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噼啪推荐 | 去AI的脑海漫游

刘桦 P8星球
2024-08-30





一场完全由AI创作的艺术展是什么样子,有人给出了答案。在传统的理解里,艺术展往往有一个艺术家,或者一群艺术家,这些人出身艺术专业,或者半路出家,他们开始艺术创作是为了想要表达某些东西,在他们的艺术作品(绘画、装置、行为)中往往带有其自身经历的影子,他们自己的经验、好恶、阅读形成的立场\观点和构成了他自己的思想和艺术理论。而他们的现实经历与人生历程则形成了他们艺术创作的脉络。


这些东西AI都不具备,但AI的艺术创作有时也同样惊艳,甚至有人觉得人类的艺术创作可能会被AI取得,而且这个进程早就已经开始,许多基础的设计工作已经被人工智能代替。


抛开这些忧虑,AI创作现在处于什么阶段,如果把AI拟人化,AI又是什么水平?P8星球专访了AI艺术展览ooozine Ai漫画屋的策展人泠岚,谈谈对AI艺术的思考与看法。




“在0至1的进制中,数字管组成的大脑像蜂群般涌现出类人甚至超越人脑的创造力。但拨开像素迷阵,艺术的光晕溯源仍是人本身。”
—— 泠岚




Q:

想要如何介绍自己?


一个永远不会对技术或者新鲜事物产生厌烦感的人。







 Q:

什么样的契机\灵感让你们想做一个这样的展览?


这次展览是我们新数字的工作团队一起迸发出的想法,起因是前一段时间互联网上有一个非常广泛的讨论:关于AI艺术最近一个新的突破,其实AI艺术早在很多年前就已经有一些苗头了,今年上半年可能是多方位多触点的爆发,引起了非常多的关注,我们就想趁着这个机会,用我们的方式参与这场关于AI技术的讨论。


 Q:

比起一个人类艺术家的展览,AI艺术的展览创作属于AI,还是属于给AI输入创作关键词\指令的人?


这个其实也是互联网上大家一直在讨论的问题,就是AI的创作到底属于这个所谓的指令人,还是属于AI学习过的这个绘画风格的原初作者,如果看过我们这一次展览的话,就可以发现,我们这次展览其实很侧重于AI和我们观众之间的一个沟通,营造一个这样的空间,我们想让观众像是走进AI的电子大脑里一样,观看它是一个什么样的逻辑,通过非常多的图像,一个瀑布流一样的大量的图像投喂,然后才能把这些图像全部整合拼凑出来,再生成的这样一个图像。


我觉得我们并不是为一个单独的个人创造展览,而是想让一个群体和所有的观众参与创造一个展览,让一个观众也参与到这个展览中,你用AI去制作一张图像,那你同时也就成为了这个展览的一部分,你也是参展的一个艺术家,这就是AI的展览和人类艺术家的展览不同的地方。

 


 

 Q:

你怎么理解AI艺术与人类艺术的关系?如果把Midjourney当作一个人类画手,它的创作属于什么水平?


这个不太好类比,因为我们评价一个人类画手的水平的时候,我们会以他的学习时间,他的艺术表达的风格,就像我们经常很难去界定一个人画的好不好,这都是一个非常主观的事情,然后你也可以看到很多不同的AI软件,创作出来的风格倾向也是有不同的。


我们设想一个情景,每年美术艺考都有很多的美术考生,比如说八大美院,老师要给数以万计的考试作品打分,那如果中间有一个AI的作品混入其中,你觉得它能得多少分?


那它可能什么学校都考不上。(笑)

因为我们传统的艺术考试,对一个学生的画作,会有几个维度的评判,一个是造型能力,也就是你去抓取一个物体的外形的能力,另外一个就是对画面的处理,各种黑白灰的节奏、调性、笔触。像设计类的考试,它可能还需要考验你的构图能力、理解标题的能力,但对于AI来说,它的造型能力并不像人类那么明确。

人参加考试让他画一个瓶子,他不可能画成一个鞋拔子,但是AI它可能会。但是我们在浏览艺术史的过程中,可以发现很多19世纪以后的艺术,它已经不是那么追求符合视觉习惯了,但如果你要用中国艺术考试的标准,那AI它的技术还远远没有成熟到描绘一个相对完整的画面。






 Q:

相对于人工创作的艺术,你认为AI作画的有没有什么缺失?


那可能还是我刚刚提到的一个,就是它的形象并不精准,比如说你想要一个罐子,它会生成一个鞋拔子,它也不能十分合理的分配你画里面的元素,比如你需要一个追着兔子跑的小女孩,它可能会给你生成一个长着兔子耳朵的小女孩,这个是AI在处理人类语言的过程中会犯的错误,它的思维现在归根结底还是一个弱人工智能的状态,还是不断的要人类去教它,就像教婴儿学说话一样。



Q:

展览用AI创作了这么多的作品之后,要你总结的话,AI的创作有什么共同特点?会尝试着像代入一个人一样代入AI的思维吗?

