灭尽定,而现诸威仪也。]“如”就象,就像小乘一样,不起灭尽定,不产生灭尽定,灭尽定以后就入涅槃了,灭定定就是所谓小乘的涅槃。如不起这个涅槃的作用,不生不灭的本性,而现诸威仪,就是所谓的任运自如。他没有特别,但是,他就可以产生这个作用。[然奢摩自利,三摩利他,二利并行,尚恐未圆,故后修禅那。永断烦恼,成就菩提,二利自无不圆矣!此菩萨者,名为齐修奢摩他,三摩钵提,后修禅那。六独足双头观竟。

丑七果落华敷观【“若诸菩萨以至静力,]这是奢摩他,[用资寂灭,]寂灭就是断烦恼,就是禅那。[后起作用,变化世界。]这就是智慧,就是三摩钵提,度众生。[此菩萨者,名齐修奢摩他、禅那,后修三摩钵提。】]这都是变来变去,名相都一样,你不要被弄得昏头转向。 此果落华敷观,]果已经落了,花再开。[即以静定之树,结寂灭中道之果。后敷华者:复以幻观,]幻化出来的观照,[入有情界,度诸众生,同令获得涅槃之果。若诸菩萨悟净圆觉,以净觉心取静为行。以至静之力,资发寂灭之性。]产生断烦恼寂灭之性。[至静属定;资发寂灭属慧。曰力、曰资者,]“资”就是助。[谓正至静定力时,而资发寂灭之慧,]帮助发这个断烦恼的智慧。[以成定慧双修。后起作用,变化世界,广度众生,复成自他两利矣。此菩萨者,名齐修奢摩他、禅那。后修三摩钵提。七果落华敷观竟。

丑八先武后文观【“若诸菩萨以变化力,]变化力一看就知道是什么,变化力就是三摩钵提。[种种随顺而取至静,]就是奢摩他,[此菩萨者,名先修三摩钵提,后修奢摩他。】 此七轮,一一标幻为首,次兼余二。]兼其它的两种,[今先武后文观,武王伐纣后,]周武王伐纣王。[铸戈戟为农器。]先将兵器变成农器,[喻此菩萨,先变化种种已,后入静观。若诸菩萨,悟净圆觉,以净觉心,即起诸幻,以变化力,变化种种境界,随顺众生根性,一一化度之。而取至静者:谓虽度众生,其心至静,一念不生,了知如幻如化,我自如如。]度众生就继续度,心也没有差别,不增不减。[此菩萨者,名先修三摩钵提,后修奢摩他。八先武后文观竟。

丑九功成退职观 【“若诸菩萨以变化力,]变化力就是智慧,就是慧,慧就是三摩钵提。[种种境界而取寂灭。]寂灭就是断烦恼,心入大寂静处,心安住于很静的地方。心要如何安住于很静的地方呢?就是无所着、无所住,没有一件事他会挂碍,名叫做寂灭。[此菩萨者,名先修三摩钵提,后修禅那。】此功成退职观。菩萨发慧]就是迸发般若的智慧,发慧就是我们本性的智慧,发挥我们本性的智慧。[利物,]这个“物”就是众生,利益一切众生。[即是功成;]菩萨如果不度众生,菩萨要做什么?所以,人生最大的意义,就在于能牺牲奉献我们的生命,人生才有意义。[习寂内修,名为退职。]修习寂,内修,因为修行是自内证的功夫。佛法称内典,就是完全讲心的问题,才称为内典研究班。我们称其他的叫外道,他是心外求法,他不是自内证的功夫。因此说:习寂内修,名为退职,他度众生圆满,但是,心很寂静。[若诸菩萨悟净圆觉,以净觉心即起诸幻,以变化力化现种种境界,以度如幻众生。度生既毕而取寂灭,永断烦恼,证大涅槃。]我们人如果没有听到佛法,他完全没有机会断烦恼,一点小事就足以使他痛苦一辈子!因此学佛的人,就算再极端,再失望、痛苦,他也不会走极端,他知道这是因缘果报。人家不爱就算了,一切因缘生因缘灭,他很洒脱、很自在。没有学佛就没办法,他要占有、硬要取得到,就闹出人命来!简单讲就是无明,无明就是贪嗔痴。所以,我们如果没有听到佛法,想断烦恼可说是不可能的![此菩萨者,名为先修三摩钵提,后修禅那。九功成退职观竟。

