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摄大乘论52 : 你持大悲咒的目的是帮助你念佛的时候没有障碍,这样子是对的

净界法师 青袍笔记 2022-11-03

短视频目录(2019.10.02)

近期的目录链接(2019.10.04)

慧律法师楞严经目录(全)

慧律法师《唯识简介》全

慧律法师楞伽经(全)

慧律法师华严经一至四目录

净界法师法华经讲记1-70

净界法师楞严经要义(全 )

净界法师唯识学概要(全)


摄大乘论 52

摄大乘论52
净界法师

 请大家打开《讲义》第一七二页,「戊七、辨修圆满」。

 前一科我们讲到观照力。这观照力,六波罗蜜多里面的观照力,是观照我空、法空的真如理,使令内心能够得到安住;另外在六波罗蜜多以外,又开出四种波罗蜜多,这个是成就一种假观,使令我们增上。简单的说,菩萨的修学,正如《金刚经》所说的:「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一个修行菩萨道的众生,你要能够处理二个问题:第一个是安住的问题,第二个是降伏的问题。安住的问题,当然是空观,以空观来安住其心。

我们从过去的经验可以了解,一个人心中有所得,那一定会产生痛苦的。外境是生灭变化的,菩萨不应该安住在外境,因为外境的人事不是你能够控制的;所以菩萨要得到安乐,只有安住在现前一念心性。所以「云何应住?」就是以我空、法空的真如理安住。但是你不能以安住为满足,你还要能够增上,「云何降伏其心?」你要突破自我。怎么突破呢?就是随喜、回向、发愿,乃至于行动等等。后面就是告诉你:当你安住以后,你要不断的进步。所以,空观让你安住,假观让你增上,就是这个意思。透过空假不二观的安住跟增上,要经过什么样的阶位,才能够「圆满」呢?这个地方说明这个道理──「圆满」的道理。

戊七、辨修圆满(分二:己一长行;己二颂)
己一、长行(分二:庚一问;庚二答)
庚一、问。这当中有「长行」跟偈「颂」。我们先看「长行」:
复次,凡经几时,修行诸地可得圆满?
我们要「经」过多少「时」间观照真如理地,才能够「圆满」?这是提出它的时间跟位次的问题。我们看回「答」:
庚二、答(分二:辛一标;辛二释)
辛一、标
有五补特伽罗,经三无数大劫。

菩萨的观照,由浅至深「有五」种阶位的差别,要「经」过「三大」阿僧祇「劫」。先作一个总「标」,这以下解「释」:

辛二、释(分三:壬一初劫圆满;壬二二劫圆满;壬三三劫圆满)
壬一、初劫圆满。哪「五」种「补特伽罗」呢?这当中有「初劫、二劫、三劫」。先看「初劫」的「圆满」:
谓胜解行补特伽罗,经初无数大劫修行圆满。

凡位菩萨的观照,第一个阶位是「胜解行」地。这个「胜解行」地,包括外凡的资粮位、也包括内凡的加行位,要「经」过一「大」阿僧祇「劫」的时间。什么叫「胜解」?「胜解」就是对某一个法门产生坚固的理解,不过这个地方它的理解是有特定的对象。菩萨的「胜解行」地,是针对我空、法空的真如理,你要得到坚定的理解,才叫做「胜解行」地。也就是说,我们内心当中,以前的理解,是内心有一个自我意识、有一个自我的无明──我们以自我意识来拜佛,以自我意识来断恶、修善,也以自我意识来起烦恼,这样的菩萨,当然没有资格称为胜解行地,因为你对这个空观根本没有信解。这个「胜解行」地是怎么样呢?「仰信真如佛性,在凡不减,在圣不增,心佛众生三无差别。」胜解行地的菩萨,当然有很多如梦如幻的烦恼在干扰他、也有很多如梦如幻的业力在障碍他、很多如梦如幻的老病死在折磨他;但是,这个胜解行地的菩萨,他内心当中深深的相信一个真理,那就是「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不管烦恼怎么刺激我,我总是知道:烦恼是一念心性所变现出来的,是一种如梦如幻的影像,如此而已。

所以这个「胜解行」地就是说:他对内心当中,对于真理已经得到坚定不可破坏的理解,这样的菩萨就进入了胜解行地。当然这种菩萨,他对成佛的信心也特别的坚固,他知道:既然「何期自性,本自清净」,所以所有的恶法是可以消灭的、所有的善法是可以成就,成就佛道是可能做到的。这样子的过程,要花一「大」阿僧祇「劫」的时间,这样的观照力要修一大阿僧祇劫,不过这都是属于凡夫位,包括外凡、内凡。