特点的话,比如说它对词语理解的还不完善,导致整个画面有一种超现实主义的感觉,我觉得这是AI比较重要的一个特点,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在展览前言里会提到:好像能从AI的大脑里看到一些达利和马格里特的影子,超现实主义的东西在AI那里只是现实的另一种投影,现实的另一种存在方式,我觉得从AI的角度看这个事情其实很有意思。

我们在网上也看到过许多这种用AI生成的画,都比较倾向这种超现实主义,你觉得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是你刚才说的AI对人类语言理解的特点,还是说因为一个软件在设计者设计的时候,他比较倾向于这种超现实主义的画面。

我觉得这个主要还是跟我们人类语言自身的性质有关,比如一个双语者,他会发现,很多词汇在不同的语言中并不能一一对应,那对于AI来说也是这样,就像人类的很多词汇,它并不能完全的精准的对应上一种人工智能理解的语言,人和AI之间的沟通产生差异性是必然的,有时人和人之间的沟通产生分歧也是如此。

这种分歧也就导致了电脑理解的现实世界和我们人类普遍认知的现实世界是不一样的。如何把语言和图像挂钩,这个是人类语言中的问题,如果人类语言和图像之间会产生歧义,那对AI来说,也自然就会产生歧义。



 Q:

你是学艺术出身,应该看过许多展览。那观看一个人类艺术家的个展,我们看到的是艺术家的整个创作脉络,他\她不同时期的风格及其变化,以及他\她的人生经验在创作中打下的烙印,但是这些东西在AI作画的时候都是没有的。那么看一个AI作品的展览时我们在看什么?


我之前也有讲过,我们这一次展览策划,更多的是想展现AI和人,也就是我们与创作者之间的关系,就像你说的,我们在观看一个人类艺术家个展的时候,我们会好奇他的绘画的源头在哪?


他的生长环境是什么样的,他的学习历程是什么样的,又是什么原因导致了他可以做出这样的作品。


那我们在策划AI展览的时候,其实我们也有这样的问题,所以我们在展览的前言放出了100个问题,叫关于AI的100问,AI它的学习逻辑到底是什么样的,也就是机械学习和深度学习之间到底有什么样的区别,所以我们会去搜集很多在AI生成一幅图像的过程中,它迭代的很多个原初图像,最后迭代出的这个图像和最初的图像之间有什么区别,我们会去梳理一个AI创作的脉络,然后我们也去收集了很多人类创作者他的这个图像和AI最后生成的图像之间的对比,这是我们策划一个关于AI的展览的思路,我们希望想找出这个图像的源头,他的来源是什么?


AI的来源就是人本身,也就是创作本身。这个创作者不是一个人,而是非常多的人,包括互联网上的很多参与了AI创作的观众。






 Q:

AI艺术会不会成为艺术史的另一个转折点?就像摄影极大冲击了绘画的写实风格一样。


这个问题你正好有提到,就像摄影极大冲击了绘画的写实风格一样,没错,我们在学习艺术史的时候,不可避免的要讨论到工业技术的发展,对于艺术史发展的影响,比如印象派的诞生,与化学工业的发展有关,大量廉价的可以便携的染料和颜料,促使户外写生的发展,我们才可能有印象派这种风格,我不敢说AI一定可以为艺术史带来新的转折,但是它肯定是会改变大家的这个思维方式。

这也是为什么大家在互联网上会引起如此大的探讨,那就必然代表着它引起了大家的思考,大家会对这个东西做出反应,也就会有所改变,摄影当时极大的影响了写实艺术,我们后面才看到像抽象派、超现实主义这样的画作。

以我个人的观点来看,AI它是一个工具,它可以让更多的以前没有办法直接独立创作出图像的人,以前没有学过绘画的人,但是AI的诞生可以让这样一部分人有更便捷的工具来展现出自己的想法,但是至于想用AI这个工具去创作什么样的内容,这还是跟人息息相关的,一幅作品美不美,它并不是一个技术问题,而是人的感受上面的问题,AI还是需要人去辅助他,我们看一个艺术作品,看到的永远是这个艺术背后的人本身。






 Q:

对于本次的展览,你们希望达到一种什么效果?或者希望向观众传达什么?


我们的三个展览空间的第一个部分,也就是我们张贴了100问的那个空间,这是我们面向公众的一个共创空间,我们这次展览其实是想引起大家的一个探讨,引起大家的思考,大家能从这个展览大概了解到AI创作的一个脉络,它的思维,以及它创作的边界在哪,我们在这个体验过程中会引起观众什么样的思考,观众能不能从AI的创作中体会到乐趣,或者说体会到某种忧虑。只要引发了思考,我们的展览就是成功的,这也就是我们这次展览的一个目的。







采访、撰文 | 刘桦
设计 | 霸王
信息对接 | 芯数字艺术策展人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P8星球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