丑十幻师解术观【“若诸菩萨以变化力,而作佛事,]智慧,这个就是三摩钵提。[安住寂静,]这是定,[而断烦恼。]禅那,翻译成中文叫做等持,定慧均等,或者是空观,或者是中道,都可以,[此菩萨者,名先修三摩钵提,中修奢摩他,后修禅那。】此幻解术观。先起变化作术法,中归静体,后起寂灭故解术。若诸菩萨悟净圆觉,]悟到我们清净圆满的觉性,[以净觉心即起诸幻,]因为他已经有神通力了,一切都是虚妄幻化的东西。[以变化力变化种种世界,广作佛事,度脱有情。虽然万行繁兴,]万行一直兴,万行繁兴就是太多了,万行就是六度的意思。万行简单讲: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所以,六度万行都是加起来一起念的。但是,虽然行六度、万行[毕竟一心不动,]我们没办法!

有一个太太说要度他先生,她先生却老是反驳她。她知道信佛很好,她先生却总是反驳,只要她讲什么,他就让她出丑。他老婆气得不煮饭给他吃,哪有学佛学成这样的!讲话讲不赢她先生,一气之下就不煮饭给他吃。我说:你要修菩萨行,可是第一个就跟你先生结恶缘了!意见不合我们不要跟他顶嘴,但是,还是要煮饭给人家吃,你不煮饭给人家吃,这个怎么讲都讲不通!日本有一句话说:先吃饭,再说道理。这句话虽然很浅显,不过很有道理。简单讲就是说:你该做的事情要先做好,你要度众生也好,你是人家的媳妇、女儿,要先把你的工作做好。你今天要度众生,你是人家的师父,就要有做师父的样子。你是人家的徒弟,你也要把徒弟做好。你在家要扮演好在家的角色,然后说你要来感化众生,你有不有守好你的岗位?有没有尽你的责任?如果没有,你要跟人家讲什么佛法?你讲佛法,先生反对你,意见不同,你就不煮饭给他吃,这样你哪有机会度他?你就没有机会。

所以,我们嘴上老是讲要度众生,可是,被境界一转就起烦恼。万行繁兴,毕竟一心不动,我该做什么工作我就做,能度就度,度不了则随缘。有的菩萨修行修得不错,但是,强迫她先生吃素,然后,她先生吃不惯,吃一餐、两餐还受得了,吃到第三天口出白沫,胃寒、头晕。加上她又不会煮,老是煮酱瓜、菜脯,她先生说:你不要这样子,你修你的嘛!她说:不行!你一定要吃素!不听懂她的不行,她先生不想吃素,只好自己去外面吃。这不是佛法不好,而是你坚持要吃素、一下子就坚持:我不跟你在一起!这样每一个都很惨,我不骗你,不然,你坚持三个月试试看,他持九关斋,哪管你什么八关斋!如果也是个拜佛的人能理解:我太太想修清净行,我要成就她。这样他是菩萨,很好,你也比较没有烦恼。他如果是个拜佛的人,就会看得开,我太太想修行,我要帮助她、赞叹她。可是,他又不拜佛,你却老是要用这种方法!我们学佛的人,一定要安住你的岗位,你要如如不动,反正你心里知道,自己要去极乐世界。而我们现在是什么身份?我们是人家老婆,因此,学佛的人要保持一心不动,我们的心只要安住于佛号。

[故云:安住寂静。]安住寂静的境界,但是,要完成我们的职责,我们的职位是什么?我们的责任是什么?你不要忘记你的责任是什么,你是人家的老婆呢!难怪你每天都被揍,活该!然后跑来向师父哭诉:我被我先生揍了!我问她:为什么被先生揍?她就支支吾吾:我不理他!那你活该,没办法,你不理他,当然会被揍,不然呢?你如果不理他,他就说慧律法师教你的,结果跑来揍我!真的!以前就有一个要杀我,你知道吗?很凶,已经当祖父了,五十几岁,说:哪有人这样破坏人家的家庭,叫人家夫妻不能在一起的?其实我没有这个意思,只是说持八关斋戒那天而已,那天而已,这样他就不行了。六十岁了,当祖父的人,你想想看,这有多难断?你想想看,这样要如何修行?三界六道准备要往生去哪一道?所以,学佛要把自己顾好,不要让自己一直修烦恼行,不要这样。我们该怎么做就怎么做,先把家庭照顾好。[而后永断烦恼,成就无上菩提矣。此菩萨者,结名先修三摩钵提,中修奢摩他,后修禅那。十幻师解术观竟。