壬二、二劫圆满
清净增上意乐行补特伽罗,及有相行、无相行补特伽罗,于前六地及第七地,经第二无数大劫修行圆满。

第「二」阿僧祇「劫」有三种的阶位:第一个是「清净增上意乐行」,这个是讲初地的菩萨。初地菩萨内心当中,有「清净」的力量,来消灭分别的我执跟法执,叫清净力;一方面他有一种「增上」的「意乐」,他对于无量无边的功德,有好乐追求的意乐:这个是把初地菩萨的相貌讲出来。「有相行补特伽罗」,这个地方指的是前六地的菩萨,前六地的菩萨他心中还有微细的法执,对于生灭、垢净的法,有所执着、有所对立,所以他是「有相行」。「无相行补特伽罗」,这是第七地的菩萨,他入了「无相行」,他对生灭、垢净的法,不再执取了。也就是说,从初地到「七地」,要花一大阿僧祇劫,这当中有三个阶位:「清净意乐行、有相行、无相行补特伽罗」,要花掉「第二」阿僧祇「劫」。

壬三、三劫圆满
即此无功用行补特伽罗,从此已上至第十地,经第三无数大劫,修行圆满。

到八地菩萨的「无功用行补特伽罗」,是第五个补特伽罗,也就是「无功用行」。「无功用行」,他的法执是慢慢的调伏了,对生灭、垢净、增减相全部消灭,任运的生起菩萨道。但是在任运当中,他还要成就第九地的智自在,他的智慧还没有自在,这个四无碍的辩才还没有自在;第十地的业自在,身口意还没有自在:所以为了要成就智慧的自在、还有业力的自在,要花一大阿僧祇劫,这都要不断的加深观照力,这要花一大阿僧祇劫。这个地方是讲观照力,从最初的胜解,到有相行、无相行、无功用行,到最后的智自在、业自在,总共三大阿僧祇劫。

我们看重「颂」:己二、颂
此中有颂:清净增上力,坚固心升进,名菩萨初修,无数三大劫。

这个地方,无著菩萨把胜解行地的菩萨作一个重颂。什么叫胜解行地?前面没有详细的说明,这以下讲出一个标准。第一个,你内心当中要有「清净力」。菩萨刚开始当然有很多的烦恼,但是他内心当中以一念的清净心来安住,所以能够不随妄转;不随妄转的力量,就是妄想有,但是不随它转,产生一种清净的力量。第二个「增上力」,这个「增上力」就是菩萨的愿力,菩萨有一个明确的目标,使令自己不断的进步。有这个目标,当然就会招感很多的善知识、同参道友展转的助缘。这个「增上」,他不但是安住在清净,他还要不断的增上。第三个「坚固心」,这个地方是讲坚固力,菩萨遇到恶因缘的剌激,他的菩提心绝对不会退转,他内心当中有一个强大安忍的力量。所以「增上」是指还没有成就的功德,菩萨有好乐的心想要成就;「坚固力」是说,菩萨对于已经成就的功德,他绝对不会让它失掉:这二种力量,都要依止「清净力」来作基础,是「名菩萨初修无数三大」阿僧祇「劫」。菩萨在第一个阿僧祇劫,所要完成的力量,就是胜解行地的清净力、坚固力、增上力三种功德力。到这个地方,我们是讲「彼修因果差别」。

好,我们看第六段「增上戒学分」:乙六、增上戒学分(分二:丙一结前问后;丙二标释正答)
丙一、结前问后。这当中有二段:先「问」再「答」。我们先看「问」的地方:
如是已说因果修差别。此中增上戒殊胜云何可见?

前面「因果修差别」,我们讲到菩提心、空正见跟六波罗蜜多,菩萨的一个因果;这个地方提出「增上戒」学。首先我们把「增上戒」作一个解释。小乘的戒法,叫做别解脱戒,也就是说小乘戒法的施设,是追求一种消极的身心解脱,这叫做别解脱戒。菩萨他的目的,是积极的要成就功德庄严,所以叫做「增上」,他是比较积极的态度。这个「增上」是什么意思呢?古德解释说:「为圆满菩提故,而展转增上。」他有一个目标──要成就圆满菩提,而展转增上。什么叫「展转增上」呢?就是菩萨因为戒学的增上,而能够引生定学,由定学的增上而引生慧学。也就是说,在小乘的戒法,他的戒定慧三者是各自独立的──经有经的诠释,律学有律学的诠释;但是菩萨的三学是融通的,菩萨戒的每一条戒法,都要依止心中止观的力量,这个戒学跟定慧二学,是互相增上,没有一个菩萨戒法在持的时候,没有依止这个菩提心、这个观照力的,不可能。所以菩萨戒之所以称为「增上戒」,因为它的戒定慧是互相增上的,所以安立为「增上戒」,因为它增上的目的,是要成就圆满菩提。这个地方,是把菩萨的戒法安立为「增上戒」的意义作一个说明。

我们看回「答」:丙二、标释正答(分二:丁一牒前出体;丁二略释殊胜)
丁一、牒前出体。回「答」当中,先「出体」,再解「释」它的「殊胜」。先解释它的「体」:
如菩萨地正受菩萨律仪中说。

