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为何爱木心?

2017-09-29 张辉 辉哥奇谭

今天到了乌镇,第一次在感觉在地理距离上如此接近「木心」,虽然木心艺术馆临时闭馆,但也了去一桩心事。顺道在木心艺术馆的礼品店买了两本木心的书:《木心谈木心》和《木心诗选》;两件T恤衫,一个背后写着「希望出现希望」,另一个写着「识时务,不如识俊杰」。今日的文章是往日一段语音的脚本,让我们再次和我一起回忆一下木心,感谢木心帮我走出一段非常焦虑的时光。

一、木心何人?

前段时间呢,我在微信上看到有一段话,感觉很喜欢,这是一首诗,这个诗的名字叫《从前慢》

从前慢


记得早先少年时

大家诚诚恳恳

说一句 是一句


清早上火车站

长街黑暗无行人

卖豆浆的小店冒着热气


从前的日色变得慢

车,马,邮件都慢 

一生只够爱一个人


从前的锁也好看

钥匙精美有样子

你锁了

人家就懂了


我在搜木心的时候,开始以为他是一个台湾诗人,而且他早先出名也是先从台湾开始。他在80年代初的时候,台湾那边就已经注意到他了,而我们知道他可能应该是在2000年之后了。

木心在前几年已经在乌镇过世了。在他的追思会上,有一个读者,他是来自于杭州的,专门跑到乌镇去讲他的感受。

他讲:「从2006年读木心先生那全套的书,每本起码看过十遍以上,那天我在办公室,旁边一个女同志,那一刻我很想哭,但我忍住了,因为我无法向她们解释,我为什么要哭。每次我很绝望时,会把木心先生随便一本书抽出来看,看到譬如「以死殉道易,以不死殉道难」,心里就很开心。你看他的书,你会想,中国人应该是这样一种样子。我今年27岁,从22岁到现在,这五年,世界观是木心先生帮我重新搭建的,我非常感谢。」

网上木心的基本资料是这样子:木心,是2011年12月去世的。他1927年出生在乌镇。整个大陆人发现他的时候,只是因为在2011年他去世之前的5年,大陆出版了他的书,当时他已经79岁高龄了,台湾发现他是在1984年前后。他自称是古希腊人的乌镇人,在大陆教过书,做过工艺美术,也参加过人民大会堂的设计。他在文革期间,他遭受了牢狱之灾。他在80年代初获得人身自由,远赴纽约。这时候世界上读者才有幸能读到他的作品,当时他已经55岁了。

木心就说:「我相信时间,我跟大家比耐心。」

木心的人生事业,包括他一些作品被大家认识,是在赴纽约之后。他的画作被大英博物馆收藏,是20世纪的中国画家第一位有作品被这个馆收藏的。木心先生的散文和福克纳、海明威的作品一道被收入《美国文学史教程》。还有一个网站叫words without borders(文学无疆界),他也被收录其中,所以木心先生在台湾和纽约华人圈被视为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精英人物和传奇大师。

他的人生相当于是从50岁才开始,这就是我想先在第一段讲的:木心,是谁。大家看一下,这么一位大师,这位被世界所认同的大师,我们居然不知道,这有可能是一种悲哀,当然,也可能是一种幸福吧。

二、木心的人生智慧


木心讲过另外一些很有很有意思的人生哲理的话。举几个例子,第一:

「常以为人是一个容器,盛着快乐,盛着悲哀。但人不是容器,人是导管,快乐流过,悲哀流过,导管只是导管。各种快乐悲哀流过流过,一直到死,导管才空了。疯子就是导管的淤塞和破裂。」

你看,这多有意思啊?很多人发信来问他的人生问题,当然我们自己也经常会有一些人生的烦恼,每次想到这些烦恼的时候,或者想到去找解决办法的时候,基本上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好比说,你焦虑了,然后你去找一些如何能让你放松的书。你的身体可能状况不太好,那就去做一些运动,去找一些运动的材料。好比说你英语不好,那你就去看一些如何学英语的东西。

但是,木心这一句话:「人生不是容器,人生是导管,快乐流过,悲哀流过」。如果你自己把这句话仔细去品味,然后能记在心里,你会发现很多事情,其实没有那么难。

还有木心论幸福、论人生的本源,他就讲:「比幸福,我不参加,比不幸,也不参加,因为喜欢朴素,所以喜欢华丽,如欲相见,我在各种悲喜交集处,能做的事只是长途跋涉的归真反璞 。」