丑十一神龙隐海观【“若诸菩萨以变化力,无碍作用,]智慧。[断烦恼故,]就是智慧均等,就是所谓的等持,就是禅那。[安住至静。]也就是定。[此菩萨者,名先修三摩钵提,]先修智慧,[中修禅那,后修奢摩他。】此神龙隐海观。起幻利生,]起幻化来利益众生,[如神龙施雨,归体入静,如隐海也。若诸菩萨,悟净圆觉,以净觉心,起诸幻化,以变化力,变化种种境界,自在无碍,随机方便,利生作用。既度众生,不著度生之相,重起静虑,进修禅那,任运断尽一切烦恼,仍复安住至静,其心如如不动。此菩萨者,名先修三摩钵提,中修禅那,后修奢摩他。十一神龙隐海观竟。]其实这些都是前后变来变去而已,没什么困难。

丑十二龙树通真观【“若诸菩萨以变化力,]看到变化就知道这是慧,智慧。[方便作用,至静寂灭]就是定。[二俱随顺。]就是等持,就是禅那。至静寂灭,二俱随顺,这是同时修,所以,后面讲齐修。就是顺[此菩萨者,名先修三摩钵提,]这个菩萨名先修三摩钵提,[齐修]同时修叫做齐修,同时修什么?修[奢摩他、禅那。】此龙树通真观。]龙树是菩萨,八宗共祖,是一位菩萨的名字,具大智慧。[如龙树初行幻术,广化邪途,令归正道,后齐修静寂,自阶圣果。]“阶”就是阶梯、登,自登圣果,登上圣果。[若诸菩萨悟净圆觉,以净觉心即起诸幻,]就是我们用清净觉悟的心,了解一切都是变化、幻化出来的。[以变化力化种种世界,开种种方便,起种种作用,度如幻之众生,然后齐修至静寂灭,二俱随顺。此菩萨者,名先修三摩钵提,齐修奢摩他、禅那。十二龙树通真观竟。什么叫二俱?就是前面的三摩钵提、奢摩他同时,二个同时修。

[丑十三商那示相观【“若诸菩萨以变化力,]又是变化力,又是智慧,[种种起用,]这就是慧。[资于至静,]就是定,[后断烦恼。]又是等持,就是禅那。[此菩萨者,名齐修三摩钵提、奢摩他,后修禅那。】此商那示相观。商那和修,]一代祖师,[即优婆掬多之师也。乃以神力示相,降伏掬多弟子慢心,因为徒弟太骄傲了,所以,他的师父示现神通力来降伏他。以前的祖师都有神通,我们哪有?弟子我慢,我们拿他有什么办法?弟子我慢,不听你的,那没有办法,我们没有神通,一点道也没有!我们只能说:我们保持这颗清净心、寂灭的心、无所着的心,只能说:我宽恕徒弟。你没有办法降伏,因为他比你更凶啊!我慢我们也没有办法,我们没有我慢就好,目前做师父的人!拿徒弟无可奈何,就是这样子。以前不同,以前的祖师大德,能变现种种的神通力,徒弟都会听他的,现在没有办法。

所以,末法众生,证果的人少,凤毛麟角,要找到一个证果的人,很难!又证果,他有大神通,像罗汉、菩萨。我们现在没有办法,烦烦恼恼的凡夫,只能够依法!佛说:依法不依人,他不是依神通,只要这个人讲的法是正知正见,在末法,那已经不得了了!末法邪说横流众多,多如牛毛,正法少如麟角。降伏徒弟没办法,所以,顾自己比较重要![资助至静,后断烦恼。若诸菩萨悟静圆觉,以净觉心起诸幻化,外以变化之力,发生种种作用,度如幻之众生,而内则资于至静,]“资”就是助,帮助我们的安静。[动中能静,名为至静。]一切时空的架构叫做动,任何一个时空架构上,它叫做动,因为它会变化,时空就是无常的名词。你要形容无常,当然用时空最好的架构来形容,任何一个时空它都是无常,那当然就是动了。意思是说:你在任何一个时空的架构上,能够静,能够空一切相,不执着,那么,这就是真正的静。[后断除烦恼,而证菩提。此菩萨者,名齐修三摩钵提、奢摩他,后修禅那。十三商那示相观竟。