菩萨的增上戒,是出自于何处呢?「如菩萨地」,这是《瑜伽师地论.本地分》当中,第十五地「菩萨地」里面的〈戒波罗蜜多品〉,这当中有说明「菩萨」戒。这个地方,我们作一个简单的说明。前面的「彼因果修差别」,事实上是把菩萨的菩提心跟空正见──菩萨的根本法门跟六波罗蜜多的枝末法门讲完;这个地方为什么又提出「增上戒学」?乃至于下一段的「增上定、增上慧」呢?这是什么道理呢?我们加以说明。在整个菩萨十地的修行当中,他特别重视观照力,就是我空、法空的无分别智。但是无分别智,前面讲得比较少,它只是把无分别智的差别阶位讲出来而已,整个因地的修行、观照力的成就,就讲得比较少。这个地方可能会让大家产生执理废事,所以这个地方是说明整个菩萨的无分别智要如何成就?它是有一定的次第──菩萨的观照力,是从增上戒学,而引生增上定学、增上慧学。

所以菩萨的观照力,他的整个胜解行地,要经过戒、定、慧三学的修学。比如说,你观照力很好,但是你菩萨戒有所违犯,你观照力会大受伤害;你观照力很强,增上定学受到伤害,你的慧、观照力也会受到伤害:因为菩萨的戒学、定学、慧学是相互增上的。所以,虽然说观照力很重要,但是你的成就,还是要经过增上戒、增上定、增上慧,所以有须要把这个三学开展出来。

丁二、略释殊胜(分二:戊一标列四种;戊二依标别释)
戊一、标列四种。这当中有「四种」殊胜,先作一个总「标」:
复次,应知略由四种殊胜,故此殊胜。一、由差别殊胜;二、由共不共学处殊胜;三、由广大殊胜;四、由甚深殊胜。

菩萨戒学跟声闻戒的差别,有「四种」的「殊胜」是声闻戒所没有的:第一个「由差别殊胜」,这个地方是约着教法来说,教法的殊胜;第二个「由共不共学处殊胜」、第三个「由广大殊胜」,这二个是行法;第四个「由甚深殊胜」,这个是约理法:教、行、理都比声闻戒殊胜。这个地方先作总标,这以下解「释」。

先看「差别殊胜」:戊二、依标别释(分四:己一差别殊胜;己二共不共学处殊胜;己三广大殊胜;己四甚深殊胜)


己一、差别殊胜(分二:庚一标列三品;庚二释建立义)
庚一、标列三品
差别殊胜者,谓菩萨戒有三品别:一、律仪戒;二、摄善法戒;三、饶益有情戒。

菩萨有「律仪戒」来远离、息灭身口意的过失,有「摄善法戒」来修习六波罗蜜的功德,有「饶益有情戒」来成就菩萨的四摄法,教化众生。在声闻戒只有律仪戒,所以这个地方是有「差别」的「殊胜」。

这以下说明「建立」三聚净戒的宗旨:庚二、释建立义
此中律仪戒,应知二戒建立义故;摄善法戒,应知修集一切佛法建立义故;饶益有情戒,应知成熟一切有情建立义故。

这地方把三聚净戒安立的目的作一个说明。菩萨的「律仪戒」,是属于成就「二戒」的根本,这个「二戒」是摄善法戒跟饶益有情戒。也就是说,一个菩萨,假设你身口意不清净,那你所修的善法都会受到染污,你根本不可能摄善法戒;一个菩萨自己的身口意有重大的过失,众生也不会对你产生信心跟恭敬,你根本不可能产生摄众生戒:所以「律仪戒」,是摄善法戒跟饶益有情戒「建立」的根本,所以律仪戒是非常重要的。其次,「摄善法戒」是菩萨要怎样成就「佛法」的功德──包括种种的三昧、陀罗尼、禅定、智慧等等。「饶益有情戒」是为了要「成熟」众生的善根而安立的。

「差别殊胜」这二段,我们把它作一个总结。这个地方的意思就是说:菩萨的三聚净戒,从教法上是比声闻戒更广泛,有摄善法戒、饶益有情,它有更积极的一面,不像声闻戒只是消极的远离过失;但是第二段就说明,你一个初学菩萨,不能忽略了律仪戒的重要性,因为这是你修善、度众生的根本。

不过菩萨律仪戒跟声闻戒也有所不同,我们说明一下。这个律仪戒,菩萨如果犯了,严重的话是会失戒体的。所以你刚开始修行菩萨道,最好把菩萨的律仪戒弄清楚,否则你连菩萨戒的戒体失掉了都不知道。菩萨戒的律仪戒有二种:第一个是共声闻学,叫根本戒,就是不杀、不盗、不淫、不妄,成就身口意的清净解脱,这一部分我们就不谈,这是共声闻学的。但是菩萨律仪戒有不共声闻的,叫增上戒,《梵网经》有六条、《瑜伽菩萨戒》有四条,这二个合起来,扣掉重复的部分,事实上只有六条。你一个初心菩萨,在律仪戒有六条的增上戒要注意,我们先作一个简单的说明。