你看,我们太容易去比了,我们很多人的烦恼,就是你比来比去。你可以发现,木心他就愿意说,我也不去比,我能做的事情就是长途跋涉的归真反璞。

我不知道我是不是有这样一个特点,我现在也在逐渐砍掉自己身上的一些枝枝节节,那些不必要的东西。有句话叫「抱诚守拙」,大概是五六年前,有人看我在《程序员》杂志上写的《我的成长经历与心得》的文章,就找我想去出书。当时她给我的定位就是「抱诚守拙」,就是这样一个意思,当然后来也没有去写书。但我现在越来越认识到一件事情,就是其实很多时候,不需要太多技巧,你需要的就是去返朴归真。

他还有一句话叫:「生命是时时刻刻不知如何是好」。如果这句话我记住,或者这句话我告诉所有人,那么大概所有人都不需要给我发问题了,因为他已经告诉你了,说生命是时时刻刻不知如何是好。

三、《文学回忆录》

这个书怎么来呢?这个书来源于90年代初,木心先生在纽约给包括陈丹青在内的十余位中国艺术家讲世界文学史。当然,这不仅是中国文学家了,还包括很多老外,他们对中国感兴趣。

陈丹青每节课都没有落下,并且做了完整的笔记。后来在木心先生去世之后出版了这一套叫《文学回忆录》。

它里面讲了很多,从希腊神话,然后史诗悲剧,新旧约的故事,耶稣的故事,讲诗经楚辞,讲先秦诸子,讲魏晋文学,讲中世纪的欧洲文学,讲唐诗宋词,讲中世纪波斯阿拉伯文学,讲中国古典戏曲和文学,讲文艺复兴,讲17、18、19世纪的英国、欧洲和美国文学。

然后我看到有一个人评价木心的这个《文学回忆录》,她(我猜应该是「她」)说,「木心的《文学回忆录》,是木心的私人文学史,最任性最好玩的文学史。打破地域和时空限制,讲希腊神话会联想到莫扎特和肖邦,讲《圣经》会联想到郑板桥...」(此句没有找到具体出处)

因为我是打算看完书再给大家细讲,所以今天就先进入尾声。最后我还是有几句话,也是木心的几句话,读给大家听:

「我所遇见的生命,都是路过,无所谓完成。」

「容易悲哀的人,也容易快乐,也就容易存活。」

最后总结下,我们为什么今天要重新去看木心?有一个陈丹青对木心的一种解释:「其实木心是通过对于历史和哲学的了解,才能度过他人生中最痛苦、最悲哀的这种时候,但他又不是单纯通过历史和哲学去了解,他是通过文艺去了解。」

最后,给大家留一个作业,大家查一下,木心这个笔名的来源是什么?他的真名是什么?

后记:《文学回忆录》5星推荐,推荐给对于文学、哲学感兴趣的朋友,也推荐给人生碰到困惑的朋友。

比如其中一段论人生:

帕斯卡说:「人是一支有思想的芦苇」。少年时一读到,心就跳。原话是:「人是一支芦苇,自然界最脆弱的生命,不过是一支会思想的芦苇」。许多大人物在书首引用这句话。托尔斯泰《天国在你心中》(The Kindom of God Within You)书首,即引用此句。看完后,我觉得还是帕斯卡这句说得好。


又比如论读书:

说来说去,给大家一个制高点。有了这个制高点,看起来就很清楚。一览众山小,不断不断地一览众山小,找书看,就是找个制高点。


参考文章:写在39岁到来之际

前一篇文章:好好休假

原创100天100篇之45/100,享受自己的每一天吧!

不愿意在朋友圈谈的事情,来小密圈(现已改名「知识星球」)谈吧。我已开通小密圈,我会在小密圈中记录我的坚持。而小密圈里,也聚集了1000多位对于生活同样敏感,同样积极,同样热情的朋友——我的读者们,过去的六个多月,我们成功在「小密圈」营造了一种不同于「微信朋友圈」的氛围。了解「小密圈」,请回复消息「小密圈」(非评论区)。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