丑十四大通宴默观【“若诸菩萨以变化]的[力,]量,就是智慧。[资于寂灭,]就是等持,就是禅那,寂灭就断烦恼。[后住清净,]就是定,[无作静虑。]无作就是自然,没有任何的造作,心就会定下来,不加任何的作意,能令心自然的无生,名无作静虑。不是说我刻意的观照,我有智慧,我去看破它;那个能观照的智慧又放不下,那个不是无作静虑。有所造作使心放下,还有所造作,不是本性的功夫。[此菩萨者,名齐修三摩钵提、禅那,后修奢摩他。】此大通宴默观。]大通如来。[大通如来,先化用利物,]先度化众生、利益众生,[资于寂灭,后归心寂静。若诸菩萨悟净圆觉,以净觉心起诸幻化,以变化力变如幻之世界,度如幻之众生,资于寂灭。以种种变化,悉同幻境,当体无实,唯一寂灭。]当体就是无生,就是唯一寂灭。

以前有一个修行人问大珠和尚:要怎么修行才容易成道?大珠和尚回答:直取无生,即是成道。就是说你直接体会无生,你就是成道;直接就进入无生法,不生也不灭,不来也不去,不增也不减,不一也不异,直接放下,无生。今天我去参加黄会长母亲的告别式,去吊唁的人很多,坐在我旁边那个人就说:将来我死了若能像这样,那就很值得了!你想想看,我们人只不过看到这一幕如此庄严,他就宁愿死!他只求死了以后这样备极哀荣,你不能说他不对,我们不了解这都是一种幻化的东西。以前我们老师出一个作文题目:我的未来。我的未来当什么科学家、什么游泳健将、篮球、体育啦,没有人写我将来要做法师。不懂!我小时候如果出生在佛教家庭,我一定说:我将来一定要作佛!那时候不懂,这世间都是幻化的东西,我们人都是这样。

我今天回来跟师妈说:今天很多,师妈说:我百年之后,不知道会不会有这么多人?我听了实在是,跟今天那个人差不多!等一下她又会说:我讲经老是喜欢出她洋相!其实不这样,世俗人都会这样想,如果我往生来参加的人可能比他多。不过,这也没什么意义,很多人要做什么?又不是说很多人来就保证往生极乐世界。我往生以后不必如此,只要为我念佛四十九天,很简单!信徒来,统统不用做什么,只要阿弥陀佛不断,遗体就摆着,臭了就把它火化,然后继续念佛,这样就好。只是还不晓得谁要帮助助念!为什么?本来就不可得的东西,都是虚妄的东西。只是藉着这个例子来说法,事实上就是如此。师父到了那里,都是保持如如不动,就是一直念佛而已,阿弥陀佛。眼睛看的、耳朵听的都是假的,只有一句阿弥陀佛是真的!这一句最亲切!所以,我们要了解一切境界都不可得,我们的心不要执着这种东西,不要想:我死后要用什么棺材;要用什么水果拜我;我死后,不晓得有没有人来拜我?不必!都不必有这样的想法,你一心一意念阿弥陀佛,临命终自在往生最重要。我们临命终自在往生,就不必靠这些外缘,我们自己有把握最重要,真的!仪式做得再多,花再多的钱,最大的意义也只是念佛而已,花再多钱,也毫无意义。幸好今天看到的是正统的佛教徒,我们看了很欣慰,大家都在念佛,几千人都在念阿弥陀佛。你去看一般出殡,请那个五子哭墓、电子花车,请鼓号乐队来吹奏、杀生,出殡搞这个都是造业,[后住清净不动,无作静虑。此菩萨者,名齐修三摩钵提、禅那,后修奢摩他。十四大通宴默观竟。

丑十五宝明空海观【“若诸菩萨以寂灭力]寂灭力就是等持,就是禅那。[而取至静,]定,[住于清净。此菩萨者,名先修禅那,后修奢摩他。】此七轮,一一标寂为首,次兼余二。今宝明空海观。《楞严经》云:同入如来,宝明空海。今灵心观,即本觉妙明,如宝明也,后静观,如空海也。若诸菩萨,悟净圆觉,以净觉心,不取幻化,]不执着幻化的东西。[及诸静相。]虚空是静,不必执着,幻化出来的是动,也不执着,动、静都不执着。[先以寂灭力,而断烦恼,后起至静,住于清净,如如不动也。此菩萨者,名先修禅那,后修奢摩他。十五宝明空海观竟。