第一个跟贪爱烦恼有关的「悭惜财法戒」:它的意思就是说,一个有能力的菩萨,遇到要付出的因缘,你对财物跟佛法的悭贪,这样子是犯了菩萨的波罗夷罪。我刚开始学菩萨戒的时候,觉得很奇怪:菩萨贪着名利结轻罪,悭惜财法判重罪?可能很多人也会质疑:贪求名利这明明是贪,我只是悭惜财法不想付出而已,判重罪?不过这个地方,诸位慢慢深入的去想,就知道佛陀大智慧的境界。现在很多历史学家对历史的判定,有一些新的看法。不管是人类的历史、或者是佛教史来看,佛法会衰败、人类会再来浩劫,我们总是觉得这是因为小人当道,恶人太多的缘故,恶人邪恶的行为,让整个众生痛苦、佛法衰败。其实这样讲,只对一半。现在历史学家发现:众生的灾难,恶人邪恶的行为负一半的责任,好人也要负另一半的责任。为什么呢?好人逃避责任,漠不关心。恶人为什么会当道?好人、有能力的人,本来应该采取行动,他不采取行动,他爱惜他的名节、爱惜他的财物、或者他的法等等,悭吝。

所以我们不能把过去的痛苦历史,全部归咎到恶人。恶人的福报也不是很大;如果好人、有能力的人,他出来讲几句话、出来承当一下,我们讲「有为诸法仗缘而生」,一个因缘的变化,整个历史都会变化。好人的漠不关心,跟恶人的邪恶行为,是一样的可恶(哈──),事实上是这样子。因为你有能力,你该承当的时候你逃避,结果因为你的逃避,恶人当道,然后我们把所有的过错都归咎于「因为恶人当道」。那你为什么不作努力呢?所以悭惜财法戒,看似轻微,但是你深入的去看,会影响正法久住。如果诸位研究菩萨戒透彻,你就会知道这个「悭惜财法戒」,你说一个菩萨贪着名利,这个不好,但是不至于影响正法久住,这是他个人的过失;一个有能力的菩萨,该承当的时候不承当,使令小人当道:我看二个人各负一半责任,僧团的毁灭、正法的消失,好人、坏人各负一半责任。所以这个悭惜财法戒,诸位好好去看,这条戒是很重要的,那这跟贪有关系。

第二个跟瞋有关系。跟瞋有关系的戒有三条:「自赞毁他、说四众过、瞋心不受悔」。就是说你用瞋心,散发一种破坏性的身业跟语业,来破坏众生的信心,这个也是重罪。初学菩萨,你不一定要马上采取行动去教化众生,但是你不应该释放破坏性的言词,来伤害众生的善根。「说四众过、瞋心不受悔、自赞毁他」,跟瞋有关系。

第三个跟痴有关系。「酤酒戒」:你没有教化众生已经是很严重了,你还把酒拿给众生喝!酒是无明药。第二个是「谤乱正法、说相似法」,令众生产生邪知、邪见的颠倒,这是破坏众生智慧的善根,前面是破坏信心。所以初心菩萨,起码要把这几条戒弄清楚,不要因为你的逃避责任,让正法消失;不要因为你破坏性的言词,伤害众生的信心;不要因为你的邪知、邪见,让众生产生错误的知见。这六条戒,严重的话,都会失掉戒体的,这些都是菩萨的根本律仪戒。这个地方我们要知道:「此中律仪戒,应知二戒建立义故」,它是整个摄善法戒跟饶益有情戒的根本。

我们再看第二「共不共学处殊胜」,先说明「不共」:
己二、共不共学处殊胜(分三:庚一标共不共;庚二释此学处;庚三结名殊胜)
庚一、标共不共
共不共学处殊胜者,谓诸菩萨,一切性罪不现行故,与声闻共;相似遮罪有现行故,与彼不共。

第二种的「殊胜」是「共不共学」,先看「共学」的地方。「菩萨」在「一切」的「性罪」──在杀、盗、淫、妄这一部分,身口意是「不现行」的,这一部分是「共声闻」的。菩萨的律仪戒,前面四根本戒也是不杀、不盗、不淫、不妄;但是在「遮罪」这一部分,有的地方跟声闻是「不共」的。好,这个地方,下一科再说明。

我们看第二段,「释此」不共的「学处」:庚二、释此学处(分二:辛一简差别;辛二举要义)
辛一、简差别
于此学处,有声闻犯,菩萨不犯;有菩萨犯,声闻不犯。菩萨具有身、语、心戒,声闻唯有身、语二戒。是故菩萨心亦有犯,非诸声闻。

