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家不是依靠,而是用假笑应对的场合”——父母从什么时候变成了娃的仇人?

Bing 英华兰DrBing 2021-07-17

不想错过我的推送?

请收藏甚至丧心病狂地“添加到桌面”

时而严肃时而笑岔气的干货Bing

带你鸡娃并客观认知这个世界


Dr Bing  |  教育

 

胖友们,最近微信公众号大改版,不按时间顺序而是按照阅读频来推送了。


为防迷失,爱我的胖友们可以给我号加“星标”,或者时常进来给我点点“在看”,留个言。


这两天发生了一个新闻:因为被老师怀疑偷钱,4月16日,西安一名12岁的小学生竟然从20层公寓楼跳楼身亡。


而比新闻本身更让人难过的是,这孩子居然在的本子上写着:


“家不是依靠,而是用假笑应对的场合。”


“我知道我只会逃避,谢谢你们,路脏了,抱歉。”


是有多绝望,才会把死亡当成逃避的唯一出口啊!



先来梳理一下事件。


4月16日当天,出事女孩的妈妈突然接到班主任的电话,说她女儿在学校偷了老师1200块钱。


家长接到电话就惊了,自己家里是做生意的,女儿平时从来不差零花钱,怎么可能偷钱?而且怎么就能确认是女儿偷的呢?


老师说,这笔钱并不是一次性偷走的,而是分了多次,具体数额还不是很确定。


至于老师怎么知道,因为孩子平时品学兼优,是班里的学习委员,有很多的机会进出老师办公室。


而当天,老师刚好在楼道碰到女孩“手上拿着像钱的东西”,又通过监控,断定了就是她偷的。


接到电话后,妈妈20分钟就赶到了学校,但一直没见到女儿,老师说孩子已经被托管班接走了。


于是妈妈又赶紧打电话到托管班,托管说,孩子吃完饭就离开了。


这时焦急的妈妈不停地给女儿打电话,但这孩子一直拒接,期间只接通了一次,说了句“你不要来找我”,就把电话挂了。


没想到,这成为了女孩留在世界上最后的话。


几分钟后,妈妈接到警察通知,女儿已经从附近一座公寓的20层跳下来身亡了。。。


再看学校这边给出的信息,也是一团乱。


校长一开始说,女孩大约是偷了三四百元,但班主任老师却说有一千多,还暗示女孩偷钱不是第一次,是“最近一个月甚至两三个月”的多次行为。


而让女孩妈妈不能接受的是,女孩一开始并不承认钱是自己偷的。


于是三位老师把孩子扣在办公室询问了半小时,并配合监控录像对证,最终“孩子承认自己偷了钱”。


但事情发生之后,家长去调了监控,画面显示孩子进入老师办公室随后出来,走廊上,右手的确从兜里掏出来过物品,但不能确定就是钱。


在老师办公室里,孩子还曾央求“别告诉家长”。


但老师觉得这么多钱不是一笔小数目,事情比较严重,还是告诉了家长,这才发生了后来的惨案。



现在小姑娘已经不能说话了,我们不可能再知道事情的全貌,也不能判定女孩到底有没有偷钱。


更不知道她跳楼,是因为受了老师的冤枉,还是害怕老师告诉了妈妈。


但很多网友感觉到遗憾的,首先是老师的处理不当。


只是看了监控,怀疑女孩手里拿着钱,就可以1对多,几个人围着孩子关门“审问”吗?


而且这女孩平时还是品学兼优的班干部,成绩突出,受尽各种表扬和荣誉。


可以想象,不管她偷没偷钱,这种事都很屈辱啊!


就算真是女孩偷的,还有没有更合适的做法呢?


而且“审问”之后,老师也没有尽到看护学生的责任,没有安抚和疏导。


12岁的女生,正值敏感脆弱的青春期,正是内心情绪化、极端化的高峰。


她们自我意识极强,对来自外界的评价极其敏感,同时心理状态很不稳定,行为也不理智。


经受过这种打击,需要当下就接受正确的引导和教育。


如果是系统学习过心理学教育学的老师就应该知道,这时候放孩子走是很危险的。


但老师不但放她走,还立刻食言打电话告诉她妈,女孩的羞愧悲愤可想而知。


比起老师,家庭的问题可能更值得警惕。


为啥这娃对“告诉妈妈”这么恐惧,甚至超过了盗窃事件的本身?


就因为妈妈打来电话,为了逃避面对家长、逃避整个世界的对峙,她居然立刻选择跳楼结束生命,这是受了多大的刺激!


她在遗言里写:“家不是依靠,而是用假笑应对的场合”,就能看出来,这女孩对家庭有多不信任!


只能说孩子真是太惨了。



今天写这篇文章,不是说一定要择清是谁的责任。而是想说,做为家长,咱能不能从这件事中得到一些警示呢?


之前朋友圈有一张照片网上传得很火:


根据照片里的数据,北京市抽样调查了3000多名中学生的心理状况,其中“对待父母的态度”一项中:

56.28%,也就是一半以上的孩子都投给了最强烈的选项:极度反感或痛恨父母。

喜欢自己父母的孩子只有4.75%。


真是看得人心拔凉拔凉,含辛茹苦鸡娃十多年,居然成了娃仇人。


和娃能相处好的,居然还不到5%?


可见家长真的还有很多功课要做啊。


首先我们要反思,如果是你的孩子在学校犯了错,他会信任你、坦诚告诉你吗?


为什么孩子会不信任父母?