丑十六虚空妙用观【“若诸菩萨以寂灭力]寂灭力就是断烦恼的力量,就是已经达到了解脱了,以寂灭的定力、等持力,就是中观的力量。[而起作用,]起作用就是智慧。[于一切境,寂用随顺。]这太了不起了!于一切境界,他都能很寂灭,能随时运用。[此菩萨者,名先修禅那,后修三摩钵提。】此虚空妙用观。灵心之体如虚空;起化,即妙用。若诸菩萨悟净圆觉,以净觉心不取幻化及诸静相。以寂灭力,不以证果为急,退修三摩,大开度生方便,]其实这个就是等于断惑的意思。不以证果,他已经断惑,要不要证果都是随便。像文殊师利菩萨,七佛之师;像地藏王菩萨是等觉,为什么等觉?他们都早已成佛。像观世音菩萨,过去正法明如来,现前观世音菩萨。都是佛,不以证果为急,有的人悲心就是这么重。[故云:而起作用。于一切境,寂用随顺者:即指众生,为菩萨所度之境,以寂灭而起作用,故云:寂用随顺。度脱众生,灭诸度相。此菩萨者,名先修禅那,后修三摩钵提。十六虚空妙用观竟。

丑十七舜若呈神观【“若诸菩萨以寂灭力,种种自性,安于静虑]就是定。[而起变化。]就是慧。所以,以寂灭力就是以中道的力量、禅那的力量,先有定力,而起变化就是慧。[此菩萨者,名先修禅那,中修奢摩他,后修三摩钵提。】此舜若呈神观。舜若,即虚空神,]我们说舜若多性可销亡,烁迦罗心无动转,舜若多就是所谓的空性,空性如果可以销毁的话,我们坚固的愿力也不会受到影响。[日光映之暂现。如此先寂、次静、后幻。若诸菩萨悟净圆觉,以净觉心不先取幻化及诸静相,以禅那功成,寂灭力用。种种自性,安于静虑者:见众生有种种自性,在所应度,必先以奢摩安定自心,然后依三摩而起变化作用,随顺自性,而度脱之。此菩萨者,名先修禅那,中修奢摩他,后修三摩钵提。十七舜若呈神观竟。

丑十八饮光归定观【“若诸菩萨以寂灭力,]这是中道,中观。[无作自性,起于作用,]起于作用就是智慧。[清净境界,归于静虑。静虑就是定。[此菩萨者,名先修禅那,中修三摩钵提,后修奢摩他。】此饮光归定观。饮光即大迦叶,]摩诃迦叶[先证寂体,次起神通,后乃归定。若诸菩萨,悟净圆觉,以净觉心,不先取幻化,及诸静相。以禅那功成,寂灭力用。无作自性,起于作用者:谓自性本具,]我们本性本来就具足,[不假造作,故为无作。依三摩自性,起于变化作用,化彼尘劳,而成清净境界。由此顿息一切妄念,归于静虑。此菩萨者,名先修禅那,中修三摩钵提,后修奢摩他。十八饮光归定观竟。

丑十九多宝呈通观【“若诸菩萨以寂灭力,种种清净而住静虑,]就是定,以寂灭力就是中道,种种清净,而住静虑,就是定。[起于变化。]就是慧。[此菩萨者,名先修禅那,齐修奢摩他、三摩钵提。】 此多宝呈通观。]多宝佛出自《法华经》,[多宝佛,先成道,证寂灭体,]证得寂灭的体性。[后于法华会上,宝塔涌现,乃见静幻无碍。若诸菩萨悟净圆觉,以净觉心不先取幻化及诸静相。以寂灭有力观诸境界,唯是一心,平等无二,种种清净。不以趣果为急,]不以趣果就是不以证果为急务,以什么为最重要呢?[唯思度脱众生,]世间就是有这种很了不起的人,发愿生生世世要在娑婆世界度众生的人,我都认为这是菩萨,很了不起的愿力,我没办法。我是不小心跑来这里的,我不是菩萨,我不是愿力再来的,我是业障深重再来的,这一世听到佛陀的经典,我不要再来了。我要去极乐世界,不要跟这些黑毒虫在一起。我们小时候常听人家说:坏人叫做黑毒虫,常常想陷害我, ,要把我害死,我要去极乐世界,要去作佛了。然后等到我神通力具足,不会拉肚子、流鼻水、感冒、胃痛,神通自在,那时候再来,等我不必吃药,神通广大再来。你们如果要留在娑婆世界度众生,师父跟你们顶礼,赞叹你们,我没办法!我百年之后,不要问我:慧律法师,你要不要捐赠器官?你如果要挖我眼睛,我会张大眼睛瞪着你,(未完)

慧律法师圆觉经讲座01-30目录(未完)

圆觉经31:首先要了解心如何静下来,心若不静,心佛就不得力

历史文章阅选读二(点击标题观看)

历史文章阅选读三(点击标题观看)

近期的连载目录链接

慧律法师楞严经讲座目录(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