菩萨与声闻「学处」的「差别」,不共的地方有三个:第一个,「有声闻犯,菩萨不犯」。比如说,受持金银宝物,「声闻」是「犯」的;但是菩萨有利他的因缘,可以受持,这是「菩萨不犯」。第二个,「有」的是「菩萨犯,声闻不犯」,比如教化众生。我们举一个例子,比如说「不折服众生戒」:你身为一个师长,你摄受在家、出家的弟子,这个弟子他出现了过失,你「护其忧恼」,害怕他产生烦恼,结果你不加以种种的教导、诃责使令他改过,就一味的姑息,这样「菩萨」是「犯」戒的;但是「声闻」戒「不犯」,因为声闻戒本来就没有摄众生戒:所以有的地方是「菩萨犯,声闻不犯」。

第三个,菩萨的戒法是「具」足「身」业、「语」业、意业三种;「声闻」戒只有「身」业跟「语」业「二」种,他内心染污是不结罪:所以「菩萨心」染污也是「犯」戒,这是不共「声闻」的地方。声闻戒它偏重身业跟口业,所以他结罪的时候,诸位在判罪,你就知道,声闻戒结罪,是看你行为的本身来判罪:就是你身体的造作到什么程度、你这个话讲到什么程度,是别人理解、或者别人不理解等等,从身业、口业的造作到什么程度,就结到什么罪;他意业不当作轻重的判断。但是菩萨戒在判罪的时候,意业一定要列入考虑的。举一个例子,比如说贪欲──贪求名利,还有瞋恚──怀恨不舍,这本来都应该结罪;但是在开缘当中都说:如果菩萨已经生起了断除的意乐,而且产生一种精进的对治,暂时的现行,这个是不结罪的,就是他已经在进步当中了。

这个地方就是说,你不断的在进步,你现在的烦恼比三个月前淡薄了,你已经在进步当中。菩萨戒制戒的目的,是要警策你的意念,「戒是警意之缘」也。一个人最害怕的,就是你内心有过失你不知道,你那个相续心不断的展转增胜,这个是最可怕的。既然你已经产生对治了,那戒法就不再对治你,因为戒法的目的,也就是提醒你──要警策意念、要断相续心。所以菩萨戒是从你的意业,来判定罪业,这一点是有所不同的。

辛二、举要义
以要言之:一切饶益有情无罪身、语、意业,菩萨一切皆应现行,皆应修学。

菩萨有共声闻学、有不共声闻学,菩萨戒应该怎么跟小乘融通呢?这以下,无著菩萨讲出非常重要关键的话,他说:简单的说,只要是对众生有帮助,你能够让众生的善根增长,而且你自己不会引生过失的,这样身口意的造作,「菩萨」都「应」该主动的「现行」。

这个地方我们说明一下。我们中国佛教,受了声闻戒、也受了菩萨戒,这二种戒的融通,是一个重要的、扼要的观念。初心的菩萨,你要利他,最好是这个利他的事业,你自己在这当中会得到进步的,最好是你在利他的时候,能够自利、利他,法皆具足的。你选择一个利他的因缘,在这当中,你的菩提心、善根都会增长的,那是最好──你能够增上,众生也增上。但是第二个,最低的标准,就是我们这句话:对众生有帮助,对我没什么帮助,但是也没什么伤害──这是底限。我只是浪费一点精神、体力,我这样菩萨的造作,对众生会帮助,对我没有什么帮助,但是不会增长我的烦恼,这个也是可以。但是初学菩萨,尽量这一方面少一点,这个是整个菩萨戒的底限。如果对众生有帮助,对你有伤害的,你绝对不能做,因为这一部分要共学的,根本戒是要共学的。所以这个地方我们再把它读一次:「一切饶益有情无罪」的「身、语、意业,菩萨一切皆应现行,皆应修学」,这是底限。但是初学者,我建议大家,你刚开始行菩萨道,最好这个东西对众生有帮助,对你也有增上,这是最好。

庚三、结名殊胜
如是应知说名共不共学殊胜。
这个是讲「共不共学」有它「殊胜」的地方,再看「广大殊胜」:
己三、广大殊胜(分二:庚一标数;庚二列名)
庚一、标数
广大殊胜者,复由四种广大故。
庚二、列名
一、由种种无量学处广大故;二、由摄受无量福德广大故;三、由摄受一切有情利益安乐意乐广大故;四、由建立无上正等菩提广大故。

第一个「广大」,菩萨能够在菩萨戒当中,成就「种种」的「无量学处」、种种的善根。菩萨的戒法,是包括整个六波罗蜜多的。我们前面说过,布施会帮助持戒,持戒帮助忍辱,所以整个菩萨戒法,是互相资助、展转增上的,所以它不是只是消极的远离过失而已,所以它能够摄受种种的善根,这第一个。第二个,它能够「摄受」种种的「福德」,菩萨有修善,所以你受持菩萨戒跟受持声闻戒,你要看看南传比丘跟北传比丘,就感觉到这个福报有差别。光是他的道场、他身相的庄严,你就看得出。一个人的因缘,他受持什么戒,他的因缘会不同──菩萨戒会摄受无量的福德。第三个,菩萨戒能够「摄受一切有情」,包括现世的「利益」跟来世的「安乐」,对众生有很大的帮助。第四个,菩萨戒能够成就「无上」的「正等菩提」,最后的目标是圆满菩提,而不是消极的解脱而已。这个是讲「广大」的「殊胜,这二个都是行法的殊胜。