第一点,就是没有给到孩子无条件的爱:


很多父母都把功利心、控制欲展示地太明显了。


一旦娃没表现出像“别人家的孩子”、没有达到自己的预期,立刻就龙颜大怒,或表现出失望,或采取制裁手段。


这是人性,人天然地喜欢对弱者进行这样的控制。上司对下属也经常是这样。因为这是管理成本比较低的方式。


第二,就是情商低。


不好相处,说话不经大脑,出口伤人,很少站在孩子的立场上考虑问题。


心态往往是:我是你老子,生下你又供你吃穿,我都是为了你,所以我什么话都可以说。


有些人在外面圆滑,对着上司领导更是人精似的。但回家就把“社会面具”撕了,放飞自我,有啥说啥。这时候孩子就成了他们“垃圾情绪”的垃圾桶


第三就是缺乏尊重。


不尊重孩子(隐私),喜欢过度控制,典型的行为比如偷看/撕/烧日记。


其实就是习惯于用权威管理孩子,亲子关系是不平等的。


这个现象发生的原因,是因为下意识终归觉得孩子还是自己的“所有品”,吃我的喝我的还敢忤逆?岂有此理!而不是有独立意识,有自己立场的独立个体


还有就是交流困难。


基本孩子青春期以后,很多家庭会陷入很强的交流障碍,导致亲子关系中无话可说,一说就吵。


这背后是上面几点的长期积累,另一方是代沟,同时也有父母的自大,把自己代入“权威”角色的原因


第五,就是缺乏成长型思维。


很多父母并不是意识不到自己亲子关系差,但他们也不愿意做出改变


他们不能理解和接受孩子成长中的起伏,也不愿意去修复关系,觉得父母子女关系本应如此。


自己毕竟也是这样过来的。


甚至他们可能还会奇怪,为啥自己娃会这么“玻璃心”?


很久前《感情原型和早期体验:正确和错误的家长处理方法可能导致孩子两种人生》咱就讨论过:我们的感受,是基于早期感受“原型”建立的。


而儿童没有成人那样发育完善的“情绪控制机制”,所以情绪是非常脆弱的,无论是喜悦,悲伤还是恐惧,都会被他们放大无数倍。


如果之前有不好的经历,那么一些特定的情景,就会触发他们回到这个不好的场景,引发情绪雪崩。


别人一个不经意的动作、表情、话语,就会导致他们胡思乱想——他是不是针对我?看不起我讨厌我?然后无限放大悲伤。



尤其初中开始是一个坎儿。


新闻里的孩子12岁,马上步入这个危险的年龄段,还不懂事,又不懂共情。


一旦发生点别扭,很容易导致对人的信任崩塌,或者觉得自己什么都不对,陷入到深深的自卑。


就比如这女孩,跳楼前还要留下“路脏了,抱歉”的话。


如果父母能在更小时就注意自己的养育方式,给他们营造一个健康、坦诚、有爱、互信的早期亲子体验,也许孩子遇事就不会这么脆弱了。



最后再来说说,父母应该怎么做呢?


首先就是要有无条件的爱!


当然我不是说真的完全“无条件”,毕竟我们不是神仙,也要考虑投入产出,也会有私心。


我说的“无条件” 意思就是不要把功利心摆得太明显,给孩子一种“不达到你的预期他在你心里就是废物”的感觉。


其次,就是一定要培养自己的同理心。


道理大家都明白,但生活中能做到的人太少了。


你的同理心可以给老板、给客户,但就是没办法给娃。因为娃永远是最弱势的那个,是你可以肆意发脾气、训斥管教、摆脸色的。


偶尔尝试下把娃想象成自己的客户,老板,那你很可能会发现,要把娃当做一个“人”来对待,和你平时对待他的方式,有点不一样。


最后,就是做智慧型父母。


理性面对娃成长中的小偏差,用相信代替质疑,方法大过情绪。


抓大放小,重要的东西要紧抓(正确观念,好习惯等),小瑕疵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就好了。


有冲突时,不要感情用事,使用理性去思考,找到和平协商的解决冲突方式,这也是对孩子的一种以身作则。


我们不奢求亲子生活中事事完美,重要的是自己和孩子一起成长



Bing总结:

只有充满包容和信任的温馨家庭氛围,才能养育出人格健全,身心健康的孩子。

我们除了养育他们,还应该明白,孩子的生命中除了事业、学业、成就、金钱之外,还有很多因素,会影响他们获得幸福的人生体验


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来自父母的无条件的,恰当的爱。


父母是孩子最坚实的堡垒,最可靠的港湾,也应该是最值得信任的人。


如果你是家长,那么就当一个时时自省的家长吧。


多学习,多思考,有不足之处就及时做出改变。


真心希望每一个曾经被伤害过的孩子,都能好好的。


推荐阅读

《从改变世界的疫苗大咖们身上,我发现了神秘好家风!》

《幼儿园副园长儿子把同学打成盆腔积液——娃受欺负,到底应该怎么给TA撑腰?》

《日本把核污水排进大海,海鲜还能吃吗?》


胖友们,最近微信公众号大改版,不按时间顺序而是按照阅读频来推送了。


为防迷失,爱我的胖友们可以给我号加“星标”,或者时常进来给我点点“在看”,留个言。



今日团品1小熊英语 learn to read

铺路自然拼读、先行自主阅读!可点读墙贴、词卡+绘本,另附bingo单词游戏寓教于乐,轻松拿下高频词!详情请看这里

2戴可思防晒霜

日本原装进口,纯物理防晒成分,安全温和不刺激,全光谱防护紫外线损伤,大人孩子都能用!详情请看这里。







|这是DrBing公众号|
【知性逗比,欢迎关注】
【合作微信】广告:yhlberry ,开团bernibong
本周团品1西蒙日记家居服

简约实用三件套,莫兰迪色系,温柔优雅。轻薄柔软、舒适透气,三种规格可自由搭配!详情请看这里

↙↙↙点击阅读原文进店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