己四、甚深殊胜(分三:庚一方便善巧业;庚二现行变化业;庚三示行本生事)
庚一、方便善巧业。这当中有三种的「殊胜」:第一个「方便善巧」,第二个「现行变化」,第三个「示行本生事」。看「方便善巧业」:
甚深殊胜者,谓诸菩萨由是品类方便善巧,行杀生等十种作业,而无有罪,生无量福,速证无上正等菩提。

「菩萨」能够有很多差别的,这个「品类」就是差别的「方便善巧」,这个地方《瑜伽菩萨戒》说:「应该还有为利他」,你是为了利他的缘故,不是放纵你的烦恼。第二个,你要有智慧观察:就是这个众生,其他的方法都没有办法去挽救了,你别无选择,所以示现「杀」盗淫妄的罪「业」。但是因为他有为利他故跟方便善巧这种慈悲、智慧的观照,所以他不但没有过失,反而引生种种的「福」德,而「速证无上正等菩提」。

比如说,释迦牟尼佛在因地的时候,他做一个菩萨,他带了五百商人去经商,租了一艘船,这个船主看到五百商人有很多的珍宝,就起贪心,想要把这五百商人全部杀死。这个时候,身为商主就方便把船主杀死,但是杀死的动机,是为利他故方便善巧,是跟慈悲、智慧相应的,所以他这个是没有罪业的,而且引生福德,而且会速证无上正等菩提。这个是讲到菩萨戒有这个方便善巧。当然心为业主,菩萨戒是看他的心念。的释迦牟尼佛菩萨,他看到这个船主有这个恶念,而且他知道他不能去改变他,所以他想:与其让这么多人死掉,让这个船主造这么大的罪业,干脆罪业由我来承当。所以释迦牟尼佛就方便把船主杀死,但是杀死的动机,是为利他故方便善巧,是跟慈悲、智慧相应的,所以他这个是没有罪业的,而且引生福德,而且会速证无上正等菩提。这个是讲到菩萨戒有这个方便善巧。当然心为业主,菩萨戒是看他的心念。

庚二、现行变化业(分二:辛一标;辛二例)
辛一、标
又诸菩萨现行变化身、语两业,应知亦是甚深尸罗。
这个「菩萨」,是属于圣位的菩萨,他能够依止神通三昧,而「变化」种种的「身、语两业」。这个地方是说:菩萨为了利益众生,他能够示现很多很多的虚妄众生,来教化其他的有情,「现行变化」。这以下举出一个「例」子:
辛二、例
由此因缘,或作国王,示行种种恼有情事,安立有情毗奈耶中。

比如说,这个菩萨他做一个「国王」,他用国王的威力,「示」现「种种恼」害众生的「事」情,使令众生安住在戒法,不敢放逸。比如说《华严经》的善财童子五十三参,普贤菩萨要善财童子去参访一个叫无厌足王。善财童子远远看到无厌足王这个大国王,用很多残暴的刑具,劓鼻子、割耳朵等等的。这个时候善财童子想:这个人是一个恶人,他就不想去参访他,掉头就想要走。空中就说:去!去!你不应该犹豫的,这是一个善知识。善财童子去参访他以后才知道,这个无厌足王说:其实这些被逼恼的众生,都是虚妄的众生,是神通变化出来的。菩萨用虚妄的众生来受苦,来警告那些真实的众生:你不能造罪、不能放逸,要不然结果就是这样,这叫做「现行变化业」。

庚三、示行本生事(分二:辛一举例显;辛二结令学)
辛一、举例显
又现种种诸本生事,示行逼恼诸余有情,真实摄受诸余有情,先令他心深生净信,后转成熟。

前面的「现行变化业」是约着今生,这个地方讲过去。菩萨在过去当中,也会示「现种种」的造作。什么样的造作呢?他「示」现去「逼恼」一部分的虚妄「有情」,用神通所变化的虚妄有情,来「摄受」这些「真实」的「有情」,使令「他」能够「深信」因果,然后慢慢的善根「成熟」。众生对因果的了解,都是非常薄弱的信心,这个信心都不深刻。因为因果的问题是三世的,你今生造罪是来生得果报,所以众生都还会有侥幸的心态。所以菩萨如果能够预先把刀山油锅的相貌,让众生事先看到,对他会产生警愓的作用。这时菩萨会示「现」去「逼恼」一些虚妄「有情」,然后让众生看到当来的痛苦,而产生警愓的作用,这个就是菩萨的善巧方便。我们看总结:

辛二、结令学
是名菩萨所学尸罗甚深殊胜。
「菩萨」有这么多「殊胜」的地方。
戊三、结略指广(分二:己一结略;己二指广)
 己一、结略
由此略说四种殊胜,应知菩萨尸罗律仪,最为殊胜。
菩萨有教、行、理三种的「殊胜」,这个不是声闻戒所能及的。就是说,你因地完全受持声闻戒跟你受持菩萨戒,一定会有很多很多不同的结果,一切法因缘生嘛。
我们看第二个「指广」,广说:己二、指广
如是差别菩萨学处,应知复有无量差别。如《毗奈耶瞿沙方广契经》中说。

还有很多的「差别」,这个地方只是提出四种的差别,如果你要详细的了解,可以看「《毗奈耶瞿沙方广契经》」,但是这一部分中国是没有翻译的。

这个地方的「增上戒学」,没有详细的把菩萨戒的内涵说出来,但是它把声闻戒跟菩萨戒的四种差别作一个比较。我们中国佛教是所谓的大乘佛教,所以我们几乎每一个人,都有声闻的戒体跟菩萨的戒体。这个时候你要透过学习跟思惟,把这二种戒融合在一起,否则你自己都自相矛盾。古人常说:「以大融小,无法不大。」你如何用整个大乘的菩提心、观照力,来融通所有的小乘戒法?这当中有二个重点:第一个,你的目标在哪里,你就知道你要偏重什么戒法。我们经常讲:你一定要先有目标,你来生是希望一个什么样的相貌?你到底要一个什么样的结果?这个目标是很重要。第二个,你的观照力。我们看看这四种的差别,诸位看整个菩萨戒的殊胜,都是菩萨要善权方便,你要有判断力。

我们学了《摄大乘论》很多的教法,但是每一个人学完以后的效果是不一样的,不是每一个人学《摄大乘论》产生的效果是一样,都不一样。为什么会有差别呢?我们这样子讲好了:一个人的成功、失败,你对教法的理解,这只是一个基础,重点是你如何去运用这些教法?我们看世间的成功,你看王永庆,小学没有毕业;李嘉诚居士,小学也没有毕业;爱迪生发明大家,他小学一年级都没有毕业:但他们的成功惊人。为什么?他知道的不多,但是他能够善巧的运用。所以真正的成功,不在于你懂多少,而是你能够运用多少。比如说观照力,如果你今天学了《摄大乘论》,你对内心的观照,你还是告诉自己:我烦恼实在是很重。那你烦恼果然是很重。因为这个烦恼你一直观察它是真实的、很重,那你一观察下去就加强了嘛。那你观照「何期自性,本自清净」,烦恼就淡薄了。

我们要知道一件事情:有为诸法是仗缘而生的,你内心正确跟错误的观照,对内心会产生一种不同的影响。所以如果你读完《摄大乘论》以后,你还是认为你烦恼很重,那这个佛法你不会运用,很可惜啊!所以诸位要知道:《摄大乘论》是一种文字的《摄大乘论》,你要把这一部论,转成你内心的《摄大乘论》。所以知识不在多,在于你会不会运用;一个会运用知识的人,他就是趋向于功德。你只是懂这个知识,你不会去运用,那你这个叫做栽培善根。所以我们讲,不要说大小乘的教观,其实生命就是无量的抉择,你每一件事都要去抉择,这件事该不该做?做到什么程度?你每一个抉择,都会产生不同的结果。

也就是说,你如何来经营你的生命?这是你的重点。当然你必须要学习很多的教法,让你的知识开阔,然后设计一套你自己要的菩萨道,在短暂的生命当中,你要如何的把今生作最大的发挥。人身难得,你得到这个人身,又有因缘出家,这种机会不多的啦。但是,不是每一个人出家的结果都是一样,绝对不是的。因为每一个人对佛法的运用是不同的,所以每一个人出家的结果是不一样。我们经常说:出家有多少功德多少功德──那是就着成功的人才有这种功德;你要是失败的话,你就没有这种功德,也有很多人出家以后是堕三恶道的。所以,你如何运用你的观照力,来施设、布局你的菩萨道,从这些教法当中,你应该去思惟:你如何运用这些你所知道的知识,然后变成你生命的观照,来引导你的生命?这个是我们学《摄论》的目的,大家应该要好好的想一想。

好,我们今天讲到这里。我们回答二个问题:

问:请法师慈悲开示,您说「集总修」是以一个法来摄一切法,如果我们发愿要持〈大悲咒〉几万遍,那照法师的说法,我们是应该要密集式的来完成它?(是的。)但是蕅益大师说:修净土法门应该以念佛为正行,而以其他为助行,如果以密集式修〈大悲咒〉,是不是说这段时间就不要念佛?这样的话,好象跟蕅祖的说法不太相称,请法师慈悲开示。

答:理论上说,我们来生有二种规划:第一你求生净土,第二求增上生。你求增上生的话,那你归依三宝就很重要:第一个你要善得人身,第二个你要归依三宝。你要是得到人身,而遇不到三宝,你来生来也没有用。你来生是求增上生,有增上生的因缘,这一部分我们不谈,他有他成就的资粮。假设你来生想要到净土去,那你唯一的方法,就是想尽任何方法跟阿弥陀佛感应道交。因为往生净土,不是你自己的能力去的,是蒙佛的接引。那你如何去感动阿弥陀佛?我们说感动也可以,说感应也可以,你持念他的名号、观想、观像都是一个方法,你如何把你的心调整跟阿弥陀佛功德的心,心心相应,这是你要去努力的方向,当然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持名。但是在祖师的开示当中,也讲到所谓正行跟助行,所以印光大师说:持〈大悲咒〉为助行。如果你在这个阶段,你认为有须要持〈大悲咒〉来破障,那你可以在这段时间兼持〈大悲咒〉,甚至持〈大悲咒〉的时间可能多一点。但是问题是说你会害怕:这样子,好象跟弥陀的感应道交有所违背?蕅益大师也说:你要发愿,用这个愿来导〈大悲咒〉。就是说,你持〈大悲咒〉的目的也是为了破障。

为什么要破障呢?也是为了能够跟弥陀容易感应道交,所以这样子的修行不算杂修,因为是同一个目标。这样懂吗?所以蕅益大师讲:「但加信愿,不改行谊」,这句话很重要,但加信愿。不要说持〈大悲咒〉,明朝末年很多人参禅,蕅益大师说:你参禅继续参,你愿意参「什么是我本来面目」,你继续参。蕅益大师说:但加信愿,不改行谊。你要怎么修,继续修,增加一个信心跟发愿。你临命终的时候,就算你不能念佛,你忆念阿弥陀佛的功德,你知道有一个阿弥陀佛的存在,你心心的忆念弥陀的功德,也可以往生的啦。持名只是一种,观想、观像也可以往生,重点是你心中的目标是不是一致?

我们这样子讲:我们一个人最害怕是什么?你持〈大悲咒〉,来生又想变成观世音菩萨,成就什么功德;然后你做这个,你又想要来生要怎么样,我来生要做一个大法师、做大禅师:然后你的目标变成多元化,现在比较害怕的是这样。其实你的目标是一致的时候,你所有的法,万善庄严净土,这个是不障碍往生的。就是你的目标是一致的,而以佛号为正行,其他为助行,全部是趋向一个方向,这个是没问题的。所以,你持〈大悲咒〉,但是你持〈大悲咒〉的目的是帮助你念佛的时候没有障碍,这样子是对的,也是念佛法门。所以这一点要注意,重点是你的目标是不是明确。

问:请法师慈悲开示,私人的功课要做的时候,为了灯光的关系,若人在前面走动,要保持怎么样的距离?

答:你的意思就是说你在诵经,别人在走动,是你要跟他保持距离?还是他要跟你保持距离?(诃──) 你坐在那个地方,你怎么跟他保持距离呢?我想是这样的,从二方面来说:别人在诵经,我们尽量不要去干扰别人,你能够保持一个不干扰他的距离走过去最好,因为别人在修行,你去护持他,也是随喜功德。另外就是我们在诵经,别人走来走去,那这个就不是我们能够控制的,那我们就要改变自己的心。一个菩萨的心,诸位,我必须跟大家劝勉一句话:我们的心不能太脆弱。你不能够说所有的环境,都在我的规划当中,这不可能。你临命终的时候,也不可能可以规划你一定是非常的安稳,你怎么知道临命终是什么相貌呢?如果你一直要求所有的环境都配合你,那你临终正念怎么提得起来?我们可以作出一些大方向的规划,但是你一定要去吸收一些不可抗拒的临时状况,就是你一定要有一个「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的观照力,来化解一些人事的干扰,这是你菩萨道要做的事情。你说你的心,完全是温室中栽培的小花,那你临命终怎么办呢?色身的败坏、内心的妄想,整个环境一定不是在你的设计当中,你也不一定是在医院,你万一是发生车祸死掉怎么办?

所以,一个修行人,要培养自己内心自在的忍力。很多因缘,你要自行去化解的。而每一个障碍,当然我们都不喜欢障碍,其实我告诉大家:一个人太顺利,未必是好事情。如果你把生命当中的障碍、挫折,当作你历练的对象,你会从中得到启示,得到激励。如果你认为这样的挫败,是别人要负责,那你一辈子活在埋怨当中,你这个挫败对你来说真的是挫败。如果你把这个挫败,当作自己的历练,它对你是激励的;如果你把这个挫败,归咎在别人的身上,那你一辈子活在痛苦当中,你的内心就是活在埋怨──这个生命不公平,怎么怎么地!对立。所以我们一定要善调其心,这个很重要。我们不能够去主宰这个世界,佛陀也没有办法主宰这个世界,这个因缘所生法是错综复杂的因缘;但是我们要能够安住自己的内心,这个是很重要。

好,今天讲到这个地方。向下文长,付在来日,回向。

净界法师摄大乘论讲记(01-50)未完

摄大乘论51 :你的烦恼淡薄就表示你来生三恶道的果报也消失掉了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